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孟江燕 李伟东 王云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89,共4页
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低温等离子体有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高分子材料表面发生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例如产生刻蚀、形成致密的交联层以及引入极性... 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低温等离子体有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高分子材料表面发生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例如产生刻蚀、形成致密的交联层以及引入极性基团,使材料的亲水性、粘结性、生物相容性等得到改善,故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广泛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重点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材料、薄膜材料中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高分子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化学铣切保护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孟江燕 王云英 +1 位作者 林翠 刘枫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7,34,共4页
采用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成膜物质,热塑性酚醛树脂溶液为浸蚀比控制剂,优选各种添加剂的配比,制备钛合金化学加工用保护涂料,选用氢氟酸-硝酸体系的钛合金化学铣切液,对所制备的保护涂料进行性能测试和对比分析... 采用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成膜物质,热塑性酚醛树脂溶液为浸蚀比控制剂,优选各种添加剂的配比,制备钛合金化学加工用保护涂料,选用氢氟酸-硝酸体系的钛合金化学铣切液,对所制备的保护涂料进行性能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保护涂料成膜性和可剥性良好,在钛合金化铣液中的浸蚀比稳定在0.4-0.6,化铣后的主要技术指标(粗糙度)能满足钛合金化学铣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化学铣切 保护涂料 浸蚀比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T700/5429弯曲和面内压缩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孟江燕 王云英 +2 位作者 向东东 丁祖群 李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3,共4页
用热压罐法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T700/5429)复合材料层压板。在45、85℃水浴的湿热环境下,对层压板进行了90 d的浸泡,测试了浸泡前后的红外吸收光谱、吸湿率、弯曲和面内压缩强度。结果表明:浸泡90 d后树脂基体未出... 用热压罐法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T700/5429)复合材料层压板。在45、85℃水浴的湿热环境下,对层压板进行了90 d的浸泡,测试了浸泡前后的红外吸收光谱、吸湿率、弯曲和面内压缩强度。结果表明:浸泡90 d后树脂基体未出现新的吸收峰;其吸湿率变化是扩散行为并可用菲克扩散定律描述;其弯曲和面内压缩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即分形的,其中弯曲强度变化的分形维数45℃时为1.10、85℃时为1.07,面内压缩强度变化的分形维数45℃时为1.04、85℃时为1.05,说明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面内压缩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00/5429复合材料 湿热 吸湿率 弯曲强度 面内压缩强度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下材料裂纹的临界表面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孟江燕 王云英 张建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2,共3页
分形理论在金属断裂分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针对材料裂纹临界表面能与实际表面能存在较大误差的现象,分析并修正了临界表面能与分形尺度的关系。将裂纹临界表面能准则的裂纹平直路径扩展假设修正为分形路径扩展,采用分形理论建立了沿... 分形理论在金属断裂分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针对材料裂纹临界表面能与实际表面能存在较大误差的现象,分析并修正了临界表面能与分形尺度的关系。将裂纹临界表面能准则的裂纹平直路径扩展假设修正为分形路径扩展,采用分形理论建立了沿晶断裂、穿晶断裂、沿晶和穿晶混合断裂的分形模型,并根据自相似性分别计算其Hausdorff维数。最后在裂纹路径分形扩展的假设下,对裂纹临界表面能进行了修订,得出了韧性材料断裂的临界表面能与分形尺度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裂纹 断裂 临界表面能 HAUSDORFF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玻璃钢氙灯加速老化弯曲强度的分形现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孟江燕 王云英 张建明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5-47,44,共4页
对聚酯玻璃钢进行实验室氙灯加速老化试验,测试了聚酯玻璃钢不同老化时间的弯曲强度。研究发现,弯曲强度与老化时间关系的现象是分形的,采用改变观察尺度计算方法对分形部分进行了分形维数的计算,得到聚酯的分形维数为1.24、含碳酸钙聚... 对聚酯玻璃钢进行实验室氙灯加速老化试验,测试了聚酯玻璃钢不同老化时间的弯曲强度。研究发现,弯曲强度与老化时间关系的现象是分形的,采用改变观察尺度计算方法对分形部分进行了分形维数的计算,得到聚酯的分形维数为1.24、含碳酸钙聚酯玻璃钢的分形维数为1.12、聚酯玻璃钢的分形维数为1.08,这说明氙灯加速老化下弯曲强度变化的复杂程度是按聚酯、含碳酸钙聚酯玻璃钢、聚酯玻璃钢顺序依次降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玻璃钢 氙灯加速老化 弯曲强度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用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被引量:59
6
作者 王云英 孟江燕 +1 位作者 陈学斌 白杨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3-57,60,共6页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和抗蠕变等一系列优异性能,为了充分发挥碳纤维的性能,对其进行表面处理非常关键。分别介绍了碳纤维的气相氧化法、电解氧化法、液相氧化法、等离子氧化法、电聚合法...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和抗蠕变等一系列优异性能,为了充分发挥碳纤维的性能,对其进行表面处理非常关键。分别介绍了碳纤维的气相氧化法、电解氧化法、液相氧化法、等离子氧化法、电聚合法、气相沉积法和表面镀层等表面处理方法,并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碳纤维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对提高其使用性能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措施,针对碳纤维不同的使用要求,应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对比各种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得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臭氧化法?阳极电解氧化法和等离子氧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处理 复合材料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航空氟硅橡胶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玉如 王云英 +2 位作者 孟江燕 范金娟 孙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8,共6页
采用Ar,O2两种气氛对航空氟硅硫化橡胶(FS6265)表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LTP)处理。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面元素,测试表征了静态接触角、表面能及剥离强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表面形貌及表面粗糙度。... 采用Ar,O2两种气氛对航空氟硅硫化橡胶(FS6265)表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LTP)处理。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面元素,测试表征了静态接触角、表面能及剥离强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表面形貌及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经Ar处理后,FS6265表面水接触角从101.5°降到19.0°,表面能从19.3mJ·m-2升高至73.2mJ·m-2;经O2处理后,水接触角降到25.5°,表面能升高至70.6mJ·m-2。SEM及AFM图像显示LTP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增加。LTP处理后材料表面C、F元素含量下降,O元素含量大幅度提高,表面引入C—OH和C=O基团。LTP处理效果的时效性非常明显,FS6265经Ar,O2气氛处理后分别放置12,8h后表面性能的变化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氟硅橡胶 表面改性 粘接性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老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云英 刘杰 +1 位作者 孟江燕 张建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89,共5页
对于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而言,湿热、光照等环境条件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明显,会导致其强度和刚度下降。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人工气候老化、湿热老化、热氧老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人工加速老化和自然老化相关性方面... 对于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而言,湿热、光照等环境条件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明显,会导致其强度和刚度下降。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人工气候老化、湿热老化、热氧老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人工加速老化和自然老化相关性方面的研究结果,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老化性能评定和寿命预测研究情况等。指出了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老化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复合材料老化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老化 自然老化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剥性化铣保护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17
9
作者 林翠 王云英 +2 位作者 孟江燕 周雅 赵晴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1-63,共3页
主要围绕化铣保护涂料的组成及特性,制备以星型SBS热塑性弹性体为基料的可剥性保护涂料。在基料中配以合适的填充剂、增塑剂、固化剂和溶剂等,采用慢加快搅法制备此种涂料,并通过对比自制涂料和国外化铣保护涂料的性能及分析数据,即外... 主要围绕化铣保护涂料的组成及特性,制备以星型SBS热塑性弹性体为基料的可剥性保护涂料。在基料中配以合适的填充剂、增塑剂、固化剂和溶剂等,采用慢加快搅法制备此种涂料,并通过对比自制涂料和国外化铣保护涂料的性能及分析数据,即外观、黏度、固体含量、抗蚀性、浸蚀比和致密性,优化保护涂料的配方。试验证明:自制可剥性涂料耐酸碱性好、剥离强度大小适中、涂膜均匀透明,基本达到美国同类可剥性涂料的性能,但还存在着浸蚀比范围较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剥性保护涂料 化学铣切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谢小林 王云英 +2 位作者 孟江燕 范红青 李志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分析了聚苯乙烯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并通过填充改性方法提高其成型性能。结果表明,添加无机填料可提高聚苯乙烯粉末材料烧结性能,而且,多种填料同时添加,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聚苯乙烯粉末 成型机理 填充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1
作者 刘杰 郝巍 孟江燕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29,共5页
综述了有关铝蜂窝芯、芳纶纸蜂窝芯及其复合材料在制造工艺上的研究成果;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在隔音、隔热、耐老化、冲击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铝蜂窝 芳纶纸蜂窝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云英 陈玉如 +1 位作者 孟江燕 孙旭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58,82,共5页
目的研究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表面性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不同的处理条件,对LDPE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并对比LDPE薄膜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表面接触角及剥离强度。结果采用空气为处理气氛时,在功率44 W、... 目的研究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表面性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不同的处理条件,对LDPE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并对比LDPE薄膜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表面接触角及剥离强度。结果采用空气为处理气氛时,在功率44 W、真空度60 Pa的条件下处理30 s,LDPE薄膜的静态接触角从处理前的101°降到13.5°;等离子体处理后的LDPE薄膜在1 h内,接触角会迅速上升到74°,失去等离子体处理的效果。结论对于处理气氛,空气比N2和CO2的处理效果更好;等离子体处理后的LDPE薄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应立即进入下道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 改性 剥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炭黑偶联处理对硅橡胶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蒋颂波 王云英 +1 位作者 孟江燕 王运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1-23,70,共4页
采用不同偶联剂对M-5气相白炭黑进行了表面改性,以增强白炭黑与硅橡胶的相容性。对处理前后的白炭黑进行了FT-IR分析,对比分析了偶联剂的类型和用量对气相白炭黑表面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室温硫化硅橡胶添加白炭黑后的力学性能。红外测试... 采用不同偶联剂对M-5气相白炭黑进行了表面改性,以增强白炭黑与硅橡胶的相容性。对处理前后的白炭黑进行了FT-IR分析,对比分析了偶联剂的类型和用量对气相白炭黑表面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室温硫化硅橡胶添加白炭黑后的力学性能。红外测试结果表明:偶联剂分子接枝到了白炭黑表面。表面改性效果最好的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白炭黑用量15%时硅橡胶拉伸强度最大可达到1.5MPa,由其配制的胶粘剂对铝-硅橡胶板的粘接强度达到1.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5气相白炭黑 室温硫化硅橡胶 偶联剂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孔隙率检测方法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文琼华 孟江燕 +4 位作者 龚楚 文友谊 李博 熊鸿建 彭亮红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2-37,共6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孔隙的缺陷,孔隙会对性能造成影响,故需要对孔隙含量进行标定。以碳纤维增强双马酰亚胺树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密度法、显微照相法、超声检测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法等4种方法,对热压罐和...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孔隙的缺陷,孔隙会对性能造成影响,故需要对孔隙含量进行标定。以碳纤维增强双马酰亚胺树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密度法、显微照相法、超声检测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法等4种方法,对热压罐和微波固化成型法制备的层压板孔隙缺陷进行检测,并计算其孔隙率。研究结果表明,显微照相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法测试的孔隙率接近,密度法的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孔隙率 显微照相法 超声检测 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照射对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云英 张建明 +2 位作者 孟江燕 丁祖群 李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2,共4页
利用紫外灯对T700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基复合材料(T700/5429)进行了90 d的紫外光照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分析了紫外光照射前后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弯曲断面形貌、特征基团透... 利用紫外灯对T700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基复合材料(T700/5429)进行了90 d的紫外光照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分析了紫外光照射前后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弯曲断面形貌、特征基团透射峰面积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90 d的紫外光照射后,T700/5429表面纤维出现裸露,树脂基体有脱落的现象;而复合材料的面内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保持较好。透射峰面积的变化、纤维裸露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降低表明了90 d紫外光照射会使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体的酰亚胺环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 紫外光照射 动态力学性能 面内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1#不饱和聚酯/玻璃钢人工加速老化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云英 赵晴 +1 位作者 孟江燕 朱春芽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3-56,35,共5页
对191#不饱和聚酯及其玻璃钢进行了人工热氧加速老化和人工氙灯加速老化试验。用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外观形貌,用光泽度仪测试了试样光泽度,色差计测定了试样表面的黄色指数,对聚酯进行了FT-IR和DMA分析,测试了聚酯和玻璃钢的拉伸强度和... 对191#不饱和聚酯及其玻璃钢进行了人工热氧加速老化和人工氙灯加速老化试验。用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外观形貌,用光泽度仪测试了试样光泽度,色差计测定了试样表面的黄色指数,对聚酯进行了FT-IR和DMA分析,测试了聚酯和玻璃钢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试验表明,随着加速老化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出现光泽度降低、泛黄、龟裂等现象,且失光率、泛黄程度、裂纹长度和力学性能的变化与人工老化方式相关,DMA分析证实聚酯氙灯老化90天后Tg由84℃上升到88℃,老化240天后为83℃,聚酯老化后的储存模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则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91#聚酯/玻璃钢对氙灯老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 玻璃钢 人工加速老化 光泽度 黄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弹性体铝合金化学铣切保护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云英 孟江燕 林翠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0-72,共3页
采用热塑性弹性体为基体材料制备不同配方的铝合金化学铣切保护涂料。实验包括涂料中酚醛树脂的合成,涂料的制备。所做涂料的性能考核包括外观、粘度、固体含量、抗张性、断裂伸长率、浸蚀比、致密性、剥离强度等。最后与美国同类产品... 采用热塑性弹性体为基体材料制备不同配方的铝合金化学铣切保护涂料。实验包括涂料中酚醛树脂的合成,涂料的制备。所做涂料的性能考核包括外观、粘度、固体含量、抗张性、断裂伸长率、浸蚀比、致密性、剥离强度等。最后与美国同类产品性能对比。研究表明,自制的铝合金化学铣切保护涂料的涂膜透明均匀、剥离强度大小适中、耐强碱,满足化学铣切工艺要求,也基本上与美国同类产品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化学铣切 保护涂料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研究不饱和聚酯人工加速老化行为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武青 赵晴 +1 位作者 王云英 孟江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3,共4页
对不饱和聚酯试样进行实验室人工加速老化,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探讨其表面的化学结构变化,分析其老化机理。结果表明,材料经热氧老化,主链受氧气攻击生成烷氧自由基,烷氧自由基进一步形成C—O和CO,而CO经过再氧化生成OC—O,... 对不饱和聚酯试样进行实验室人工加速老化,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探讨其表面的化学结构变化,分析其老化机理。结果表明,材料经热氧老化,主链受氧气攻击生成烷氧自由基,烷氧自由基进一步形成C—O和CO,而CO经过再氧化生成OC—O,热氧老化后不饱和聚酯的表面基团主要为C—O和OC—O;材料经氙灯老化,前期的老化基团变化与热氧老化相似,后期变化主要以OC—O基团的降解为主,并生成更多的自由基,引发大分子链的进一步降解;光是不饱和聚酯材料老化降解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 加速老化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PTFE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云英 孟江燕 王运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81,共5页
采用He,O2为处理介质,对PTFE(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分析了表面元素,测试了接触角和表面能,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PTFE表面形貌。研究表明: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PTFE接触角降低,表面能提高;经He处理后,水接触角由... 采用He,O2为处理介质,对PTFE(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分析了表面元素,测试了接触角和表面能,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PTFE表面形貌。研究表明: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PTFE接触角降低,表面能提高;经He处理后,水接触角由108°最低下降至82.4°,表面能由24.0mJ/m2到34.4mJ/m2;经O2处理,水接触角由108°下降到了80.6°,表面能为35.8mJ.m2。形貌观察表明,处理后的PTFE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引入了含氧官能团。另外,得到较佳的处理参数:O2为处理介质、功率300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接触角 表面改性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酚醛树脂用量对化学铣切浸蚀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祖群 孟江燕 王云英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0-71,共2页
在实验室用三口瓶合成了热塑性酚醛树脂,制成甲苯饱和溶液,并将其加入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的化学铣切保护涂料中,测试了铝合金和钛合金化学铣切时不同热塑性酚醛树脂含量对浸蚀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用三口瓶合成了热塑性酚醛树脂,制成甲苯饱和溶液,并将其加入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的化学铣切保护涂料中,测试了铝合金和钛合金化学铣切时不同热塑性酚醛树脂含量对浸蚀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热塑性酚醛树脂制备的保护涂料可以得到稳定的、满足航空工业标准要求的化学铣切保护涂料,其中铝合金铣切加工的浸蚀比为1.00、钛合金铣切加工的浸蚀比为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酚醛树脂 浸蚀比 化学铣切 保护涂料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