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活化多孔碳氮材料实现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高效矿井水脱盐
1
作者 贺琼琼 彭海森 +5 位作者 孟振 苗真勇 万克记 许恩乐 高明强 黄少萌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2-1746,共15页
严格的环保法规驱动下,煤矿在高盐矿井水回收处理上面临的挑战不断升级,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高效的深度脱盐技术,以突破行业困境并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虽然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FCDI)技术在脱盐领域内崭露头角,但仍存在电极材料性能造... 严格的环保法规驱动下,煤矿在高盐矿井水回收处理上面临的挑战不断升级,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高效的深度脱盐技术,以突破行业困境并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虽然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FCDI)技术在脱盐领域内崭露头角,但仍存在电极材料性能造成的脱盐能力壁垒。研究提出了一种双重活化多孔碳氮电极材料制备的新方法,以蔗糖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源,整合了双模板法、水蒸气活化、酸浸氧化及氮掺杂的优点,改善了材料的润湿性和导电性,同时使得电极材料具备独特整齐排列的柱状结构、更大的比表面积(1039.76 m^(2)/g)、更丰富的孔结构(0.32 cm^(3)/g)、更多的氮氧电负性点位和更好的润湿性能,以此实现高效,低能耗的矿井水脱盐。该材料(H_(2)O(g)-HNO_(3)/CN)应用于FCDI装置中且经过电压、活性材料含量、处理液初始浓度及pH的工艺优化后对1 g/L的NaCl溶液脱盐5 h,除盐率高达100%,平均脱盐速率、脱盐量、电荷效率及标准脱盐量能耗分别为0.00952mg/(min·cm^(2)),37.08mg/g,24.02%和481.98J/mol,即使经过7次循环吸脱附试验,除盐率仍能达到95.71%。为了探究H_(2)O(g)-HNO_(3)/CN的吸附除盐机理,进行了电化学性能、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比电容高达99.38 F/g,内电阻极小;对Na^(+)离子的吸附更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Na^(+)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4.30mg/g,饱和吸附时间为1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活化 多孔碳氮材料 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 高盐矿井水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定场景下的GNSS欺骗干扰源稀疏测向
2
作者 赵雨晴 沈锋 +1 位作者 徐定杰 孟振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8,共7页
针对传统的子空间类测向算法在欠定场景下失效,且需要信号源数量作为先验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GNSS欺骗干扰源测向方法,以提升卫星导航接收机在欺骗环境下的应用安全。通过构建循环相关矩阵以降低噪声对互质阵列信号处理... 针对传统的子空间类测向算法在欠定场景下失效,且需要信号源数量作为先验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GNSS欺骗干扰源测向方法,以提升卫星导航接收机在欺骗环境下的应用安全。通过构建循环相关矩阵以降低噪声对互质阵列信号处理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矢量化循环相关矩阵获取虚拟域等效阵列信号。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基于虚拟域信号稀疏重构的优化问题,通过最小化拟合误差,获得高精度、多自由度测向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传统子空间类算法具有更高的测向精度,而且在欠定场景下,依旧可以提供可靠的欺骗源测向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欺骗干扰 测向 稀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222对许氏平鲉幼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3
作者 杨林 张邦胤 +5 位作者 孟振 孙晓璇 宋楚儿 张正 徐荣静 孙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本研究测试了不同浓度MS-222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的麻醉效果,确定了3种规格幼鱼在不同浓度MS-222作用下达到深度镇静期(A2)和麻醉期(A4)的效应时间及最佳镇静、麻醉浓度和适宜运输浓度。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4.5±0... 本研究测试了不同浓度MS-222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的麻醉效果,确定了3种规格幼鱼在不同浓度MS-222作用下达到深度镇静期(A2)和麻醉期(A4)的效应时间及最佳镇静、麻醉浓度和适宜运输浓度。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4.5±0.5)℃、pH为7.85、盐度为30、溶解氧浓度大于7.5 mg/L条件下,平均体质量为(10.11±2.13) g (W10)、(42.38±5.19) g (W40)和(80.79±6.65) g(W80)的3种规格幼鱼达到A2期和A4期的效应时间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缩短,同一麻醉浓度下效应时间随体质量增加逐渐延长,通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各规格幼鱼达A2期和A4期的效应时间与MS-222浓度的关系,效应时间为180s时,W10、W40和W80组达A2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27.38、29.94和40.39 mg/L,达A4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95.32、107.32和116.58 mg/L;A2期不同规格幼鱼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4期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S-222浓度为30~50mg/L时,8h模拟运输中W10、W40和W80幼鱼存活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mg/L时,幼鱼运输存活率分别为60%、80%和100%,W10、W40和W80适宜运输浓度范围建议为27.38~50.00、29.94~50.00、40.39~60.00 mg/L。相关结果可为许氏平鲉不同规格幼鱼的安全转运、生物学实验的抗应激操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MS-222 麻醉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大菱鲆三倍体能量收支的影响
4
作者 张邦胤 杨林 +4 位作者 孟振 孙晓璇 徐荣静 孙华中 刘新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3,共11页
为探讨温度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三倍体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本研究设定13℃、16℃、19℃、22℃和25℃5个温度梯度,以人工配合饲料为饵料采用饱食投喂的方式,测定了大规格三倍体幼鱼[平均体质量为(120.24±17.20)g]生长... 为探讨温度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三倍体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本研究设定13℃、16℃、19℃、22℃和25℃5个温度梯度,以人工配合饲料为饵料采用饱食投喂的方式,测定了大规格三倍体幼鱼[平均体质量为(120.24±17.20)g]生长和能量收支各组分。结果表明,三倍体幼鱼摄食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转化率(FCE)均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湿重、干重、蛋白和能量计算的SGR、FCE与温度的关系符合二次方程,最佳生长温度分别为18.4℃、18.7℃、18.9℃和18.5℃,最大饲料转化率对应温度分别为18.1℃、18.6℃、18.9℃和18.2℃;排泄率、排粪率随温度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25℃时干物质、蛋白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摄食能、生长能占比随温度升高呈倒“U”形变化趋势,19℃时达最高值,生长能和代谢能主导大菱鲆三倍体的能量分配,代谢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随温度升高呈“U”形趋势;19℃大菱鲆三倍体幼鱼的能量收支方程为100.00 C(摄食能)=34.58 G(生长能)+4.12 F(粪便能)+6.61 U(排泄能)+54.69 R(代谢能)或100.00 A(同化能)=38.74 G+61.26 R,大菱鲆三倍体属于高生长效率、低代谢消耗类型的能量分配模式。本结果可为大菱鲆三倍体养殖管理和养殖规范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三倍体 温度 能量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螺纹桩承载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孟振 陈锦剑 +1 位作者 王建华 尹振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41-145,共5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砂土中螺纹桩的竖向承载特性,比较分析螺纹桩与普通直桩承载性能的差异以及螺距对螺纹桩承载力的影响。静载荷试验后进行一系列土工试验,研究桩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螺纹桩的极限承载力...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砂土中螺纹桩的竖向承载特性,比较分析螺纹桩与普通直桩承载性能的差异以及螺距对螺纹桩承载力的影响。静载荷试验后进行一系列土工试验,研究桩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螺纹桩的极限承载力约是普通直桩极限承载能力的1~4倍,极限状态下的平均桩侧阻力是普通直桩的3~4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螺距的减小,螺纹桩的桩侧阻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极限承载能力和控制沉降的能力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桩 模型试验 砂土 承载力 螺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软黏土中沉桩过程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孟振 陈锦剑 王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利用CEL(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有限元大变形方法模拟了不排水条件下软黏土中沉桩施工对桩周土体的影响.利用有效应力的方法实现了修正剑桥(MCC)模型Vumat子程序中超孔压的计算,通过与室内土工试验(一维压缩试验和三轴试验)结果... 利用CEL(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有限元大变形方法模拟了不排水条件下软黏土中沉桩施工对桩周土体的影响.利用有效应力的方法实现了修正剑桥(MCC)模型Vumat子程序中超孔压的计算,通过与室内土工试验(一维压缩试验和三轴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子程序的可靠性.将修正剑桥模型的Vumat子程序嵌入到Abaqus/Explicit的CEL方法中用于软黏土中沉桩效应的模拟分析.对计算得到的桩周土体流动、水平位移、超孔压、水平应力的分析表明,所采用的考虑孔压的CEL数值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软黏土非排水条件下沉桩效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修正剑桥模型 欧拉-拉格朗日耦合 沉桩效应 超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急性胁迫对大菱鲆幼鱼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孟振 张鸿丽 +5 位作者 刘新富 姜勇 贾玉东 刘滨 曲江波 徐荣静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60,共10页
本研究采用96 h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血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9.0±0.5)℃、pH为7.85、盐度为29.5和溶解氧为(7.8±0.2)mg/L的环境条件下,平均体... 本研究采用96 h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血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9.0±0.5)℃、pH为7.85、盐度为29.5和溶解氧为(7.8±0.2)mg/L的环境条件下,平均体重为(163.90±15.31)g的大菱鲆幼鱼,总氨(TAN)和非离子氨(NH3-N)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9.73和0.64 mg/L。氨氮浓度、暴露时间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血浆肾上腺素(EPI)、皮质醇(Cortis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碱性磷酸酶(AKP)和血糖(GLU)含量/活性都存在显著影响;血浆EPI、SOD、GSH、AKP和GLU随氨氮浓度升高响应时间提前,EPI、皮质醇、AKP和GLU随暴露时间延长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致死高浓度胁迫(TAN浓度70.96和84.11 mg/L)下,血浆SOD和GSH在胁迫期(12 h)内快速升高,GLU快速升高(4 h)后急剧降低(12 h),暗示氨氮急性致死的原因与氧化应激损伤、生理代谢紊乱和呼吸功能受损有关。本结果可为大菱鲆大规格幼鱼的养殖管理和行为数值模拟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氨氮急性胁迫 血浆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本关键信息抽取为案例的人工智能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8
作者 邹亮 宁琪玥 +2 位作者 孟振 董燕飞 雷萌 《山东高等教育》 2025年第1期50-55,91,共7页
针对人工智能综合实践课程存在算法理论抽象、实际工程案例稀缺等问题,设计了非结构化关键信息抽取实验。实验采用渐进式尺度扩展网络、ABINet、VI-Layout XLM等11种先进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构建了光学字符识别模型和关键信息抽取模型,... 针对人工智能综合实践课程存在算法理论抽象、实际工程案例稀缺等问题,设计了非结构化关键信息抽取实验。实验采用渐进式尺度扩展网络、ABINet、VI-Layout XLM等11种先进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构建了光学字符识别模型和关键信息抽取模型,开发涵盖文本检测、文本识别以及关系提取等环节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实现对非结构化文本中文字位置和内容的精确识别及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过实验,能够提升学生运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兴趣,进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化文本 光学字符识别 语义实体识别 关键信息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码技术测定鲆鲽类体表面积的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孟振 刘新富 +1 位作者 雷霁霖 张和森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4期12-15,共4页
提出一种快速、准确测定鲆鲽类体表面积的新方法,利用数码相机拍照获取带有标准坐标纸背景的鲆鲽类鱼体数码图像,采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S2和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分别获得单位背景面积和鱼体图像的像素数,通过两者的比... 提出一种快速、准确测定鲆鲽类体表面积的新方法,利用数码相机拍照获取带有标准坐标纸背景的鲆鲽类鱼体数码图像,采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S2和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分别获得单位背景面积和鱼体图像的像素数,通过两者的比例计算出体表面积。30尾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表面积的实测表明,与传统计数方格面积法的测量结果相比,Photoshop法相对误差为-4.40%~3.08%,Acrobat法相对误差为-1.83%~1.30%。统计分析显示,2种图像处理软件所测数据与传统方法测量值间差异都不显著,测量1尾大菱鲆体表面积,传统方法约耗时15min,Photoshop和Acrobat法分别只需3min和1.5min。新方法可以迅速和准确地测定鲆鲽类体表面积,便于鲆鲽类养殖生产中对养殖密度进行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鲆鲽类 大菱鲆 体表面积 图像处理软件 数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技术的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振 马少雄 田庆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1期32-36,共5页
国内道路交通行业发展迅速,高速公路出行需求持续增加,现有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承载巨大的压力,难以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全联网和深入应用。因此,该研究通过云平台技术,设计并开发一套基于云平台的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接入各路段... 国内道路交通行业发展迅速,高速公路出行需求持续增加,现有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承载巨大的压力,难以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全联网和深入应用。因此,该研究通过云平台技术,设计并开发一套基于云平台的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接入各路段监控摄像头资源,并将各路段的监控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以开展相关业务。以此平台系统为基础,逐渐实现高速公路视频监控资源的统一接入和管理,使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发挥“海量融合、自动识别、应急分析、智能管控”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技术 高速公路 视频监控 系统设计 道路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娇 公丕海 +3 位作者 常青 孟振 关长涛 李佳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199,共8页
岩礁鱼类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岩礁鱼类及其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量锐减,栖息地退化。为应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面临的重重压力,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基础措施... 岩礁鱼类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岩礁鱼类及其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量锐减,栖息地退化。为应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面临的重重压力,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基础措施的海洋牧场建设成为世界沿海国家的战略性选择。开展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解析生物对鱼礁结构物和人工生境的响应行为及人工环境对岩礁鱼类行为的影响,对优化水生生物放流策略、提高增殖物种成活率、养护生物资源、科学开展人工鱼礁工程建设和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岩礁鱼类在栖息地选择、索饵、繁殖、集群、领域、防御等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梳理了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更高效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礁鱼类 行为生态学 研究进展 人工鱼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营养成分与食用价值研究概述 被引量:27
12
作者 雷霁霖 梁萌青 +1 位作者 刘新富 孟振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2-115,共4页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多宝鱼)的主要营养成分、食用价值以及养殖管理方式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大菱鲆不仅因含有丰富的鲜味氨基酸而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必须氨基酸和高度不...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多宝鱼)的主要营养成分、食用价值以及养殖管理方式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大菱鲆不仅因含有丰富的鲜味氨基酸而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必须氨基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等,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心脏保健、能延缓衰老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优质海水鱼类。大菱鲆在我国主要采用"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流水养殖,养殖水源洁净无污染,严格遵循现有的养殖和管理技术规范,保证养殖产品安全和无公害,可以放心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营养成分 食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照射对岩石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戴俊 孟振 吴丙权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57,共4页
岩石破碎作业有很多新兴的方法,微波辅助机械破岩便是其中之一。研究该方法的关键是掌握微波照射对岩石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特制的微波设备,通过微波照射岩石,研究岩石在微波照射下的强度变化。通过改变微波对岩石照射的强度和时间,测... 岩石破碎作业有很多新兴的方法,微波辅助机械破岩便是其中之一。研究该方法的关键是掌握微波照射对岩石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特制的微波设备,通过微波照射岩石,研究岩石在微波照射下的强度变化。通过改变微波对岩石照射的强度和时间,测得不同情况下岩石强度,最后得出微波照射对岩石强度的影响规律:微波对岩石的照射时间越长、微波的强度越大,对岩石强度的影响也就明显。该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微波辅助机械破岩方法的实现,可以使岩石破碎作业方法更加多样化,岩石破碎作业的费用大大降低,工人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照射 微波穿透 岩石强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不同繁殖期的精子质量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明明 丁福红 +3 位作者 孟振 刘新富 张和森 雷霁霖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5,共5页
本研究运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软件,针对大菱鲆繁殖期不同阶段的精子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42d的实验过程中,精子活动比例、密度、产精量、直线运动速度、曲线运动速度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产精量由2.50ml降... 本研究运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软件,针对大菱鲆繁殖期不同阶段的精子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42d的实验过程中,精子活动比例、密度、产精量、直线运动速度、曲线运动速度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产精量由2.50ml降至2.23ml;密度由1.08×108个/ml降至0.46×108个/ml;精子活动比例变化范围为83.4%~36.9%;直线运动速度和曲线运动速度比值由0.69降低到0.35.繁殖期间各质量指标变化规律及幅度大小为鱼类繁殖和精液采集等操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精子质量 精子密度 精子活化率 产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对两株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培磊 刘明河 +1 位作者 张学成 孟振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3,共5页
研究了柠檬酸铁对两株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 OUN04和D.salina OUN09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D.salina OUN04生长最适的Fe浓度为0.05mmol/L,细胞密度达111.5×104cell/mL,0.25mmol/LFe组最低(70×104cell/mL);最大... 研究了柠檬酸铁对两株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 OUN04和D.salina OUN09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D.salina OUN04生长最适的Fe浓度为0.05mmol/L,细胞密度达111.5×104cell/mL,0.25mmol/LFe组最低(70×104cell/mL);最大β-胡萝卜素含量(83.2mg/g)出现在0.25mmol/LFe浓度组中;Fe浓度为0.25mmol/L时有最大的叶绿素a含量(98.4mg/g);建立了杜氏藻对Fe吸收的动力学方程。D.salina OUN09生长最适的Fe浓度为0.05mmol/L(密度131×104cell/mL),最大β-胡萝卜素含量为130.2mg/g(0.05mmol/LFe组),对照组仅为70.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 柠檬酸铁 Β-胡萝卜素 叶绿素A 利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引进群体与国内累代繁养群体线粒体D-loop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滨 刘新富 +5 位作者 刘思涛 孟振 张和森 刘奇 王峰 雷霁霖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6,共6页
采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引自冰岛和法国的大菱鲆两个引进群体以及1个国内累代繁养群体共60尾个体的mtDNAD-loop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60尾个体中,扩增获得的mtDNAD-Loop区部分序列长度为739~759bp;共检测... 采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引自冰岛和法国的大菱鲆两个引进群体以及1个国内累代繁养群体共60尾个体的mtDNAD-loop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60尾个体中,扩增获得的mtDNAD-Loop区部分序列长度为739~759bp;共检测到46个变异位点,其中单一变异位点17个,简约信息位点29个;共检测出56个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冰岛1.000、法国0.950、累代繁养0.850。3个群体的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冰岛0.00797、法国0.01134和累代繁养0.00616。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冰岛"US法国0.53441、冰岛"OS累代繁养0.27723、法国VS累代繁养0.60725。虽然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不高,但是各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可以分别作为单独的种群进行种质保存和利用,特别是法国种群与其他两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更远,更具引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MTDNA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机械剔选再生混凝土骨料技术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新年 戴俊 孟振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04-608,共5页
随着再生混凝土应用的逐渐增多,对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剔选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混凝土再生骨料剔选方法存在不足,影响到再生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再生混凝土的广范应用。利用微波辅助机械的混凝土再生骨料剔选方法是有良好前景的方法,... 随着再生混凝土应用的逐渐增多,对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剔选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混凝土再生骨料剔选方法存在不足,影响到再生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再生混凝土的广范应用。利用微波辅助机械的混凝土再生骨料剔选方法是有良好前景的方法,分析微波辅助机械剔选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原理,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这一方法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微波辅助机械的再生骨料剔选将有助于实现混凝土再生骨料生产的快速高效及所生产出再生混凝土骨料的高品质。该研究将有助于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再生混凝土的更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照射 骨料剔选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缝药包控制爆破初始裂缝形成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戴俊 吴丙权 孟振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2,共4页
选用合适的应力强度因子,使之符合切缝药包控制爆破初始裂缝形成和裂缝扩展的过程。从分析切缝药包控制爆破裂缝形成机理入手,运用弹性及弹塑性理论对切缝药包爆破形成的裂缝及扩展进行力学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弹塑性条件下初始裂缝形成... 选用合适的应力强度因子,使之符合切缝药包控制爆破初始裂缝形成和裂缝扩展的过程。从分析切缝药包控制爆破裂缝形成机理入手,运用弹性及弹塑性理论对切缝药包爆破形成的裂缝及扩展进行力学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弹塑性条件下初始裂缝形成的应力强度因子。根据弹塑性理论得出的使岩石产生裂缝的应力强度因子经现场应用较为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爆破 切缝药包 弹性 弹塑性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生杜氏藻对不同氮源吸收规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培磊 刘明河 +1 位作者 张学成 孟振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60,共5页
研究了NaNO_3、NH_4Cl、NH_4NO_3 3种氮源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及3种氮源吸收的规律。结果表明,3种氮源中,NH_4NO_3对促进D.salina细胞生长、β-胡萝卜素积累和叶绿素a合成效果是最好的,细胞最高密度为136... 研究了NaNO_3、NH_4Cl、NH_4NO_3 3种氮源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及3种氮源吸收的规律。结果表明,3种氮源中,NH_4NO_3对促进D.salina细胞生长、β-胡萝卜素积累和叶绿素a合成效果是最好的,细胞最高密度为136×10~4 cell/ml;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大值为137 mg/g;NO_3^-和NH_4^+共同存在时,优先利用NH_4^-;建立了3种氮源吸收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源 盐生杜氏藻 生长 Β-胡萝卜素 利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鲆鲽类生殖内分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柳学周 史宝 +3 位作者 徐永江 王滨 刘新富 孟振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鱼类的生殖和苗种繁育是鱼类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技术基础之一,是海洋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鱼类繁殖生理主要围绕鲆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组织结构特征、性腺发育规律、性类固... 鱼类的生殖和苗种繁育是鱼类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技术基础之一,是海洋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鱼类繁殖生理主要围绕鲆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组织结构特征、性腺发育规律、性类固醇激素、生殖相关功能基因内分泌调控机制等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主要养殖鲆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表达的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鲆鲽类生殖相关组织的结构及其内分泌系统特征、性腺发育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和激素诱导的关系、性类固醇激素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水温及光周期调控关系等。旨在为鲆鲽类生殖活动的精准调控和建立苗种繁育新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鲆鲽类 生殖内分泌 功能基因 性类固醇激素 生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