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炉冷却器结垢机理及防腐阻垢方法的研究
1
作者
苏永渤
李亚峰
+1 位作者
孙英南
邵忠宝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针对本溪钢铁公司高炉冷却器结垢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研制出SPZ-1型水质稳定剂.为改善冷却水水质提供了合适的药剂.
关键词
冷却器
腐蚀
冷却水
结垢
缓蚀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性纤维素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英南
刘苏珍
+3 位作者
李海明
周景蓬
张凤山
郭延柱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以纤维素为原料,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一步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得到两性纤维素基共聚物(CO-AC)吸附剂。采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FT-...
以纤维素为原料,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一步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得到两性纤维素基共聚物(CO-AC)吸附剂。采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FT-IR)仪对CO-AC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季胺基、酰胺基和磺酸基等活性基团成功被引入到纤维素分子链中。以CO-AC对NH_(4)^(+)和H_(2)PO_(4)^(-)的去除率和平衡吸附量为考核指标,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素葡萄糖单元与AMPS、AM和META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3时,制备的吸附剂吸附效果最佳。在50 mL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NH_(4)^(+)和H_(2)PO_(4)^(-)溶液中,当CO-AC添加量为100 mg,pH值为7时,对NH_(4)^(+)的最大吸附量为77.4 mg/g;当CO-AC添加量为100 mg,pH值为5时,对H_(2)PO_(4)^(-)的最大吸附量为61.2 mg/g。CO-AC对NH_(4)^(+)和H_(2)PO_(4)^(-)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粒子内部扩散模型和Langmuir模型,说明化学吸附和粒子内部扩散过程是主要的限速步骤,吸附过程是均匀的单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改性
两性吸附剂
氮磷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炉冷却器结垢机理及防腐阻垢方法的研究
1
作者
苏永渤
李亚峰
孙英南
邵忠宝
机构
沈阳东北大学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基金
冶金部八五攻关课题
文摘
针对本溪钢铁公司高炉冷却器结垢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研制出SPZ-1型水质稳定剂.为改善冷却水水质提供了合适的药剂.
关键词
冷却器
腐蚀
冷却水
结垢
缓蚀阻垢剂
Keywords
coolers
corrosion
cooling water
incrustation
preservative and preventing incrustation agent
分类号
TF5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性纤维素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英南
刘苏珍
李海明
周景蓬
张凤山
郭延柱
机构
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海洋生化系
华泰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07803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M691106)
山东博士后创新项目(202102050)。
文摘
以纤维素为原料,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一步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得到两性纤维素基共聚物(CO-AC)吸附剂。采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FT-IR)仪对CO-AC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季胺基、酰胺基和磺酸基等活性基团成功被引入到纤维素分子链中。以CO-AC对NH_(4)^(+)和H_(2)PO_(4)^(-)的去除率和平衡吸附量为考核指标,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素葡萄糖单元与AMPS、AM和META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3时,制备的吸附剂吸附效果最佳。在50 mL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NH_(4)^(+)和H_(2)PO_(4)^(-)溶液中,当CO-AC添加量为100 mg,pH值为7时,对NH_(4)^(+)的最大吸附量为77.4 mg/g;当CO-AC添加量为100 mg,pH值为5时,对H_(2)PO_(4)^(-)的最大吸附量为61.2 mg/g。CO-AC对NH_(4)^(+)和H_(2)PO_(4)^(-)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粒子内部扩散模型和Langmuir模型,说明化学吸附和粒子内部扩散过程是主要的限速步骤,吸附过程是均匀的单分子层吸附。
关键词
纤维素
改性
两性吸附剂
氮磷吸附
Keywords
cellulose
modification
amphoteric adsorbent
ammonium and phosphorus adsorption
分类号
TQ35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炉冷却器结垢机理及防腐阻垢方法的研究
苏永渤
李亚峰
孙英南
邵忠宝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性纤维素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
孙英南
刘苏珍
李海明
周景蓬
张凤山
郭延柱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