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个“和谐”的统一: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 1
-
-
作者
孙道进
-
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
出处
《理论视野》
2007年第7期22-24,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
编号07BKS0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对象性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实现,是自然、人与社会的三位一体,它不仅要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且要求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这样,通过对象性劳动的中介,两个“和谐”在价值旨趣上就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殊途同归了:都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
关键词
对象性活动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的自我实现
-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从马克思文化哲学维度思考巴渝水文化
- 2
-
-
作者
杨发军
孙道进
-
机构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44-47,共4页
-
基金
2018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阈下公共文化服务研究”(2018PY38)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三峡库区文化振兴研究”(18SKB027)
2018年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优质院校建设项目“巴渝水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理”(SWH201801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马克思文化哲学的本体论是"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其中介"自然"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巴渝水文化是巴渝先民以"水"作为中介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际关系化"。马克思文化哲学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文化的终极价值追求,侧重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质,突出强调"人"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作用。从马克思文化哲学视阈探索巴渝水文化,对于现阶段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
关键词
马克思文化哲学
巴渝
水文化
-
Keywords
cultural philosophy of Marxism
Bayu area
water culture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