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混贮对西门塔尔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瑜良 高崎峰 +6 位作者 唐利敏 刘浩南 韩飞 任宇斓 刘放鹏 于厚军 蒋涛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2-1091,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混贮对西门塔尔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8~20月龄、体重(550±10)kg、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混贮对西门塔尔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8~20月龄、体重(550±10)kg、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替代玉米青贮添加22%混合青贮(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质量比5∶5),试验Ⅱ组替代玉米青贮添加28%混合青贮,试验Ⅲ组替代玉米青贮添加34%混合青贮。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混合青贮对肉牛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Ⅲ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Ⅱ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3个试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Ⅱ、Ⅲ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试验Ⅱ、Ⅲ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试验Ⅲ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0.01)。3)混合青贮对牛肉pH 45 min、剪切力、熟肉率、亮度(L^(*))、黄度(b^(*))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红度(a^(*))值(P<0.05)。综述所述,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喂西门塔尔牛,对其采食量、日增重有促进作用,能够改善肉品质。通过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等分析,混合青贮添加量在28%时饲喂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青贮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绵羊体外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
作者 高崎峰 孙瑜良 +5 位作者 刘浩南 唐利敏 刘放鹏 贾春英 于厚军 蒋涛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9,共9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绵羊体外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质量比为7∶3(G7Y3组)、6∶4(G6Y4组)、5∶5(G5Y5组)、4∶6(G4Y6组)和3∶7(G3Y7组)5组混合青贮作...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绵羊体外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质量比为7∶3(G7Y3组)、6∶4(G6Y4组)、5∶5(G5Y5组)、4∶6(G4Y6组)和3∶7(G3Y7组)5组混合青贮作为底物进行体外发酵,测定体外发酵72 h内的产气参数、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组成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结果显示,体外发酵3~36 h,G5Y5组的产气量最高,显著高于G7Y3组和G6Y4组(P<0.05)。体外发酵72 h时,G5Y5组pH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G4Y6组、G5Y5组、G3Y7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G6Y4组与G7Y3组(P<0.05)。G5Y5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G4Y6组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G4Y6组干物质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优势菌门。体外发酵12 h时,G4Y6组厚壁菌门丰度最高,显著高于G3Y7组(P<0.05);G3Y7组拟杆菌门丰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克里斯滕森氏菌肠杆菌R-7组、普雷沃氏菌属及理研氏菌科RC9肠群属为优势菌属。体外发酵12 h时,G6Y4组克里斯滕森氏菌肠杆菌R-7组丰度最高,显著高于G4Y6组与G3Y7组(P<0.05);G3Y7组普雷沃氏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混合比例4∶6时体外营养物质降解率较高,对绵羊体外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区系影响显著,但与混合比例5∶5时差异不显著,基于甘草茎叶最大限度利用,拟采用甘草茎叶与全株玉米混合比例5∶5进行混合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茎叶 全株玉米 混合青贮 体外发酵 微生物多样性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添加剂对不同水分含量甘草茎叶半干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作者 唐利敏 刘浩南 +5 位作者 孙瑜良 高崎峰 任宇斓 贾春英 于厚军 蒋涛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5-111,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添加剂与水分含量对甘草茎叶半干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1:将甘草茎叶分为两组进行青贮处理,GJ组添加0.035 g青贮添加剂青贮,GN组无添加剂青贮,每组6个重复,青贮60 d。试验2:在试验1结果的基础上调整水分含量,共设置6...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添加剂与水分含量对甘草茎叶半干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1:将甘草茎叶分为两组进行青贮处理,GJ组添加0.035 g青贮添加剂青贮,GN组无添加剂青贮,每组6个重复,青贮60 d。试验2:在试验1结果的基础上调整水分含量,共设置6组,G65J35组、G60J40组、G55J45组、G50J50组、G45J55组和G40J60组甘草茎叶水分含量分别为35%、40%、45%、50%、55%、60%,每组4个重复,青贮60 d。结果显示:GJ组粗蛋白(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含量显著高于GN组(P<0.05),氨态氮/总氮(NH3-N/TN)和pH值显著低于GN组(P<0.05)。G55J45组CP和WS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G65J35组和G55J45组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G65J35组、G60J40组、G55J45组、G50J50组青贮感官等级为优良,G45J55组和G40J60组青贮感官等级为尚好,其中G55J45组感官得分最高,感官品质较好。G60J40组和G55J45组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G45J55组(P<0.05),G55J45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所有试验组甘草茎叶半干青贮相对丰度排名前3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G50J50组和G45J55组的第一大优势菌属为植物乳杆菌属,而G60J40组的为迟缓乳杆菌属,G55J45组的为其他菌属。有氧暴露后G55J45组的pH值呈下降趋势,有氧暴露第15天时G55J45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说明G55J45组有利于长时间保存甘草茎叶青贮。研究表明,水分含量为45%时添加青贮添加剂,甘草茎叶半干青贮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青贮添加剂 甘草茎叶 发酵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混合青贮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郁万瑞 李明洋 +9 位作者 王芳芳 陈亚飞 高崎峰 孙瑜良 李祥浩 唐利敏 刘浩南 陶大勇 蒋慧 蒋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11-6527,共1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混合青贮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和微生物菌群组成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以不同比例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鲜重质量比分别为100∶0(Ⅰ)、80∶20(Ⅱ)、60∶40(Ⅲ)、40∶60(Ⅳ)]混...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混合青贮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和微生物菌群组成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以不同比例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鲜重质量比分别为100∶0(Ⅰ)、80∶20(Ⅱ)、60∶40(Ⅲ)、40∶60(Ⅳ)]混合青贮为发酵底物,体外发酵72 h,测定不同时间点的累积产气量、发酵参数、微生物菌群组成以及发酵后的营养物质降解率,并利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混合青贮比例、体外发酵时间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瘤胃体外发酵参数(产气量、pH及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与乙酸/丙酸)(P<0.05);随着混合青贮中残次香梨比例的升高,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显著增加(P<0.05);Ⅳ组的MFAEI显著高于Ⅱ组(P<0.05),但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青贮比例、体外发酵时间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绵羊瘤胃体外微生物菌群Chao1指数、ACE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P<0.05)。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优势菌,但其相对丰度受混合青贮比例与发酵时间的影响显著(P<0.01);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受混合青贮比例与发酵时间的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确定混合青贮中芦苇秸杆与残次香梨比例为40∶60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及微生物组成影响较大。混合青贮中芦苇秸杆与残次香梨比例为40∶60时其饲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秸秆 残次香梨 混合青贮 体外发酵 营养物质降解率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法评价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混合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的饲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郁万瑞 唐利敏 +5 位作者 刘浩南 高崎峰 孙瑜良 陶大勇 蒋慧 蒋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94-7408,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混合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与微生物组成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技术,用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的质量比例为6∶4的混合青贮替代0(T0组,对照组)、10%(T1组)、3... 本试验旨在探究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混合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与微生物组成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技术,用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的质量比例为6∶4的混合青贮替代0(T0组,对照组)、10%(T1组)、30%(T3组)和50%(T5组)的全株玉米青贮,体外发酵72 h,测定不同时间点的累积产气量、发酵参数与微生物组成及发酵后的营养物质降解率,并通过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产气量及氨态氮(NH_(3)-N)、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48和72 h时,对照组产气量显著高于T3组和T5组(P<0.05);各组pH和NH 3-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各时间点不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12和24 h时,T5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T1组(P<0.05);在3和48 h时,T1组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T5组(P<0.05);在24 h时,对照组丁酸含量显著高于T5组(P<0.05);对照组的干物质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显著高于T5组(P<0.05);T1组MFAEI显著高于T3组和T5组(P<0.05)。根据试验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使用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混合青贮替代绵羊饲粮中10%的全株玉米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青贮 全株玉米青贮 体外发酵 营养物质降解率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残次香梨对芦苇秸秆青贮品质、微生物多样性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郁万瑞 陈亚飞 +6 位作者 王芳芳 李明洋 孙瑜良 高崎峰 李祥浩 蒋慧 蒋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9-336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残次香梨对芦苇秸秆青贮品质、微生物多样性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按残次香梨与芦苇秸秆的质量比进行混合青贮,芦苇秸秆∶残次香梨比例分别为10∶0、9∶1、8∶2、7∶3、6∶4、5∶5、4∶6、3∶7、2∶8和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残次香梨对芦苇秸秆青贮品质、微生物多样性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按残次香梨与芦苇秸秆的质量比进行混合青贮,芦苇秸秆∶残次香梨比例分别为10∶0、9∶1、8∶2、7∶3、6∶4、5∶5、4∶6、3∶7、2∶8和1∶9。青贮60 d后开罐,测定青贮前后的营养成分,鉴定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及其微生物多样性,综合评定选出5个较优比例,测定其有氧暴露条件下的pH及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残次香梨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中的乳酸(LA)、乙酸(AA)和可溶性糖(WSC)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pH、氨态氮(NH3-N)、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合评分除未添加残次香梨的青贮饲料等级为良,其余各组均为优。在门水平上,各组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其次是变形菌门;在属水平上,各组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与明串珠菌属,且在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比例为6∶4时,乳杆菌属相对丰度达到最高,为62.77%。有氧暴露后,pH、酵母菌和霉菌数量逐渐升高,乳酸菌数量逐渐减少,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的比例为7∶3和6∶4时的有氧稳定性较好。综上所述,当芦苇秸秆与残次香梨比例为6∶4时,青贮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香梨 芦苇秸秆 发酵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