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啶季铵盐类缓蚀剂在南海某油田的应用
1
作者 禹盟 铁磊磊 +5 位作者 孙玉豹 夏扬 陈卓琦 刘陆芃 耿麒 张严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解决南海某油田的腐蚀问题,将管道腐蚀速率控制在合格范围内,保障海上管线及设备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合成了一种以混合甲基吡啶、氯化苄为主要原材料的吡啶季铵盐缓蚀剂HSY-03,室内动态腐蚀评价表明,当HSY-03加注浓度为50 mg/L时,可将X6... 为解决南海某油田的腐蚀问题,将管道腐蚀速率控制在合格范围内,保障海上管线及设备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合成了一种以混合甲基吡啶、氯化苄为主要原材料的吡啶季铵盐缓蚀剂HSY-03,室内动态腐蚀评价表明,当HSY-03加注浓度为50 mg/L时,可将X65材质挂片的腐蚀速率降低至0.0569 mm/a,低于油田腐蚀标准0.0760 mm/a,但仍高于现场要求,当HSY-03、油酸咪唑啉(A)及硫脲(S)按照4∶4∶1复配后制备了一种复合缓蚀剂HSY-06,当复合缓蚀剂HSY-06加注浓度为50 mg/L时,可将X65材质挂片的腐蚀速率降低至0.0383 mm/a,满足现场需求,展现出良好的复配协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季铵盐 油田 缓蚀剂 腐蚀评价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A降黏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2
作者 宋宏志 王少华 +3 位作者 孙玉豹 汪成 龚页境 李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552,共8页
针对普通纳米降黏剂对特稠油降黏效果差、洗油效率低等问题,制备了纳米N-A降黏剂,采用FTIR,TEM等方法表征了降黏剂的微观结构,考察了降黏剂的降黏效果、界面张力以及洗油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纳米N-A降黏剂组成为:50%(w)纳米二氧化硅溶胶... 针对普通纳米降黏剂对特稠油降黏效果差、洗油效率低等问题,制备了纳米N-A降黏剂,采用FTIR,TEM等方法表征了降黏剂的微观结构,考察了降黏剂的降黏效果、界面张力以及洗油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纳米N-A降黏剂组成为:50%(w)纳米二氧化硅溶胶+40%(w)分散剂EB-1+4.2%(w)表面修饰剂+5.8%(w)增效剂。该降黏剂分散性能良好,粒径分布在20~60 nm之间,在降黏剂含量为1%(w)、油水质量比为7∶3、200℃,矿化度为0,8829.26 mg/L条件下老化48 h,特稠油降黏后黏度分别为6280,7213 mPa·s,降黏率分别达到83.77%,81.36%,降黏性能保持率分别为96.80%,95.39%。50℃下静置90 d后降黏性能保持率大于90%,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0.076 mN/m,乳化液滴最大粒径9.5μm,洗油效率为30.9%,相对普通降黏剂,驱油效率提高22.3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特稠油 降黏剂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稠油油田热化学复合吞吐增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维东 罗少锋 +2 位作者 张伟 孙玉豹 王少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8,共8页
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在生产稠油井存在的原油黏度大、胶质沥青质沉积造成储层有机堵塞严重、产量递减快、边底水突进、含水上升快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分析、物理模拟与参数优化开展了海上热化学复合吞吐增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 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在生产稠油井存在的原油黏度大、胶质沥青质沉积造成储层有机堵塞严重、产量递减快、边底水突进、含水上升快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分析、物理模拟与参数优化开展了海上热化学复合吞吐增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胶质、沥青质扩散系数增大,石英石表面对重质组分的吸附能力减弱,有助于胶质沥青质解离;热气化学复合解堵后,岩心水测渗透率均可恢复到初始岩心水测渗透率的60%~70%;热(80℃)+气(溶解)作用下,与50℃脱气油相比可使原油黏度降低约80%;在热和化学剂作用下,原油形成低黏水包油乳状液,稠油黏度由2000 mPa·s降低至30 mPa·s,降黏率为98.5%;稠油相渗曲线测试实验(100℃)结果显示,化学剂注入后使稠油相渗曲线等渗点右移,两相共渗区域增大,油相渗透率变大,水相渗透率降低,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开发效果改善;在热水驱过程中,注入泡沫堵调后,高渗填砂管和低渗填砂管采收率均有明显提高,低渗管采收率提高约11个百分点,高渗管采收率提高约8个百分点。模拟吞吐实验结果表明:在热+化学+气协同作用下,可至少降低含水20%~30%,采油指数由0.90 mL/(min·MPa)提高至1.95 mL/(min·MPa),可显著改善低产稠油井的开发效果。热化学复合吞吐增效技术已在渤海稠油油田现场取得成功试验,措施井含水最高降低73.4个百分点,有效期150天,平均日产油较措施前提高2.9倍,有效期内累增油4300 m^(3),为渤海稠油冷采井增储上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稠油油田 热化学复合吞吐增效 采油指数 稠油冷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80钢在中高温H_(2)S环境中的腐蚀与缓蚀剂评价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玉豹 王少华 +1 位作者 肖洒 姬辉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41-43,57,共4页
海上热驱采油中发现伴生H_(2)S,给生产油管带来了腐蚀和安全隐患,为了分析其腐蚀特点,以对其进行腐蚀防护,采用高压釜失重法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中高温含H_(2)S油井采出水中N80钢的腐蚀行为,并探讨了流速和H_(2)S分压的影响,进而筛选评价... 海上热驱采油中发现伴生H_(2)S,给生产油管带来了腐蚀和安全隐患,为了分析其腐蚀特点,以对其进行腐蚀防护,采用高压釜失重法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中高温含H_(2)S油井采出水中N80钢的腐蚀行为,并探讨了流速和H_(2)S分压的影响,进而筛选评价了适用的H_(2)S缓蚀剂。结果表明:在含H_(2)S采出水中N80钢的腐蚀较为严重,80℃时的腐蚀速率最高;随着H_(2)S分压的升高和流速的增大,其腐蚀速率迅速增大。腐蚀后钢表面均存在黑色的硫铁化物,表面产物较疏松、不完整。不同缓蚀剂加入均可抑制腐蚀,其中缓蚀剂CI-S-11的效果最好,其缓蚀率超过85%,可用于现场油管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80钢 中高温 硫化氢 腐蚀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热采环空注氮隔热增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玉豹 张伟 +4 位作者 姬辉 王秋霞 邹剑 张卫行 林珊珊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10期35-39,共5页
为了提高热采效果,降低热采管柱失效风险,海上热采常采用环空注氮的工艺。本文对氮气的隔热效果和增产机理机型了研究。利用软件对不同隔热条件下的井筒沿程温度损失和套管温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隔热油管配套环空充氮工艺相... 为了提高热采效果,降低热采管柱失效风险,海上热采常采用环空注氮的工艺。本文对氮气的隔热效果和增产机理机型了研究。利用软件对不同隔热条件下的井筒沿程温度损失和套管温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隔热油管配套环空充氮工艺相比不采取隔热措施或环空不充氮,井筒沿程热损失最小,套管温度更低,可进一步降低套管受热伸长抬升井口及多轮次吞吐后套管及水泥环受热损坏的风险。通过室内实验对氮气进入地层的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对现场油样的黏度试验表明,加入氮气后原油黏度降低了约10%~30%。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氮气注入地层后的压力情况,结果表明,氮气能增加地层压力。氮气进入地层后能在地层上部形成隔热层,减少油层内热量向上覆岩层的散失,减小油层内的热量损失,提高热利用率。该工艺现场应用情况表明,环空注氮气隔热工艺能有效减小井筒热损失、防止井口抬升,避免套管及水泥环遭受高温破坏,还能提高产量,取得较好的热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空隔热 热损失 注氮隔热 氮气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过热蒸汽锅炉水处理设备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玉豹 崔刚 +2 位作者 张卫行 徐文江 苏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11期36-39,58,共5页
渤海A油田作为海上首个吞吐转驱油田,首次采用过热蒸汽锅炉注热,以最大化动用可采储量,探索此类油藏经济高效开发技术。为保障过热蒸汽锅炉长期稳定运行,结合海上作业环境及资源供给情况,深入开展了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设计研究,通过高... 渤海A油田作为海上首个吞吐转驱油田,首次采用过热蒸汽锅炉注热,以最大化动用可采储量,探索此类油藏经济高效开发技术。为保障过热蒸汽锅炉长期稳定运行,结合海上作业环境及资源供给情况,深入开展了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设计研究,通过高效换热流程、除硬除盐流程、除氧流程优化设计,进一步降低蒸汽锅炉燃料消耗、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满足生产平台吊装作业。截止2022年7月,渤海A油田蒸汽驱先导试验已累计注汽量10.6×104t,锅炉出口蒸汽过热度20~30℃,水处理设备运行平稳,满足过热蒸汽锅炉供水要求,为海上油田在生产平台热采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过热蒸汽锅炉 水处理设备 蒸汽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自喷期生产控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玉豹 孙永涛 林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5期10-12,共3页
多元热流体吞吐井在自喷期油藏温度高、地层能量充足、产能大,一般采取放大生产压差、高速生产的方式,但如果产出速度过大、产出温度过高,会对海上平台现有生产流程造成冲击破坏。同时,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严重时引起地层出砂... 多元热流体吞吐井在自喷期油藏温度高、地层能量充足、产能大,一般采取放大生产压差、高速生产的方式,但如果产出速度过大、产出温度过高,会对海上平台现有生产流程造成冲击破坏。同时,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严重时引起地层出砂,影响多元热流体热采开发效果。为此,通过总结分析多元热流体吞吐井自喷期生产特征,分阶段采取不同方式控制油井生产动态,同时结合室内实验模拟研究多元热流体吞吐井出砂临界流速,在此基础上优化自喷期控制方式,有效指导自喷期生产管理工作。应用效果表明:采取分阶段控制、阶梯式调整油井产能、限制最高产液的方法,能够保护地面生产流程及海洋环境,降低油井出砂风险,对于海上后续稠油热采井自喷期生产管理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热流体自喷期临界流速生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隔热工艺 被引量:5
8
作者 孙玉豹 孙永涛 +2 位作者 山金城 邹剑 张卫行 《石油石化节能》 2013年第7期16-17,67-68,共2页
海上稠油油藏埋深多在1000 m以上,采用普通光油管注汽,井筒热损失大、热能利用率低,同时,套管及水泥环经受高温作用易变形损坏。为此,根据不同环空隔热工艺技术及海上油田热采作业特点,优选隔热油管+环空注氮作为海上油田热采隔热工艺... 海上稠油油藏埋深多在1000 m以上,采用普通光油管注汽,井筒热损失大、热能利用率低,同时,套管及水泥环经受高温作用易变形损坏。为此,根据不同环空隔热工艺技术及海上油田热采作业特点,优选隔热油管+环空注氮作为海上油田热采隔热工艺。利用室内实验及理论计算:确定采用高真空预应力、内连接、P110钢级隔热油管,综合考虑管柱承压、隔热效果及安全等因素:环空注氮压力小于20 MPa、纯度大于97%。现场应用情况表明,隔热油管+环空注氮隔热措施现场操作方便,能够满足现阶段海上稠油热采工艺及安全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热力采油 隔热措施 变形损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水平井冷采试井模型半解析求解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玉豹 刘义刚 +2 位作者 邹剑 张伟 张卫行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9期23-25,35,共4页
试井是目前获取储层、流体动态参数的一种应用普遍的动态监测方法。对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稠油油藏水平井冷采试井数学模型,缺少一种快速求解方法。在此,以构造源函数得到的实空间无井储井底压力解为基础,建立了Laplace数值变换、Lapl... 试井是目前获取储层、流体动态参数的一种应用普遍的动态监测方法。对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稠油油藏水平井冷采试井数学模型,缺少一种快速求解方法。在此,以构造源函数得到的实空间无井储井底压力解为基础,建立了Laplace数值变换、Laplace数值反演、杜哈美原理和Stehfest数值反演为手段的半解析求解方法 ,得到了实空间有井储压力解。利用这种半解析求解方法,得到了井储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对压力-压力导数、压力-标准化压力曲线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试井 启动压力梯度 LAPLACE变换 杜哈美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油井用H_(2)S脱硫剂的评价研究
10
作者 孙玉豹 王少华 +1 位作者 肖洒 姬辉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78-81,93,共5页
部分海上稠油高温热采中产生了少量H_(2)S,游离的H_(2)S会给海上平台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在生产热采井井下注入脱硫剂可以清除游离H_(2)S,并减轻油管腐蚀,但目前就生产油井中脱除H 2S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通过自制装置,在80℃模... 部分海上稠油高温热采中产生了少量H_(2)S,游离的H_(2)S会给海上平台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在生产热采井井下注入脱硫剂可以清除游离H_(2)S,并减轻油管腐蚀,但目前就生产油井中脱除H 2S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通过自制装置,在80℃模拟热采井产出水中评价了脱硫剂的脱硫效果,以及180℃高温老化处理后脱硫剂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失重试验,评价了筛选出的脱硫剂对N80钢腐蚀和缓蚀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剂DES-8的综合性能最好。80℃时含1000 mg/L H_(2)S的模拟地层水中,1000 mg/L脱硫剂DES-8的脱硫率为96%;而高温老化处理对脱硫剂有较大影响,脱硫效果均降低。H_(2)S浓度和CO_(2)的存在对不同浓度的脱硫剂脱硫效果产生较大影响,需要结合实际选用合适的用量。失重结果表明,该脱硫剂与缓蚀剂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80℃时缓蚀率能达到90%左右。因此脱硫剂DES-8能够用于高温井下环境,实现对产出液中游离H_(2)S含量的有效控制,与缓蚀剂结合可有效抑制油管的腐蚀,可进行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脱硫剂 缓蚀剂 高温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热采可降解封窜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11
作者 孙玉豹 张兆年 +3 位作者 吴春洲 王少华 陈立峰 邓俊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制备了一种耐高温可降解封窜剂,对封窜剂的长期稳定性、封堵性能及降解性能进行评价,并考察了封窜剂的现场工业应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组成为20%(w)锂镁层状双氢氧化物+5%(w)聚酰胺+1%(w)过硫酸钠+0.2%(w)硫脲的封窜剂体系在80~160℃... 制备了一种耐高温可降解封窜剂,对封窜剂的长期稳定性、封堵性能及降解性能进行评价,并考察了封窜剂的现场工业应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组成为20%(w)锂镁层状双氢氧化物+5%(w)聚酰胺+1%(w)过硫酸钠+0.2%(w)硫脲的封窜剂体系在80~160℃范围内成胶,成胶时间可控制在1.5~27 h之间,成胶强度保持在G级以上;在250℃下老化90 d的脱水率仅为0.51%,250℃下降解5 d,降解率可达94.2%;在160℃下突破压力可达26.4 MPa,封堵性能良好;聚酰胺可以与锂镁层状双氢氧化物相互交联形成完整的网络交叉互穿结构从而增强封窜剂耐温性能。该封窜剂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封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可降解 耐热性 封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热采延长测试产出液外输沿程温度计算分析
12
作者 孙玉豹 孙永涛 +2 位作者 林涛 马增华 刘海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4期1-3,8,共4页
海上稠油油田探井多元热流体吞吐延长测试,由于产液速度大、周期时间长,钻井平台无法容纳大量产出液,必须通过外输管线至环保船,但海上环境恶劣,为弄清外界环境温度、风速及保温措施对产出液在外输管线沿程温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产出液... 海上稠油油田探井多元热流体吞吐延长测试,由于产液速度大、周期时间长,钻井平台无法容纳大量产出液,必须通过外输管线至环保船,但海上环境恶劣,为弄清外界环境温度、风速及保温措施对产出液在外输管线沿程温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产出液在外输管线流动沿程热损失计算模型,并对环境温度、风速及保温措施对产出液温度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而指导海上探井热采延长测试产出液外输管线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探井测试 外输管线 温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稠油催化改质降黏实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海涛 孙永涛 +2 位作者 林涛 孙玉豹 马增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518,523,共5页
为了探索海上稠油的热催化改质降黏技术的可行性,解决海上稠油的举升和集输问题,针对渤海西部某油田的稠油分析了稠油黏度与族组分关系,选择了PAS、FAS两种阴离子和Zn^(2+)、Cu^(2+)、Mn^(2+)、Fe^(3+)和Ni^(2+)5种阳离子组合共10种催化... 为了探索海上稠油的热催化改质降黏技术的可行性,解决海上稠油的举升和集输问题,针对渤海西部某油田的稠油分析了稠油黏度与族组分关系,选择了PAS、FAS两种阴离子和Zn^(2+)、Cu^(2+)、Mn^(2+)、Fe^(3+)和Ni^(2+)5种阳离子组合共10种催化剂,进行催化改质降黏实验,对比了催化改质前后族组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渤海稠油来说,饱和烃和芳香烃含量越高黏度越低,饱和烃对稠油黏度影响明显大于芳香烃,胶质、沥青质含量越高,其黏度越大,沥青质对于该渤海稠油黏度影响略大于胶质,但由于稠油中胶质含量远大于沥青质含量,因此降低胶质含量是该渤海稠油催化改质的必然选择。PAS-Ni的催化降黏效果最好,可以使该渤海稠油黏度从2167 mPa·s降至566 mPa·s,降黏率为73.88%,PAS-Fe的改质效果次之,稠油黏度降至716 mPa·s,降黏率为66.96%。改质后稠油四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催化改质反应主要降低了胶质含量,增加了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沥青质含量有小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稠油 降黏 催化改质 SARA族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热流体返出气增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涛 孙永涛 +2 位作者 孙玉豹 张伟 张卫行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126-128,共3页
海上油田利用多元热流体热采技术开采稠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多元热流体吞吐热采生产期间,大量气体的产出增加了生产流程的负荷,同时这类气体的释放是一种能量的浪费。通过对多元热流体吞吐井的返出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返出气对原油... 海上油田利用多元热流体热采技术开采稠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多元热流体吞吐热采生产期间,大量气体的产出增加了生产流程的负荷,同时这类气体的释放是一种能量的浪费。通过对多元热流体吞吐井的返出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返出气对原油的影响,探索了一套多元热流体综合利用技术。将多元热流体返出气注入到井组中,利用类似烟道气驱替的作用来提高井组的采收率,提升多元热流体技术的经济附加值,发挥多元热流体技术独一无二的技术和经济优势,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热流体 返出气 增产技术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CO_2/O_2体系中P110钢的腐蚀与防护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海涛 孙永涛 +3 位作者 马增华 王少华 林涛 孙玉豹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7,13,共3页
海上油田在进行多元热流体热采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管柱腐蚀问题。为解决隔热油管腐蚀问题,文章采用动态挂片法对CO2/O2体系中P110钢的高温腐蚀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且评价了一种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在40℃~280℃范围内,P11... 海上油田在进行多元热流体热采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管柱腐蚀问题。为解决隔热油管腐蚀问题,文章采用动态挂片法对CO2/O2体系中P110钢的高温腐蚀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且评价了一种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在40℃~280℃范围内,P110钢的腐蚀速率出现两个极大值,分别在60℃和180℃;高温CO2/O2体系中,少量的氧气(分压0.02MPa)即可极大地加速P110钢的腐蚀;CO2分压超过2MPa后P110腐蚀速率明显加快;所用缓蚀剂在浓度750mg·L-1时可将腐蚀速率降低至0.10772mm·a-1,缓蚀率达94.17%。应用高温缓蚀剂防腐工艺后,注热后起出的隔热油管未出现明显腐蚀,基本满足高温条件下的多元热流体热采防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O2体系 P110钢 高温 腐蚀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热采封窜体系室内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春洲 王少华 +3 位作者 孙玉豹 蒋平 肖洒 汪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4,共7页
针对海上热采气(汽)窜问题,室内考察了一种耐温高强度环保型碱木素冻胶封窜体系的表观黏度、成胶温度、pH值对体系成胶时间、成胶强度的影响,研究了该体系的热稳定性和岩心封堵能力。研究表明,组成为5%碱木素+2%潜在醛类交联剂HDI+1.5%... 针对海上热采气(汽)窜问题,室内考察了一种耐温高强度环保型碱木素冻胶封窜体系的表观黏度、成胶温度、pH值对体系成胶时间、成胶强度的影响,研究了该体系的热稳定性和岩心封堵能力。研究表明,组成为5%碱木素+2%潜在醛类交联剂HDI+1.5%酚类交联促进剂DB+0.5%酰胺类耐温改进剂UR+1%高分子腈类韧性改进剂PL的碱木素封窜体系在常温(25℃)下的黏度为4.7 mPa·s,具有良好的可泵注性;体系成胶温度≥75℃,75℃下成胶时间为30 h,成胶强度为0.084 MPa,温度升高后体系的成胶时间缩短,成胶强度略降,当温度达到280℃时,成胶时间为5 h,成胶强度为0.068 MPa;体系使用的最佳pH值为7.0~9.0之间;该体系在250℃放置60 d后仅有少量脱水,重量变化在5%以内,成胶强度达0.067 MPa,说明体系热稳定性强,可满足高温储层的使用需求。岩心封堵实验表明,该体系封堵岩心后残余阻力因子为114.3;将碱木素封窜体系与泡沫复合使用的碱木素泡沫复合体系(碱木素封窜体系+2.5%磺酸盐类阴离子起泡剂COSL-07),残余阻力因子123.2,封堵效果良好。双管实验表明,碱木素泡沫复合体系使高渗管产液体积分数由80%降至55%,低渗管产液体积分数由20%升至45%,双管综合采出程度提高16.9%,说明该体系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封窜和分流能力,可起到良好的调堵封窜作用,从而有效提升蒸汽驱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热采 碱木素封窜体系 成胶强度 成胶时间 调堵封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稠油热力吞吐用耐温抗盐化学体系的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春洲 王少华 +2 位作者 孙永涛 孙玉豹 汪成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1期62-67,共6页
筛选、复配出适用于渤海稠油热力吞吐用耐温抗盐化学体系,该体系由磺酸盐类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LHSB、苯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及抗盐辅剂A组成,体系各组成浓度为0.3%LHSB+0.2%ABS+0.05%抗盐辅剂A。室内实验表明,该体系可耐温200... 筛选、复配出适用于渤海稠油热力吞吐用耐温抗盐化学体系,该体系由磺酸盐类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LHSB、苯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及抗盐辅剂A组成,体系各组成浓度为0.3%LHSB+0.2%ABS+0.05%抗盐辅剂A。室内实验表明,该体系可耐温200℃,耐NaCl容忍度>30000mg/L、CaCl_2容忍度>1000mg/L。经过200℃老化6h后,该体系50℃下与渤海稠油的界面张力为0.097mN/m,相对于原油与地层水的界面张力降低了99.2%。与煤油浸润后的模拟岩心之间润湿角为8°,可使岩石表面由油湿转变为水湿。在剪切速率16.2s^(-1)、实验温度50℃下考察不同油水比下的降黏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该体系可形成比较好的水包油乳状液,体系降黏率达到98%以上,低含水率下亦不发生反相乳化。弱动力下,原油与体系即会发生乳化,静置1h后分层脱水,说明体系乳化分散效果好。该体系静态洗油率达20%。200℃下驱替效率达61.3%,相对于水驱可提高11.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力吞吐 表面活性剂 耐温抗盐 降黏率 静态洗油 驱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隔热在渤海油田热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利昌 林涛 +3 位作者 孙永涛 孙玉豹 马增华 刘海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5,10,共3页
受到海上特殊作业环境的影响,海上油田热采对隔热有较高的要求。建立井筒数学模型评价了在多元热流体热采中油套环空无氮气隔热、油套环空充氮气隔热、油套环空连续注氮气隔热三种方式,对不同氮气隔热方式的隔热效果分析对比,优选了最... 受到海上特殊作业环境的影响,海上油田热采对隔热有较高的要求。建立井筒数学模型评价了在多元热流体热采中油套环空无氮气隔热、油套环空充氮气隔热、油套环空连续注氮气隔热三种方式,对不同氮气隔热方式的隔热效果分析对比,优选了最佳的隔热方式,同时配套了相应的井筒管柱。研究结果表明油套环空连续注氮气隔热效果最好,井筒沿程热损失较其它环空隔热措施小,套管温度低,同时连续氮气的注入有利于增加地层能量。油套环空连续注氮气隔热在渤海稠油油田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海上热采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多元热流体 热采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水平井蒸汽驱工艺研究与先导试验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文江 崔刚 +3 位作者 孙玉豹 苏毅 白健华 吴春洲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为探索海上非常规稠油多轮次热采吞吐后有效接替开发方式,以渤海A油田Bm井组为例首次开展了海上油田水平井蒸汽驱先导试验。针对蒸汽驱开发面临井筒安全控制要求高、汽窜防治难度大、设备吊装摆放困难等问题,开展了水平井蒸汽驱关键工... 为探索海上非常规稠油多轮次热采吞吐后有效接替开发方式,以渤海A油田Bm井组为例首次开展了海上油田水平井蒸汽驱先导试验。针对蒸汽驱开发面临井筒安全控制要求高、汽窜防治难度大、设备吊装摆放困难等问题,开展了水平井蒸汽驱关键工艺研究,包括水平井蒸汽驱注热安全控制工艺、高温堵调工艺等,并试制了一套适用于海上的小型化/分段卧式过热蒸汽锅炉及配套水处理设备。水平井蒸汽驱先导试验项目于2020年6月进行现场实施,过热锅炉及配套水处理设备运行平稳,水平井蒸汽驱井口、井下管柱工具性能稳定,现场通过注入泡沫段塞实现了液流调控和化学堵调增效的目的。截至2022年12月底,先导试验累产油20.70×10^(4)m^(3)、累增油5.97×10^(4)m^(3),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为后续渤海油田蒸汽驱扩大应用奠定了基础,可为海上稠油热采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蒸汽驱 大井距水平井 井筒安全 过热蒸汽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热采井下工具全金属密封结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厚猛 孙永涛 +3 位作者 孙玉豹 马增华 顾启林 王通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64,共9页
随着海上稠油热采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配套工艺体系逐渐完善,现有的井下工具密封材料和结构不能满足井下工具高低温工况下长期密封的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了全金属密封结构设计,对于井下工具固定连接件之间的静密封采用弹性力学厚壁理论和... 随着海上稠油热采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配套工艺体系逐渐完善,现有的井下工具密封材料和结构不能满足井下工具高低温工况下长期密封的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了全金属密封结构设计,对于井下工具固定连接件之间的静密封采用弹性力学厚壁理论和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球-锥、锥-锥接触应力分布模型,设计了“内球外锥”的密封结构,并对锥角、球面直径等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于热采井下工具运动部件设计了采用金属密封环的全金属滑动密封结构形式,并使用室内试验的方法优化了配合尺寸。在高温排气阀中使用了全金属密封结构,室内多轮次高低温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全金属密封结构动作可靠、在高低温工况下能够长效密封,适合在海上热采井下工具中推广使用。本文研究的全金属密封机构针对海上热采井下工具密封难题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为后续海上热采井下工具系列化标准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海上稠油热采规模化开发安全高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热采 全金属密封 上扣扭矩 接触应力 密封面宽度 结构设计 室内高温试验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