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眼压对眼屈光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由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56-560,共5页
高眼压(OH)可致多种眼组织结构及功能损害,其中对眼屈光的影响,临床早有认识。OH对眼屈光的影响,与屈光间质透明性和形态结构,以及眼轴改变有关。因眼压(IOP)升高快慢、程度等不同,眼屈光变化有可逆和不可逆不同特征。眼屈光呈不可逆变... 高眼压(OH)可致多种眼组织结构及功能损害,其中对眼屈光的影响,临床早有认识。OH对眼屈光的影响,与屈光间质透明性和形态结构,以及眼轴改变有关。因眼压(IOP)升高快慢、程度等不同,眼屈光变化有可逆和不可逆不同特征。眼屈光呈不可逆变化者,也常伴视觉传输损伤,并对后者病情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IOP变化致眼轴改变,与巩膜重塑和脉络膜血流灌注变化有关,对近视发生发展和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有一定影响。本文就OH所致屈光间质和眼轴改变的表现,以及对眼屈光影响的特征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加深OH对眼屈光影响的认识,并为预防不可逆性眼屈光改变,指导视觉传输损伤的病情评估和轴性近视发生发展的防控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 屈光间质 巩膜重塑 眼轴 屈光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贝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由芹 吴锦春 唐于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多贝斯(羟苯磺酸钙)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implediabeticretinopathy,SDR)的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技术检测20例正常人及15例并发SDR的患者服用多贝斯治疗前... 目的:探讨多贝斯(羟苯磺酸钙)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implediabeticretinopathy,SDR)的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技术检测20例正常人及15例并发SDR的患者服用多贝斯治疗前后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retinalartery,CRA)和睫状体后动脉(pos-toriorciliaryartery,PCA)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结果:治疗前SDR的CRA和PCA的血流速度较正常人下降,阻力指数较正常人升高(P <0.001)。治疗后PCA血流参数基本恢复正常,CR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01),但仍低于正常P <0.05)。结论:多贝斯对SDR的眼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羟苯磺酸钙 血流动力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翼状胬肉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由芹 朱承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661-663,共3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翼状胬肉中也有其异常表达。TGF-β在翼状胬肉发病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能促进翼状胬肉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②能促进多种细胞外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翼状胬肉中也有其异常表达。TGF-β在翼状胬肉发病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能促进翼状胬肉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②能促进多种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合成。③对翼状胬肉中的炎症和免疫反应也有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翼状胬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定义和分类的困惑与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由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418-2420,共3页
我们阐述了对国际地域和流行病学眼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eograph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ophthalmology,ISGEO)提出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类及相关定义的困惑和思考,指出青光眼定义标准的不统一是导致困惑的根本原因,... 我们阐述了对国际地域和流行病学眼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eograph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ophthalmology,ISGEO)提出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类及相关定义的困惑和思考,指出青光眼定义标准的不统一是导致困惑的根本原因,并对如何定义青光眼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定义和分类 困惑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由芹 刘静 +1 位作者 李敏 柳方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149-1150,共2页
目的:观察白色白内障用弓状切核刀劈核的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效果。方法:白色白内障32例(32眼),用改进后略呈弓状切核刀行劈核后的小切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对劈核效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和复明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全部32... 目的:观察白色白内障用弓状切核刀劈核的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效果。方法:白色白内障32例(32眼),用改进后略呈弓状切核刀行劈核后的小切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对劈核效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和复明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全部32例(32眼)均顺利完成劈核,无劈核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mo,视力≥0.5者,矫正前27眼(84%),矫正后28眼(88%)。结论:弓状刀劈核能减少一些并发症。不具备超声乳化时,此术式也能获得较满意的复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白内障 小切口 劈核 弓状刀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外伤4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由芹 刘乐琴 董广瑛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眼外伤 眼球挫伤 眼球内异物 穿通伤 破裂伤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在保留结膜的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由芹 唐于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保留结膜 维拉帕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由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016-201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的经过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被误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3例自行用药治疗导致误诊;12例首诊内科导致误诊。误诊为结膜炎2例,胃肠疾病6例,心脑血管病7例。14例手术治...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的经过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被误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3例自行用药治疗导致误诊;12例首诊内科导致误诊。误诊为结膜炎2例,胃肠疾病6例,心脑血管病7例。14例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视力>0.3者5例,0.1~0.3者3例,<0.1者7例,其中<0.05者5例。结论:患者的认识错误,是其延误诊治的主观原因,内科医师应加强对青光眼基本知识的学习,以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急性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青光眼术前应用双氯芬酸钠疗效观察
9
作者 孙由芹 朱承华 《淮海医药》 2003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青光眼 术前 应用 双氯芬酸钠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剥离手术治疗翼状胬肉
10
作者 孙由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90-591,共2页
目的:探讨分层剥离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翼状胬肉患者45例(45眼),随机分成常规手术和分层剥离手术两组。分层组先分离翼状胬肉的表层结膜上皮,再予剥离清除角膜面及巩膜面的纤维结缔组织,常规组则是将翼状胬肉组织一并从... 目的:探讨分层剥离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翼状胬肉患者45例(45眼),随机分成常规手术和分层剥离手术两组。分层组先分离翼状胬肉的表层结膜上皮,再予剥离清除角膜面及巩膜面的纤维结缔组织,常规组则是将翼状胬肉组织一并从角膜面剥离,而后再分离清除纤维结缔组织。术后就角膜上皮修复、原翼状胬肉区球结膜充血肥厚及角膜面新生血管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1wk,角膜上皮均修复。1mo后,原翼状胬肉区球结膜分层组有1眼仍充血肥厚,而常规组有8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术后12mo,分层组有1眼角膜面有新生血管伸入,而常规组有5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P>0.05)。结论:分层剥离手术有利于较好地清除翼状胬肉结膜上皮下纤维结缔组织,是一操作方便、有效实用的翼状胬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分层剥离 手术治疗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6种眼科杂志发表基金资助论文统计分析
11
作者 孙由芹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5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眼科杂志 基金项目 论文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栀逍遥丸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文丽 刘娇 孙由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丸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和角膜形态及厚度变化。方法:将80例160眼确诊为更年期干眼的女性随机分为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的A组40例80眼和丹栀逍遥丸口服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的B组40例80...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丸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和角膜形态及厚度变化。方法:将80例160眼确诊为更年期干眼的女性随机分为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的A组40例80眼和丹栀逍遥丸口服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的B组40例80眼。治疗前及治疗1mo后,分别采用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FL评分)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进行病情评价和疗效观察,同时对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和表面不对称指数(SAI)及中央角膜厚度(CCT)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mo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和F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和SⅠ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着干眼病情加重角膜SRI和SAI逐渐增加,经治疗有明显降低,两组相比以B组的SRI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CT随干眼病情加重逐渐变薄,经治疗也均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栀逍遥丸口服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能明显改善更年期女性干眼的临床症状与客观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更年期 丹栀逍遥丸 羟糖甘滴眼液 表面规则指数 表面不对称指数 中央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