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弹丸旋转规律的弹道终点辨识和引信全弹道安全控制方法
1
作者 史博 陈曦 +4 位作者 李鹏斐 韩若愚 秦泗超 贺中正 孙颢洋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05-3113,共9页
弹丸在飞行时所处的复杂环境可能引起弹药在待发状态下意外作用。基于6自由度刚体弹道方程组,运用4阶龙格-库塔算法对运动方程组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弹丸旋转速度随时间的衰减规律。采用某型榴弹开展炮射试验并回收试验数据,对弹丸旋转周... 弹丸在飞行时所处的复杂环境可能引起弹药在待发状态下意外作用。基于6自由度刚体弹道方程组,运用4阶龙格-库塔算法对运动方程组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弹丸旋转速度随时间的衰减规律。采用某型榴弹开展炮射试验并回收试验数据,对弹丸旋转周期2阶导数的过零特征点进行验证。针对发射装药量和射角两个发射条件对特征点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旋转特征点的弹道终点时刻辨识方法,设计基于磁场传感器的弹道终点实时辨识系统,并开展靶场炮射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弹载弹道终点辨识系统和弹道跟踪雷达获取的弹道终点时刻相对误差小于5%,验证了所提弹道终点辨识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适用于一种旋转稳定弹药的机械-电子双模全弹道安全控制方法,在利用发射后坐过载和旋转离心力两道环境信息的基础上,采用终点辨识作为第三道环境信息,实现引信全弹道安全控制。新提出的基于弹丸旋转规律的弹道终点辨识及引信安全控制方法,为提高旋转稳定弹药全弹道安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稳定弹药 引信 全弹道安全控制 旋转周期 终点辨识 2阶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兴趣区域掩码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与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郝永平 曹昭睿 +3 位作者 白帆 孙颢洋 王兴 秦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90,共15页
建立权重独立的双通道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对可见光与红外频段下的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生成多尺度复合频段特征图组。基于像点间的欧式距离计算双频段特征图显著性,根据目标在不同成像频段下的特征贡献值进行自适应融合。通过热源能量... 建立权重独立的双通道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对可见光与红外频段下的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生成多尺度复合频段特征图组。基于像点间的欧式距离计算双频段特征图显著性,根据目标在不同成像频段下的特征贡献值进行自适应融合。通过热源能量池化核与视觉注意力机制,分别生成目标在双频段下的兴趣区域逻辑掩码并叠加在融合图像上,凸显目标特征并抑制非目标区域信息。以端到端识别网络作为基础,利用交叉损失计算策略,对含有注意力掩码的多尺度双频段融合特征图进行目标识别。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识别网络能够有效地融合目标红外热源物理特征和可见光图像纹理特征,提高了信息融合深度,保留目标热辐射与纹理特征的同时降低了背景信息干扰,对全天候复杂环境下的多尺度热源目标具有良好的识别精度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图像融合 目标识别 多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反无人机预警神经网络 被引量:9
3
作者 孙颢洋 王欣 +4 位作者 曹昭睿 白帆 王兴 郝永平 王俊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461-9469,共9页
为解决传统雷达探测设备面对“低小慢”无人机时产生的难检测与易突防问题,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空中无人机进行实时识别,提取目标的类别与像空间位置信息;根据无人机像空间位置在时域下的变化趋势,绘制无人机飞行映射轨迹;利用长短... 为解决传统雷达探测设备面对“低小慢”无人机时产生的难检测与易突防问题,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空中无人机进行实时识别,提取目标的类别与像空间位置信息;根据无人机像空间位置在时域下的变化趋势,绘制无人机飞行映射轨迹;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飞行映射轨迹进行预测,获取无人机在未来时域内的预测航迹方向,实现对无人机的预警跟踪、实时检测与轨迹推断。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中目标识别平均准确率可达到82%,轨迹预测平均准确率可达到80%计算速度可达到24帧/秒,可见能够在地基计算平台下对空中无人机进行实时精确预警,可以有效地防止识别领空内的非合作无人机渗透与突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预警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记忆网络 目标识别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折反式仿生复眼及图像快速拼接识别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昭睿 郝永平 +4 位作者 刘万成 白帆 孙颢洋 张慧 李宇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45-1857,共13页
针对多相机阵列复眼质量大与图像数据生成量高的问题,开展多通道-单探测器构型的大视场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及其图像快速拼接识别算法的研究。通过光路折反与光程归一的方式,实现多视角子眼共像面与分区成像。根据折反式复眼成像特征,提出... 针对多相机阵列复眼质量大与图像数据生成量高的问题,开展多通道-单探测器构型的大视场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及其图像快速拼接识别算法的研究。通过光路折反与光程归一的方式,实现多视角子眼共像面与分区成像。根据折反式复眼成像特征,提出特征图级下基于区域结构相似性的图像快速拼接算法。配合目标识别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紧凑空间下大视场全局图像的快速重建与目标识别。所提出的复眼系统有效光学视场角为138°×75°、光学尺寸为29.78 mm×19.74 mm×6.86 mm、全局图像拼接速度为0.011 s。紧凑型折反式仿生复眼具有体积小、视场大、计算开销少的特点,能够为载荷与算力受限的小型无人设备与低速弹箭提供广域视觉成像与快速图像拼接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复眼 多孔径成像 光路折反 图像拼接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