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SP各向异性矢量波场分离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孙赞东 李强 +1 位作者 孙文博 白海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7-26,163+167,共10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TI)介质假设的非零井源距三维三分量VSP矢量波场分离方法。该方法将经过一次旋转的共炮点数据,使用非线性约束SQP算法反演求得检波点附近的各向异性Thomsen参数,根据介质的各向异性性质,计算每个波场(上、...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TI)介质假设的非零井源距三维三分量VSP矢量波场分离方法。该方法将经过一次旋转的共炮点数据,使用非线性约束SQP算法反演求得检波点附近的各向异性Thomsen参数,根据介质的各向异性性质,计算每个波场(上、下行纵波和上、下行横波)的传播角度、慢度和极化矢量。在频率域使用正则化的最小广义逆算法求出每种波的傅里叶振幅分量,再反变换到时间域得到分离后的各种波场。通过对非零井源距三分量VSP模型试算、实际资料处理以及与各向同性参数反演矢量法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波场分离 SQP 各向异性 THOMSEN参数 慢度 波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波场延拓求三维速度场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赞东 谢春辉 +1 位作者 郝会民 雍学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2-16,163+166-167,共5页
本文利用"相移法"波场延拓,把VSP上行反射波共检波点道集的炮点向下延拓至检波点所在的水平基准面上。延拓后的道集与地面资料类似,再进行速度分析可得到检波点以下地层的均方根速度,弥补了VSP旅行时反演不能求井下伏地层速... 本文利用"相移法"波场延拓,把VSP上行反射波共检波点道集的炮点向下延拓至检波点所在的水平基准面上。延拓后的道集与地面资料类似,再进行速度分析可得到检波点以下地层的均方根速度,弥补了VSP旅行时反演不能求井下伏地层速度的缺陷。对塔里木轮古38三维VSP井区不同方位的walkway线进行速度分析,最终获得目标区域的三维速度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速度分析 波场延拓 三维速度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页岩脆性地球物理预测技术 被引量:36
3
作者 董宁 许杰 +3 位作者 孙赞东 路菁 周刚 刘致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69-74,202+7,共6页
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JN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研究为例,探讨了页岩脆性预测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页岩脆性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和方法。在页岩岩石物理建模和脆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确定了以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为核心的... 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JN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研究为例,探讨了页岩脆性预测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页岩脆性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和方法。在页岩岩石物理建模和脆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确定了以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为核心的地震预测技术对该区进行页岩脆性预测研究。该方法是基于Zoeppritz近似方程和贝叶斯参数估计理论,用协方差矩阵来描述参数间的相关程度,然后用参数间的岩石物理关系对反演结果进行约束,从而得到页岩层的纵波、横波和密度信息,进而定量描述页岩脆性。通过已知井检验,地震预测的脆性指数与脆性矿物含量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矿物组分 页岩脆性指数 岩石物理建模 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属性优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立峰 孙赞东 +2 位作者 杨海军 韩剑发 敬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54,共8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多元逐步判别法和核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将两种算法有机结合起来用于地震属性的优化,并以塔中45井区为试验区,建立了该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 针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多元逐步判别法和核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将两种算法有机结合起来用于地震属性的优化,并以塔中45井区为试验区,建立了该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模型。实际应用中,剔除模型中对判别结果不敏感的属性,使各属性变量互不相关,很好地处理了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问题,确保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对模型进行回判检验,总符合率达到90.57%,表明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可为地震属性优化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优化 碳酸盐岩 多元逐步判别 核主成分分析 缝洞型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三分量VSP多种波场分离方法对比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志霞 孙赞东 +2 位作者 白海军 孙文博 张大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本文就VSP波场分离的有效手段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对比了f-k滤波、逐波分离迭代优化和局部参数反演等三种波场分离方法。传统的f-k滤波要求空间采样间隔足够密,而逐波迭代优化法弥补了传统的f-k滤波的不足,解决了实际资料存在的空间采... 本文就VSP波场分离的有效手段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对比了f-k滤波、逐波分离迭代优化和局部参数反演等三种波场分离方法。传统的f-k滤波要求空间采样间隔足够密,而逐波迭代优化法弥补了传统的f-k滤波的不足,解决了实际资料存在的空间采样不规则、子波变化等问题,该方法是一个时间域迭代的整体非线性优化方法,但其缺点是需要手工拾取各同相轴的时间。局部参数反演方法是将波场视为矢量,结合三个分量进行反演的矢量波场分离方法。本文通过对速度和偏振角度施加约束条件达到方法优化的目的,实现了上、下行纵横波快速有效反演,得到了与真实波场较好近似的波场信息。通过对A地区的实际资料进行波场分离及VSP-CDP叠加处理,表明局部参数反演的矢量波场分离是一种实用、可靠的波场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三分量VSP 迭代优化 矢量波场分离 局部参数反演 VSP-CDP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数据的不同反褶积方法保幅性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丹 孙赞东 +1 位作者 王迪 张远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9-365,506+326,共7页
地震资料的保幅程度决定了AVO反演的精度,且受采集、处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反褶积方法是常被忽略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对地震资料保幅性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褶积模型代替地震波动理论对振幅的影响,并分析了地表一致... 地震资料的保幅程度决定了AVO反演的精度,且受采集、处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反褶积方法是常被忽略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对地震资料保幅性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褶积模型代替地震波动理论对振幅的影响,并分析了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预测反褶积、脉冲反褶积、谱白化方法的相对保幅性质,然后以三维物理模型资料为例进行反褶积处理,最后将四种反褶积结果拟合的AVO属性分别与物理模型真实值作定量对比,从而定量分析各种反褶积方法对振幅相对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是保幅的,以本文模型资料为例,它能将梯度精度提高3.8%;预测反褶积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之后,相对保幅性明显提高,并且多道预测反褶积的相对保幅性好于单道;当期望输出为单位脉冲时的脉冲反褶积不保幅,引起的梯度误差可达90%以上;谱白化也不保幅,产生的梯度误差为15%~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积模型 反褶积 AVO属性 保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集品质对叠前AVO/AVA同时反演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津海 张远银 孙赞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3,188+194-195,共6页
用于叠前反演的地震道集必须具备高的质量。针对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地区叠前地震资料特点,本文首先采用多次波去除、随机噪声压制和道集拉平等修饰性处理手段提高道集品质,使得地震道集的AVO特征与合成记录的AVO特征一致;与原始记录相比... 用于叠前反演的地震道集必须具备高的质量。针对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地区叠前地震资料特点,本文首先采用多次波去除、随机噪声压制和道集拉平等修饰性处理手段提高道集品质,使得地震道集的AVO特征与合成记录的AVO特征一致;与原始记录相比,从处理后的道集中提取的地震子波在0~42Hz有效频段内比较稳定,目标区域反演剩余量减小了20%以上,反演所得的纵横波阻抗数据交会结果比较集中,而且适合岩性识别,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目标储层范围,进而说明地震资料品质对叠前反演效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凹陷 多次波衰减 修饰性处理 叠前反演 储层描述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岩溶缝洞体地震反射特征的关键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平 孙赞东 +3 位作者 李海银 但光箭 徐博 李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3-529,6,共7页
岩溶缝洞体是目前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中最重要的钻探目标,对缝洞体反射特征的研究一直是地震勘探的重点,但早期研究往往只关注单一因素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本文基于声波方程数值模拟,全面探讨了缝洞体的位置、形态、物性、内部... 岩溶缝洞体是目前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中最重要的钻探目标,对缝洞体反射特征的研究一直是地震勘探的重点,但早期研究往往只关注单一因素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本文基于声波方程数值模拟,全面探讨了缝洞体的位置、形态、物性、内部结构等多种因素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明确了缝洞体的反射振幅主要受其宽度、总孔隙度和内部结构等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认为应用现行技术很难将这些因素的影响区分开,直接研究缝洞体的容积是储层定量描述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体 串珠状反射 数值模拟 地震反射特征 储层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高效井预测地震技术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平 孙赞东 +2 位作者 梁向豪 李海银 但光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2-506,共5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高产而不稳产"、高效井预测成功率低的难题,基于缝洞型储集层尺度小、埋深大、非均质性强的特征,从相似的地震串珠状反射入手,发现并量化储集单元之间含油气规模的差异,准确落实储... 针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高产而不稳产"、高效井预测成功率低的难题,基于缝洞型储集层尺度小、埋深大、非均质性强的特征,从相似的地震串珠状反射入手,发现并量化储集单元之间含油气规模的差异,准确落实储集单元的含油气规模。提出了以全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为基础、叠前保幅深度偏移为核心、缝洞储集层量化描述为重点的一体化地震技术对策,通过落实缝洞体储集空间的大小、缝洞体之间的连通关系以及缝洞体的含油气性等关键问题,优选含油气规模较大的缝洞单元作为钻探目标。在塔北哈7井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缝洞体的精细研究和缝洞单元的准确划分,从而提高高效井预测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全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 叠前深度偏移 储集层量化描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以塔里木盆地中古21井区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立峰 孙赞东 +3 位作者 杨海军 韩剑发 敬兵 赵海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31-1737,共7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极强的特点,综合应用振幅、相干、频谱分解、地震吸收衰减、多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多种预测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总结一套适合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技术系列,并利用多元逐... 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极强的特点,综合应用振幅、相干、频谱分解、地震吸收衰减、多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多种预测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总结一套适合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技术系列,并利用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和核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多种地震信息进行优化求解,其优化结果综合考虑多种地震属性的有效信息,并剔除对判别结果不显著的属性,同时保留的各变量互不相关,保证计算结果的稳定性,而且能很好地处理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问题。在中古21井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其优化结果能精细刻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在三维空间中的有利分布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为地震多属性优化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优化 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地震稀疏反褶积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学凯 孙赞东 +3 位作者 谢会文 刘立峰 彭涛 王永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0-266,3,共7页
尽管稀疏反褶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白噪反射系数序列的假设,还可以带来相位上的改进与调整,但却忽略了由大地滤波作用所造成的地震信号非稳态特征。在融合非稳态反褶积与稀疏反褶积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非稳态稀疏反褶... 尽管稀疏反褶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白噪反射系数序列的假设,还可以带来相位上的改进与调整,但却忽略了由大地滤波作用所造成的地震信号非稳态特征。在融合非稳态反褶积与稀疏反褶积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非稳态稀疏反褶积的技术思路,即利用非稳态反褶积在对数时—频域实现地震信号非稳态特征的分析与校正,在此基础上利用稀疏反褶积求解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在实际应用中,以海上叠后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基于柯西约束的非稳态稀疏反褶积分别在单一地震道、简单地层以及构造相对复杂储层段估算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反射系数信息,增强了原本微弱的反射,改善了地震资料的横向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反褶积 Gabor反褶积 非稳态 柯西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脆性因子及其在泥页岩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12
作者 刘致水 孙赞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针对油气勘探中普遍使用的脆性因子的缺点,构建了两个新的相对脆性因子(弹性参数脆性因子和矿物脆性因子),以准确预测脆性泥页岩的空间展布。弹性参数脆性因子利用测井、地震得到的弹性参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评价储集层脆性,这些参数... 针对油气勘探中普遍使用的脆性因子的缺点,构建了两个新的相对脆性因子(弹性参数脆性因子和矿物脆性因子),以准确预测脆性泥页岩的空间展布。弹性参数脆性因子利用测井、地震得到的弹性参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评价储集层脆性,这些参数能够反映储集层原位物理性质;根据弹性参数脆性因子确定泥页岩中主要矿物的脆性系数,构建与每种矿物脆性系数及体积分数相关的矿物脆性因子。所构建的两个脆性因子有一定的理论优势并能够较合理地对测井、叠前地震资料反演结果进行解释。根据富有机质泥页岩岩石物理模型,建立矿物-弹性参数-脆性因子的岩石物理量版,对测井资料进行分析以得到优质脆性泥页岩的弹性参数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解释叠前地震资料反演结果,得到优质含气脆性泥页岩的空间分布范围,所预测的优质含气脆性泥页岩分布与测井资料对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脆性因子 矿物脆性因子 弹性参数脆性因子 岩石物理量版 泥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碳酸盐岩裂缝综合预测——以塔中地区ZG8井区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狄贵东 孙赞东 +1 位作者 庞雄奇 刘立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6,共7页
针对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方法对单组裂缝预测有效、对多组裂缝发育区表现为弱各向异性的特点,提出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裂缝综合预测思路。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的构造应力场识别出单组及多组裂缝发育区,将其作为地震预测手段的宏观约... 针对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方法对单组裂缝预测有效、对多组裂缝发育区表现为弱各向异性的特点,提出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裂缝综合预测思路。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的构造应力场识别出单组及多组裂缝发育区,将其作为地震预测手段的宏观约束,然后在单组裂缝发育区域优选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结果,在多组裂缝发育区域优选曲率等叠后地震属性预测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塔中地区ZG8井区鹰山组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综合预测,结果与该区测井解释结果以及构造环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裂缝综合预测思路可行,为复杂碳酸盐岩裂缝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预测 叠前各向异性反演 应力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北斜坡走滑断裂断距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新超 孙赞东 +1 位作者 赵俊省 潘杨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8-530,590,共4页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内的油气分布受北东向走滑断裂的影响,走滑断裂的断距影响着油气富集的程度。由于储集层埋藏较深,用来描述储集层分布的三维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都较低,使得利用地震资料计算断距比较困难。又由于...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内的油气分布受北东向走滑断裂的影响,走滑断裂的断距影响着油气富集的程度。由于储集层埋藏较深,用来描述储集层分布的三维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都较低,使得利用地震资料计算断距比较困难。又由于走滑断裂的水平断距过小,垂向断距变化较大,进一步影响着断距的计算。为此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发现,走滑断裂普遍表现出北西向拉张的特征,并沿断裂走向形成了宽度不同的拉分区域。根据拉分特征,提出通过计算走滑断裂拉分区域的宽度和高度的方法,来间接确定走滑断裂的断距。计算结果不但符合走滑断裂发育的地质规律,还同该区域的油气分布有较好的吻合性,能够用来认识区域内油气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北斜坡 走滑断裂 断距 拉分区域 油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检测技术在地震属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许辉群 桂志先 孙赞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28,164+174,共3页
地震属性图像中有许多点的梯度振幅值比较大,而这些点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并不都是边缘点,若直接利用这些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就会降低预测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利用井资料确定砂泥岩分布范围,再采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求出振... 地震属性图像中有许多点的梯度振幅值比较大,而这些点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并不都是边缘点,若直接利用这些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就会降低预测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利用井资料确定砂泥岩分布范围,再采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求出振幅梯度幅值阈值,并依此阈值作为识别砂岩边界的标准。为了检验上述边缘检测的效果,利用正演模型模拟结果与原始地震剖面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结果吻合很好,说明上述边缘检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BEL算子 模型正演 边缘检测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校拉伸及调谐效应对AVO反演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建江 孙赞东 朱兴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9-504,509,共7页
采用大炮检距地震数据进行AVO反演可以提高反演的精度及稳定性,但大炮检距地震数据存在动校拉伸和随炮检距变化的调谐效应,这会使AVO反演产生误差。基于Dong的近似公式推导出梯度的相对误差表达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动校拉伸和调谐效应对4... 采用大炮检距地震数据进行AVO反演可以提高反演的精度及稳定性,但大炮检距地震数据存在动校拉伸和随炮检距变化的调谐效应,这会使AVO反演产生误差。基于Dong的近似公式推导出梯度的相对误差表达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动校拉伸和调谐效应对4类含气砂岩模型AVO反演的影响。制作了4类含气砂岩模型的合成地震记录,基于贝叶斯理论进行了AVO截距和梯度反演,并将反演结果与理论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动校拉伸和调谐效应影响梯度反演的精度,对截距反演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反演 动校拉伸 调谐效应 贝叶斯理论 梯度 截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组任意夹角倾斜裂缝介质地震波场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月英 孙赞东 白海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4,共8页
两组任意夹角的倾斜裂缝在自然界中具有普遍性,本文针对两组任意夹角的倾斜裂缝介质模型,采用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法进行地震波场二维三分量数值模拟。根据Hudson理论和Bond矩阵变换得到裂缝型储层在观测坐标下的弹性系数,对比了在本构坐... 两组任意夹角的倾斜裂缝在自然界中具有普遍性,本文针对两组任意夹角的倾斜裂缝介质模型,采用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法进行地震波场二维三分量数值模拟。根据Hudson理论和Bond矩阵变换得到裂缝型储层在观测坐标下的弹性系数,对比了在本构坐标和观测坐标下地震波场之间的差异,分析了不同方位角下炮记录波场特征、不同炮检距方位角道集上的波场特征,以及改变裂缝夹角后在方位角道集记录上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裂缝型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是裂缝的综合反映,各向异性的强弱不仅与裂缝的发育强度有关,还与裂缝发育的复杂程度有关。通过对方位各向异性介质数值模拟和波场特征的分析,可为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裂缝反演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场模拟 裂缝介质 夹角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 裂缝型储层 波场特征 观测坐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同时反演在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以塔河油田6区和7区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俊州 孙赞东 +3 位作者 刘正涛 孙永洋 董宁 夏红敏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塔河油田6区和7区奥陶系次生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储层极其发育。无论溶蚀孔洞储层内部包含流体与否,纵波阻抗都表现为低阻抗特征,所以叠后反演得到的单一纵波阻抗并不能有效识别流体。叠前同时反演能够获得除纵波信息外的横波信息,纵横波... 塔河油田6区和7区奥陶系次生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储层极其发育。无论溶蚀孔洞储层内部包含流体与否,纵波阻抗都表现为低阻抗特征,所以叠后反演得到的单一纵波阻抗并不能有效识别流体。叠前同时反演能够获得除纵波信息外的横波信息,纵横波信息联合更有利于对流体进行区分。将叠前同时反演应用到塔河油田6区和7区,得到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纵横波速度比(vp/vs)等弹性参数,经过岩石物理分析,最终选取纵波阻抗和vp/vs交会可划分出含油储层和含水储层,从而得到该区流体分布特征。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信息吻合度达到72.7%,反演可靠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溶蚀孔洞 流体识别 叠前同时反演 纵横波速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偏移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白英哲 孙赞东 周新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7-11,163+166,共5页
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地区,洞缝型储集层往往埋藏在5000m以下的区域,再加上沙漠地区地表十分疏松,对地震波的能量吸收十分严重,使得在这些地区采集得到的地震信号往往具有能量弱,频率低,子波形状严重畸变等特点,因此在对这些地区地震资... 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地区,洞缝型储集层往往埋藏在5000m以下的区域,再加上沙漠地区地表十分疏松,对地震波的能量吸收十分严重,使得在这些地区采集得到的地震信号往往具有能量弱,频率低,子波形状严重畸变等特点,因此在对这些地区地震资料成像时,必须考虑由这些非弹性因素造成的振幅衰减、频率下降和相位畸变。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Kirchhoff法的Q偏移方法。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数值模型试算,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将方法应用于塔里木盆地轮古38井的实际VSP资料中,通过与利用传统方法所成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振幅偏移 黏弹性介质 Q吸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零井源距VSP资料进行品质因子反演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大伟 孙赞东 +3 位作者 王学军 邹雯 冯晓燕 路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47-52,163+168,共6页
品质因子Q值是描述地震波衰减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它描述了介质非完全弹性特征,是地层内部本质特征,所以研究和估算Q值在地震勘探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谱比法和质心频移法是现在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并用无噪... 品质因子Q值是描述地震波衰减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它描述了介质非完全弹性特征,是地层内部本质特征,所以研究和估算Q值在地震勘探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谱比法和质心频移法是现在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并用无噪声理论模型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反演结果显示在无噪声的条件下两种方法都能很好地估算介质的品质因子。通过对含有不同强度噪声的理论数据、全波场理论数据和实际零井源距VSP数据的处理,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质心频移法反演的结果比谱比法更精确、更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 VSP 质心频移法 谱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