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蛋白-黄芩素的结合机制及蛋白构象和功能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闫馨月 贾亦佳 +7 位作者 孙诗艳 张东蒙 耿梦洁 杨晋杰 Stanislav SUKHIKH Olga BABICH 齐宝坤 李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8,共8页
探索大豆蛋白组分中β-伴大豆蛋白(7S)/大豆蛋白(11S)与黄芩素的结合机制,考察复合物构象及功能特性的变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黄芩素诱导蛋白的β-折叠转化为α-螺旋和无规卷曲。内源荧光光谱证实了黄芩素的加入使7S、11S结构变... 探索大豆蛋白组分中β-伴大豆蛋白(7S)/大豆蛋白(11S)与黄芩素的结合机制,考察复合物构象及功能特性的变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黄芩素诱导蛋白的β-折叠转化为α-螺旋和无规卷曲。内源荧光光谱证实了黄芩素的加入使7S、11S结构变得更紧密。黄芩素与蛋白的反应自发进行,并通过静态方式猝灭蛋白荧光。7S、11S蛋白分别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黄芩素结合。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黄芩素对11S的亲和力高于7S。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了7S、11S与复合物的微观结构差异。此外,与黄芩素结合后,7S、11S的表面疏水性下降,热稳定性及其他功能特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大豆蛋白(7S) 大豆蛋白(11S) 黄芩素 结合机制 构象变化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麻油复合纳米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闫馨月 贾亦佳 +2 位作者 孙诗艳 张东蒙 李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90,共7页
以火麻油、大豆分离蛋白、卵磷脂以及山柰酚为原料制备火麻油复合纳米乳液。研究在不同超声功率(100、200、300、400 W)下处理10 min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揭示复合体系稳定性随超声条件变化的规律。通过粒径、Zeta电位、内源荧光光谱以... 以火麻油、大豆分离蛋白、卵磷脂以及山柰酚为原料制备火麻油复合纳米乳液。研究在不同超声功率(100、200、300、400 W)下处理10 min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揭示复合体系稳定性随超声条件变化的规律。通过粒径、Zeta电位、内源荧光光谱以及表面疏水性的测定可知,当超声功率为300 W时,由于超声处理的空化作用使体系分散均匀,蛋白质内部的疏水性残基暴露于表面,乳液的内源荧光光谱红移,荧光强度与表面疏水性均提高。通过测定样品的乳化性、乳析指数以及氧化稳定性可知,当超声功率为300 W时,乳液有较好的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这表明适当的超声处理有利于提升复合体系稳定性。研究结果对延长火麻油货架期有参考作用,对构建复合乳液体系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油 超声处理 复合纳米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