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入式端侧吻合加Prolene线连续缝合在胰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乔建文 李胜勇 +4 位作者 耿建利 于仲剑 高若辉 汤天平 孙治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6期540-540,545,共2页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v,PD)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目前常采用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其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优于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采用胰肠端侧吻合加外...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v,PD)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目前常采用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其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优于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采用胰肠端侧吻合加外层Prolene线连续缝合的PD31例,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连续缝合术 胰肠吻合术 胰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操作孔腹腔镜单孔法治疗腹股沟管内隐睾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国鑫 孙治环 +5 位作者 郝春生 叶辉 白东升 邱莹 牛志尚 宋晋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3,70,共3页
目的:探讨带操作孔腹腔镜单孔法行隐睾下降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带操作孔腹腔镜单孔法行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21例隐睾。在脐部开放式置入1个10 mm trocar,使用带操作孔腹腔镜松解精索及输精管,将睾丸固定于... 目的:探讨带操作孔腹腔镜单孔法行隐睾下降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带操作孔腹腔镜单孔法行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21例隐睾。在脐部开放式置入1个10 mm trocar,使用带操作孔腹腔镜松解精索及输精管,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睾丸固定于阴囊底。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70 min。术后2~3 d出院。21例术后随访1年,无睾丸萎缩或回缩,无腹股沟斜疝或脐疝发生。结论带操作孔腹腔镜单孔法治疗腹股沟管内隐睾可行,术后腹部无瘢痕,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操作孔腹腔镜 单孔 隐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di括约肌狭窄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温德才 高若辉 +3 位作者 耿建利 战志勇 孙治环 郭仁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ODDI括约肌狭窄 病理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术式前辅以动脉灌注化疗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耿建利 高若辉 +2 位作者 于松杨 孙治环 张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0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保留 术式 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被引量:1
5
作者 战志勇 孙治环 +3 位作者 张焕虎 于仲剑 王太泽 王素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腹肌沟疝 外科手术 改良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和X线透视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对比 被引量:11
6
作者 连丹丹 孙宸 +2 位作者 张传鹏 孙治环 宋国鑫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56-58,共3页
对比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USGSE)和X线透视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将80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40例(USGSE组),X线透视空气灌肠复位40例(空气灌肠组)。比较2种灌肠复位方法的灌肠压力、... 对比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USGSE)和X线透视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将80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40例(USGSE组),X线透视空气灌肠复位40例(空气灌肠组)。比较2种灌肠复位方法的灌肠压力、复位成功率、耗时、花费等。两组平均操作时间及复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灌肠压力USGSE组较空气灌肠组大[(10.95±1.54)k Pa比(9.6±1.26)k Pa,P<0.001],USGSE组花费较空气灌肠组少[(339.23±10.73)元比(378.23±18.20)元,P<0.001]。亚组分析显示,发病时间<48 h的患儿灌肠治疗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发病时间≥48 h的患儿(98.30%比54.50%,连续校正χ^(2)=22.16,P<0.001)。USGSE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复位成功率及操作时间同空气灌肠相近,且具备花费少、无辐射等优势,有推广价值。对于发病时间≥48 h的患儿,灌肠复位是安全有效的,但中转开腹率较高,需在严格遵循指征的基础上仔细鉴别肠穿孔及坏死症状,避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空气灌肠 生理盐水灌肠 超声引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