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医科大学留学生核医学教学的实践和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孟召伟 董峰 +2 位作者 谭建 王宇彤 纪岩文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4期747-750,共4页
高水平、国际化的留学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也是先进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作为天津医科大学国际医学院留学生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教研室在12年中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积累... 高水平、国际化的留学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也是先进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作为天津医科大学国际医学院留学生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教研室在12年中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就留学生核医学全英文教学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医学教学 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在肿瘤发生机制和增敏治疗中的作用
2
作者 孟召伟 谭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核因子ΚB 核因子ΚB抑制剂 肿瘤 细胞凋亡 增敏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期因子水平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患者^(131)Ⅰ治疗过程中新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宁 周平平 +5 位作者 张春梅 孟召伟 贾强 王深 申一鸣 谭建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1-33,共3页
目的评估血清中期因子(MK)水平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患者^(131)Ⅰ治疗过程中新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接受甲状腺全切/次全切术和(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PTC患者241例,术后实施个体化^(131)Ⅰ治疗。在首次^(131)Ⅰ治疗前(T1)、首次... 目的评估血清中期因子(MK)水平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患者^(131)Ⅰ治疗过程中新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接受甲状腺全切/次全切术和(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PTC患者241例,术后实施个体化^(131)Ⅰ治疗。在首次^(131)Ⅰ治疗前(T1)、首次^(131)Ⅰ治疗后10~12个月时(T2),采用MK检测试剂盒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MK,分别记为MK1、MK2。根据血清MK2水平将患者分成A、B、C组,血清MK2水平≤正常值上限(508. 57 pg/m L)者为A组,血清MK2水平>正常值上限且≤MK1者为B组,血清MK2水平> MK1>正常值上限者为C组。根据分组结果,比较各组患者T2时新发转移情况。以A组为对照组,采用Cox回归分析法计算B、C组患者新发转移的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 241例PTC患者中,55例患者在T2时出现新发转移灶,其中A组11例、B组28例、C组16例,C组患者T2时出现新发转移灶者与A、B组相比,P均<0. 01。Cox回归分析显示,B组患者新发转移的HR为3. 374(P <0. 05,95%CI为1. 328~5. 047),C组患者新发转移的HR为6. 731(P <0. 05,95%CI为3. 121~14. 800)。结论血清MK水平对PTC术后患者^(131)Ⅰ治疗过程中新发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期因子 肿瘤转移灶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切除术 131碘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抑制剂与紫杉烷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强 孟召伟 谭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和紫杉烷对未分化甲状腺癌(ATC)凋亡的诱导效果。方法应用Western blot鉴定单独或联合用药后ATC细胞内凋亡关键因子(PARP、Caspase 3、XIAP和survivin)的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染色流... 目的探讨联合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和紫杉烷对未分化甲状腺癌(ATC)凋亡的诱导效果。方法应用Western blot鉴定单独或联合用药后ATC细胞内凋亡关键因子(PARP、Caspase 3、XIAP和survivin)的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染色流式细胞仪鉴定用药后癌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联合紫杉烷和NF-κB抑制剂后PARP失活裂解产物和Capsase 3活化水解产物的增多较单用紫杉烷更加显著(P<0.01),单用紫杉烷会使凋亡抑制因子XIAP和survivin增加,而联合NF-κB抑制剂则可使二者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流式细胞仪鉴定亦证明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诱导凋亡的效果(P<0.01)。结论NF-κB抑制剂可提高化疗敏感性和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甲状腺肿瘤 细胞凋亡 核因子ΚB抑制剂 紫杉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ore芯片SCI串口波特率容限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传演 卓秀然 +3 位作者 孟召伟 钱丹 李红斌 蔡伟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发现了C*Core国芯芯片中SCI发送与接受方波特率误差导致数据不匹配问题,分析了发送与接受方数据传输丢帧、误帧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总结了SCI容限值与芯片主频及标准波特率之间规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并通过C*Core C语言编写程... 发现了C*Core国芯芯片中SCI发送与接受方波特率误差导致数据不匹配问题,分析了发送与接受方数据传输丢帧、误帧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总结了SCI容限值与芯片主频及标准波特率之间规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并通过C*Core 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实验证明,优化后的SCI初始化程序可确保SCI发送与接收方不受波特率设置值、芯片主频大小影响,使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丢帧、不误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芯 串口 波特率 容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