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性季吡啶卟啉盐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1
作者 顾子倩 冯良文 +1 位作者 孙恒达 王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采用丙酸回流法制备了四(4-吡啶基)卟啉(TPyP),通过季铵化反应改性TPyP合成水溶性季吡啶卟啉盐(TEPyP^(4+)-Br),并采用一体化工艺制备TPyP和TEPyP^(4+)-Br的电致变色器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 采用丙酸回流法制备了四(4-吡啶基)卟啉(TPyP),通过季铵化反应改性TPyP合成水溶性季吡啶卟啉盐(TEPyP^(4+)-Br),并采用一体化工艺制备TPyP和TEPyP^(4+)-Br的电致变色器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征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循环伏安法(CV)揭示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电化学性能;采用原位光谱法和计时电流法(CA)表征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TEPyP^(4+)-Br器件能够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翠绿色/深绿色),且TEPyP^(4+)-Br器件CA循环100次后的电流密度为84%,相比于未季铵化改性的TPyP(34%)得到较大提升,表明季铵化改性对循环稳定性的调控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有机电致变色 循环稳定性 吡啶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围取代基团对卟啉铂(Ⅱ)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袁伟 任清江 +3 位作者 孙恒达 李慧 程延祥 马东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9-1235,共7页
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外围取代基的卟啉铂(Ⅱ)配合物 PtTEMP, PtTBMP, PtOMPP 和 PtDMPP,并对其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卟啉铂(Ⅱ)配合物具有较理想的平面配位构型,β-位叔丁基的引入有效抑制了分子间的... 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外围取代基的卟啉铂(Ⅱ)配合物 PtTEMP, PtTBMP, PtOMPP 和 PtDMPP,并对其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卟啉铂(Ⅱ)配合物具有较理想的平面配位构型,β-位叔丁基的引入有效抑制了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外围取代基几乎不影响配合物的吸收和发光性质,最大发射峰位于646~656 nm 之间,为配体中心的3π*-π磷光发射.空间位阻效应更强的叔丁基取代配合物(PtTBMP)的溶液态荧光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最高,分别为0.58和6.3%.3个甲氧基取代的 PtDMPP的发光效率优于2个甲氧基取代的 PtOMPP,二者的溶液态荧光量子效率分别为0.36和0.29,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4%和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铂(Ⅱ)配合物 取代基 分子间相互作用 位阻效应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