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溶剂下油酸臭氧化催化氧化裂解合成壬二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孙自才 张亚刚 +2 位作者 吾满江.艾力 胡书明 高军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2,共3页
油酸、水、壬酸和醋酸的混合体系在0~15℃、强烈搅拌下,再通臭氧至反应完全。再通氧气并使体系逐渐升温至85—100℃,向体系加入Mn(Ac)2和CoCl2做催化剂或用微波加热催化,反应2.3h。使用近沸水萃取反应混合物,水相经冷冻、抽滤... 油酸、水、壬酸和醋酸的混合体系在0~15℃、强烈搅拌下,再通臭氧至反应完全。再通氧气并使体系逐渐升温至85—100℃,向体系加入Mn(Ac)2和CoCl2做催化剂或用微波加热催化,反应2.3h。使用近沸水萃取反应混合物,水相经冷冻、抽滤、重结晶等工艺后得到壬二酸,油相经减压蒸馏得到副产品壬酸。由于采用的溶剂体系优良和选用的催化剂得当,壬二酸的收率达到70%以上(以油酸计),纯度大于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臭氧化 壬二酸 壬酸 过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氧化油酸臭氧化物合成壬二酸的催化剂 被引量:5
2
作者 孙自才 吾满江.艾力 +1 位作者 徐同玉 张亚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油酸臭氧化法是合成壬二酸(包括臭氧氧化和氧气催化氧化)的2步反应。考察了在水、壬酸和醋酸的混合溶剂体系中,第2步反应所需要的催化剂。通过监测反应过程中活性氧浓度(Concentration of activeoxygen,CAO)的变化,得出了几种有效的氧化... 油酸臭氧化法是合成壬二酸(包括臭氧氧化和氧气催化氧化)的2步反应。考察了在水、壬酸和醋酸的混合溶剂体系中,第2步反应所需要的催化剂。通过监测反应过程中活性氧浓度(Concentration of activeoxygen,CAO)的变化,得出了几种有效的氧化-还原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V2O5>MnO2>MoO3>PbO2>醋酸钴>醋酸锰。通过考察各催化剂对壬二酸收率的影响,得出了它们选择性的顺序为MoO3>PbO2>MnO2>醋酸钴>醋酸锰>V2O5。当以MoO3或PbO2为催化剂时,壬二酸的收率可以稳定在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臭氧化 壬二酸 活性氧浓度(C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自由醛基聚合物粉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自才 魏峥 魏可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18-2222,共5页
在酸性条件和剧烈搅拌下,将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缓慢滴加到过量25%(质量分数)的戊二醛水溶液中,得到的产物不是凝胶,而是粒度在50~150 nm之间的刚性粉末.该粉末体相和表面依然保留着高密度的自由醛基.理论计算得出粉末中... 在酸性条件和剧烈搅拌下,将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缓慢滴加到过量25%(质量分数)的戊二醛水溶液中,得到的产物不是凝胶,而是粒度在50~150 nm之间的刚性粉末.该粉末体相和表面依然保留着高密度的自由醛基.理论计算得出粉末中整体醛基的量大于5.5 mmol/g,而实验测得表面醛基的量大于1.6 mmol/g.将醛基粉体材料进一步和氨基化合物反应,其官能团分别转化为—NH2,—SH和—NH—NH2.这类新型的大分子化合物普遍具有三维的亲水性表面、足够数量且灵活的功能性官能团和低的荧光背景,是制备3D生物芯片的优良材料.其中,醛基和酰肼基粉末对肝素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固定的肝素分子依然具有较高的抗凝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醛基粉体材料 三维生物芯片 肝素 固定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