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抑或黑格尔——张岱年、唐君毅关于船山气学阐释之异同
1
作者
孙钦香
《船山学刊》
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
张岱年的船山气学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诠释范式的代表之一,而唐君毅是港台新儒家中对船山气学颇为关注的学人。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物”解“气”,唐君毅则主“理气合一论”。张岱年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Sache”概念不同,后者与...
张岱年的船山气学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诠释范式的代表之一,而唐君毅是港台新儒家中对船山气学颇为关注的学人。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物”解“气”,唐君毅则主“理气合一论”。张岱年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Sache”概念不同,后者与黑格尔“事情本身”有极深的渊源,二者同属人事,是人之实践活动。可以说,马克思的“Sache”概念具有鲜明的实践哲学特征。实践哲学在船山气学诠释中,既表现为张岱年的“事学”,认为气学重“人为”;又表现为唐君毅的“事理”,认为船山不专言内圣之学而“志在于外王之事功”。因此,尽管张岱年倚重马克思,唐君毅取道黑格尔,但在船山由重“气”而重“生命”“身体”“人为”“事理”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
张岱年
唐君毅
马克思
黑格尔
唯物论
事学
事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山对“格物始教”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钦香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30-34,38,共6页
在《大学》修身功夫的次第问题上,船山针对阳明对朱子"格物始教"说的批评,认同朱子的观念,批评阳明的功夫论观念为"离物索知"。同时,船山又通过对《大学》格致功夫与诚正功夫相互界定关系的诠释,认为格致诚正四者俱...
在《大学》修身功夫的次第问题上,船山针对阳明对朱子"格物始教"说的批评,认同朱子的观念,批评阳明的功夫论观念为"离物索知"。同时,船山又通过对《大学》格致功夫与诚正功夫相互界定关系的诠释,认为格致诚正四者俱为"入德之门"而不可偏废,藉此来转变朱子"格物始教"说理论上可能的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始教
离物索知
知止为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山关于“三代之治”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钦香
《阴山学刊》
2013年第1期9-14,92,共7页
与前辈学者论三代之治相比,船山认为三代之治是须分层次而言的。三代之治是包括先王之德与先王之道法两个层面的内容。后世首要效法的应是先王之德。同时船山又分先王之道法为政教两面。认为后世不能效法三代礼乐文章之教乃是可悲之事...
与前辈学者论三代之治相比,船山认为三代之治是须分层次而言的。三代之治是包括先王之德与先王之道法两个层面的内容。后世首要效法的应是先王之德。同时船山又分先王之道法为政教两面。认为后世不能效法三代礼乐文章之教乃是可悲之事。于政如封建、井田等制度设计,基于"政,人治之小者"观念,船山认为后世无须照抄照搬。但同时船山认为后世之求治者亦必须领会三代所实施的政治制度的精意,而不应该以私意私智来制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封建
井田
精意
三代之治
先王之德
先王之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船山对“古今之争”的思考及其当代意义
4
作者
孙钦香
《哲学分析》
2015年第2期88-98,共11页
"古今之争"在传统中国儒家观念中是指三代与其后的时代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在古今优劣问题上,王船山作为一名仍属于宋明道学范畴的儒者,固然承继北宋以来"回向三代"的传统,但又有创见,认...
"古今之争"在传统中国儒家观念中是指三代与其后的时代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在古今优劣问题上,王船山作为一名仍属于宋明道学范畴的儒者,固然承继北宋以来"回向三代"的传统,但又有创见,认为三代以后也有践行"仁义之道"者,如汉光武帝、唐太祖、宋太祖。其次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在如何效法三代的问题上,船山认为后世效法三代正确的做法是效法三代先王之德和先王之道,而不是因时而设的三代之法(政)。可以说,王船山在古今问题上的思考方式对当代思考传统与现代之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三代
古今之争
井田
先王之德
先王之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山对言论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孙钦香
《船山学刊》
2012年第4期11-16,共6页
继承孔孟对"处士横议"之批判,并基于其严格的精英意识,船山对流俗之是非、私智私意提出严厉批判。认为国家应该"止辩言而行实政",认同谏官专职之举措,主张废止上书言事。反对朋党之争,对士人意气陋习大为批评,认为...
继承孔孟对"处士横议"之批判,并基于其严格的精英意识,船山对流俗之是非、私智私意提出严厉批判。认为国家应该"止辩言而行实政",认同谏官专职之举措,主张废止上书言事。反对朋党之争,对士人意气陋习大为批评,认为国家应该重"老成慎重之士",不奖励朋党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处士横议
精英意识
意气
朋党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抑或黑格尔——张岱年、唐君毅关于船山气学阐释之异同
1
作者
孙钦香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出处
《船山学刊》
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
基金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新合一之至善:王船山政治哲学研究”(23FZXB026)。
文摘
张岱年的船山气学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诠释范式的代表之一,而唐君毅是港台新儒家中对船山气学颇为关注的学人。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物”解“气”,唐君毅则主“理气合一论”。张岱年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Sache”概念不同,后者与黑格尔“事情本身”有极深的渊源,二者同属人事,是人之实践活动。可以说,马克思的“Sache”概念具有鲜明的实践哲学特征。实践哲学在船山气学诠释中,既表现为张岱年的“事学”,认为气学重“人为”;又表现为唐君毅的“事理”,认为船山不专言内圣之学而“志在于外王之事功”。因此,尽管张岱年倚重马克思,唐君毅取道黑格尔,但在船山由重“气”而重“生命”“身体”“人为”“事理”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
船山
张岱年
唐君毅
马克思
黑格尔
唯物论
事学
事理
分类号
B2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山对“格物始教”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钦香
机构
南京大学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30-34,38,共6页
文摘
在《大学》修身功夫的次第问题上,船山针对阳明对朱子"格物始教"说的批评,认同朱子的观念,批评阳明的功夫论观念为"离物索知"。同时,船山又通过对《大学》格致功夫与诚正功夫相互界定关系的诠释,认为格致诚正四者俱为"入德之门"而不可偏废,藉此来转变朱子"格物始教"说理论上可能的偏颇。
关键词
格物始教
离物索知
知止为始
Keywords
teaching begins with investigating things
isolating seeking knowledge from investigating things
begin with lofty ideals
分类号
B24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山关于“三代之治”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钦香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阴山学刊》
2013年第1期9-14,92,共7页
文摘
与前辈学者论三代之治相比,船山认为三代之治是须分层次而言的。三代之治是包括先王之德与先王之道法两个层面的内容。后世首要效法的应是先王之德。同时船山又分先王之道法为政教两面。认为后世不能效法三代礼乐文章之教乃是可悲之事。于政如封建、井田等制度设计,基于"政,人治之小者"观念,船山认为后世无须照抄照搬。但同时船山认为后世之求治者亦必须领会三代所实施的政治制度的精意,而不应该以私意私智来制定制度。
关键词
王船山
封建
井田
精意
三代之治
先王之德
先王之道法
Keywords
Wang Chuanshan
Feudalism
Jingtian
Essence
Three generations
Virtu of the Previous Kings
Rules of the Previous Kings
分类号
B2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船山对“古今之争”的思考及其当代意义
4
作者
孙钦香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出处
《哲学分析》
2015年第2期88-98,共11页
文摘
"古今之争"在传统中国儒家观念中是指三代与其后的时代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在古今优劣问题上,王船山作为一名仍属于宋明道学范畴的儒者,固然承继北宋以来"回向三代"的传统,但又有创见,认为三代以后也有践行"仁义之道"者,如汉光武帝、唐太祖、宋太祖。其次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在如何效法三代的问题上,船山认为后世效法三代正确的做法是效法三代先王之德和先王之道,而不是因时而设的三代之法(政)。可以说,王船山在古今问题上的思考方式对当代思考传统与现代之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王船山
三代
古今之争
井田
先王之德
先王之道法
Keywords
Wang Chuan-shan
Three Generations
virtues of ancient kings
law of Three Generations
分类号
B2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山对言论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孙钦香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船山学刊》
2012年第4期11-16,共6页
文摘
继承孔孟对"处士横议"之批判,并基于其严格的精英意识,船山对流俗之是非、私智私意提出严厉批判。认为国家应该"止辩言而行实政",认同谏官专职之举措,主张废止上书言事。反对朋党之争,对士人意气陋习大为批评,认为国家应该重"老成慎重之士",不奖励朋党之争。
关键词
王夫之
处士横议
精英意识
意气
朋党之争
分类号
B2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抑或黑格尔——张岱年、唐君毅关于船山气学阐释之异同
孙钦香
《船山学刊》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船山对“格物始教”问题的思考
孙钦香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船山关于“三代之治”问题的思考
孙钦香
《阴山学刊》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王船山对“古今之争”的思考及其当代意义
孙钦香
《哲学分析》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船山对言论问题的思考
孙钦香
《船山学刊》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