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地区中生界下白垩统义县组火山岩相模式及储层意义
1
作者 张津铭 唐华风 +4 位作者 雷杭山 卞海越 贾万丽 高有峰 孙雨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89-2113,共25页
岩相模式是火山岩油气藏研究的重要基础,对储层的预测和油气层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渤海海域中生界火山岩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其他区域的火山岩相模式在本区已不再适用。为了建立渤海海域下白垩统义县组火山岩相模式,... 岩相模式是火山岩油气藏研究的重要基础,对储层的预测和油气层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渤海海域中生界火山岩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其他区域的火山岩相模式在本区已不再适用。为了建立渤海海域下白垩统义县组火山岩相模式,为该区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依据,本文基于辽宁西部露头地质调查,利用岩矿鉴定、主微量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和面孔率(或面缝率)分析方法,进行岩性、岩相和储层物性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辽西义县组火山岩就位环境存在陆上和水下两种。根据5相15亚相44微相分类方案,识别出3相5亚相9微相:爆发相,热基浪亚相,包括火山口-近火山口微相、近源微相和远源微相,热碎屑流亚相,包括火山口-近火山口微相;喷溢相,水上熔岩流亚相,包括简单熔岩流微相和复合熔岩流微相,水上喷发水下就位熔岩流亚相,包括复合熔岩流微相和原地碎屑堆积微相;侵出相,水上熔岩穹丘亚相,包括内核微相。储层面孔率(或面缝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爆发相、喷溢相和侵出相。热碎屑流亚相火山口-近火山口微相的储层物性优于热基浪亚相火山口-近火山口微相,且前者总面孔率(或面缝率)较大,水上喷发水下就位熔岩流亚相的储层物性优于水上熔岩流亚相。水上喷发水下就位熔岩流亚相原地碎屑堆积微相在所识别出的9种微相里储层最好。爆发相和喷溢相的亚相纵横比中等储层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相 储层 面孔率 义县组 下白垩统 辽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