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志明 储修峰 +1 位作者 娄建平 孟兴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967-9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价值。方法 2010年5~2011年5月115例无严重胆囊炎症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结石,分别施行TUSPLC(单孔组,n=55)和常规LC(常规组,n...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价值。方法 2010年5~2011年5月115例无严重胆囊炎症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结石,分别施行TUSPLC(单孔组,n=55)和常规LC(常规组,n=60)。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单孔组52例顺利完成TUSPLC,3例中转LC(2例因胆囊三角粘连致密,1例因左肝叶肥厚影响视野);常规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孔组手术时间(52.5±21.8)min显著长于常规组(43.3±17.6)min(t=2.433,P=0.016);单孔组术中出血量(19.5±9.5)ml与常规组(22.2±8.0)ml无统计学差异(t=1.633,P=0.105);单孔组术后住院时间(2.5±1.4)d与常规组(2.3±1.2)d无统计学差异(t=-0.814,P=0.417);单孔组2例术后需要镇痛,常规组12例,2组有显著性差异(χ2=6.646,P=0.010);2组术后均无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12例随0.5~11个月,平均6.2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TUSPLC与常规LC相比安全、可行,具有瘢痕不明显且隐避,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但对术者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 单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管残端部分开放联合胆道造影在胆囊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储修峰 吴志明 +1 位作者 孟兴成 张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877-878,886,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管残端部分开放联合胆道造影在胆囊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2月~2012年12月,对55例胆囊管结石行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术中明确“三管”关系后夹闭胆囊管近侧端,剪开远侧部分胆囊管管壁,钝性... 目的探讨胆囊管残端部分开放联合胆道造影在胆囊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2月~2012年12月,对55例胆囊管结石行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术中明确“三管”关系后夹闭胆囊管近侧端,剪开远侧部分胆囊管管壁,钝性挤压远端,挤出可能残留结石直至清亮胆汁流出,自胆囊管开放口置管行术中胆道造影,判断有无结石残留。术后观察腹部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常规行B超复查,必要时行MRCP检查,明确有无胆囊管结石残留或继发胆总管结石残留。结果5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经胆囊管残端开放钝性挤压,15例有残留小结石挤出。术中胆道造影,1例发现继发胆总管结石残留,多次反复挤压取石失败,术后第3日行ERCP+EST取石成功,余54例无结石残留。术后2例不明原因上腹疼痛,肝功能、B超及MRCP检查均无异常,予以对症解痉治疗后腹痛缓解,余均顺利康复。结论对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用胆囊管残端开放法,通过钝性挤压胆汁溢出,冲出可能残留结石,辅以经胆囊管残端插管胆道造影,及早发现胆囊管结石残留或继发胆总管结石残留,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结石 胆道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膜后巨大假性囊肿切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志明 黄洪军 +1 位作者 孟兴成 储修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1-1142,1146,共3页
2015年1月我科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巨大假性囊肿切除术1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量45 ml,术后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无复发。我们认为只要术者具备丰富的开放腹膜后肿瘤切除经验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能,选择合适患者,腹腔镜下囊性... 2015年1月我科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巨大假性囊肿切除术1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量45 ml,术后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无复发。我们认为只要术者具备丰富的开放腹膜后肿瘤切除经验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能,选择合适患者,腹腔镜下囊性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假性囊肿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6例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志明 孟兴成 储修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69-70,8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3年6月,行LDP6例,年龄33~76岁,平均45.8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4例,囊实性占位2例。结果手术均在全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3年6月,行LDP6例,年龄33~76岁,平均45.8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4例,囊实性占位2例。结果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一次成功。手术时间125~365min,平均250min。出血量50~350ml,平均168ml。术后病理报告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囊腺癌4例。1例术后胰漏,经保持引流通畅、抑制胰酶分泌等保守治疗痊愈。术后住院5~19d,平均7.8d。结论LD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胰体尾肿瘤安全、可行的方法,但术者需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和胰腺外科手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体尾切除术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6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储修峰 吴志明 +2 位作者 俞学军 孟兴成 张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造口还纳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6月对我院6例乙状结肠造口行腹腔镜下还纳术,沿造口边缘切开皮肤,将造口的肠管自腹壁分离,包埋吻合器抵钉座,将肠管放回腹腔内,将10 mmtrocar通过原造口处切口置入腹... 目的 探讨腹腔镜造口还纳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6月对我院6例乙状结肠造口行腹腔镜下还纳术,沿造口边缘切开皮肤,将造口的肠管自腹壁分离,包埋吻合器抵钉座,将肠管放回腹腔内,将10 mmtrocar通过原造口处切口置入腹腔内,缝合固定.通过此trocar建立CO2气腹和视镜通道,腹腔镜直视下于脐部及右侧下腹分别放置5 mm或10 mm trocar作为操作孔,游离降结肠,使两肠管断端相靠无张力.在腹腔镜监视下自肛门插入吻合器机身,在适当的位置穿出中心杆与抵钉座镶嵌,旋紧击发,完成吻合.结果 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120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50 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2~30 h,平均24 h;术后住院时间5~7d,平均6.5d.造口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吻合口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技术用于乙状结肠造口还纳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乙状结肠造口术 还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PS评分联合WBC计数评估急性高脂血症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黄志强 林敏杰 +3 位作者 黄洪军 张举 孟兴成 吴志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探讨无害性急性胰腺炎评分(HAPS)联合WBC计数评估急性高脂血症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确诊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111例,其中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on-SAP)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19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无害性急性胰腺炎评分(HAPS)联合WBC计数评估急性高脂血症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确诊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111例,其中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on-SAP)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19例。比较两组患者WBC计数、CRP、BMI值、血淀粉酶、甘油三酯、血糖、血钠、血钙水平以及HAPS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HAPS评分及WBC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WBC计数和HAPS评分是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HAPS评分联合WBC计数对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898,P<0.05)。结论HAPS评分联合WBC计数对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具有较好评估价值,可作为早期预测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PS评分 WBC计数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开放性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 被引量:13
7
作者 孟兴成 吴志明 储修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局麻下开放性腹膜前修补在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8月~2013年4月,对48例老年腹股沟疝在局麻下应用善释D10或巴德Modified Kugel补片行腹膜前修补。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86 min。无尿潴留,... 目的:探讨局麻下开放性腹膜前修补在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8月~2013年4月,对48例老年腹股沟疝在局麻下应用善释D10或巴德Modified Kugel补片行腹膜前修补。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86 min。无尿潴留,未使用止痛治疗,除1例血清肿外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28例>12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结论局麻下腹膜前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简单,易行,对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疗效可靠,尤其适合于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 腹膜前 老年 腹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6
8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2 位作者 孟兴成 代明盛 沈华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1-42,51,共3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2 5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腹腔镜组 )的临床资料 ,与同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 2 3例 (开腹组 )对比 ,比较两组手术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2 5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腹腔镜组 )的临床资料 ,与同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 2 3例 (开腹组 )对比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腹腔镜组 2 3例手术成功 ,2例中转开腹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 (5 8 3± 8 1)min和 (84 0± 7 5 )min(t =11 383,P =0 0 0 0 )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 4± 5 1)ml和 (192 6± 2 6 4 )ml(t =2 9 995 ,P =0 0 0 0 )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4 1± 1 4 )d和 (9 7± 2 0 )d(t =11 4 13,P =0 0 0 0 )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 (19 6± 2 2 )h和 (49 0± 8 8)h(t=16 2 0 7,P =0 0 0 0 ) ;术后并发症分别为 1例和 9例 (χ2 =6 96 0 ,P =0 0 0 8)。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手术相比 ,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肠梗阻 肠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0
9
作者 吴志明 沈华强 +2 位作者 娄建平 代明盛 孟兴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77-57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急腹症的诊治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2月~2003年4月应用腹腔镜诊治35例原因不明的急腹症临床资料. 结果 35例全部确诊.28例在腹腔镜下手术,7例指导切口部位,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无与伤口有关并发症,平均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急腹症的诊治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2月~2003年4月应用腹腔镜诊治35例原因不明的急腹症临床资料. 结果 35例全部确诊.28例在腹腔镜下手术,7例指导切口部位,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无与伤口有关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48 min(30~72 min),平均住院5.8 d(3~9 d). 结论腹腔镜不仅是一种安全而准确的诊断方法,而且是良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4 位作者 代明盛 孟兴成 马国峰 孔园珍 金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择期LC25例。于术前1~3天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不正常的静脉及血栓存在者。在LC中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股静脉的直径和血流流量,从...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择期LC25例。于术前1~3天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不正常的静脉及血栓存在者。在LC中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股静脉的直径和血流流量,从三个阶段获得测量值:麻醉诱导后创建气腹前,建立气腹后,解除气腹麻醉苏醒前。结果25例LC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5min(30~70min)。无术中出血及胆管并发症,无中转开腹,均术后1天出院。气腹建立后股静脉横截面积增加[(0.94±0.18)cm2vs(1.12±0.23)cm2,q=3.919,P<0.05],静脉流量显著降低[(10.56±0.96)cm3/svs(7.62±0.72)cm3/s,q=18.786,P<0.01];解除气腹股静脉横截面积无显著下降(q=1.742,P>0.05),血流量明显增加[(7.62±0.72)cm3/s vs(9.65±0.63)cm3/s,q=12.971,P<0.01],但未达气腹前水平(q=5.815,P<0.01)。术后随访1年,无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结论气腹会导致下肢静脉流量减低和静脉扩张,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静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术治疗下腹壁切口疝 被引量:8
11
作者 储修峰 吴志明 +1 位作者 孟兴成 黄洪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arti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TAPE)治疗下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6月TAPE治疗下腹壁切口疝5例的临床资料,3例阑尾炎术后麦氏切口疝(包括1例复发... 目的探讨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arti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TAPE)治疗下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6月TAPE治疗下腹壁切口疝5例的临床资料,3例阑尾炎术后麦氏切口疝(包括1例复发疝),1例乙状结肠癌造口处切口疝,1例髂腹股沟入路骨盆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疝。疝环长径3.5~6.0 cm,平均4.5 cm。使用生物可吸收涂层/永久性网片。术后常规腹带包扎3个月。结果本组5例均顺利完成TAPE,手术时间90~130 min,平均112 min,术中出血量15~50 ml。术后常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3天,术后住院5~10 d。血清肿1例,经加压包扎及穿刺抽液治愈。术后随访2~26个月,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适患者,规范的TAPE是治疗下腹壁切口疝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远期疗效有待长时间随访观察及大样本量数据进一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壁切口疝 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脾蒂离断法在脾切除术中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志明 代明盛 +2 位作者 娄建平 孟兴成 沈华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3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二级脾蒂离断法 脾切除术 术中应用 门脉高压症 脾功能亢进 胰尾损伤 发热时间 脾肿大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操作技术在腹股沟疝TEP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洪军 吴志明 +2 位作者 孟兴成 储修峰 葛佳皓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0期818-820,824,共4页
探讨精细化操作技术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绍兴市中心医院单侧腹股沟疝手术患者160例,按手术操作技巧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操作技术完成TEP手术,... 探讨精细化操作技术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绍兴市中心医院单侧腹股沟疝手术患者160例,按手术操作技巧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操作技术完成TEP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完成TEP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中转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173,P<0.0001),术中出血更少(P<0.0001),腹膜穿孔率、术后血清肿、阴囊肿发生率、术后24 h内疼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中转率、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尿潴留、复发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操作技术有助于术者实施TEP手术,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让手术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精细化操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