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断层与油气运移及成藏
被引量:
28
1
作者
王德海
郭峰
+2 位作者
任国选
孟祥化
杨喜贵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5-339,344,共6页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经过数次构造运动改造,形成复杂的断裂系统,按照断层的性质、规模、形成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展布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将其分为早期断层、晚期断层、晚期活动的早期断层3类。早期断层中的控盆断层控制断陷的形成、演化;...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经过数次构造运动改造,形成复杂的断裂系统,按照断层的性质、规模、形成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展布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将其分为早期断层、晚期断层、晚期活动的早期断层3类。早期断层中的控盆断层控制断陷的形成、演化;控制沉积断层控制有利源岩的分布部位。断层在活动时期是油气纵向运移通道,停止活动时期则不是;油气在横向上可以穿断层运移,断层在上倾方向上有非渗透遮挡层的条件下可以形成断层油气藏。早期断层活动时期早于生烃期,不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因此在源岩层系内可以形成早期原生油气藏,并且保存条件好;早期断层对圈闭的支解、分割作用,导致油气分布的复杂性、不连续性。晚期活动的早期断层和晚期断层活动时是油气的纵向运移通道,同时使深层的原生油气藏遭到破环、变为残余油气藏,并在浅层形成次生油气藏。晚期断层停止活动时,亦不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因此能够在源岩层系内形成晚期原生高产油气藏,保存条件好。断层活动时期与源岩排烃期(油气源)的匹配关系,决定油气的分布层位及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油气运移
油气藏
断陷
东南隆起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地震相及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
20
2
作者
郭峰
陈世悦
+2 位作者
胡光明
纪友亮
孟祥化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3,共4页
依据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的各种地震反射标志,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连续性、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等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划分出楔状前积、楔状乱岗或杂乱、丘状乱岗或杂乱、帚状发散前积、下切充填、空白及席状平行、席状亚平行及席状乱...
依据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的各种地震反射标志,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连续性、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等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划分出楔状前积、楔状乱岗或杂乱、丘状乱岗或杂乱、帚状发散前积、下切充填、空白及席状平行、席状亚平行及席状乱岗变振幅等8种主要的地震相类型,并将地震相的平面展布特征与钻井及区域构造背景相结合,经过地震解释,把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结果表明:该区下白垩统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水下扇、三角洲、河道、湖泊等多种沉积体系及火山岩体。进而预测了有利相带,为今后的勘探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层学
地震地层解释
地震相
沉积相
松辽盆地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燕山长城纪沉积层序的形成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为付
朱筱敏
+2 位作者
于晓玲
孟祥化
葛铭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共4页
燕山长城纪拗拉谷是典型的中元古代大陆早期破裂形成的半地堑裂谷盆地,华北长城纪代表早元古代原地台形成后大陆裂解的第1个巨旋回.从层序、海平面变化及古地理等方面研究,长城纪均表现出沉积作用形成发育过程的阶段性和突发性的周期;...
燕山长城纪拗拉谷是典型的中元古代大陆早期破裂形成的半地堑裂谷盆地,华北长城纪代表早元古代原地台形成后大陆裂解的第1个巨旋回.从层序、海平面变化及古地理等方面研究,长城纪均表现出沉积作用形成发育过程的阶段性和突发性的周期;沉积层序可明显划分出2个超大旋回层序,第1个由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组成,相当于燕山早期裂谷阶段,第2个由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组成,相当于中晚期裂谷阶段;每一个超旋回层序呈现断陷充填期、非补偿期及构造衰退期的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
长城纪
旋回层序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北新元古代臼齿碳酸盐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量:
8
4
作者
刘为付
孟祥化
+3 位作者
葛铭
刘燕学
旷红伟
蔡国印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21-327,共7页
臼齿构造是一种发育在元古代碳酸盐岩中的特殊类型的沉积构造。通过对皖北新元古代臼齿碳酸盐岩旋回层序和岩石学特征研究 ,探讨了臼齿构造形成的环境。以旋回层序和海平面变化为基础 ,将皖北新元古界地层划分为上、下两个旋回层序组 ,...
臼齿构造是一种发育在元古代碳酸盐岩中的特殊类型的沉积构造。通过对皖北新元古代臼齿碳酸盐岩旋回层序和岩石学特征研究 ,探讨了臼齿构造形成的环境。以旋回层序和海平面变化为基础 ,将皖北新元古界地层划分为上、下两个旋回层序组 ,臼齿构造在各旋回层序中广泛发育 ,主要分布在泥晶灰岩、泥灰岩、粉屑灰岩中 ,在粗颗粒的碳酸盐岩中很少出现。研究发现 ,臼齿构造具有两个标志性特点 :其一是臼齿构造在结构上与基质有明显区别 ,它是由均一的、等轴的、多边形的微亮晶方解石组成 ,个体为 3~ 10 μm ;其二是臼齿构造比基质具有先固结 ,快速石化作用的特点 ,臼齿构造的87Sr/86 Sr比值明显低于基质。臼齿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指示其形成并发育在稳定克拉通缓坡沉积体系中 ,是潮下浅水环境的标志。根据臼齿构造类型在各级旋回层序微相单元中的分布关系 ,将臼齿构造划分为垂直、斜交、杂乱、平行层面四种主要类型和六种组合类型 ,这种划分方案具有环境指示意义 ,不同的臼齿构造类型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 ,建立了臼齿构造碳酸盐岩微相环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齿构造
碳酸盐岩
岩石学
沉积环境
新元古代
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断层与油气运移及成藏
被引量:
28
1
作者
王德海
郭峰
任国选
孟祥化
杨喜贵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沉积盆地研究所
大庆石油管理局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5-339,344,共6页
基金
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110-06-03)
文摘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经过数次构造运动改造,形成复杂的断裂系统,按照断层的性质、规模、形成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展布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将其分为早期断层、晚期断层、晚期活动的早期断层3类。早期断层中的控盆断层控制断陷的形成、演化;控制沉积断层控制有利源岩的分布部位。断层在活动时期是油气纵向运移通道,停止活动时期则不是;油气在横向上可以穿断层运移,断层在上倾方向上有非渗透遮挡层的条件下可以形成断层油气藏。早期断层活动时期早于生烃期,不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因此在源岩层系内可以形成早期原生油气藏,并且保存条件好;早期断层对圈闭的支解、分割作用,导致油气分布的复杂性、不连续性。晚期活动的早期断层和晚期断层活动时是油气的纵向运移通道,同时使深层的原生油气藏遭到破环、变为残余油气藏,并在浅层形成次生油气藏。晚期断层停止活动时,亦不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因此能够在源岩层系内形成晚期原生高产油气藏,保存条件好。断层活动时期与源岩排烃期(油气源)的匹配关系,决定油气的分布层位及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
关键词
断层
油气运移
油气藏
断陷
东南隆起区
松辽盆地
Keywords
fault
oil and gas migration
oil and gas reservoir
fault depression
the Southeastern uplift,the Songliao Basi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地震相及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
20
2
作者
郭峰
陈世悦
胡光明
纪友亮
孟祥化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沉积盆地研究所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同济大学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3,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松辽及海拉尔盆地石油预探区勘探目标研究"课题资助
文摘
依据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的各种地震反射标志,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连续性、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等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划分出楔状前积、楔状乱岗或杂乱、丘状乱岗或杂乱、帚状发散前积、下切充填、空白及席状平行、席状亚平行及席状乱岗变振幅等8种主要的地震相类型,并将地震相的平面展布特征与钻井及区域构造背景相结合,经过地震解释,把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结果表明:该区下白垩统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水下扇、三角洲、河道、湖泊等多种沉积体系及火山岩体。进而预测了有利相带,为今后的勘探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地震地层学
地震地层解释
地震相
沉积相
松辽盆地北部
Keywords
seismic stratigraphy
seismic stratigraphic interpretation
seismic facies
sedimentary facies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燕山长城纪沉积层序的形成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为付
朱筱敏
于晓玲
孟祥化
葛铭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黑龙江省哈大公路管理处安达管理所
中国地质大学沉积盆地研究所
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共4页
基金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4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2043)
文摘
燕山长城纪拗拉谷是典型的中元古代大陆早期破裂形成的半地堑裂谷盆地,华北长城纪代表早元古代原地台形成后大陆裂解的第1个巨旋回.从层序、海平面变化及古地理等方面研究,长城纪均表现出沉积作用形成发育过程的阶段性和突发性的周期;沉积层序可明显划分出2个超大旋回层序,第1个由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组成,相当于燕山早期裂谷阶段,第2个由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组成,相当于中晚期裂谷阶段;每一个超旋回层序呈现断陷充填期、非补偿期及构造衰退期的演化特征.
关键词
燕山
长城纪
旋回层序
沉积环境
Keywords
Yanshan
Changcheng period
cyclic sequenc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北新元古代臼齿碳酸盐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量:
8
4
作者
刘为付
孟祥化
葛铭
刘燕学
旷红伟
蔡国印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盆地研究所
出处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21-327,共7页
基金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447(SC/GEO/ 546/ 4 4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0 1 72 0 4 )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0 0 1CB71 1 0 0 2 )。
文摘
臼齿构造是一种发育在元古代碳酸盐岩中的特殊类型的沉积构造。通过对皖北新元古代臼齿碳酸盐岩旋回层序和岩石学特征研究 ,探讨了臼齿构造形成的环境。以旋回层序和海平面变化为基础 ,将皖北新元古界地层划分为上、下两个旋回层序组 ,臼齿构造在各旋回层序中广泛发育 ,主要分布在泥晶灰岩、泥灰岩、粉屑灰岩中 ,在粗颗粒的碳酸盐岩中很少出现。研究发现 ,臼齿构造具有两个标志性特点 :其一是臼齿构造在结构上与基质有明显区别 ,它是由均一的、等轴的、多边形的微亮晶方解石组成 ,个体为 3~ 10 μm ;其二是臼齿构造比基质具有先固结 ,快速石化作用的特点 ,臼齿构造的87Sr/86 Sr比值明显低于基质。臼齿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指示其形成并发育在稳定克拉通缓坡沉积体系中 ,是潮下浅水环境的标志。根据臼齿构造类型在各级旋回层序微相单元中的分布关系 ,将臼齿构造划分为垂直、斜交、杂乱、平行层面四种主要类型和六种组合类型 ,这种划分方案具有环境指示意义 ,不同的臼齿构造类型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 ,建立了臼齿构造碳酸盐岩微相环境模式。
关键词
臼齿构造
碳酸盐岩
岩石学
沉积环境
新元古代
皖北
Keywords
molar teeth structure
carbonate rock
petrolog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neoproterozoic
the north of Anhui
分类号
P58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断层与油气运移及成藏
王德海
郭峰
任国选
孟祥化
杨喜贵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地震相及沉积相分析
郭峰
陈世悦
胡光明
纪友亮
孟祥化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燕山长城纪沉积层序的形成
刘为付
朱筱敏
于晓玲
孟祥化
葛铭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皖北新元古代臼齿碳酸盐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刘为付
孟祥化
葛铭
刘燕学
旷红伟
蔡国印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