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盆地PM_(2.5)特征及污染参数关联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潘文琪
张莹
+6 位作者
阮虞清
孟林夕
谢滨
张子涵
向卫国
王浩霖
文小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9-38,共10页
定量分析四川盆地PM2.5污染时空分布的总体特征,文章利用2015-2018年18个城市的地面台站数据与污染监测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8年期间,PM2.5的主要污染区域分布在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经济区,以成都和自贡为2个高值中心,且PM2....
定量分析四川盆地PM2.5污染时空分布的总体特征,文章利用2015-2018年18个城市的地面台站数据与污染监测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8年期间,PM2.5的主要污染区域分布在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经济区,以成都和自贡为2个高值中心,且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分别为冬季(77.98μg/m3)>春季(45.25μg/m3)>秋季(39.30μg/m3)>夏季(29.16μg/m3)。文章选取9个主要城市的风速、温度、湿度、气压4项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各地PM2.5浓度与温度和风速均呈现负相关,气压表现为正相关,湿度相关性随地形变化波动较大,整体影响小。同时采用罗氏法和风速积分法计算了9个城市的混合层高度和通风系数这2个污染气象参数。得到的结论是:混合层高度总体呈现双峰双谷特征,通风系数与混合层高度变化特征一致,二者与PM2.5浓度均呈明显负相关。选取2017年1月1-6日成都市全域型重污染过程进行个例分析,该次过程PM2.5浓度逐日平均值维持在181μg/m3以上,盆地前期处于静小风状态,整体湿度大,贴地逆温频率达66.7%,后期气象条件逐步转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PM_(2.5)污染
时空分布
气象成因
混合层高度
通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取土方式及收集液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影响
2
作者
张文卿
孟林夕
+2 位作者
马金豪
魏雪
吴鹏飞
《生态学报》
2025年第19期9457-9464,共8页
为了查明不同取土方式及收集液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影响,探索获取更加客观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数据的方法。设计了两个独立试验。试验1:用内径5 cm土钻和铁铲采集草地0—10 cm层土样各20份,用4%甲醛作收集液;试验2...
为了查明不同取土方式及收集液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影响,探索获取更加客观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数据的方法。设计了两个独立试验。试验1:用内径5 cm土钻和铁铲采集草地0—10 cm层土样各20份,用4%甲醛作收集液;试验2:用铁铲挖取0—10 cm层草地土样18份,等分成3组,分别用4%甲醛、75%酒精和水作为收集液。分别对比两种取土方式和三种收集液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效率及群落组成影响。结果表明:(1)铁铲取土平均每个土样分离到小型土壤节肢动物总个体数是土钻的2.3倍,其中跳虫和其他类群的数量分别是土钻的6.7和4.0倍,而螨类数量差异不显著,表明铁铲取土显著提高了跳虫和其他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分离效率;(2)4%甲醛平均每个土样收集到的小型土壤节肢动物总个体数分别是酒精和水的2.9和1.8倍,其中螨类个体数分别是75%酒精和水的8.8倍和4.4倍,其他类群个体数均是75%酒精和水的1.9倍,而跳虫数量在三种收集液间差异不显著,表明4%甲醛可显著提高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分离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用铁铲采集土样和4%甲醛作为收集液能获取更加客观的小型土壤节肢动物调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螨类
跳虫
收集液
干漏斗法
小型土壤节肢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PM_(2.5)特征及污染参数关联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潘文琪
张莹
阮虞清
孟林夕
谢滨
张子涵
向卫国
王浩霖
文小航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9-3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004)
四川省重大科技项目(2018SZDZX0023)
成都市科技厅项目(2018-YF05-00219-SN)
文摘
定量分析四川盆地PM2.5污染时空分布的总体特征,文章利用2015-2018年18个城市的地面台站数据与污染监测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8年期间,PM2.5的主要污染区域分布在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经济区,以成都和自贡为2个高值中心,且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分别为冬季(77.98μg/m3)>春季(45.25μg/m3)>秋季(39.30μg/m3)>夏季(29.16μg/m3)。文章选取9个主要城市的风速、温度、湿度、气压4项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各地PM2.5浓度与温度和风速均呈现负相关,气压表现为正相关,湿度相关性随地形变化波动较大,整体影响小。同时采用罗氏法和风速积分法计算了9个城市的混合层高度和通风系数这2个污染气象参数。得到的结论是:混合层高度总体呈现双峰双谷特征,通风系数与混合层高度变化特征一致,二者与PM2.5浓度均呈明显负相关。选取2017年1月1-6日成都市全域型重污染过程进行个例分析,该次过程PM2.5浓度逐日平均值维持在181μg/m3以上,盆地前期处于静小风状态,整体湿度大,贴地逆温频率达66.7%,后期气象条件逐步转好。
关键词
四川盆地
PM_(2.5)污染
时空分布
气象成因
混合层高度
通风系数
Keywords
Sichuan Basin
PM_(2.5)pollution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meteorological causes
mix layer height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取土方式及收集液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影响
2
作者
张文卿
孟林夕
马金豪
魏雪
吴鹏飞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2025年第19期9457-946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064)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4NSFSC0107)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YCZD2024007)。
文摘
为了查明不同取土方式及收集液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影响,探索获取更加客观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数据的方法。设计了两个独立试验。试验1:用内径5 cm土钻和铁铲采集草地0—10 cm层土样各20份,用4%甲醛作收集液;试验2:用铁铲挖取0—10 cm层草地土样18份,等分成3组,分别用4%甲醛、75%酒精和水作为收集液。分别对比两种取土方式和三种收集液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效率及群落组成影响。结果表明:(1)铁铲取土平均每个土样分离到小型土壤节肢动物总个体数是土钻的2.3倍,其中跳虫和其他类群的数量分别是土钻的6.7和4.0倍,而螨类数量差异不显著,表明铁铲取土显著提高了跳虫和其他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分离效率;(2)4%甲醛平均每个土样收集到的小型土壤节肢动物总个体数分别是酒精和水的2.9和1.8倍,其中螨类个体数分别是75%酒精和水的8.8倍和4.4倍,其他类群个体数均是75%酒精和水的1.9倍,而跳虫数量在三种收集液间差异不显著,表明4%甲醛可显著提高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分离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用铁铲采集土样和4%甲醛作为收集液能获取更加客观的小型土壤节肢动物调查数据。
关键词
螨类
跳虫
收集液
干漏斗法
小型土壤节肢动物
Keywords
mites
springtails
collection liquids
Tullgren method
soil microarthropod
分类号
S154.5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盆地PM_(2.5)特征及污染参数关联分析
潘文琪
张莹
阮虞清
孟林夕
谢滨
张子涵
向卫国
王浩霖
文小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取土方式及收集液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影响
张文卿
孟林夕
马金豪
魏雪
吴鹏飞
《生态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