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记忆依赖型导数的岩石黏弹塑性蠕变模型
1
作者 程艳晨 孙林娜 +2 位作者 张黎明 王在泉 文金浩 《中国矿山工程》 2025年第2期42-47,共6页
为准确表征岩石非线性加速蠕变阶段特性,本文基于记忆依赖型导数理论,构建一个能反映岩石黏弹塑性特性的非线性蠕变模型。将记忆依赖型黏壶、胡克体、塑性元件与记忆依赖型黏壶并联组成的非线性黏塑性体串联,建立了一个新的岩石非线性... 为准确表征岩石非线性加速蠕变阶段特性,本文基于记忆依赖型导数理论,构建一个能反映岩石黏弹塑性特性的非线性蠕变模型。将记忆依赖型黏壶、胡克体、塑性元件与记忆依赖型黏壶并联组成的非线性黏塑性体串联,建立了一个新的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并将其推广到三维空间。应力水平较低时,胡克体和记忆依赖型黏壶可有效描述岩石的瞬时应变和等速应变特征;当应力水平超过岩石的长期强度时,非线性黏塑性体可准确反映岩石的非线性加速蠕变特征。采用页岩、绿片岩和黏土的蠕变数据对比记忆依赖型蠕变模型、分数阶蠕变模型和黏弹塑性蠕变模型的准确度,发现本文模型刻画岩土体蠕变变形的拟合度优于其他模型,尤其在表征岩土体非线性蠕变特征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蠕变 记忆依赖型导数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双排微型桩-锚-撑组合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闫楠 郝增明 +3 位作者 白晓宇 张立 孙林娜 张启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95-2309,共15页
为深入研究深厚杂填土地层深基坑微型桩-锚-撑组合支护结构随基坑开挖的受力与变形演化规律,首先,依托青岛市某深基坑工程开展双排微型桩-锚-撑原位试验,分析开挖工况下前、后排桩的桩身弯矩分布规律;然后,结合ABAQUS有限元模拟方法,明... 为深入研究深厚杂填土地层深基坑微型桩-锚-撑组合支护结构随基坑开挖的受力与变形演化规律,首先,依托青岛市某深基坑工程开展双排微型桩-锚-撑原位试验,分析开挖工况下前、后排桩的桩身弯矩分布规律;然后,结合ABAQUS有限元模拟方法,明确微型桩、预应力锚索与钢支撑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基坑变形规律;最后,揭示微型桩桩径变化、支护结构作用对桩身受力及基坑变形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开挖深度引起桩身正弯矩和负弯矩不断增大,极值点位置不断下移,桩身弯矩整体呈正“S”形分布;开挖至基底,前排桩的桩身反弯点分别位于钢支撑下方0.5 m和开挖面位置,后排桩的桩身反弯点分别位于钢支撑下方0.5 m和开挖面下方1.0 m范围内;基坑开挖竖向影响范围约为1.35H(H为基坑开挖深度),桩径增加近1倍,土体水平位移仅减少约51%,且随桩径继续增加,其对于限制基坑变形效果不显著;相较于桩锚支护结构,桩-锚-撑支护结构作用下,前、后排桩的最大水平位移分别减小34.9%和27.3%,基坑土体的最大水平位移减小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微型桩 锚索 钢支撑 原位试验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目标的多能互补能源站运行策略研究
3
作者 褚赛 刘启明 +2 位作者 许抗吾 牛笑晨 孙林娜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以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会议中心为例,采用DeST建立建筑能耗模型,进行了全年逐时负荷计算,依据项目所在地政策要求、资源禀赋及场地条件,确定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的复合式系统,地源热泵制冷装机占比30.11%,制热装机占比32.21%,可再生... 以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会议中心为例,采用DeST建立建筑能耗模型,进行了全年逐时负荷计算,依据项目所在地政策要求、资源禀赋及场地条件,确定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的复合式系统,地源热泵制冷装机占比30.11%,制热装机占比32.21%,可再生能源制冷制热装机占比均为100%。通过对多能互补能源站中地源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循环水泵等设备的运行特性分析,提出了基于高效目标的机组最优能效加载+水泵变压差变流量控制策略,并与常规控制系统设定的机组顺次加载+水泵定压差变流量控制策略进行了全年运行能耗比较。结果显示:基于高效目标下的能源站控制策略供暖综合能效为3.36,较常规控制策略节能4.25%,能效提升4.44%;制冷综合能效为4.77,较常规控制策略节能11.03%,能效提升12.40%。该控制策略节能效果显著,可为类似多能互补能源站节能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高效能源站 控制策略 最优能效 变压差 变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型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鹏松 贺可强 +5 位作者 陈小羊 孙延龙 吴靖江 孙林娜 李精昆 逄淑祥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2-59,共8页
以三峡库区树坪滑坡为例,在综合分析降雨型滑坡位移变化特征与降雨量动力因素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灰色关联理论,提出了一种确定边坡抗剪强度参数的综合反演测定计算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测定方法试验样本数量偏少,以少量样本试验结果代... 以三峡库区树坪滑坡为例,在综合分析降雨型滑坡位移变化特征与降雨量动力因素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灰色关联理论,提出了一种确定边坡抗剪强度参数的综合反演测定计算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测定方法试验样本数量偏少,以少量样本试验结果代替边坡整体抗剪强度参数取值及试验成本高的局限性,且操作步骤易于实施,计算成本相较于其他测定方法低。通过计算可以获得边坡的抗剪强度参数的取值,此计算结果更能代表边坡整体参数取值,并验证了该方法对降雨型滑坡抗剪强度参数的真实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 抗剪强度 反分析 灰色关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效目标的空气源热泵优化控制策略
5
作者 牛笑晨 褚赛 +2 位作者 刘启明 许抗吾 孙林娜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5期18-23,30,共7页
热泵机组能耗在空调系统中占比最大,多台联合运行的热泵机组在建筑部分负荷率下存在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构建了热泵机组能效、供能量的二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以多台热泵机组联合运行时总能耗最低为目标,给出了部分负荷率下机组最佳... 热泵机组能耗在空调系统中占比最大,多台联合运行的热泵机组在建筑部分负荷率下存在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构建了热泵机组能效、供能量的二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以多台热泵机组联合运行时总能耗最低为目标,给出了部分负荷率下机组最佳运行台数的计算方法。以北京某办公建筑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为例,结合空调系统全年冷热负荷分布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运行策略下热泵机组的运行能耗。结果表明,最优能效算法控制策略在满足建筑冷负荷需求的同时,可优化分配机组所承担的负荷,与传统顺序控制相比,该控制策略在制冷季典型日能耗可降低7.2%,全年能耗降低5.4%,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可为类似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能效模型 负荷分配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的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开发
6
作者 孙寅 魏俊辉 +2 位作者 孙林娜 刘启明 甄璐莹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1期43-55,107,共14页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地源热泵系统是应用地热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提升工作效率,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以C#编程语言下的WPF框架开发了一款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并依托于某项目对该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地源热泵系统是应用地热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提升工作效率,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以C#编程语言下的WPF框架开发了一款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并依托于某项目对该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用性、准确性进行了验证。该软件运行结果表明选用2台某地源热泵机组及5台某空气源热泵机组可承担该项目冷热负荷,每年耗能为4347.36MWh,总能耗费用449.53万元,单平米能耗费用33.30元/m^(2),在得到特定比例补贴的情况下投资成本总计3545.92万元,单平米造价262.66元/m^(2),与原设计方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方案设计 C#程序设计 W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林娜 龚晓南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6-848,共3页
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与桩间土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散体材料桩在一定深度内发生鼓胀破坏,因此,将复合地基分为鼓胀段、非鼓胀段和下卧层3段进行沉降计算。假定桩-土协调变形,利用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理论推导出散体材料桩复合... 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与桩间土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散体材料桩在一定深度内发生鼓胀破坏,因此,将复合地基分为鼓胀段、非鼓胀段和下卧层3段进行沉降计算。假定桩-土协调变形,利用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理论推导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公式,为按沉降控制的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计算依据。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材料桩 复合地基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教育”背景下的MOOC+SPOC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以《土力学》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孙林娜 时伟 +2 位作者 郭栋 白晓宇 杨忠年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1期207-210,共4页
针对新时代高等教育课堂革命关键问题,探索“智能+教育”背景下工科专业基础课程MOOC+SPOC教学模式。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为例,通过课程教学结构改革,建设土力学MOOC和虚拟仿真智能土工实验室,将以教师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 针对新时代高等教育课堂革命关键问题,探索“智能+教育”背景下工科专业基础课程MOOC+SPOC教学模式。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为例,通过课程教学结构改革,建设土力学MOOC和虚拟仿真智能土工实验室,将以教师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以学生为中心的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设计,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多元考评体系,实现“两性一度”课程目标,打造土力学一流金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SPOC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 虚拟仿真 多元考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林娜 龚晓南 张菁莉 《科技通报》 2007年第1期97-101,共5页
根据桩土变形连续及协调条件,采用土力学及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在鼓胀变形情况下桩与桩间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推导出当桩周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工程实例验证... 根据桩土变形连续及协调条件,采用土力学及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在鼓胀变形情况下桩与桩间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推导出当桩周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工程实例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材料桩 复合地基 应力-应变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墙复合土钉墙的协同作用机理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林娜 徐福宾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4-322,共9页
为进一步明确复合式支护结构间的协同作用机理,以水泥土墙复合土钉墙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在分析工程实例基本作用规律的基础上,以水泥土墙水平位移为衡量指标,利用墙钉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墙... 为进一步明确复合式支护结构间的协同作用机理,以水泥土墙复合土钉墙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在分析工程实例基本作用规律的基础上,以水泥土墙水平位移为衡量指标,利用墙钉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墙宽,当墙钉比为7.00%~12.00%时,最大水平位移明显减少;在墙钉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土墙在基坑边缘时,约束水平位移最为明显,后移影响土钉轴力的发挥;改变土钉倾角,当墙钉比为8.90%~9.20%时,位移明显减少,最大水平位移最小.因此,当墙钉比为8.00%~9.50%时,支护结构受力合理,协同作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墙 复合土钉墙 三维数值模拟 墙钉比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热流法和恒温法的岩土热物性试验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尧 孙林娜 +2 位作者 魏俊辉 刘启明 褚赛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7期22-28,共7页
目前岩土热物性测试仪采用的方法包括两种:恒热流法和恒温法,通过介绍两种测试方法的区别及模型算法,以北京市某公建项目岩土热物性测试结果为基准,利用TRNSYS软件分别模拟了恒热流法和恒温法的测试工况,针对模拟结果展开分析研究。经对... 目前岩土热物性测试仪采用的方法包括两种:恒热流法和恒温法,通过介绍两种测试方法的区别及模型算法,以北京市某公建项目岩土热物性测试结果为基准,利用TRNSYS软件分别模拟了恒热流法和恒温法的测试工况,针对模拟结果展开分析研究。经对比,试验时间至48 h时,两种测试方法利用软件模拟出的延米换热量与现场测试结果的误差在10%以内,表明若已知项目周边的地层热物性参数如地层的导热系数、热扩散率等,可将软件模拟结果作为前期地埋管系统设计的依据,并作为后续热物性勘察结果验证的参考数据。此外,根据模拟结果,由于夏季地埋管流体在设计工况下与土壤的温差值较大,为了使流体尽快达到设计工况点,恒温法测试时应选用较大的功率,否则48 h内的测试值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热物性试验 TRNSYS 恒热流法 恒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承台下考虑有效桩长的柔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林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663-666,共4页
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柔性桩存在有效桩长。考虑刚性基础对桩顶部桩-土相对位移的限制,假定桩侧摩阻力为双折线三角形分布,根据桩-土协调变形,推导出复合地基中柔性桩的有效桩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柔性桩复合地基压缩层分为三层进... 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柔性桩存在有效桩长。考虑刚性基础对桩顶部桩-土相对位移的限制,假定桩侧摩阻力为双折线三角形分布,根据桩-土协调变形,推导出复合地基中柔性桩的有效桩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柔性桩复合地基压缩层分为三层进行沉降计算。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是有效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桩长 复合模量 柔性桩复合地基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静压桩在建筑物加固纠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林娜 龚晓南 《低温建筑技术》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某银行营业楼由于临近地下管道施工引起不均匀沉降,造成倾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需进行加固纠偏处理。采用锚杆静压桩结合掏土法进行加固纠偏,加固效果可靠。此外,对由锚杆静压桩施工引起的附加沉降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锚杆静压桩 掏土法 加固纠偏 附加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沉降控制的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林娜 龚晓南 《地基处理》 2007年第1期3-8,共6页
复合地基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处理深厚软弱地基时沉降控制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对复合地基按沉降控制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按沉降控制的优化设计进行了... 复合地基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处理深厚软弱地基时沉降控制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对复合地基按沉降控制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按沉降控制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按沉降控制设计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林娜 徐福宾 《低温建筑技术》 2019年第11期60-63,80,共5页
文中介绍了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合截水帷幕复合土钉墙工程实例,分析了其基本作用规律,总结了复合土钉墙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讨论与分析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复合土钉墙 研究现状 作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下水渗流影响的衬砌隧洞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黎明 李鹏 +1 位作者 孙林娜 王在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87,93,共5页
考虑地下水渗流场的作用,将含水围岩作为两相介质体,视外水压力为渗透水作用在围岩和衬砌应力场中的体积力,分别考虑围岩与衬砌的渗透系数,并基于岩体应变非线性软化特征,对衬砌隧洞进行弹塑性分析,得到了渗流场作用下围岩与衬砌的应力... 考虑地下水渗流场的作用,将含水围岩作为两相介质体,视外水压力为渗透水作用在围岩和衬砌应力场中的体积力,分别考虑围岩与衬砌的渗透系数,并基于岩体应变非线性软化特征,对衬砌隧洞进行弹塑性分析,得到了渗流场作用下围岩与衬砌的应力和位移解析计算式,并得到围岩开始产生屈服的极限应力。计算表明,当考虑渗透水压力作用时,围岩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都增大,并使围岩塑性区扩展;当隧洞围岩、衬砌材料的渗透系数差异显著时,不能简化为等渗透系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作用 隧洞 衬砌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诱发堆积层滑坡位移动力学参数及其在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以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分析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贺可强 李相然 +1 位作者 孙林娜 王思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83-2989,共7页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月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该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月平均位移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月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该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月平均位移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参数。并根据三峡库区降雨量与堆积层边坡位移相关关系论证了应用该位移动力学参数评价堆积层边坡稳定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动力学参数对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排水工程实施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该边坡排水工程前后的稳定性变化相吻合。这表明了加卸载响应比位移动力学参数是堆积层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一种有效位移动力学参数,可以运用该位移动力学参数对该类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位移动力学参数 加卸载响应比 黄腊石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贺可强 孙林娜 郭宗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1-6,共6页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降雨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作为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平均位移速率的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降雨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作为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平均位移速率的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参数,并根据堆积层边坡位移动力学规律论证了该位移动力学参数在滑坡预测预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分别以三峡库区新滩滑坡和黄腊石滑坡为实例,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参数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与预测.评价与预测结果与滑坡稳定性演化规律相吻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了加卸载响应比是一种有效的位移动力学评价参数,可以运用该参数对堆积层边坡稳定性及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位移动力学参数 加卸载响应比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塔气水比对冷却水系统运行的影响分析研究
19
作者 孙林娜 魏俊辉 +2 位作者 刘启明 褚赛 许抗吾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6期782-790,共9页
目前空调水系统节能是建筑行业内较为普遍的有效手段之一,冷却侧系统节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并分析了冷却塔冷却原理,其中外界湿球温度及逼近度是影响冷却塔效率的决定性因素,逼近度范围在3~5℃是经济合理的。通过对冷却塔系统... 目前空调水系统节能是建筑行业内较为普遍的有效手段之一,冷却侧系统节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并分析了冷却塔冷却原理,其中外界湿球温度及逼近度是影响冷却塔效率的决定性因素,逼近度范围在3~5℃是经济合理的。通过对冷却塔系统运行工况的热工计算分析,气水比与冷却塔特性数及冷却数息息相关,也是决定冷却塔出水温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进一步研究气水比与冷却塔特性数及冷却数的关系发现,考虑到冷却塔的经济性,常规冷却水系统设计工况下的气水比经济适用范围为0.8~1.0,若同时考虑到系统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建议冷却塔特性数不低于0.8,同时气水比不高于1.2。冷却侧系统制定运行策略时需考虑冷却塔空气流量及冷却水流量的敏感变化区间,实现高效调节,避免能源的无效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水 逼近度 气水比 冷却塔特性数 冷却数 冷却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林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2期59-61,共3页
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和接受爱国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爱国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和接受爱国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爱国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不了解,而且会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