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月成 李永飞 孙守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1-248,共8页
为了充分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数据蕴含的有关地下岩性、物性和流体的空间分布信息、进一步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精度、改善油藏数值模拟效果,探讨了提高叠前地震道集质量、改善井震匹配关系及多学科一体化研究的新方法。通过不同偏移距地震道... 为了充分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数据蕴含的有关地下岩性、物性和流体的空间分布信息、进一步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精度、改善油藏数值模拟效果,探讨了提高叠前地震道集质量、改善井震匹配关系及多学科一体化研究的新方法。通过不同偏移距地震道的频谱均衡对地层吸收作用和动较拉伸效应造成的远偏移距地震数据波形畸变现象进行了校正;通过构建高精度的三维数据体时深转换速度模型提高了地震数据体在深度域与测井曲线深度的一致性;并采用岩石物理、地震反演、地质建模和油气藏数值模拟多学科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对多学科研究进行循环反馈,不断优化三维地质模型的准确性、提升油藏模拟吻合度。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偏移距地震道的频谱均衡技术的应用消除了远偏移距地震波形畸变现象,使地震波能量集中到有效频带范围内;将地质统计学反演的高分辨率速度体与层间网格自动剖分技术相结合建立的三维时深转换新方法保障了深度域的三维地震数据体与测井曲线的精细匹配,时深转换后的深度域地震反演数据体与测井曲线在深度和数值两方面一致性都很好;同时基于新建地质模型得到的数值模拟数据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度高、生产历史拟合效果好,重新计算的地质储量与动态储量的差异大大缩小,解决了某气田长期存在的三维地质模型精度不高、动静储量差异大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道集 频谱均衡 三维时深转换 精细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据体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精细构建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月成 张楠 +2 位作者 李成立 马光克 朱恒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5-152,共8页
由于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绝大部分是时间域的,要与深度域钻测井资料紧密结合,时深转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常规时深转换方法主要是针对二维构造面提出的,难以满足三维数据体精细时深转换的要求。通过综合测井、地震、地质、油藏等多... 由于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绝大部分是时间域的,要与深度域钻测井资料紧密结合,时深转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常规时深转换方法主要是针对二维构造面提出的,难以满足三维数据体精细时深转换的要求。通过综合测井、地震、地质、油藏等多专业信息,以地震处理速度、钻井时深关系、高分辨率反演速度体、地震解释成果、声波测井曲线和已有地质认识为基础,借鉴剥层法和变速成图思想,针对三维体的精细时深转换提出了"高分辨率反演速度体+控制层位+层间网格智能剖分"的三维速度建模新方法。采用该方法建立的速度模型井间加入了地震信息和已有地质认识,较单纯用井数据插值更精确,且符合岩性分布变化趋势,同时较地震处理速度场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和准确性。采用该方法进行三维体时深转换能够达到深度域地震数据体与测井曲线一一对应,便于油藏工程师进行储层连通性研究和开发方案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深转换 精细建模 数值模拟 三维数据体 一体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移地震叠前同时反演关键技术及其在D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月成 李永飞 +1 位作者 孙守亮 张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8,I0003,I0004,共11页
为消除时移地震数据间由地震采集和处理等因素引起的差异,突出与油气藏内部流体变化有关的时移差异,需要对时移地震数据的监测测线与原始测线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在时移地震数据互均衡处理、时差校正和分角度子波提取的基础上,对D气田... 为消除时移地震数据间由地震采集和处理等因素引起的差异,突出与油气藏内部流体变化有关的时移差异,需要对时移地震数据的监测测线与原始测线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在时移地震数据互均衡处理、时差校正和分角度子波提取的基础上,对D气田时移地震的多个限角叠加地震数据进行叠前同时反演,得到纵波波阻抗、横波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和密度等属性的时移差异数据。反演的时移差异属性对D气田的开发动用区块表现清晰,能够进行气藏模型优化,预测剩余储量分布,对D气田的二次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技术 叠前同时反演 限角叠加地震数据 时移差异 气藏模型优化 剩余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移地震在中国海上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家雄 谢玉洪 +3 位作者 陈志宏 Martin Riviere 刘薇薇 孙月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5-292,162,共8页
本文介绍了崖城13-1、东方1-1两个海上气田时移地震的应用与实践。文章通过介绍岩石物理实验、时移地震资料处理、综合解释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对崖城13-1气田的生产动用区块、剩余气分布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东方1-1气田进... 本文介绍了崖城13-1、东方1-1两个海上气田时移地震的应用与实践。文章通过介绍岩石物理实验、时移地震资料处理、综合解释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对崖城13-1气田的生产动用区块、剩余气分布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东方1-1气田进行了系统的时移地震综合研究。在东方1-1气田的时移地震研究过程中,克服了多批次地质资料的匹配处理、无法直接用井资料进行地震动态标定、气田开发导致开发区块压力下降而各气层组气水边界基本不变等难题,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已被应用于气田开发调整方案的设计。开发调整井资料显示东方1-1气田时移地震预测结果正确,可使气田提高一定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城13-1气田 东方1-1气田 岩石物理实验 时移地震数据处理 时移地震数据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于地震分辨率极限的薄储集层预测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家雄 刘薇薇 +1 位作者 孙月成 隋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4-556,共3页
尽管多数学者都接受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是λ/4,但目前发现的许多储集层的厚度都小于λ/4.总结了几种预测薄储集层的有效方法,并就每一种方法的适用性和边界条件进行了界定。这些方法在各油气田的实际应用中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地震 分辨率 分辨率准则 薄储集层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技术在崖城13-1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家雄 孙月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1,127-128,共6页
崖城13-1气田是中国海域内最早发现的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该气田做过多轮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工作,并且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研究方法,比如三维油藏描述技术、时移地震技术等。随... 崖城13-1气田是中国海域内最早发现的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该气田做过多轮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工作,并且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研究方法,比如三维油藏描述技术、时移地震技术等。随着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该气田构造、储层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和完善。为此,首先回顾了该气田几轮有代表性的地震采集、处理工作和相应的解释成果,展示了对该气田认识的逐步深入和相应的构造变迁过程;其次详细阐述了该气田在国内首次应用的三维油藏描述技术,这为当时精确地计算气田储量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多个方面的研究证实了气田的Ⅳ类AVO特征,为该气田开发挖潜及其周围目标的勘探评价提供了依据,降低了钻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城13-1气田 地震勘探 技术 构造 三维 AVO 类型 开发挖潜 勘探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波变换的叠后三维地震资料去噪处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家雄 王宇 +2 位作者 郭爱华 孙月成 李海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1,共5页
基于曲波变换的数学原理,采用数值算法最新研究成果,设计并实现了二维曲波变换应用于叠后三维地震资料去噪处理的算法和流程。采用曲波变换对南海某工区叠后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去噪处理结果表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去噪后的... 基于曲波变换的数学原理,采用数值算法最新研究成果,设计并实现了二维曲波变换应用于叠后三维地震资料去噪处理的算法和流程。采用曲波变换对南海某工区叠后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去噪处理结果表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去噪后的地震剖面反射波同相轴清晰、连续性好、保真保幅、方差体清楚,从而为该地区后续的层位和断层解释、地震异常体识别、油藏描述和地震反演提供了更为真实的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波变换 叠后三维地震资料 去噪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随机反演方法及其在薄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月成 周家雄 +2 位作者 马光克 郭爱华 王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32,共4页
在钻井数量相对少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利用地震信息来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服务则至关重要。叠前随机反演技术是一种将叠前AVA同步反演与随机模拟理论有机结合的反演方法,不但考虑了地下地质的随机特性,而且充分利用了叠前地震资料中与储层... 在钻井数量相对少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利用地震信息来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服务则至关重要。叠前随机反演技术是一种将叠前AVA同步反演与随机模拟理论有机结合的反演方法,不但考虑了地下地质的随机特性,而且充分利用了叠前地震资料中与储层变化特征有关的地质信息,产生多种弹性参数体的多个等概率的预测结果。该结果既符合输入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且又受地质模型的约束,真正融合了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高和地震数据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基于对南海L气田的地质认识,综合地质、测井和2个限角度叠加地震数据体,通过叠前随机反演技术得到了高分辨率的纵波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密度以及泊松比、拉梅常数等一系列岩石弹性参数,同时,还直接得到储层岩性(砂、泥岩等)、物性(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数据体,直观地展示出储层的空间分布,薄层砂体和砂泥互层都十分清楚,为该区沉积微相和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以及开发风险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地震勘探 叠前随机反演 高分辨率 储集层 参数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的弹性阻抗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月成 马光克 +3 位作者 隋波 陈燕雄 张国栋 李芳 《天然气工业》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扩展的弹性阻抗(EEI)是对常规AVO梯度和截距分析的一种深化,是在常规波阻抗和梯度阻抗空间中进行角度旋转,从而拟合岩石的弹性参数(如纵波阻抗、横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拉梅常熟、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和储层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泥质... 扩展的弹性阻抗(EEI)是对常规AVO梯度和截距分析的一种深化,是在常规波阻抗和梯度阻抗空间中进行角度旋转,从而拟合岩石的弹性参数(如纵波阻抗、横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拉梅常熟、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和储层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泥质含量、饱和度等),对电阻率、伽马等值也有很好地预测效果,可将储层与非储层之间的差异更加显性化。为此,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强调在用EEI进行储层预测时需要注意的是:AVO分析前尽量在不改变道集各偏移距上的振幅大小的同时,将不同偏移距或角度的频谱整形为一致的频宽,以对动校拉伸和地层吸收效应进行补偿;颜色反演中用到的地震数据必须进行零相位化;不同的地层、岩性可能存在不一样的最佳旋转角度,进行储层预测时都需要重新分析来确定最佳的旋转角度。在Y气田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储层的物性参数,其反演的储层分布符合现有的地质认识,对A9井区的分析认为其勘探潜力巨大,这为该区的调整挖潜提供了有力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0分析 扩展的弹性阻抗 梯度阻抗 弹性参数 储集层 物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提高海上油气田储量的计算精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月银 马光克 +1 位作者 刘巍 孙月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7-51,共5页
海上气田的勘探开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的工作,其生产活动局限在平台上,井控程度低,难以形成合理的井网,影响了气田储量评价的精度。为此,应用高品质、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来准确获取海上气田储量计算的主要参数:1地震相... 海上气田的勘探开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的工作,其生产活动局限在平台上,井控程度低,难以形成合理的井网,影响了气田储量评价的精度。为此,应用高品质、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来准确获取海上气田储量计算的主要参数:1地震相干体技术识别断层,确定储量计算单元;2三维地震资料确定流体界面及含气面积;3三维地震信息确定有效厚度;4三维地震信息预测有效孔隙度。采用上述方法,使得缺少井资料的海上油气田储量计算参数得以确定,其储量计算结果也更加可靠。该方法在海上文昌油田和东方气田低渗透、低电阻率油气层中得到成功应用,推动了这些油气田的早日开发,使其成为可利用资源。这在低品位储量越来越多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气田 储量 地震资料 面积 厚度 孔隙度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