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紫苏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1
作者 孙文喜 郭潇潇 +3 位作者 李芬 李国辉 韩蕊 王秀萍 《河南农业》 2025年第3期55-56,共2页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又称桂荏、白苏、赤苏、红苏、香苏、苏草等,具有特异芳香。原产于中国,中国是紫苏的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野生资源丰富。据有关文献记载,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紫苏栽培历史,并形成了丰富的栽培品系。河...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又称桂荏、白苏、赤苏、红苏、香苏、苏草等,具有特异芳香。原产于中国,中国是紫苏的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野生资源丰富。据有关文献记载,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紫苏栽培历史,并形成了丰富的栽培品系。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我国中药资源的宝库,也是紫苏野生资源主产区之一。紫苏药用始载于《名医别录》,此后在《本草纲目》中被列为“近世要药”。紫苏又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被原卫生部首批印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别录》 中药资源 食用历史 《本草纲目》 野生资源 栽培历史 唇形科 紫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行垄作花生挖掘翻秧晾晒收获机试制
2
作者 孙千涛 孙文喜 +5 位作者 刘龙 刘道奇 钱凯 陈凯阳 尚书旗 秦欢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针对现有花生挖掘收获机在收获铺放后,下层的花生果与温湿土壤直接接触易发生霉变,造成大面积减产现状,试制了一款两行垄作花生挖掘翻秧晾晒收获装置。为减小花生挖掘铲作业阻力和提高挖掘收获质量,采用图解力学分析方法对其需满足的结... 针对现有花生挖掘收获机在收获铺放后,下层的花生果与温湿土壤直接接触易发生霉变,造成大面积减产现状,试制了一款两行垄作花生挖掘翻秧晾晒收获装置。为减小花生挖掘铲作业阻力和提高挖掘收获质量,采用图解力学分析方法对其需满足的结构尺寸与力学性能进行了设计分析,并利用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对挖掘铲作业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平均作业阻力为1 637.98 N;为保证花生植株夹持的完整性与夹持输送性能,采用图解结构尺寸解析方法对夹持链条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提高去土质量,结合整机设计尺寸,对拍杆设计参数进行了设计分析;为保障花生植株翻秧质量,采用理论数据计算方法确定了翻秧轴转速最优设计参数。以机具平均作业速度为1 m/s、挖掘深度为120 mm和翻秧旋转轴转速为230 r/min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埋果率为0.26%、落果率为0.3%、花生植株翻秧率为76%,性能指标能够满足项目要求。该机的试制成果,可为花生挖掘翻秧晾晒关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提高花生收获质量与产量提供技术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挖掘收获机 仿真分析 夹持输送 抖土 翻秧晾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辊式花生挖掘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刘道奇 刘龙 +4 位作者 钱凯 陈凯阳 孙千涛 刘娟 孙文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58,共8页
为解决黏重土壤条件下花生收获时果土分离效果差、埋果率高、破碎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黏重土壤条件下作业的多级辊式花生收获机。结合花生生长状况和种植农艺要求,对秧果土联结体在振动挖掘装置、输送辊组上的运动过程和分离作业... 为解决黏重土壤条件下花生收获时果土分离效果差、埋果率高、破碎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黏重土壤条件下作业的多级辊式花生收获机。结合花生生长状况和种植农艺要求,对秧果土联结体在振动挖掘装置、输送辊组上的运动过程和分离作业机理进行分析,构建了秧果土联结体在输送辊上抛掷碰撞碎土的动力学模型,明确了最大摆动角度、输送辊组级数、抛送辊轮直径等参数。试制了样机并进行作业参数的多因素试验,以机具前进速度、挖掘深度、输送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花生埋果率、破碎率为试验指标,运用Box-Behnken试验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并得到各因素对花生收获指标的影响规律。当试验取最优参数组合,即机具前进速度为1.0 m/s、挖掘深度为150 mm、输送辊转速80 r/min时,花生埋果率、破碎率分别为6.2%和6.4%,机具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该研究可为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和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收获 振动挖掘铲 输送辊 果土分离 Box-Behnken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精少耕起垄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陈凯阳 刘龙 +5 位作者 刘道奇 孙千涛 钱凯 王东伟 孙文喜 李秀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6,共7页
针对麦后花生起垄播种农艺要求,采用带状旋耕作业方式,设计了一种花生精少耕起垄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带状旋耕、起垄等多道工序,减少人工投入和能耗。根据种植农艺要求和带状旋耕作业方式要求,确定了旋耕刀具为L型刀、播种机作业幅宽... 针对麦后花生起垄播种农艺要求,采用带状旋耕作业方式,设计了一种花生精少耕起垄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带状旋耕、起垄等多道工序,减少人工投入和能耗。根据种植农艺要求和带状旋耕作业方式要求,确定了旋耕刀具为L型刀、播种机作业幅宽为1.90 m、旋耕区域幅宽为1.00 m、旋耕深度为100 mm、起垄高度为150 mm;通过对平行四杆仿形机构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上仿形牵引角为20°、下仿形牵引角为15°、总仿形量为200 mm;通过对排种器的工作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河南省种植较为广泛的豫花22号花生种子的几何尺寸,确定了排种轮直径为120 mm、型孔数量为6、型孔截面直径为30 mm、型孔深度为13 mm、型孔最小长度为15 mm、调节轴行程为20 mm。对花生精少耕起垄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精少耕起垄播种机播种双粒率为95.78%、漏播率为3.61%、重播率为0.60%、播深合格率达到92%、田间出苗率为90.14%,能够满足花生起垄播种的种植要求,可为花生播种机械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播种机 带状旋耕 起垄 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采摘期收获特性测量与分析
5
作者 胡吉帮 尚慧香 +4 位作者 孙千涛 郭小锋 孙文喜 郭怀刚 王文晓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165-168,172,共5页
针对红花采摘收获期物理特性研究不足的现状,系统测量分析了红花收获期采摘物理特性。以河南广泛种植的卫红花为试验对象,利用专业测量设备统计了红花收获期花丝与花苞的主要尺寸特征。结果表明,花冠直径>花球直径>缩颈直径;各主... 针对红花采摘收获期物理特性研究不足的现状,系统测量分析了红花收获期采摘物理特性。以河南广泛种植的卫红花为试验对象,利用专业测量设备统计了红花收获期花丝与花苞的主要尺寸特征。结果表明,花冠直径>花球直径>缩颈直径;各主要尺寸的离散程度为:花冠高度>缩颈直径>花冠直径>花球直径;花丝抗拉力随着花冠直径减小而减小,随着拉伸角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大抗拉力为14.21 N。针对红花抗剪切力难以测量现状,设计了一种电磁推杆式物料剪切力试验平台,选取开放第3~8天的红花为试验对象,分析其开放天数与抗剪切力的力学关系,结果表明:开放第3~6天,红花丝抗剪切力随开放天数的增加而增大,第6天瞬时抗剪切力达到最大值23.88 N,第7~8天抗剪切力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收获特性 测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喂频率对乌苏里拟鲿幼鱼生长特性、消化酶活性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陈军平 武慧慧 +7 位作者 沈方方 张佳鑫 于若梦 付永杰 胡吉帮 赵道全 谢国强 孙文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6,共8页
研究投喂频率[每天投喂1(F1)、2(F2)、3(F3)、4(F4)次]对乌苏里拟鲿幼鱼的生长特性、肠道消化酶(脂肪酶、α-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肝脏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确定最佳投喂频率,以提高乌苏里拟鲿... 研究投喂频率[每天投喂1(F1)、2(F2)、3(F3)、4(F4)次]对乌苏里拟鲿幼鱼的生长特性、肠道消化酶(脂肪酶、α-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肝脏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确定最佳投喂频率,以提高乌苏里拟鲿幼鱼的饲料利用率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F2组乌苏里拟鲿幼鱼末体质量、体质量特定生长率、相对增质量率、体质量日增加量和体长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F1、F3组。F1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F2组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F3、F4组。投喂频率对肝脏组织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F1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F2、F4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F1、F3组;F4组粗脂肪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总氨基酸含量组间差异显著,表现为F1>F3>F2>F4。综上,建议投喂频率为2次/d,更有利于乌苏里拟鲿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拟鲿 投喂频率 生长特性 消化酶活性 肌肉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meta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文喜 董成龙 +4 位作者 袁颖 何文君 马毓 方建群 杜向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44-752,共9页
目的:评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国内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动检索相关杂志目录,搜集1989-2016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的研究文献,经... 目的:评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国内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动检索相关杂志目录,搜集1989-2016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的研究文献,经筛选得到符合入排标准研究共43篇,通过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以13分为临界分,教师问卷以9分为临界分,凡大于或者等于此者为有行为问题。共纳入61777例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总发生率为13.3%,95%可信区间(CI)为11.8%~15.0%。对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女童(16.3%vs.9.8%);西部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东部(18.8%vs.12.4%);研究发表年份为2009-2016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1989-1998和1999-2008(16.6%vs.10.7%,13.0%);A行为问题(反社会行为或违纪行为)和N行为问题(神经症行为)发生率高于M行为问题(混合性行为)(5.8%,4.9%vs.2.4%);父母版调查问卷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教师版(13.7%vs.11.7%)。结论: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我国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总发生率与发达国家相近,28年间文献报告的发生率水平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行为问题 发生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盐性生理生化研究进展及提高植物抗盐性对策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文喜 孙文鑫 +1 位作者 周大旺 李延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6期174-178,共5页
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盐胁迫下,植物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抗盐性。我们从生理生化水平上综述了近些年植物抗盐机理的研究结果,并就如何提高植物抗盐性作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植物 抗盐性 生理生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豫花15号原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9
作者 孙文喜 王军亮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115,共2页
豫花1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花生新品种,根据其特征特性和各个生育阶段的特点,结合花生种子生产操作规程,总结了豫花15号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关键词 花生 豫花15号 原种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大豆郑92116种子生产技术
10
作者 孙文喜 焦宏挺 +2 位作者 王军亮 张艳 周大旺 《中国种业》 2012年第1期65-66,共2页
郑9211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1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是国家跨越计划核心技术品种,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品种,
关键词 种子生产技术 优质大豆 河南省农科院 科技成果转化 新品种 经济作物 资助项目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郑9525大豆种子生产技术
11
作者 孙文喜 焦宏廷 +2 位作者 王军亮 张艳 周大旺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3期153-154,共2页
结合大豆品种郑9525自身特点和不同时期的生育特点,结合不同栽培技术特点进行种子生产,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可以用于大豆生产的大豆种子,服务农业生产。
关键词 大豆 郑9525 种子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芝麻发展前景及对策 被引量:17
12
作者 焦宏廷 路风银 +3 位作者 孙文喜 张亚斌 毛瑞霞 王素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河南省 芝麻 发展前景 种植面积 油料作物 国内外市场 市场状况 对外贸易 国民经济 种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人工制种不同授粉方法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焦宏廷 孔景萍 +4 位作者 毛建平 路凤银 房卫平 孙文喜 谭均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5-46,50,共3页
对目前河南省杂交棉制种中所采用的自制授粉器授粉与直接授粉、小瓶授粉等辅助授粉方法的产量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授粉法成铃率最高,从而使其产量最高,达到1854.8kg/hm2,综合效益最好;人工自制授粉器法授粉虽然最省... 对目前河南省杂交棉制种中所采用的自制授粉器授粉与直接授粉、小瓶授粉等辅助授粉方法的产量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授粉法成铃率最高,从而使其产量最高,达到1854.8kg/hm2,综合效益最好;人工自制授粉器法授粉虽然最省工,但制种产量低,导致其效益下降,综合效益比直接授粉法低3216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杂交制种 人工授粉 成铃率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地区弱筋小麦生态区划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君艳 孙文喜 张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73,共2页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品质化验结果,将信阳地区分为3个弱筋小麦生态区:北部平原弱筋小麦种植区,适宜发展弱筋小麦生产,包括淮滨、息县的24个乡镇;沿淮洼地弱筋小麦种植区,包括息县、淮滨、固始三县沿淮的12个乡镇。中部缓丘垄岗普通小麦...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品质化验结果,将信阳地区分为3个弱筋小麦生态区:北部平原弱筋小麦种植区,适宜发展弱筋小麦生产,包括淮滨、息县的24个乡镇;沿淮洼地弱筋小麦种植区,包括息县、淮滨、固始三县沿淮的12个乡镇。中部缓丘垄岗普通小麦种植区弱筋小麦次适宜区,包括平桥、河、罗山县等7个县区116个乡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地区 小麦 弱筋 品质 生态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县小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SCN)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树峰 李卫东 +6 位作者 刘世涛 卢为国 梁慧珍 王庭峰 张辉 赵志芳 孙文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1,共3页
用大豆种质PI88788和Peking与应县小黑豆的回交后代 (BC1 F2 )鉴定大豆对胞囊线虫(SCN) 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 ,结果表明 ,抗源应县小黑豆对胞囊线虫 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受隐性基因控制 ,与PI88788存在 1对基因差异 。
关键词 小黑豆 大豆胞囊线虫 SCN 生理小种 抗性 遗传 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玉米回交二代抗虫性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君艳 孙文喜 +2 位作者 郭文英 李富强 王荣献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6,共3页
对112-1、8085、综3、N808等4个BC2Bt基因材料进行田间抗虫性接卵鉴定和PCR分子检测,不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材料,抗性表现不同,不同植株之间抗性各异;MPCR检测结果表明,扩增产物的条带在100bp附近,与引物设计的片段大小吻合,说明转基因... 对112-1、8085、综3、N808等4个BC2Bt基因材料进行田间抗虫性接卵鉴定和PCR分子检测,不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材料,抗性表现不同,不同植株之间抗性各异;MPCR检测结果表明,扩增产物的条带在100bp附近,与引物设计的片段大小吻合,说明转基因后代中存在外源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转BT基因 MPCR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壳间隙自由可调式花生脱壳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亚滨 孙千涛 +6 位作者 刘龙 刘道奇 钱凯 陈凯阳 孙文喜 王东伟 张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3,共8页
针对现有脱壳间隙不可自由调节、机械损伤率高、花生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款脱壳间隙自由可调式花生脱壳装置。脱壳装置上部采用导杆、导套、压缩弹簧等构成脱壳间隙自由可调揉搓摆臂,下部固定有编织筛网,上下装置组成的弧形腔... 针对现有脱壳间隙不可自由调节、机械损伤率高、花生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款脱壳间隙自由可调式花生脱壳装置。脱壳装置上部采用导杆、导套、压缩弹簧等构成脱壳间隙自由可调揉搓摆臂,下部固定有编织筛网,上下装置组成的弧形腔室构成脱壳室;揉搓摆臂驱动装置由可调速电机带动曲柄摇杆机构进行往复揉搓运动。其中,为验证间隙自由可调揉搓摆臂运行可靠平稳性,对其需满足的设计要求进行验算,确定了当弹性装置高径比为3.7和弹簧许用安全系数为2.6时,满足作业要求;对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参数和脱壳运动状态进行运动学和脱壳力学分析研究,确定了当摇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0°和弹簧压缩行程为12 mm时,弹簧装置可承受最大载荷为710 N,能够满足往复揉搓运动学和脱壳力学性能要求。最后以对该装置脱壳性能影响较大的可调速电机转速为试验因素,以豫花22为试验对象,进行脱壳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电机转速为1600 r·min^(-1)时,脱净率为98.6%,破损率为2.4%,发芽率为98.8%,满足行业花生脱壳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自由可调 脱壳装置 结构设计分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河南选育的国审大豆品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红旗 孙文喜 梁慧珍 《大豆科技》 2012年第1期55-63,共9页
1周豆181.1品种来源周9521—3—4/郑94059,周口市农科院选育。200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豆2009001。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11006。
关键词 河南省 大豆品种 选育 品种来源 农科院 周口市 审定 定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K^(+)、温度和pH对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方方 武慧慧 +3 位作者 张佳鑫 陈军平 赵道全 孙文喜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为了解乌苏里拟鲿(Pseudubagrus ussuriensi)精子的生理特性,提高乌苏里拟鲿人工受精率,探究了不同Na^(+)浓度、K^(+)浓度、温度和pH对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Na^(+)浓度为50 mmol/L时,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最强,快速运动时... 为了解乌苏里拟鲿(Pseudubagrus ussuriensi)精子的生理特性,提高乌苏里拟鲿人工受精率,探究了不同Na^(+)浓度、K^(+)浓度、温度和pH对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Na^(+)浓度为50 mmol/L时,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最强,快速运动时间为(33.0±5.7)s,寿命时间为(67.3±10.4)s,激活时整体运动剧烈;K^(+)浓度为45 mmol/L时,精子活力最强,快速运动时间为(32.7±9.3)s,寿命时间为(68.2±12.6)s,当K^(+)浓度为100 mmol/L或以上时,精子完全失活;当温度在4~21℃时,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较强,随着温度的升高,精子活力变化不明显,当温度高于21℃时,精子活力降低,寿命时间缩短;pH为8时,精子活力最强,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时间分别为(31.5±5.6)s、(65.3±6.9)s,精子运动剧烈。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Na^(+)和K^(+)对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有增强作用,精子适宜的保存温度是4℃,人工授精时,水环境适宜温度在21℃左右,pH为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拟鲿(Pseudubagrus ussuriensi) 精子活力 离子浓度 温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的混杂退化及其控制技术
20
作者 贾朝阳 孙文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3-54,57,共3页
对转基因抗虫棉混杂退化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针对其原因提出了防止转基因抗虫棉混杂退化的措施 ,并提出通过“自交混繁法”达到防杂保存、进行良种繁育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 混杂退化 转基因抗虫棉 自交混繁法 良种繁育 技术思路 控制技术 保存 原因 防止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