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基纳微米弹性过滤材料的熔喷成型及其过滤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焕惟 张恒 +4 位作者 甄琪 朱斐超 钱晓明 崔景强 张一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8,共9页
为增强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弹性以解决其用于过滤材料脆性大、抗拉性差的不足,以共混熔喷法制备了以丙烯基弹性体(PBE)为增强基的PBE/PP基纳微米纤维材料,测试了PBE/PP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和熔体流变特性,分析了PBE质量分数和熔喷... 为增强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弹性以解决其用于过滤材料脆性大、抗拉性差的不足,以共混熔喷法制备了以丙烯基弹性体(PBE)为增强基的PBE/PP基纳微米纤维材料,测试了PBE/PP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和熔体流变特性,分析了PBE质量分数和熔喷工艺对样品弹性和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E用量增加到85%,该共混体系的熔融峰值从173.6℃降低到165.1℃,结晶度从39.0%逐渐降低到9.8%;纤维直径在0.4~16μm之间呈现二值化分布特性,并且细纤维穿插与粗纤维间以组成立体迂曲的“嵌入”形态;随着PBE的质量分数增大到85%,纤维直径小于2μm的纤维数量占比增大到68.3%,纵、横向弹性回复率分别增大到81.8%和79.1%,进而样品的过滤效率增大约1.8倍,静水压增大到4699.6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材料 熔喷 丙烯基弹性体 过滤性能 静水压阻 纳微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氨酯及其非织造材料成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焕惟 张恒 +4 位作者 李霞 甄琪 崔景强 钱晓明 张一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3212-23218,共7页
非织造材料作为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制成的具有工程结构完整性的纤维集合体,是一种源于纺织技术的功能性纤维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过滤分离和土木建筑等各个领域。随着非织造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结构的优化与性能的提高显... 非织造材料作为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制成的具有工程结构完整性的纤维集合体,是一种源于纺织技术的功能性纤维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过滤分离和土木建筑等各个领域。随着非织造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结构的优化与性能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形状记忆聚氨酯作为一种典型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具有易加工、形变量大、形状记忆效果突出和多样化刺激方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和纺织服装等领域。将形状记忆聚氨酯与非织造成型技术结合,不仅可以保持非织造材料原有特性,还可以赋予其形状记忆功能,为非织造技术的创新与升级提供驱动力,同时也为形状记忆材料的高质应用提供研究方向。目前形状记忆聚氨酯非织造材料的成型方法主要包括共混应用法、直接成网法以及后整理应用法。其中共混应用法包括复合纤维成网和共混纺丝,其优势在于纤维或聚合物之间可充分混合,形状记忆效果均匀;直接成网法包括静电纺丝法和熔喷法,静电纺丝法目前研究最广泛,其优势在于所得纳米级非织造材料质量轻、孔径多且成本低,可用于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熔喷法形状记忆聚氨酯非织造材料结构蓬松、纤网孔隙小且孔隙率大,可广泛应用于吸油材料、过滤材料和隔音材料等领域;后整理应用法包括涂敷及形状记忆聚氨酯的溶液形式应用,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成本低,且形状记忆效果优良。目前形状记忆聚氨酯非织造材料的应用依然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要实现产业化、功能化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本文阐述了形状记忆聚氨酯的记忆机理、分类和应用领域等,分析了形状记忆聚氨酯非织造材料成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形状记忆聚氨酯非织造材料今后的研发与高质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氨酯 非织造材料 成型方法 功能性纤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熔喷法非织造材料的应用及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孙焕惟 张恒 +3 位作者 甄琪 宋卫民 朱斐超 张一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53,共8页
为促进聚乳酸熔喷法非织造材料在医疗卫生、过滤分离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功能性应用,进而缓解传统石油基熔喷法非织造材料所带来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文中对聚乳酸熔喷法非织造材料的成型、应用及改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聚乳酸... 为促进聚乳酸熔喷法非织造材料在医疗卫生、过滤分离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功能性应用,进而缓解传统石油基熔喷法非织造材料所带来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文中对聚乳酸熔喷法非织造材料的成型、应用及改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聚乳酸熔喷法非织造材料的改性方法,并总结了聚乳酸熔喷法非织造材料的增韧改性、增塑改性、耐热改性及其他功能性改性。最后指出增强聚乳酸熔喷法非织造材料的功能性是其应用推广的必要前提,通过对聚乳酸熔喷法非织造材料的改性研究分析,为后续聚乳酸熔喷法非织造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非织造材料 纳微米纤维 聚乳酸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非织造材料的后牵伸辅助熔喷成形工艺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焕惟 张恒 +4 位作者 崔景强 朱斐超 王国锋 苏天阳 甄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93,共8页
为改善聚乳酸(PLA)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在PLA热力学性能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后牵伸辅助熔喷成形工艺一步法制备了高结晶度的PLA熔喷非织造材料,并对材料的外观形态、拉伸断裂性能和顶破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LA聚合物的玻璃... 为改善聚乳酸(PLA)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在PLA热力学性能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后牵伸辅助熔喷成形工艺一步法制备了高结晶度的PLA熔喷非织造材料,并对材料的外观形态、拉伸断裂性能和顶破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LA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69℃,熔点为162.6℃,可以很好地用于高牵伸倍率的后牵伸辅助熔喷成形;随着牵伸倍率从1.0增大到3.0,高取向纤维(取向角度≤20°)的数量占比从28%增大至100%,超细纤维(纤维直径≤3μm)的数量占比从23%增大到67%;同时,材料的结晶度从1.22%增大到37.43%,纵向拉伸断裂强度增大到4.33 N/mm^(2),顶破强力增大到36.8 N,力学性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材料 聚乳酸 微纳米纤维 后牵伸辅助熔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热风非织造布的热复合工艺及其液体非对称传输性能
5
作者 胡俊杰 张恒 +3 位作者 高超 黄培文 孙焕惟 甄琪 《产业用纺织品》 2022年第6期12-19,共8页
以聚乳酸(PLA)熔喷非织造布和聚酯/聚乙烯(PET/PE)热风非织造布为基材,通过热复合工艺制备熔喷/热风非织造布,并对其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和液体非对称传输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的PLA熔喷非织造布与大孔隙的PET/PE热风非... 以聚乳酸(PLA)熔喷非织造布和聚酯/聚乙烯(PET/PE)热风非织造布为基材,通过热复合工艺制备熔喷/热风非织造布,并对其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和液体非对称传输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的PLA熔喷非织造布与大孔隙的PET/PE热风非织造布在热和压力的作用下紧密复合,形成清晰的梯度结构;通过调控热复合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工艺参数,可实现对熔喷/热风非织造布试样力学性能和透气性的调控;热复合温度为120℃、热复合压力为0.52 MPa、热复合速度为2.2 m/min时,试样的单向水分传输能力指数达15.75,适用于敷料、纸尿裤等医卫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布 熔喷/热风工艺 热复合 液体非对称传输 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