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香草醛和水杨醛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德素 庞艳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84-86,共3页
根据香草醛和水杨醛及其混合物的紫外光谱吸收特性,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测定香草醛和水杨醛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香草醛和水杨醛在328nm波长处有一个等吸收点,选择279nm和328nm为测定波长,以其回归方程建立联立方程组,求得了组... 根据香草醛和水杨醛及其混合物的紫外光谱吸收特性,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测定香草醛和水杨醛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香草醛和水杨醛在328nm波长处有一个等吸收点,选择279nm和328nm为测定波长,以其回归方程建立联立方程组,求得了组分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C香草醛=(A279-0.028 8)/0.064 5;C水杨醛=[(A328 nm+0.010 5)/0.029 0]-C香草醛。香草醛和水杨醛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mg/L^30mg/L,2mg/L^20mg/L,检出限分别为2、1 mg/L,并对方法的重现性做了实验,上述两种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用于食品中样品的测定,获得较好的分析结果,回收率在97.3%~101.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香草醛 水杨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效应对红外光谱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德素 庞艳玲 《红外》 CAS 2012年第9期14-18,共5页
溶剂效应诱导红外光谱的变化已经广泛应用于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介绍了红外光谱的溶剂效应,并归纳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外溶剂效应对红外光谱影响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红外光谱溶剂效应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溶剂效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啤酒产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德素 《酿酒科技》 2011年第4期87-89,共3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鉴别技术被广泛地用于各种酒类产品的品质检测和定性鉴别。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各种近红外光谱技术方法对啤酒产品指标的检测应用,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分析了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啤酒鉴别的各种优势和需要解决的...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鉴别技术被广泛地用于各种酒类产品的品质检测和定性鉴别。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各种近红外光谱技术方法对啤酒产品指标的检测应用,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分析了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啤酒鉴别的各种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在我国啤酒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近红外光谱 啤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5-三氟甲基苯胺水杨醛Schiff碱的结构及光谱性质研究
4
作者 孟德素 卢金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3-740,共8页
实验以2-氯-5-三氟甲基苯胺、水杨醛为原料,合成2-氯-5-三氟甲基苯胺水杨醛Schiff碱,测定了Schiff碱的红外光谱和氢谱.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合成的Schiff碱化合物进行了几何构型的优化和红外光谱的计算,... 实验以2-氯-5-三氟甲基苯胺、水杨醛为原料,合成2-氯-5-三氟甲基苯胺水杨醛Schiff碱,测定了Schiff碱的红外光谱和氢谱.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合成的Schiff碱化合物进行了几何构型的优化和红外光谱的计算,得到了分子的优势构象、频率值及对应的红外强度,并比较了实验和理论计算的光谱数据,对分子的振动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光谱归属,发现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5-三氟甲基苯胺 水杨醛 SCHIFF碱 DFT 振动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Ⅰ~Ⅳ 被引量:12
5
作者 庞艳玲 孟德素 王怀友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7年第3期25-27,共3页
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苏丹红色素含量的新方法——薄层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影响测定的因素如样品预处理方式、展开剂等进行了讨论,检测苏丹红Ⅰ~Ⅳ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4μg/mL,0.5~10μg/mL,0.5~15μg/mL,0.5~15μ... 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苏丹红色素含量的新方法——薄层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影响测定的因素如样品预处理方式、展开剂等进行了讨论,检测苏丹红Ⅰ~Ⅳ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4μg/mL,0.5~10μg/mL,0.5~15μg/mL,0.5~15μg/mL,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检出限均为0.05μg/mL。该方法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 薄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超声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移光谱法测定鸡肉中左氧氟沙星残留 被引量:1
6
作者 庞艳玲 孟德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235,共3页
采用荷移光谱法测定了鸡肉中左氧氟沙星残留量。左氧氟沙星与茜素在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的荷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6.47×103L/mol·cm;药物浓度在1-50 mg/L内符合比耳定律;鸡肉中... 采用荷移光谱法测定了鸡肉中左氧氟沙星残留量。左氧氟沙星与茜素在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的荷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6.47×103L/mol·cm;药物浓度在1-50 mg/L内符合比耳定律;鸡肉中左氧氟沙星的加标回收率为92.0%-96.8%,相对标准偏差为5.2%,方法检出限为1.0 mg/kg(按S/N=3计)。用红外光谱法探讨了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茜素 荷移反应 荷移分光光度法 鸡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羟基苯亚甲基)胺基-3-氰基吡啶的结构和光谱性质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德素 卢金凤 +2 位作者 武利顺 庞艳玲 张丽莹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7-934,共8页
实验以水杨醛、2-氨基-3-氰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Schiff碱2-(2-羟基苯亚甲基)胺基-3-氰基吡啶并测定了Schiff碱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合成的Schiff碱进行了几何构型的优化、红外光谱及拉曼光... 实验以水杨醛、2-氨基-3-氰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Schiff碱2-(2-羟基苯亚甲基)胺基-3-氰基吡啶并测定了Schiff碱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合成的Schiff碱进行了几何构型的优化、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的计算,得到了分子的优势构象的结构参数、频率值及对应的强度.对实验和理论计算的光谱数据进行了对比,对分子的振动模式进行了全面归属,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数据相吻合.此外,还计算了其前线分子轨道,得到了HOMO-LUMO能隙相关的数据,为Schiff碱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光谱检测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3-氰基吡啶 SCHIFF碱 DFT 振动光谱 前线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Zn^(2+)的裸眼和荧光识别
8
作者 孟德素 庞艳玲 武利顺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11期667-671,共5页
以2-氨基吡嗪、邻香草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席夫碱荧光探针2-甲氧基-6-(吡嗪-2-亚胺基)甲基苯酚(L),后经硼氢化钠还原,制得还原席夫碱2-甲氧基-6-(吡嗪-2-胺基)甲基苯酚(H_(2)L)。通过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 以2-氨基吡嗪、邻香草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席夫碱荧光探针2-甲氧基-6-(吡嗪-2-亚胺基)甲基苯酚(L),后经硼氢化钠还原,制得还原席夫碱2-甲氧基-6-(吡嗪-2-胺基)甲基苯酚(H_(2)L)。通过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席夫碱探针L和还原席夫碱H_(2)L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显示,加入Zn;时,探针L在二甲基亚砜(DMSO)-H_(2)O (1∶1,V∶V)溶液中显示出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由无色变为黄色。利用探针L可裸眼识别Zn^(2+),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且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Zn^(2+)浓度在2.00×10^(-6)~5.00×10^(-5)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4.26×10^(-8)mol/L;而还原席夫碱H_(2)L对金属离子没有明显的荧光响应。探针L在检测环境中的Zn;含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吡嗪 邻香草醛 席夫碱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5-硝基吡啶水杨醛Schiff碱的合成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庞艳玲 孟德素 武利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7-1361,共5页
合成了含吡啶环的2-氨基-5-硝基吡啶水杨醛Schiff碱(HL),产物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进行了确认。通过电子光谱法和分子发光光谱法研究了HL与鲱鱼精DNA(hs-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HL可引起hs-DNA 260 nm处特征吸收峰的红移... 合成了含吡啶环的2-氨基-5-硝基吡啶水杨醛Schiff碱(HL),产物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进行了确认。通过电子光谱法和分子发光光谱法研究了HL与鲱鱼精DNA(hs-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HL可引起hs-DNA 260 nm处特征吸收峰的红移和明显的减色效应,HL可竞争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把与hs-DNA结合的EB释放出来,令EB-DNA体系发生静态荧光猝灭。热力学计算表明,氢键和范德华力是两者间主要作用力类型,HL以嵌插方式与hs-DNA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5-硝基吡啶水杨醛Schiff碱 鲱鱼精DNA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二甲醛双Schiff碱的合成及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10
作者 隆新淑 孟德素 +1 位作者 庞艳玲 段升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79-1885,共7页
利用Schiff碱与生物活性基团结合设计合成新型抗癌药物吸引众多学者关注,能与DNA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是筛选抗癌药物的重要物质。以2,6-吡啶二甲醛和异烟肼为原料,通过加热回流,合成了双Schiff碱2,6-吡啶二甲醛异烟肼(S),分别用红外光谱... 利用Schiff碱与生物活性基团结合设计合成新型抗癌药物吸引众多学者关注,能与DNA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是筛选抗癌药物的重要物质。以2,6-吡啶二甲醛和异烟肼为原料,通过加热回流,合成了双Schiff碱2,6-吡啶二甲醛异烟肼(S),分别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对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光谱法研究了S与鲑鱼精DNA(ss-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溶剂DMSO和H_(2)O(V∶V=5∶5),反应时间为18 min时,随着ss-DNA的加入,S的吸收和发射波长均逐渐蓝移,吸光度和荧光强度均逐渐增强,表明S与ss-DNA发生了沟面作用;离子强度、EB-DNA和热变性DNA实验进一步验证了S与ss-DNA之间的作用方式。热力学实验证明:二者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主要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方式为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2 6-吡啶二甲醛 双SCHIFF碱 脱氧核糖核酸 光谱法 沟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