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科学与硅烷系防水涂料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江安 《化学建材》 1996年第3期115-115,120,共2页
依照界面科学原理,叙述硅烷系防水涂料在水泥混凝土表面的作用。
关键词 建筑涂料 防水涂料 界面 硅烷 表面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矾石膨胀剂性能与作用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江安 《化学建材》 1995年第2期74-75,共2页
介绍了明矾石膨胀剂的性能,阐述了该剂膨胀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混凝土 膨胀剂 明矾石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层体系与建筑构造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江安 《安徽建筑》 1995年第Z1期1-2,共2页
本文认为从微观世界到宏观宇宙存在覆层体系共性,依此概念可说明建筑物的某些构造及其耐久性,并可进而研讨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覆层体 建筑物 混凝土结构 建筑构造 水泥砂浆层 耐久性 物质世界 装饰层 质量问题 钢筋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硅灰和高强度混凝土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江安 《房材与应用》 1997年第5期43-45,共3页
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实例,粉煤灰和硅灰的性质及其在水泥水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 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粉煤灰 硅灰 水泥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界面科学与硅酸盐废渣胶凝材料──激发反应原理和应用之五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江安 《房材与应用》 1997年第4期36-39,共4页
本文依照界面科学原理,浅谈粉煤灰等三种硅酸盐废渣的表面性质,及其界面激发反应和应用,并提出作者的意见。
关键词 硅酸盐废渣 胶凝材料 界面科学 激发反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业废渣作混合材生产混合硅酸盐水泥类的V型模式
6
作者 孙江安 《建筑节能》 CAS 1991年第2期45-47,共3页
本文通过水泥水化反应(碱性激发和硫酸盐激发)及其生成物的实际,利用抽象和演绎的思考方法,把这种反应过程简化为V型模式,为研究者提供条理性和逻辑性,为初学者提供学习和理解的端绪。
关键词 混合硅酸盐水泥 水泥工业 水泥水化反应 混合材料 条理性 工业废渣 混凝土收缩裂缝 火山灰质混合材 水泥熟料 集料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与冻害
7
作者 孙江安 《建筑节能》 CAS 1990年第2期40-41,共2页
在地球高纬度地区(如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等高寒地区),风雪严寒的冬季气候,对于硅酸盐砌块、普通混凝土以及粘土砖瓦等硅酸盐建筑材料,确实是一种严格的考验。多数硅酸盐建材在生产中,原料都需加水拌合。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抗冻性 建筑材料 高寒地区 拌合 高纬度地区 硬化水泥浆体 强度损失 冬季气候 体积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
8
作者 孙江安 《建筑节能》 CAS 1990年第4期45-46,共2页
硅灰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重视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用的硅酸盐掺合料,并在几次匡际学术会议上得到公认。硅灰的欧美英文名称是Silica fume,它是冶炼硅铁合金(或硅钢)
关键词 硅灰 掺合料 混凝土拌合物 硅铁合金 学术会议 高强度混凝土 和易性 抗碳化性能 混凝土试件 集料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现场浇筑高强度混凝土的现状
9
作者 孙江安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2-44,共3页
国外现场浇筑高强度混凝土的现状孙江安(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合肥230001)近年使用高强度混凝士日益增多.有关方面对此的研究和开发也很盛行。1940年日本吉田德次郎博士的报告说,采用低水灰比、加压脱水和振动捣固的方... 国外现场浇筑高强度混凝土的现状孙江安(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合肥230001)近年使用高强度混凝士日益增多.有关方面对此的研究和开发也很盛行。1940年日本吉田德次郎博士的报告说,采用低水灰比、加压脱水和振动捣固的方法,可以制得28d抗压强度为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浇筑 骨料 混合材料 国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煅烧粉煤灰轻骨料诸性质的研讨─—激发反应原理和应用之四
10
作者 孙江安 《硅酸盐建筑制品》 1996年第1期46-48,共3页
非煅烧粉煤灰轻骨料是合理利用粉煤灰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研讨此种轻骨料的各种性质。
关键词 粉煤灰 轻骨料 非煅烧 激发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用隔离剂
11
作者 孙江安 《化学建材》 1993年第1期40-40,共1页
隔离剂,别名脱模剂、脱模润滑剂,或称混凝土用脱模涂料。即水泥混凝土构件脱模时,为了使之容易脱模而预先在模型板内表面上涂布的涂料。1.隔离剂的性能1.1 容易均匀地涂布在模板的内表面上,且与模板有良好的附着力。1.2 在空气中较短时... 隔离剂,别名脱模剂、脱模润滑剂,或称混凝土用脱模涂料。即水泥混凝土构件脱模时,为了使之容易脱模而预先在模型板内表面上涂布的涂料。1.隔离剂的性能1.1 容易均匀地涂布在模板的内表面上,且与模板有良好的附着力。1.2 在空气中较短时间内能形成稳定的厚约20~40u 薄膜。此薄膜,有的是隔离剂在空气中自行形成,有的则是隔离剂与混凝土表面的氢氧化钙(水泥在水化中析出)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1.3 由隔离剂形成的薄膜具有坚牢性,即在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振捣中,以及在构件成型后的常温或蒸汽养护下,不破裂,不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隔离剂 性能
全文增补中
混凝土的抗冻性
12
作者 孙江安 《建筑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1-41,共1页
<正> 混凝土的冻害是由冻融循环作用引起的。在施工后的硬化初期,当强度还很低时,在混凝土内部的孔隙中,含有尚未与水泥化合的自由水。在冰冻气温下,此自由水先在靠近混凝土表面较大的孔隙中开始冻结成冰,体积膨胀约9%,即对孔壁... <正> 混凝土的冻害是由冻融循环作用引起的。在施工后的硬化初期,当强度还很低时,在混凝土内部的孔隙中,含有尚未与水泥化合的自由水。在冰冻气温下,此自由水先在靠近混凝土表面较大的孔隙中开始冻结成冰,体积膨胀约9%,即对孔壁产生膨胀压力;同时,对于相连的孔隙的自由水产生水压,并向正在硬化中的孔壁施加水压力;这些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抗冻性 外加剂
原文传递
酷暑期施工混凝土表面出现冷缝的原因及其防治
13
作者 孙江安 《建筑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36,共3页
本文针对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以及沿海、盆地、沙漠等地区夏季酷暑高温天气,叙述冷缝的特征,并从气温条件和混凝土所用原材料两个方面,分析了出现冷缝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建设。
关键词 夏季施工 混凝土 冷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