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源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耐药基因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宛宝霞 孟令滢 +3 位作者 孙思雨 赵玉洁 王佳奇 王秋菊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1-363,共13页
[目的]研究从鹅肠道分离出的8株潜在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合理开发和利用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PCR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菌株产酸性能、最适生长温度、耐酸性能、耐胆盐性能、抑... [目的]研究从鹅肠道分离出的8株潜在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合理开发和利用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PCR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菌株产酸性能、最适生长温度、耐酸性能、耐胆盐性能、抑菌活性、产酶性能等试验对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通过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菌株耐药情况。[结果]将从鹅肠道分离的8株菌分别命名为A1~A5和X1~X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初步判断菌株A1~A5为芽孢杆菌,菌株X1~X3为乳酸菌。分离株16S rRNA基因PCR扩增均获得大小约为1 500 bp的条带。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比对结果鉴定菌株A1、A2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A3~A5分别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菌株X1~X3分别为发酵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产酸性能结果显示,菌株X1~X3具有较强的产酸性能,菌株X1产酸性能最好,36 h时pH可达到3.84。8株菌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7℃。耐酸耐胆盐性能试验结果显示,8株菌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中菌株A2耐受性最好,当pH为4.0,胆盐浓度为0.9%时,存活率可达70%以上。抑菌试验结果显示,8株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均在10.00 mm以上,其中菌株A2抑菌性最强。产酶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A1~A5具有较强的产酶性能,菌株A2产酶效果最好,淀粉酶圈直径可达15.5 mm,纤维素酶圈直径可达14.3 mm。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株菌对大部分抗菌药都保持中度以上敏感。耐药基因分析表明,四环素类基因TetA(25.0%)、喹诺酮类基因GyrA(12.5%)和大环内酯类基因ErmF(12.5%)为主要耐药基因,其中菌株A3携带四环素类基因TetA(480 bp),菌株A4菌株携带喹诺酮类基因GyrA(382 bp)和四环素类基因TetA(480 bp),菌株X1携带大环内酯类基因ErmF(306 bp)。[结论]从鹅肠道分离的8株菌中枯草芽孢杆菌A2有较强的益生性,具有作为鹅源微生态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乳酸菌 生长特性 抑菌性能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槲皮素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潜在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年洁 孟令滢 +2 位作者 甄明哲 王巧玉 王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3-51,共9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槲皮素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检索TCMSP、SwissTarget数据库获取槲皮素的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数据库筛选细菌性肠炎的相关靶点;比对槲皮素与细菌性肠炎靶点,取交集获得槲皮素治疗细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槲皮素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检索TCMSP、SwissTarget数据库获取槲皮素的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数据库筛选细菌性肠炎的相关靶点;比对槲皮素与细菌性肠炎靶点,取交集获得槲皮素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相关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出关键节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对槲皮素与靶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获得槲皮素216个靶点,细菌性肠炎4103个靶点,共有靶点156个。PPI网络涉及149个节点,1078条相互作用线,可视化结果显示蛋白互作频次较高的分别是TP53、AKT1、JUN、HSP90AA1、SRC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2157条差异显著条目(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201条差异显著条目(P<0.01),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关键靶点AKT1、IL-6、MAPK1、RELA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综上所述,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成功找到了槲皮素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潜在靶点,预测了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细菌性肠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生长抑制素在能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刘鹏 胡亚婕 +2 位作者 孟令滢 刘洋 徐彬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第7期21-24,共4页
作为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肌肉生长抑制素在调节骨骼肌增殖分化及生长发育的同时,也在心脏病理、葡萄糖代谢和脂肪沉积及某些疾病后期骨骼肌萎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对肌肉生长抑制素在骨骼肌生长、能量代谢及相关疾病发展的... 作为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肌肉生长抑制素在调节骨骼肌增殖分化及生长发育的同时,也在心脏病理、葡萄糖代谢和脂肪沉积及某些疾病后期骨骼肌萎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对肌肉生长抑制素在骨骼肌生长、能量代谢及相关疾病发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日后肌肉生长抑制素的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生长抑制素 骨骼肌 生长分化 能量代谢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