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碎岩体强含水层巷道疏水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敬涛 杨丽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总结西部矿区软岩巷道的水害发生机理,提出打钻放水与注浆堵水相结合的巷道施工控制技术,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用注浆堵水与疏堵结合两种控制方法下的围岩变形及应力分布特征,进而确定了强含水层巷道疏水关键施工控制技术。研... 通过总结西部矿区软岩巷道的水害发生机理,提出打钻放水与注浆堵水相结合的巷道施工控制技术,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用注浆堵水与疏堵结合两种控制方法下的围岩变形及应力分布特征,进而确定了强含水层巷道疏水关键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表明,隔水层岩性及矿山压力是引起巷道突水的关键因素;富水巷道采用疏堵结合的施工技术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与应力发展,顶板沉降减小了60%,围岩应力集中降低了22%,确保了巷道结构整体稳定,为富水软岩巷道的水害防治及支护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岩体 强含水层 疏水巷道 打钻放水 注浆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地层交叉隧道开挖稳定性研究与控制
2
作者 陈淑珍 孙敬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交叉隧道中间岩柱的稳定性与位移变化规律。结合位移及应力特征,提出了3种中间岩柱的处理方案。通过仿真模型计算,比较了3种方案中隧道静态受力状态下的位移,及施工状态下的围岩位移,选择了锚网喷+U型梁+中间岩... 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交叉隧道中间岩柱的稳定性与位移变化规律。结合位移及应力特征,提出了3种中间岩柱的处理方案。通过仿真模型计算,比较了3种方案中隧道静态受力状态下的位移,及施工状态下的围岩位移,选择了锚网喷+U型梁+中间岩柱预应力锚索的中间岩柱处理方案。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中间岩柱处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岩层 斜交隧道 加固措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濮阳市1119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丙乾 孙敬涛 +2 位作者 刘慧君 朱琳 李宏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9-285,共7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濮阳市涂阳肺结核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全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发现的1291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用比例法进行6种抗... 目的了解河南省濮阳市涂阳肺结核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全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发现的1291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用比例法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H、R、E、S、Ofx、Kin)敏感性试验。经培养阳性、菌型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且药敏试验成功的111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初治患者1017例,复治患者102例,并对1119株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19株结核分枝杆菌对6种抗结核药物的总耐药率、单耐药率、多耐药率、耐多药率分别为37.2%(416/1119)、24.3%(272/1119)、8.2%(92/1119)、4.5%(50/1119)。在总耐药方面,其中初治患者耐药率35.1%(357/1017),复治患者耐药率57.8%(59/102);复治患者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25,P〈0.05)。对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H(19.9%,223/1119)、S(19.5%,218/1119)、R(10.8%,121/1119)、Ofx(3.7%,14/1119)、E(3.6%,40/1119)、Km(1.4%,16/1119)。初治患者单耐药率为24.3%(247/1017),复治患者单耐药率为24.5%(25/10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05)。初治患者多耐药率为7.9%(80/1017),复治患者多耐药率为11.8%(12/10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67,P〉0.05)。初治患者耐多药率为2.9%(30/1017);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19.6%(20/102);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423,P=0.000)。结论濮阳市111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结果,反映了本地区耐药结核病的实际水平,为今后结核病防治、特别是耐药结核病防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更有效地控制疫情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濮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斑大吴风草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4
作者 周士景 曹慧敏 +1 位作者 孙敬涛 张磊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5,共3页
本研究以黄斑大吴风草叶基部的新生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诱导率为90%,芽增长1.5 cm;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 0.05 mg/L,增值倍数为5,芽... 本研究以黄斑大吴风草叶基部的新生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诱导率为90%,芽增长1.5 cm;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 0.05 mg/L,增值倍数为5,芽增长1.8 cm;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IBA1.0 mg/L+活性炭0.3 g/L,平均生根数为7条,平均根长1.2 cm,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5%左右,再生植株金斑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大吴风草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禾育8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赵晓光 孙敬涛 +2 位作者 张伟 李征 胡庆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5期91-91,共1页
禾育89是吉林省禾冠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2013年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吉审玉2013025。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吉林省 中晚熟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