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静水压力下X100钢在海洋环境中腐蚀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向楠 吴明 +1 位作者 陈旭 刘睿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2-45,共4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测量了静水压力1~6 MPa时X100管线钢在3.5%Na Cl海水模拟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并外推计算出管线钢在静水压力为7、8 MPa下的腐蚀电流密度。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含外腐蚀缺陷的X100管线钢,在静水压力分别为5~...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测量了静水压力1~6 MPa时X100管线钢在3.5%Na Cl海水模拟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并外推计算出管线钢在静水压力为7、8 MPa下的腐蚀电流密度。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含外腐蚀缺陷的X100管线钢,在静水压力分别为5~8 MPa、腐蚀缺陷尺寸56 mm×42 mm×3.6 mm时的等效应力进行模拟,并计算出其相应静水压力下的腐蚀电流密度。依据腐蚀剩余寿命计算公式、Barlow公式和ASME-B31G准则,计算出管线钢在海水模拟环境下应力集中点的腐蚀剩余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00管线钢 外腐蚀缺陷管道 极化曲线 有限元 剩余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腐蚀产物膜对金属腐蚀行为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明 孟向楠 +1 位作者 陈旭 牛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1-684,共4页
CO2腐蚀产物膜是影响金属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其电化学腐蚀机理,综述了CO2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机理及结构、保护性能的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膜的电化学行为特点等。并对未来CO2腐蚀产物膜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CO2腐蚀产物膜 结构 影响因素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00管线钢在不同温度和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明 孟向楠 +1 位作者 陈旭 范裕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954,共4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的电化学测量方法,测量了温度分别为15℃、25℃和35℃,静水压力分别为0.1MPa、2MPa和4MPa时,X100管线钢在0.5mol/L NaHCO_3+0.5mol/L Na_2CO_3+0.3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静水压力的增加...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的电化学测量方法,测量了温度分别为15℃、25℃和35℃,静水压力分别为0.1MPa、2MPa和4MPa时,X100管线钢在0.5mol/L NaHCO_3+0.5mol/L Na_2CO_3+0.3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静水压力的增加,X100管线钢在模拟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均增加,腐蚀速率增加。以含椭圆形外腐蚀缺陷的管道为计算对象,缺陷尺寸为62mm×40mm×3.6mm。依据腐蚀剩余寿命计算公式、Barlow公式、ASME-B31G准则和腐蚀电流密度值,计算得出X100管线钢在模拟溶液中不同温度和静水压力下的剩余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00管线钢 极化曲线 温度 静水压力 剩余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线钢氢致开裂研究现状 被引量:9
4
作者 范裕文 吴明 +3 位作者 陈旭 谢飞 孟向楠 王彦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3,共6页
综述了管线钢发生氢致开裂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材料因素、应力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氢致开裂的影响,认为材料性质是影响氢致开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氢致开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明未来氢致开裂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管线钢 氢致开裂 影响因素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改性酚醛树脂及其热解炭的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沛燃 伍林 +7 位作者 童坤 易德莲 秦晓蓉 胡盼 胡适 孟向楠 曾萧 李亚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142,共4页
通过配位反应,将镍离子结合在酚醛树脂结构中,得到镍改性酚醛树脂,实现了催化剂前驱体在树脂中的均匀分散。通过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初步确定了镍离子在树脂中的配位结构。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高温热解炭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 通过配位反应,将镍离子结合在酚醛树脂结构中,得到镍改性酚醛树脂,实现了催化剂前驱体在树脂中的均匀分散。通过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初步确定了镍离子在树脂中的配位结构。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高温热解炭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镍改性酚醛树脂热解炭中有石墨烯生成,炭的结晶度提高。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热解炭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表明镍改性酚醛树脂热解炭中有石墨烯生成且为少数层石墨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改性酚醛树脂 合成 结构 热解炭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改性酚醛树脂热解形成石墨烯机理研究
6
作者 卓智华 伍林 +5 位作者 孟向楠 童坤 乐晨 马沛燃 易德莲 李亚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89,共3页
通过配位反应,将镍离子引入酚醛树脂结构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制备镍改性酚醛树脂,并将其分别在600、800、1000℃下进行碳化处理。XRD检测结果表明:600℃时热解碳出现明显的C(002)晶面衍射峰;当温度升高(800、1000℃)时,半峰宽增大,峰位... 通过配位反应,将镍离子引入酚醛树脂结构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制备镍改性酚醛树脂,并将其分别在600、800、1000℃下进行碳化处理。XRD检测结果表明:600℃时热解碳出现明显的C(002)晶面衍射峰;当温度升高(800、1000℃)时,半峰宽增大,峰位左移,峰强度减小。SEM和TEM的检测结果表明,即使在1000℃下,普通酚醛树脂热解碳仍为无定形碳,而温度高于800℃后镍改性酚醛树脂热解碳中生成石墨烯,且升温和增大催化剂用量均有利于石墨烯生成。镍改性酚醛树脂炭化形成石墨烯的过程遵循"溶碳析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改性酚醛树脂 热解 石墨烯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