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面科研站核反应堆电源系统发展现状
1
作者 夏彦 朱凯博 +1 位作者 孙韶蕾 魏志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04-423,共20页
伴随着月球科考与开发的全面展开,月面科研站的工程建设已逐渐提上日程,为月面科研站提供可靠、持续、长寿命的电力供应是先决条件。核反应堆电源系统,因适应月球各纬度地区和长昼夜交替条件,具有持续提供高功率输出、高能量密度和长寿... 伴随着月球科考与开发的全面展开,月面科研站的工程建设已逐渐提上日程,为月面科研站提供可靠、持续、长寿命的电力供应是先决条件。核反应堆电源系统,因适应月球各纬度地区和长昼夜交替条件,具有持续提供高功率输出、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特点,被视为月面科研站能源系统主电源最有潜力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总结了人类探月历史的演化,紧接着介绍了月面科研站能源系统面临的环境条件以及能源需求,然后介绍了月面核反应堆电源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梳理了国内外当前各种月面科研站核反应堆电源系统的概念设计和开发阶段情况,最后对未来月面用核反应堆电源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针对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科研站 核反应堆 热电转换系统 热排散系统 电源管理与分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核爆对地面与航天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彦 孙韶蕾 +9 位作者 杨艳斌 赵春晴 徐飞 何世熠 沈自才 丁义刚 范鹏 朱成林 冯思亮 欧阳晓平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0年第1期12-16,共5页
空间核爆具有与地面及大气核爆完全不同的物理过程、景观现象与引发效应。空间核爆导致的核电磁脉冲、瞬时能量沉积、附加电离层、人造辐射带可以造成弹道导弹和卫星的毁伤、电子设施瘫痪、电力和网络系统被切断、无线电通信受到干扰等... 空间核爆具有与地面及大气核爆完全不同的物理过程、景观现象与引发效应。空间核爆导致的核电磁脉冲、瞬时能量沉积、附加电离层、人造辐射带可以造成弹道导弹和卫星的毁伤、电子设施瘫痪、电力和网络系统被切断、无线电通信受到干扰等;其软杀伤能力显著,对日常生活和正常活动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文章综述了空间核爆的物理效应及其对地面与航天活动的影响,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技术及应用 空间核爆 太空攻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表面次生伽马与中子辐射环境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韶蕾 丁义刚 +1 位作者 范鹏 夏彦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年第6期641-646,共6页
月球表面以银河宇宙射线(GCR)为主引发的次生伽马谱和次生中子谱表征月壤的元素组成以及水冰含量,对于下一阶段的月球探测与资源原位利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蒙特卡罗方法简单模拟与分析银河宇宙射线环境下月球表面簇射的伽... 月球表面以银河宇宙射线(GCR)为主引发的次生伽马谱和次生中子谱表征月壤的元素组成以及水冰含量,对于下一阶段的月球探测与资源原位利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蒙特卡罗方法简单模拟与分析银河宇宙射线环境下月球表面簇射的伽马与中子辐射环境,结果表明:月球次生伽马谱具有明显的氢(2.23 MeV)、铝(0.83 MeV)、钙(3.53 MeV)、氧(6.13 MeV)、硅(1.77 MeV)谱线特征,水含量对其影响不大,但在高水含量时氢的谱线更为明显;月球表面次生中子谱形与月壤中水冰含量密切相关,随水冰含量增加热中子通量下降,0.01 eV中子的通量在20%含水量时比不含水时下降了72%。建议在后期月球探测计划中使用小型、低功耗的中子/伽马复合探测器,实现我国首次原位月球伽马/中子辐射环境探测,为未来进一步勘探月球原位水资源、矿产资源积累反演的基线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辐射环境 月壤 银河宇宙射线 中子探测 伽马探测 月球水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