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胃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管型刀电切造瘘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思予 葛楠 +2 位作者 王晟 王彩霞 刘春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通过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经胃对胰腺囊肿进行电切造瘘,来达到充分引流囊肿、避免感染和囊肿复发的目的,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5例胰腺囊肿患者,其中男11例,女14例,囊肿平均直径8cm(5 ̄12cm),胰头部囊肿3例,胰体部... 目的通过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经胃对胰腺囊肿进行电切造瘘,来达到充分引流囊肿、避免感染和囊肿复发的目的,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5例胰腺囊肿患者,其中男11例,女14例,囊肿平均直径8cm(5 ̄12cm),胰头部囊肿3例,胰体部、胰尾部囊肿各11例,应用大腔道超声内镜进行EUS检查,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将穿刺针刺入囊肿中心,将导丝置入囊内,沿导丝插入10F管型高频电切刀对胃壁和囊壁实施高频电切造瘘,电切完成后沿导丝置入10F双猪尾支架。术后临床观察,1周后复查CT和EUS,以后每个月复查CT1次。结果全部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周时,24例患者CT检查囊肿基本消失,1例患者囊肿明显缩小,2个月后消失。内镜下见瘘道通畅,瘘道直径0.8 ̄1.5cm,术后随访3个月后拔出引流管,随访6 ̄10个月未见囊肿复发。讨论EUS引导下经胃对胰腺囊肿管型刀电切造瘘治疗是治疗胰腺囊肿快速有效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 胰腺假性囊肿 内引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左肾上腺无功能肿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思予 王孟春 +1 位作者 王彩霞 吕庆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确定左肾上腺肿块的性质,并评价该种方法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CT或内镜超声检查发现的左肾上腺无功能肿块患者35例,其中18例患者同时伴有肺部肿块,8例患者同时伴有胃部肿块。对其进... 目的探讨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确定左肾上腺肿块的性质,并评价该种方法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CT或内镜超声检查发现的左肾上腺无功能肿块患者35例,其中18例患者同时伴有肺部肿块,8例患者同时伴有胃部肿块。对其进行内镜超声检查,以明确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在内镜超声导引下对左肾上腺病变行细针穿刺活检。结果全部35例患者均接受了细针穿刺活检,经组织细胞学检查24例为恶性肿瘤(其中鳞状细胞癌,n=9;小细胞癌,n=8;腺癌,n=7),5例为良性肿瘤(腺瘤,n=5),6例为阴性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及临床随访验证,得出EUSFNA诊断肾上腺肿瘤的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100%。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是诊断左肾上腺病变微创、安全、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 左肾上腺肿块 细针穿刺活检 诊断 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下经食管肺细针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思予 秦波 王占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59-60,66,共3页
目的 在内镜超声引导下经食管行肺部病变的细针穿刺活检来确定肺部病变的性质 ,并评价这种方法的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CT或内镜超声检查发现的肺部占位病变患者 2 8例 ,所有肺部病变均邻近食管。对其进行内镜超声检查 ,... 目的 在内镜超声引导下经食管行肺部病变的细针穿刺活检来确定肺部病变的性质 ,并评价这种方法的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CT或内镜超声检查发现的肺部占位病变患者 2 8例 ,所有肺部病变均邻近食管。对其进行内镜超声检查 ,以明确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 ,并观察有无淋巴结转移。在内镜超声导引下经食管对肺部病变行细针穿刺活检。结果  2 8例患者中 ,全部患者均得到了充足的组织碎片 ,2 5例最终确定为肿瘤的患者经组织细胞学检查 2 3例为阳性结果 (其中鳞状细胞癌 ,n =11;小细胞肺癌 ,n =6 ;大细胞癌 ,n =5 ;腺癌 ,n =1) ,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 ,得出经食管肺活检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 92 % ,特异性为 10 0 %。无 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内镜超声经食管肺活检是诊断肺部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 肺部病变 细针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加大球囊扩张与常规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治军 郭瑾陶 +4 位作者 王晟 葛楠 刘香 王国鑫 孙思予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4-928,共5页
目的比较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加大球囊扩张(LBD)与常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较大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200个直径大于1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于EST+LBD组和常规EST组。两种方式分别治疗胆总管... 目的比较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加大球囊扩张(LBD)与常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较大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200个直径大于1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于EST+LBD组和常规EST组。两种方式分别治疗胆总管结石10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取石成功率、取碎石时间、采用机械碎石的机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EST+LBD组与常规EST组取净结石成功率分别为98%和97%(P>0.05);EST组+LBD组与常规EST组平均取碎石时间分别为21、46min(P<0.05)。EST组+LBD组与常规EST组术中采用机械碎石的几率分别为18%和43%(P<0.05)。EST+LBD组与常规EST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3%和5%(P>0.05),其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和2%,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和3%。两组均无穿孔并发症。结论对于较大的胆总管结石,EST+LBD术可以缩短取碎石时间和减少采用机械碎石的几率,其取石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EST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大球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使用二氧化碳注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香 万露 +4 位作者 王晟 葛楠 王国鑫 郭瑾陶 孙思予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该实验旨在研究二氧化碳CO_2作为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注入气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接受胃ESD术治疗的患者80例,40例术中注CO_2气(CO_2组),40例术中注空气... 目的该实验旨在研究二氧化碳CO_2作为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注入气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接受胃ESD术治疗的患者80例,40例术中注CO_2气(CO_2组),40例术中注空气(空气组),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动脉血CO_2分压(PaCO_2),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记录每组患者术后1、6及24 h腹痛及腹胀程度,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整个研究过程中不同时间段PaCO_2及腹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_2组在ESD术后1和6 h的腹胀平均VAS分值较空气组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ESD术应用CO_2注气安全性良好。CO_2注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症状,改善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动脉血CO_2分压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曹付亮 孙思予 +6 位作者 吕庆杰 刘治军 王国鑫 郭瑾陶 张秋楠 许娜 孙世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该院2005年12月~2008年8月收治的48例经超声内镜诊断的51处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予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结果51处病变均一次性完全切...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该院2005年12月~2008年8月收治的48例经超声内镜诊断的51处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予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结果51处病变均一次性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达100%,术后无1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随访41例(85.4%),平均随访(10.7±8.2)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48例病例中有37例(77.1%)送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理诊断食管间质瘤7例,平滑肌瘤25例,食管囊肿2例,血管瘤1例,鳞状上皮增生肥厚1例,淋巴管瘤1例。结论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能获得完整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上皮下病变 食管间质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 超声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恩硕 杨飞 孙思予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9期777-780,共4页
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内镜超声弹性成像(EUS-Elastography,EUS-E)能够实现胃肠道及其毗邻器官的可视化弹性评估,提高了EUS对消化道疾病诊断能力。此外,EUS-E还可为内镜超声引导... 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内镜超声弹性成像(EUS-Elastography,EUS-E)能够实现胃肠道及其毗邻器官的可视化弹性评估,提高了EUS对消化道疾病诊断能力。此外,EUS-E还可为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技术提供辅助信息,从而提高疾病诊断和组织学获取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就EUS-E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弹性成像技术 消化道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