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和谐”的统一: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1
作者 孙道进 《理论视野》 2007年第7期22-24,共3页
对象性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实现,是自然、人与社会的三位一体,它不仅要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且要求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这样,通过对象性劳动的中介,两个“和谐”在价值旨趣上就和人的自由... 对象性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实现,是自然、人与社会的三位一体,它不仅要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且要求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这样,通过对象性劳动的中介,两个“和谐”在价值旨趣上就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殊途同归了:都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活动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的自我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文化哲学维度思考巴渝水文化
2
作者 杨发军 孙道进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44-47,共4页
马克思文化哲学的本体论是"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其中介"自然"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巴渝水文化是巴渝先民以"水"作为中介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际关系化"。马克思文... 马克思文化哲学的本体论是"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其中介"自然"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巴渝水文化是巴渝先民以"水"作为中介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际关系化"。马克思文化哲学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文化的终极价值追求,侧重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质,突出强调"人"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作用。从马克思文化哲学视阈探索巴渝水文化,对于现阶段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文化哲学 巴渝 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