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烫处理对全麦生鲜面品质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金鹏 路琪帅 +5 位作者 李宏雁 孙纯锐 侯汉学 李曼 马萌 孙庆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为改善全麦制品的品质和贮藏稳定性,探究了不同温度瞬时热烫和面处理(60~90℃)对全麦生鲜面品质、微观特征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与空白(25℃)相比,经过热烫处理的全麦生鲜面蒸煮损失和吸水率显著降低,面片纵向拉伸强度提高;90℃处理组... 为改善全麦制品的品质和贮藏稳定性,探究了不同温度瞬时热烫和面处理(60~90℃)对全麦生鲜面品质、微观特征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与空白(25℃)相比,经过热烫处理的全麦生鲜面蒸煮损失和吸水率显著降低,面片纵向拉伸强度提高;90℃处理组的煮后硬度和咀嚼性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热烫处理所制备的全麦生鲜面表面更加致密,随温度的升高面筋网络团聚现象更明显,与淀粉颗粒结合更加紧密;淀粉颗粒形态完整,未发生明显溶胀。热烫处理使全麦生鲜面中面筋蛋白聚合程度增加,谷蛋白-醇溶蛋白聚集体生成量随处理温度的上升显著提高;α-螺旋和无规则卷含量增加,β-转角的含量减少。此外,80℃以上热烫处理后全麦生鲜面初始菌落总数显著降低,货架期延长2倍以上,并一定程度上抑制生鲜面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麦生鲜面 热烫处理 品质特性 面筋蛋白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山药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杰 于滨 +3 位作者 朱洁 崔波 邱立忠 孙纯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66,113,共6页
通过真空干燥、冷冻真空干燥和喷雾干燥制备山药生/熟粉,研究其流变特性、糊化特性和消化性质,初步探究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山药生粉具有较高的成糊温度,山药熟粉中冷冻真空干燥山药熟粉的峰值黏度最高(3619.50 c P)。不同干燥方法干... 通过真空干燥、冷冻真空干燥和喷雾干燥制备山药生/熟粉,研究其流变特性、糊化特性和消化性质,初步探究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山药生粉具有较高的成糊温度,山药熟粉中冷冻真空干燥山药熟粉的峰值黏度最高(3619.50 c P)。不同干燥方法干燥的山药粉均呈非牛顿流体特性,冷冻真空干燥的山药熟粉的粘弹性最高;山药生粉呈现完整的淀粉颗粒形态,山药熟粉的颗粒形貌差异较大。熟化处理使山药粉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熟粉中真空干燥山药熟粉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56.11%)。三种干燥方法中,冷冻真空干燥能较好的保留山药粉的原有理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粉 流变特性 黏度特性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水改性淀粉的亲水性修饰研究
3
作者 孙纯锐 崔波 +3 位作者 邱立忠 卞希良 夏凤清 黄亮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对制备疏水性淀粉的亲水性修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醚化温度为40℃,醚化p H值为12,醚化反应时间为14 h,环氧丙烷的添加量为淀粉干基重量的8.5%时,经过亲水性修饰的硬脂酸淀粉酯的凝沉稳定性最高,经过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制备的该... 对制备疏水性淀粉的亲水性修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醚化温度为40℃,醚化p H值为12,醚化反应时间为14 h,环氧丙烷的添加量为淀粉干基重量的8.5%时,经过亲水性修饰的硬脂酸淀粉酯的凝沉稳定性最高,经过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制备的该产品的稳定性达到60%,比未经过修饰的硬脂酸淀粉酯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硬脂酸淀粉 疏水性淀粉的亲水性修饰 凝沉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酯化淀粉糊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卢艳敏 邱立忠 +3 位作者 夏凤清 卞希良 孙纯锐 陈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8,共4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利用醋酸酐与己二酸的混合酸酐制备了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利用Brabender黏度计,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评价了样品的糊化性质。结果表明:同一样品在不同测试温度下,样品的糊化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糊化过程中黏度差...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利用醋酸酐与己二酸的混合酸酐制备了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利用Brabender黏度计,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评价了样品的糊化性质。结果表明:同一样品在不同测试温度下,样品的糊化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糊化过程中黏度差异性较大;而两样品在不同糊化测试温度下表现出了不同的差异性;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样品的峰值黏度呈下降趋势,回升值呈上升趋势。样品在1.5℃/min升温速度条件下的糊化温度低于在3℃/min条件下的;随着升温速度的提高,样品在冷却阶段结束时的黏度和回升值均呈下降趋势。在250 r/min条件下,样品的黏度显著高于在75 r/min条件下的;在250 r/min条件下,在95℃保温阶段,样品的黏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 Brabender黏度计 糊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法制备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工艺及其乳化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邱立忠 卞希良 +2 位作者 孙纯锐 宋瑞江 夏凤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9-200,203,共3页
对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半干法制备工艺及其乳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硬脂酸添加量为4%(干淀粉),反应温度为145℃,反应时间为4h,制得的淀粉酯取代度为0.0055,具有很好的乳化性能,其取代... 对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半干法制备工艺及其乳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硬脂酸添加量为4%(干淀粉),反应温度为145℃,反应时间为4h,制得的淀粉酯取代度为0.0055,具有很好的乳化性能,其取代度和粘度对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 半干法制备工艺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对淀粉的影响及其复合体系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海波 孙纯锐 +3 位作者 邱洪伟 崔波 程云辉 陈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1-197,共7页
淀粉和蛋白质是食品体系中两种重要的组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淀粉的结构、理化性质及淀粉基食品的质构特性和消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关于外源蛋白质对混合体系中淀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 淀粉和蛋白质是食品体系中两种重要的组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淀粉的结构、理化性质及淀粉基食品的质构特性和消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关于外源蛋白质对混合体系中淀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淀粉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蛋白质对淀粉理化性质(糊化特性、回生特性、流变学特性、热力学特性和质构特性)及淀粉—蛋白质混合体系微观结构的影响,总结了蛋白质对混合体系中淀粉体外消化性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综述了该体系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蛋白质 相互作用 理化性质 消化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剂和醚化剂添加量对改性蜡质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
7
作者 赵海波 孙纯锐 +5 位作者 王金鹏 崔波 程云辉 陈玲 张桂明 徐宁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7,共6页
目的:为有效控制交联羟丙基淀粉制备过程中交联和醚化程度,改善产品性能。方法:以蜡质玉米淀粉(WCS)为原料,以三偏磷酸钠(STMP)为交联剂、环氧丙烷(PO)为醚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复合变性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DP),重点考察了S... 目的:为有效控制交联羟丙基淀粉制备过程中交联和醚化程度,改善产品性能。方法:以蜡质玉米淀粉(WCS)为原料,以三偏磷酸钠(STMP)为交联剂、环氧丙烷(PO)为醚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复合变性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DP),重点考察了STMP和PO添加量对蜡质玉米淀粉Brabender黏度曲线、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前期条件探索和研究优化,获得了兼具热稳定性和易糊化特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较单一交联或醚化改性WCS改善的HDP,具体制备条件为:STMP添加量0.30 g/100 g,交联反应时间45 min,PO添加量6 mL/100 g,醚化反应时间90 min。结论:经交联和醚化后的淀粉性能相比原淀粉有了明显的改善,糊化温度降低,冻融稳定性提高,热稳定性和凝胶性均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玉米淀粉 交联 醚化 黏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糖原状α-葡聚糖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佳林 柏玉香 +4 位作者 李晓晓 孙纯锐 邱洪伟 干福良 金征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99-306,共8页
糖原是一种天然的纳米级树状葡聚糖,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其表面和内部进行修饰,从而获得功能性衍生物。但糖原的体内合成环境复杂,体外制备时提取工艺要求严苛,限制了糖原作为功能性成分或纳米载体在食品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因... 糖原是一种天然的纳米级树状葡聚糖,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其表面和内部进行修饰,从而获得功能性衍生物。但糖原的体内合成环境复杂,体外制备时提取工艺要求严苛,限制了糖原作为功能性成分或纳米载体在食品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因此,通过体外酶促合成的具有类似糖原结构和性质的糖原状α-葡聚糖成为天然糖原的良好工业替代品。本文综述了4种体外酶促合成糖原状α-葡聚糖的方法,并比较了不同方法获得的α-葡聚糖结构及理化性质。此外对控制其精细结构的可能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为体外合成的糖原状α-葡聚糖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 酶促合成 α-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法制备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邱立忠 卞希良 +2 位作者 宋瑞江 孙纯锐 夏凤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5,共4页
对蜡质大米淀粉先采用次氯酸钠氧化,降低粘度的同时在淀粉分子上引入了亲水基团,再采用辛烯基琥珀酸酐进行酯化来制备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结果显示,次氯酸钠的添加量为5%,氧化温度为35℃,对蜡质大米淀粉先氧化12h,再在pH为8.6的... 对蜡质大米淀粉先采用次氯酸钠氧化,降低粘度的同时在淀粉分子上引入了亲水基团,再采用辛烯基琥珀酸酐进行酯化来制备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结果显示,次氯酸钠的添加量为5%,氧化温度为35℃,对蜡质大米淀粉先氧化12h,再在pH为8.6的条件下,添加3%的辛烯基琥珀酸酐进行酯化,可制得粘度为42 cp,取代度为0.02的氧化型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次氯酸钠的漂白作用使产品的白度增加,氧化过程中亲水基团的接入使产品的透明度、稳定性均高于先酸化再酯化以及先酶解再酯化的同类产品,用此方法生产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解决了采用传统方法降低粘度生产的该类产品稳定性差,白度低,淀粉易老化的缺陷,大大提高了产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酯化 粘度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干福良 夏凤清 +3 位作者 卞希良 邱立忠 王夕波 孙纯锐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11期39-44,共6页
高直链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超过50%,高直链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纺织、造纸和包装等领域。本文以高直链淀粉玉米为原料,采用湿磨亚硫酸浸泡法提取高直链玉米淀粉,通过正交试验对淀粉浸泡... 高直链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超过50%,高直链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纺织、造纸和包装等领域。本文以高直链淀粉玉米为原料,采用湿磨亚硫酸浸泡法提取高直链玉米淀粉,通过正交试验对淀粉浸泡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浸泡时间51h,浸泡温度55℃,浸泡pH3.9条件下淀粉提取率最高,成品蛋白质含量最低,分别为98.8%和为0.27%,达到了较优的产品提取率和产品品质,产品质量符合国标优级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淀粉玉米 高直链淀粉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水改性淀粉的亲水性修饰及其乳化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立忠 夏凤清 +2 位作者 卞希良 孙纯锐 黄亮亮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80,共4页
用环氧丙烷作为醚化剂对玉米淀粉进行醚化处理后,再采用硬脂酸作为酯化剂进行酯化反应,使淀粉分子上面同时接入亲水性的羟丙基和疏水性的烷基,避免单纯酯化改性只接入疏水性基团,导致亲水性降低,从而导致在水包油体系中淀粉的乳化性差... 用环氧丙烷作为醚化剂对玉米淀粉进行醚化处理后,再采用硬脂酸作为酯化剂进行酯化反应,使淀粉分子上面同时接入亲水性的羟丙基和疏水性的烷基,避免单纯酯化改性只接入疏水性基团,导致亲水性降低,从而导致在水包油体系中淀粉的乳化性差的缺陷。本文对制备疏水性玉米淀粉的醚化亲水性修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醚化温度为40℃,醚化pH值为12,醚化反应时间为14小时,环氧丙烷的添加量为淀粉干基重量的8.5%时,经过亲水性修饰的硬脂酸淀粉酯的凝沉稳定性最高,经过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制备的该产品的乳化性达到73%,乳化稳定性达到70%,比未经过修饰的硬脂酸淀粉酯的乳化性能显著提高。该工艺是一种有效提高疏水性淀粉乳化性能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硬脂酸淀粉 疏水性淀粉的亲水性修饰 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直链淀粉-多酚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干福良 卞希良 +3 位作者 夏凤清 邱立忠 王夕波 孙纯锐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11期77-82,共6页
以脱支淀粉为载体,采用酶解结合回生法对茶多酚(TPLs)、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进行装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差式扫描量热仪来表征脱支淀粉-多酚复合纳米颗粒的性质。结果表明,脱支淀粉... 以脱支淀粉为载体,采用酶解结合回生法对茶多酚(TPLs)、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进行装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差式扫描量热仪来表征脱支淀粉-多酚复合纳米颗粒的性质。结果表明,脱支淀粉-多酚复合纳米颗粒的形貌为梭形,长径为100~220nm,短径为20~70nm。X衍射结果显示,复合纳米颗粒的结晶类型为B型。DSC结果表明,脱支淀粉和多酚之间能发生相互作用,提高多酚的稳定性。MTT实验表明,脱支淀粉-多酚复合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支淀粉 多酚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胶乳复合变性淀粉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立忠 卞希良 +2 位作者 夏凤清 黄亮亮 孙纯锐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29,共3页
以淀粉为原料,采用酸化-交联-复合变性工艺对挤压法生产生物胶乳的复合变性淀粉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淀粉干基质量,盐酸加入量为1.4%,三偏磷酸钠(STMP)加入量0.4%,丙烯酸加入量3%,挤压熟化反应温度80℃,挤压反应物料水分为... 以淀粉为原料,采用酸化-交联-复合变性工艺对挤压法生产生物胶乳的复合变性淀粉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淀粉干基质量,盐酸加入量为1.4%,三偏磷酸钠(STMP)加入量0.4%,丙烯酸加入量3%,挤压熟化反应温度80℃,挤压反应物料水分为34%时,制备的生物胶乳黏度为250mPa·s,稳定性为100%。工艺简单,无污染,产品质量高,能够满足造纸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胶乳 变性淀粉 酸化-交联-接枝复合变性 挤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预处理工艺对制备高交联玉米淀粉的影响
14
作者 卞希良 邱立忠 +3 位作者 夏凤清 孙纯锐 许炳铭 黄亮亮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4,共3页
对制备高交联玉米淀粉的氧化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次氯酸钠添加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0.8%,氧化反应时间为2 h,氧化反应温度为38℃,氧化反应pH值为9.3时,经过氧化预处理的玉米淀粉被高度交联后,沉降积最低,交联程度最高。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氧化预处理 高交联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丝专用淀粉诞生
15
作者 郑召仁 孙纯锐 《粮油食品科技》 2005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粉丝生产 淀粉 白度 熏制 专用 口感 货架期 生产厂家 市场 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简介
16
作者 崔波 郭丽 +12 位作者 孙纯锐 袁超 隋洁 刘鹏飞 邱洪伟 方奕珊 高伟 金征宇 吴正宗 干福良 卢璐 于滨 高世军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我国淀粉资源丰富,淀粉深加工企业众多,仅玉米淀粉每年产量远超300万吨。然而,我国淀粉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自主研发的关键创新技术,导致淀粉深加工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低。在解决,白色污染,国内外普通"限塑"的大背螺下,塑... 我国淀粉资源丰富,淀粉深加工企业众多,仅玉米淀粉每年产量远超300万吨。然而,我国淀粉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自主研发的关键创新技术,导致淀粉深加工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低。在解决,白色污染,国内外普通"限塑"的大背螺下,塑料吸管、塑料包装袋等塑料制品相继禁用,但替代品聚乳酸等可降解材料成本偏高,淀粉基材料成本低,但存在耐水性差、机械强度低、韧性差等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制约规模化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包装袋 可降解材料 塑料制品 淀粉资源 淀粉加工 机械强度 白色污染 淀粉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