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久病入络学说的内涵及生理功能简释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孙良生
余海彬
-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0期1904-1906,共3页
-
文摘
“久病入络”学说是清代名医叶天士学术思想的一大特色,是叶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的一个创见,是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清·叶天士集先贤之大成,广泛用之于临床,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才总结出“久病入络”的学说。久病入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学说,是叶天士对中医理论的发展。络是全身气血津液精微运行的隧道,它遍布全身上下内外表里,通彻各处,内外表里元所不至。久病必虚,必瘀,机体正气亏虚,正气难以敌邪,外邪又耗伤正气,并久羁不去而流于阻于络而成络病;久病入络病机病因主要是“滞、虚、毒、伤”;其实,久病入络不外乎是虚实两端,因虚致瘀,因虚致痰,痰瘀互结,虚实夹杂;临床表现多有其独特的症状;治疗上以“通”为第一要务,兼以扶正,攻补兼施;“宿邪缓攻”。
-
关键词
久病入络
叶天士
络
经络
痰瘀
-
Keywords
prolonged diseas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刍议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邓宏
吴万垠
薛晓光
孙良生
-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内九科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37-1537,共1页
-
文摘
阐析了《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的条文,说明人体阴阳的升降失常主要表现在于脾胃气机的升降失常,治疗脾胃病应当注重升清降浊,并附典型病例,体现了经典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也说明了重温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关键词
内经
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
则生膜胀
理论研究
临床应用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