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处理和漆酶原位催化二聚的阿魏酸-淀粉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
1
作者 葛怿泽 辛嘉英 +4 位作者 孙立瑞 刘思淼 锁博海 宋增武 夏春谷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采用一种新型的复合改性方法对淀粉进行改性,以漆酶原位催化阿魏酸二聚结合超声复合方法处理玉米淀粉,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漆酶添加量为4.5 U/g,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温度为50℃,超声功率为400 W,此时得到的... 采用一种新型的复合改性方法对淀粉进行改性,以漆酶原位催化阿魏酸二聚结合超声复合方法处理玉米淀粉,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漆酶添加量为4.5 U/g,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温度为50℃,超声功率为400 W,此时得到的阿魏酸-淀粉复合物的复合率最高,为22.68%。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阿魏酸与淀粉的结合都是通过非共价作用实现的。阿魏酸-淀粉复合物形成了V型晶体结构,两者结合主要是通过非共价作用的疏水作用力,漆酶原位催化阿魏酸二聚结合超声处理后阿魏酸-淀粉复合物仍然是V型,结晶度有所下降。此外,漆酶原位催化阿魏酸二聚结合超声处理的阿魏酸-淀粉复合物相较机械搅拌的阿魏酸-淀粉复合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淀粉的凝沉作用降低,淀粉的抗老化能力升高,淀粉的透光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阿魏酸 二聚 玉米淀粉 复合物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下落方式及半成品粒径对配方奶粉中维生素A维生素C干混均匀性的影响
2
作者 程健博 王石 +4 位作者 陈宝库 杨楠 贾新栋 孙立瑞 张筠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0,共5页
文章对配方奶粉在实际生产灌装下落过程中维生素A及维生素C的干混均匀性进行研究,其含量呈先下降再平缓后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下落高度、下落角度及半成品粒径对奶粉中维生素A及维生素C干混均匀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下... 文章对配方奶粉在实际生产灌装下落过程中维生素A及维生素C的干混均匀性进行研究,其含量呈先下降再平缓后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下落高度、下落角度及半成品粒径对奶粉中维生素A及维生素C干混均匀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下落高度、下落角度及半成品粒径的增加,维生素A及维生素C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也随之增加,说明维生素A及维生素C干混均匀性随之变差,其原因可能是粉颗粒大小不同,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不一致造成下落速度不同。因此在实际干混生产中对于灌装下落高度、下落角度选择及半成品粒径的控制非常重要,为乳粉生产企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奶粉 维生素A 维生素C 相对标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氧化菌利用不同氮源生产单细胞蛋白
3
作者 贺姣 孙立瑞 +3 位作者 辛嘉英 张卫丹 宋琪 徐景懿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以甲烷为碳源和能源的甲烷氧化菌(MOB),在不同氮源下,通过金属Cu^(2+)调控甲烷单加氧酶(MMO)的表达,探究不同MMO表达对MOB生产单细胞蛋白(SCP)产量的影响。采用在可溶性甲烷单加氧酶(sMMO)和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pMMO)表达下以硝态氮、... 以甲烷为碳源和能源的甲烷氧化菌(MOB),在不同氮源下,通过金属Cu^(2+)调控甲烷单加氧酶(MMO)的表达,探究不同MMO表达对MOB生产单细胞蛋白(SCP)产量的影响。采用在可溶性甲烷单加氧酶(sMMO)和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pMMO)表达下以硝态氮、铵态氮和氮气为氮源对MOB进行培养,以细胞产率、SCP产量、特征性MMO活性和固氮酶活性为主要指标,观察不同MMO表达下氮源种类对MOB生长和SCP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硝态氮为氮源培养的MOB的SCP产量在pMMO表达时比sMMO表达高9.2%,而以铵态氮为氮源培养的MOB在sMMO表达时SCP产量更高,以氮气为氮源培养的MOB生产SCP产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 氮源 单细胞蛋白 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 可溶性甲烷单加氧酶 固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艳 包士雷 +3 位作者 孙立瑞 窦博鑫 辛嘉英 张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电化学技术利用待测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其检测,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精密度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并取得了许多研究进展。本文从电化学检测方法、类型、基本原理和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 电化学技术利用待测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其检测,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精密度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并取得了许多研究进展。本文从电化学检测方法、类型、基本原理和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其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促进电化学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满足食品快速检测分析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场影响淀粉消化特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艳 刘洪芹 +3 位作者 孙立瑞 窦博鑫 辛嘉英 张娜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224,共10页
文章综述了几种常见的物理场作用,包括微波、超声、挤压、湿热处理对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物理场作用改变淀粉结构的角度,包括淀粉短程有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例及晶体结构,论述了淀粉分子微观结构与其消化特性之间的... 文章综述了几种常见的物理场作用,包括微波、超声、挤压、湿热处理对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物理场作用改变淀粉结构的角度,包括淀粉短程有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例及晶体结构,论述了淀粉分子微观结构与其消化特性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物理场改性淀粉消化特性之间的差异。以期为改进淀粉类食品加工工艺、提升淀粉类食品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场 淀粉结构 抗性淀粉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酶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崔添玉 辛嘉英 +4 位作者 孙立瑞 李越 刘静雪 张健雄 夏春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21-328,共8页
近年来,在全球面临的资源紧缺的背景下,机械酶催化反应凭借其高效、绿色、节能、可持续的特点引起了学术界和食品行业的高度关注。有机合成反应通常使用大量化学试剂,且需要严格的反应条件和复杂的下游操作来分离纯化产品,食品中应少用... 近年来,在全球面临的资源紧缺的背景下,机械酶催化反应凭借其高效、绿色、节能、可持续的特点引起了学术界和食品行业的高度关注。有机合成反应通常使用大量化学试剂,且需要严格的反应条件和复杂的下游操作来分离纯化产品,食品中应少用或不用。机械酶学技术能够在无溶剂的体系下,通过机械能促进酶催化反应,符合当今发展的需求及理念。该文主要对机械酶学的起源、发展、影响因素、反应机理、酶的种类和应用展开综述,通过汇集已报道的实例,以期为食品化学和生物催化领域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酶催化反应 无溶剂体系 固体反应 绿色化学 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嘧啶的生物保护作用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7
作者 宋琪 孙立瑞 +2 位作者 尹一 夏春谷 辛嘉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220,共8页
四氢嘧啶是一种保护性相容性溶质,可以保护生物大分子和细胞免受高温、极端pH、干燥、冷冻、辐射等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四氢嘧啶可用于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酶保护、发酵菌体保护、食品保质期延... 四氢嘧啶是一种保护性相容性溶质,可以保护生物大分子和细胞免受高温、极端pH、干燥、冷冻、辐射等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四氢嘧啶可用于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酶保护、发酵菌体保护、食品保质期延长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等方面。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四氢嘧啶的生物合成-降解途径、生物保护作用机制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以期为四氢嘧啶类相容性溶质在食品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嘧啶 羟基四氢嘧啶 生物保护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轮周面磨削参数对钢轨纵向表面粗糙度、钢轨廓形和磨削力影响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8
作者 陈昌皓 刘学海 +3 位作者 孙立瑞 陈斌 吴超群 肖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6,共12页
为研究砂轮周面磨削参数对钢轨纵向表面粗糙度、钢轨廓形和磨削力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基于传统磨削理论建立含有砂轮轴线偏转角度的磨削力数学模型,在砂轮轴线偏转不同角度时对砂轮磨削力分量、磨削平面的表面粗糙度进行磨削仿真分析,... 为研究砂轮周面磨削参数对钢轨纵向表面粗糙度、钢轨廓形和磨削力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基于传统磨削理论建立含有砂轮轴线偏转角度的磨削力数学模型,在砂轮轴线偏转不同角度时对砂轮磨削力分量、磨削平面的表面粗糙度进行磨削仿真分析,同时通过钢轨打磨实验对设备走行速度、打磨次数与砂轮轴线偏转角度分别从钢轨纵向表面粗糙度值和钢轨廓形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采用高转速(最大线速度50 m/s)和低走行速度(不宜超过2 km/h)对砂轮周面进行打磨,可使钢轨表面获得较好的打磨效果;砂轮各磨削分力会随着砂轮轴线偏转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钢轨在打磨2~4遍后其表面粗糙度值改善得更为明显,砂轮轴线相对钢轨纵断面偏转5°左右时可使钢轨获得较好的纵向表面粗糙度值且砂轮周面磨削深度的分布与磨粒磨耗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面磨削 表面粗糙度 磨削力 钢轨廓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甲烷氧化菌产生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宋增武 王贵儒 +3 位作者 孙立瑞 李越 锁博海 辛嘉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5-593,共9页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原核微生物产生的一种生物聚酯,主要作为储能物质以颗粒形式在细胞内积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非线性光学活性、成膜性、气体相隔性、抗凝血性等高附加值性能,被认为是化石聚合物的可再生与可生...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原核微生物产生的一种生物聚酯,主要作为储能物质以颗粒形式在细胞内积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非线性光学活性、成膜性、气体相隔性、抗凝血性等高附加值性能,被认为是化石聚合物的可再生与可生物降解替代品,对缓解世界化石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有积极作用。系统总结了目前可生产PHB的甲烷氧化菌种、PHB在菌体内的合成途径、影响甲烷氧化菌累积PHB的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 聚-β-羟基丁酸酯 生物塑料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酚酸与面筋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对面团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立新 辛嘉英 +2 位作者 孙立瑞 崔添玉 程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9,共6页
针对近年来有关植物酚酸与面筋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取得的进展,特别是对不同结构的植物酚酸与面筋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作用对面团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面制品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酚酸 面筋蛋白 相互作用 理化性质 面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钢轨曲面打磨机具的磨削控制参数试验研究
11
作者 陈昌皓 孙立瑞 +2 位作者 刘洋 唐超 徐静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72-2686,共15页
为了分析砂轮周面磨削的控制参数对钢轨打磨质量与打磨效果的影响,寻找各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自行研制的小型锂电式钢轨曲面打磨机具开展砂轮周面磨削理论、进给机构方案改制以及钢轨打磨试验研究。通过建... 为了分析砂轮周面磨削的控制参数对钢轨打磨质量与打磨效果的影响,寻找各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自行研制的小型锂电式钢轨曲面打磨机具开展砂轮周面磨削理论、进给机构方案改制以及钢轨打磨试验研究。通过建立砂轮周面磨粒的磨削力模型得到与磨削力相关的磨削参数,并重点分析走行速度、打磨压力和打磨次数对钢轨纵向表面粗糙度、磨削量、打磨电机电压、电流和功耗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走行速度以及打磨次数的增加,钢轨表面的粗糙度值会略微增加,钢轨获得最佳纵向表面粗糙度值的打磨次数不宜过多。磨削量随着打磨次数和走行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打磨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各采集点的最大磨削量在打磨2~4次后较大。钢轨打磨压力的范围建议设置在300~500 N之间,对应300、400和500 N打磨压力的最佳走行速度分别为1~2、2~3和3~4 km/h之间。打磨电机的电压没有较为明显的波动,而电流和功率会随着走行速度和打磨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电机的功耗在3~6 kW之间,最大值不超过7 kW。改制后的进给机构的压力波动范围基本保持在设定值附近,其最大波动范围不超过±20 N。研究结果为提高小型钢轨打磨机具的自动化作业程度,更好地完成产品设计与技术研发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打磨 走行速度 打磨压力 表面粗糙度 磨削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氧化菌素耦合脂肪酶生物传感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Cu^(2+)的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艳 赵宁 +4 位作者 王悦 李虹佳 辛嘉英 孙立瑞 关桦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51-358,共8页
利用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可特异性捕获Cu^(2+)的特点,构建Mb耦合脂肪酶生物传感器,并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扫描电镜对制备成功的固定化脂肪酶(Lipase@AuNPs)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借助生... 利用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可特异性捕获Cu^(2+)的特点,构建Mb耦合脂肪酶生物传感器,并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扫描电镜对制备成功的固定化脂肪酶(Lipase@AuNPs)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借助生物传感器监测脂肪酶水解三油酸甘油酯时电信号的响应情况,Cu^(2+)与Mb特异性接合并在脂肪酶周围产生富集现象,抑制脂肪酶的催化活性,电流强度显著下降,从而实现对Cu^(2+)的快速定性、超痕量反定量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最优检测体系为底物三油酸甘油酯溶于Tirs-HCl缓冲溶液的质量浓度2 g/100 mL、缓冲液pH 7.5,当Cu^(2+)浓度为1~100 nmol/L范围内时,传感器电流差值与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228x+0.774 8,R^(2)=0.995 0,检出限为0.03 nmol/L(R_(SN)=3)。本研究建立的新型脂肪酶生物传感器检测Cu^(2+)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专一性和稳定性,为实现食品中痕量、超痕量的重金属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素 纳米金 脂肪酶生物传感器 差分脉冲伏安法 痕量Cu^(2+)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技术在食品微生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 苑宏博 +5 位作者 董迎迎 李虹佳 赵宁 孙立瑞 辛嘉英 张兰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5974-5982,共9页
微波辐射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处理手段,因其具有清洁、高效、无污染、节能省时、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杀菌及微生物育种等研究领域。微波辐射对食品微生物的作用主要在两方面,其一为基于微波辐射的热效应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控制... 微波辐射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处理手段,因其具有清洁、高效、无污染、节能省时、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杀菌及微生物育种等研究领域。微波辐射对食品微生物的作用主要在两方面,其一为基于微波辐射的热效应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控制和微生物细胞内外有益物质的提取;其二为利用微波辐射的非热效应进行食品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开发与选育和优化微生物发酵。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均可以改变微生物的生理性状及代谢能力,进而实现微生物的高效优化诱导和灭菌。本文针对微波辐射在食品微生物诱变育种、有害微生物的高效控制、发酵特性的优化及微生物源功能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相关综述,为微波辐射技术在食品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诱变育种 控制有害微生物 优化发酵 提取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D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其葡萄糖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艳 王悦 +4 位作者 张帅 赵宁 辛嘉英 孙立瑞 关桦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9-186,共8页
以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为主体,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为配体构建FAD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利用AuNPs颗粒较强的吸附能力,将Mb包裹于纳米颗粒上,形成稳定的Mb-... 以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为主体,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为配体构建FAD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利用AuNPs颗粒较强的吸附能力,将Mb包裹于纳米颗粒上,形成稳定的Mb-AuNPs结构体。采用滴涂法将Mb-AuNPs结构体修饰于裸金电极表面,借助Mb结构中的—COOH与FAD牢固结合,将FAD引入Mb-AuNPs结构体上,提高对葡萄糖的识别能力,从而构建具备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新型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及时间-电流曲线法探讨其应用于葡萄糖检测的可行性。在温度25℃、pH 7.2时,葡萄糖浓度为10~200μmol/L,与该生物传感器的响应电流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791,检出限为4.22×10^(-8) mol/L(R_(SN)=3)。该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操作、可快速检测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 葡萄糖氧化酶模拟酶 甲烷氧化菌素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葡萄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糖基化改性对蛋清蛋白凝胶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根生 徐旖梦 +2 位作者 刘欣慈 孙立瑞 赵金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12,共8页
以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为主要原料,研究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改性对蛋清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凝胶机理。首先研究了GOS添加量及热诱导条件对复合凝胶硬度和弹性的影响,然后通过低场核磁、流变仪... 以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为主要原料,研究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改性对蛋清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凝胶机理。首先研究了GOS添加量及热诱导条件对复合凝胶硬度和弹性的影响,然后通过低场核磁、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复合凝胶的色差、保水性、流变特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探究糖基化改性提高EWP凝胶特性机理。结果表明,GOS添加量及热诱导条件能够显著(P<0.05)影响复合凝胶的质构特性,与EWP凝胶相比,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复合凝胶硬度和弹性分别增加68.30%和15.05%,白度下降23.37%,保水性增加27.54%。EWP经糖基化改性后,疏水相互作用及二硫键贡献增强,GOS碳氧双键与EWP伯氨基发生共价交联,使凝胶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保水性更强。本研究为蛋清蛋白湿法糖基化改性的制备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蛋白 湿法糖基化 低聚半乳糖 凝胶特性 凝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改性对蛋清蛋白凝胶性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根生 苏文文 +2 位作者 徐桂杨 孙立瑞 费英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8-232,240,共6页
蛋清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优质蛋白。低聚糖可通过糖基化反应与蛋清蛋白共价结合,其偶联物的功能特性较天然蛋清蛋白有所改善。文章综述了低聚糖-蛋清蛋白偶联物的凝胶机理,探讨了低聚糖改性蛋清蛋白凝胶的影响因... 蛋清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优质蛋白。低聚糖可通过糖基化反应与蛋清蛋白共价结合,其偶联物的功能特性较天然蛋清蛋白有所改善。文章综述了低聚糖-蛋清蛋白偶联物的凝胶机理,探讨了低聚糖改性蛋清蛋白凝胶的影响因素,梳理了低聚糖对蛋清蛋白功能特性产生的影响,并对低聚糖改性蛋清蛋白的加工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蛋白 低聚糖 糖基化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颗粒生物杂化酶制备及其催化阿魏酸淀粉酯合成研究
17
作者 王艳 李虹佳 +5 位作者 苑宏博 刘天娇 谢金晖 程美佳 孙立瑞 辛嘉英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以玉米淀粉,阿魏酸乙酯为原料,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CAL)为直接催化剂,借助CAL对氯金酸溶液有还原作用制备纳米金杂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CAL-AuNPs),提高酶催化反应活性进而实现阿魏酸淀粉酯的高效合成。以纳米金在紫外光谱中的特征峰... 以玉米淀粉,阿魏酸乙酯为原料,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CAL)为直接催化剂,借助CAL对氯金酸溶液有还原作用制备纳米金杂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CAL-AuNPs),提高酶催化反应活性进而实现阿魏酸淀粉酯的高效合成。以纳米金在紫外光谱中的特征峰吸光度值为指标,确定CAL-AuNP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杂化时间24 h,温度35℃,CAL-AuNPs添加量为0.6 g,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1 mg/mL。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淀粉取代度,并以取代度为指标探究阿魏酸淀粉酯的最佳合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底物比为1∶3(淀粉:阿魏酸乙酯),反应时间24 h,有机溶剂添加量为10 mL,CAL-AuNPs添加量为6%时,阿魏酸淀粉酯合成效果最佳,取代度最高为0.2654。且当阿魏酸淀粉酯浓度为3 mg/mL时其抑制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抑制率为4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 纳米金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杂化酶 阿魏酸淀粉酯 DPPH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的合成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丰源 辛嘉英 +2 位作者 孙立瑞 王艳 夏春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8-227,共10页
重金属离子可通过食品、空气、饮用水进入人体,它们不可降解,可在生物体中累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传统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繁琐耗时、成本高且便携性差,因此开发快速简便且可实现现场检测的方法意义重大。纳米金除了具有比... 重金属离子可通过食品、空气、饮用水进入人体,它们不可降解,可在生物体中累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传统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繁琐耗时、成本高且便携性差,因此开发快速简便且可实现现场检测的方法意义重大。纳米金除了具有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一般纳米材料具有的特性之外,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光学性质,在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几种典型纳米金的合成方法,根据纳米金的光学性质分别综述了纳米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动态光散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表面增强荧光、金标试纸条和纳米金手性传感技术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对它们的检测原理、应用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为食品、环境、饮用水及具体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合成 光学性质 重金属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聚-β-羟基丁酸酯的甲烷氧化菌OB3b和光合菌共培养体系驯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贵儒 辛嘉英 +2 位作者 孙立瑞 王雨晴 夏春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734-7741,共8页
目的提高甲烷氧化菌OB3b(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OB3b)和光合菌共培养体系中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的产量。方法采用丰盛-饥饿间歇供料法对共生菌进行好氧开放式培养,以生长速度、PHB产量、特征性酶甲烷... 目的提高甲烷氧化菌OB3b(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OB3b)和光合菌共培养体系中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的产量。方法采用丰盛-饥饿间歇供料法对共生菌进行好氧开放式培养,以生长速度、PHB产量、特征性酶甲烷单加氧酶活性为主要指标,考察驯化过程中共培养体系PHB产量及甲烷氧化菌活性的变化。结果经过4轮的丰盛-饥饿间歇供料驯化,丰盛期细胞密度可达1.2以上,饥饿期细胞密度下降速度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高,驯化作用明显,菌体内PHB含量从11.76%增加到37.34%(w/w),传代稳定性良好。结论通过丰盛-饥饿间歇供料模式驯化后的共培养体系PHB产量明显提高,得到了稳定的高产PHB甲烷氧化菌-光合菌共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 甲烷氧化菌OB3b 光合菌 丰盛-饥饿模式 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酚酸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静雪 辛嘉英 +2 位作者 孙立瑞 宋微 夏春谷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1-188,共8页
利用淀粉与酚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善天然淀粉的功能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物理、化学和酶催化法已广泛应用于淀粉-酚酸复合物的制备,如淀粉的预糊化处理、超声技术、高压剪切技术、球磨技术等。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改变淀粉的... 利用淀粉与酚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善天然淀粉的功能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物理、化学和酶催化法已广泛应用于淀粉-酚酸复合物的制备,如淀粉的预糊化处理、超声技术、高压剪切技术、球磨技术等。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改变淀粉的空间结构来抑制淀粉的水解,提高抗性淀粉在正常淀粉中的比例,酚酸能在体内外抑制淀粉消化酶的生物催化作用,这对控制餐后血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酚酸还能改善淀粉基薄膜的机械性能和功能特性,增强薄膜的抑菌效果,为未来开发食品储存包装活性材料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综述了淀粉-酚酸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揭示了淀粉-酚酸复合物具有抗消化性和抑菌活性,以期推动淀粉-酚酸复合物能够广泛应用于调节血糖、预防代谢疾病以及充当活性包装的潜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酚酸 复合物 制备 血糖控制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