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通信系统系统级仿真中慢衰落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程君 张中兆 +1 位作者 巴勇 曹鹏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3-38,共6页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两种慢衰落相关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慢衰落相关模型,并通过仿真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同时包含了上述的两种慢衰落相关性,用一个模型同时实现了两个相关模型。该模型较之前人提出的慢衰落相关模型更为全...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两种慢衰落相关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慢衰落相关模型,并通过仿真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同时包含了上述的两种慢衰落相关性,用一个模型同时实现了两个相关模型。该模型较之前人提出的慢衰落相关模型更为全面和接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系统级仿真 慢衰落相关性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GPS技术在小卫星群外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程君 张中兆 +2 位作者 张乃通 连全斌 马永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9期53-56,共4页
对倒GPS的原理进行了阐述 ,并给出站间同步、布站个数、信号产生及PN码的选择和倒GPS链路预算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
关键词 倒GPS 小卫星群 外测 定位精度 全球定位系统 同步测距 卫星通信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对Fe:LiNbO_3全息光栅热固定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程君 许士文 +3 位作者 张中兆 徐悟生 徐玉恒 王继扬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103,113,共4页
通过分析全息存储动态机制的理论模型得出,晶体中的热固定效果与晶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有关,不同氧化还原处理的晶体中进行热固定将会有不同的显影效率和固定寿命、在不同氧化还原处理的Fe:LiNbO_3晶体中进行了全息存储热固定实... 通过分析全息存储动态机制的理论模型得出,晶体中的热固定效果与晶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有关,不同氧化还原处理的晶体中进行热固定将会有不同的显影效率和固定寿命、在不同氧化还原处理的Fe:LiNbO_3晶体中进行了全息存储热固定实验,记录了全息光栅的记录、离子补偿和衰减过程。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达到了很好的一致。本文作者的研究论证了氧化还原处理可以改进晶体的热固定效果,为延长晶体中固定全息图的帮助,提高固定效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固定 氧化还原 全息光栅 光折变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处理对Fe:LiNbO_3晶体光折变性能及热固定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程君 许世文 +2 位作者 张中兆 徐悟生 徐玉恒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64-66,70,共4页
在LiNbO3中掺进Fe2 O3生长了Fe :LiNbO3晶体 ,并对晶体进行氧化、还原处理。利用二波耦合的方法 ,测试了不同氧化还原处理的Fe :LiNbO3,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衍射效率及响应时间。测试了三种不同处理晶体热固定后的显影效率 ,记录了全... 在LiNbO3中掺进Fe2 O3生长了Fe :LiNbO3晶体 ,并对晶体进行氧化、还原处理。利用二波耦合的方法 ,测试了不同氧化还原处理的Fe :LiNbO3,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衍射效率及响应时间。测试了三种不同处理晶体热固定后的显影效率 ,记录了全息先栅的记录、热补偿及离子衰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LIBO3晶体 光折变效应 热固定 氧化还原处理 掺铁 铌酸锂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频体制小卫星群测控的研究
5
作者 孙程君 张中兆 张乃通 《遥测遥控》 2001年第2期8-14,共7页
采用扩频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小卫星群测控及跟踪的问题。首先阐述了扩频体制小卫星群测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然后对小卫星定位和测速的原理进行分析 ,最后对系统关键技术的解决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扩频 +倒GPS +小卫星 +测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移动通信:面向全连接的世界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光毅 方敏 +2 位作者 关皓 李云岗 孙程君 《电信科学》 2019年第9期166-166,共1页
人民邮电出版社书号:ISBN 987-7-115-50792-1定价:169.00元出版时间:2019年3月内容简介本书从5G需求与愿景出发,深入揭示了5G产生的背景、频率需求、候选频率及其无线传播特性,围绕5G相关的主要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对5G标准的... 人民邮电出版社书号:ISBN 987-7-115-50792-1定价:169.00元出版时间:2019年3月内容简介本书从5G需求与愿景出发,深入揭示了5G产生的背景、频率需求、候选频率及其无线传播特性,围绕5G相关的主要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对5G标准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围绕5G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多天线的演进、非正交与多址、全双工、编码与链路自适应、网络架构、用户无感知的移动性管理、以用户为中心的自治网络、毫米波系统设计、超密集网络及小区虚拟化以及物联网的优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5G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