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中的专利侵权困境及其应对 被引量:2
1
作者 孜里米拉·艾尼瓦尔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0-149,共10页
专利发明创造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仿生算法程序,其通过自身的认知计算系统来模仿人类智能,使系统具有像人类一样的创新思考能力来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人工智能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为了满足技术功能的需要,有可能涉及实施他人的专利,... 专利发明创造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仿生算法程序,其通过自身的认知计算系统来模仿人类智能,使系统具有像人类一样的创新思考能力来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人工智能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为了满足技术功能的需要,有可能涉及实施他人的专利,同时也有可能生成与他人专利并无实质性差别的发明,导致存在侵犯他人专利权的潜在风险。尽管人工智能发明创造过程中的专利侵权呈现出多主体、多步骤的分离式侵权特点,看似适用直接侵权或者间接侵权规则来认定侵权均存在法律障碍,但其实质是直接侵害了专利权人的利益。建议引入控制与指挥规则作为全面覆盖原则的补充,成为人工智能专利侵权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各方主体之间是否存在独立的侵权人控制或指挥其他主体,来确定一个实际侵权人承担专利直接侵权责任。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未完全脱离于人类主体的控制,从保障技术发展的安全性角度看,人工智能所有者承担专利侵权责任不失为一种权宜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专利侵权认定 分离式侵权 控制与指挥规则 专利侵权责任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赔偿标准的完善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孜里米拉·艾尼瓦尔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在域外广泛运用的知识产权损害计算标准——许可使用费赔偿标准,受制于传统损害理论和现行法规,在我国尚未形成体系化的理论与制度支撑,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衍生出适用性障碍和规则性冲突。由于许可使用费“合理倍数规则”存有惩罚性之嫌,... 在域外广泛运用的知识产权损害计算标准——许可使用费赔偿标准,受制于传统损害理论和现行法规,在我国尚未形成体系化的理论与制度支撑,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衍生出适用性障碍和规则性冲突。由于许可使用费“合理倍数规则”存有惩罚性之嫌,亟须回归并明确补偿性功能的初衷。知识产权利益实现的特殊形态及规范损害论是重塑许可使用费赔偿标准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许可使用费赔偿标准应兼顾人本主义观、诉讼效益观及激励创新观的多元价值论,进而追求实体法和程序法维度的双重优化。通过对现行制度的剖析与比较研究,许可使用费赔偿标准宜以构筑优化的证据规则、类型化的许可使用费基准、体系化的考量因素、灵活的虚拟许可使用费裁量规则等,推进知识产权司法定价机制回归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并形成科学、规范的损害裁量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许可使用费标准 损害 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