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1例
1
作者 杨金梅 孙恩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类鼻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感染引起,一般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以海南省和广东省较为多见[1-2],其他地区偶见散发病例。类鼻疽可引起软组织感染、肝肺脓肿、脓毒血症... 类鼻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感染引起,一般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以海南省和广东省较为多见[1-2],其他地区偶见散发病例。类鼻疽可引起软组织感染、肝肺脓肿、脓毒血症、败血症等,也可见肌肉组织与骨骼感染并发症等[3];该病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达30%[4]。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我院收治1例由BP引起的手坏死性筋膜炎,明确病原学诊断后,对其不典型性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坏死性筋膜炎 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真菌败血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丁士芳 王可富 +3 位作者 周炜 孙恩华 陈晓梅 李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真菌败血症(CRC)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方法对31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真菌败血症患者的基础疾病、易患因素、导管真菌培养结果、治疗措施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2个或以上易患因素... 目的初步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真菌败血症(CRC)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方法对31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真菌败血症患者的基础疾病、易患因素、导管真菌培养结果、治疗措施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2个或以上易患因素,中心静脉置管(CVC)留置时间≥7d。分离得到34株真菌,以非白色念珠菌(24株/34株)为主。3例患者拔管2~3d后体温降至正常,余患者给予氟康唑治疗10~14d,12例死亡。结论CRC的发病机制以肠源性菌群失调、真菌移位为主,及时恢复胃肠粘膜功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败血病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84例孕妇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3
作者 李荣国 孙恩华 +2 位作者 芦云娥 张霞 高亚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 感染情况 新生儿 生殖道 孕妇 妊娠期妇女 阴道炎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系统感染来源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毕冬松 孙恩华 +3 位作者 张小桥 孙靖中 高海东 郭连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胆道系统感染 胆石症 择期手术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