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念峰 王国斌 陶凯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5年2月68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和病理资料。术中按传统根治术的要求使用超声刀游离结肠或直肠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和淋巴脂肪等组织。结...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5年2月68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和病理资料。术中按传统根治术的要求使用超声刀游离结肠或直肠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和淋巴脂肪等组织。结肠癌根治性手术者,在腹部的左侧或右侧做5cm长的辅助切口,腹腔外行肠切除和肠吻合。Miles手术者在充分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后,在左下腹做辅助性小切口(乙状结肠造口处),切断乙状结肠后,腹部手术者行乙状结肠造口,会阴手术组经会阴行直肠切除。结果行左半结肠癌根治20例,右半结肠癌根治12例,横结肠癌根治9例,切除包括肿块在内的肠管约13—21.5cm;行Dixon术18例,Miles术9例,下切缘距肿瘤下缘3—5cm。术后病理证实两切缘均未见癌。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45.2min。出血量20—80ml,平均48.5ml。淋巴结清扫数3~18个,平均11.2个。1例直肠癌行Miles术式者术后会阴部切口裂开,无其他并发症。63例随访5~60个月,平均23个月。6例因术后7~12个月发生肿瘤转移死亡,术后生存时间18~36个月。未发现腹壁小切口和穿刺孔转移。结论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凋亡基因Bag-1和Bcl-2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念峰 张建良 王国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ag-1和B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对128例结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Bag-1和Bcl-2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ag-1和B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对128例结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Bag-1和Bcl-2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ag-1和Bc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但Bag-1与病理分级、远处转移、Dukes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而Bcl-2与这几项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Bag-1和Bcl-2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正相关(r=0.47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有不同水平的Bag-1和Bcl-2蛋白的高表达,两者相互作用并可以作为结肠癌早期筛选的一项指标,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BAG-1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念峰 张建良 傅勤烨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十二指肠乳头癌主要以进行性无痛性黄疸(27例)、上腹部隐痛(6例)及上消化道出血(3例)为首发临床...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十二指肠乳头癌主要以进行性无痛性黄疸(27例)、上腹部隐痛(6例)及上消化道出血(3例)为首发临床表现。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ERCP、MRCP、B超及CT检查确诊率分别为93.5%、100.0%、85.7%、86.1%和72.7%。结果:2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术),11例行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2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36例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切缘均无癌残存。Child术及局部切除术术后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2.3%和45.1%;5年生存率分别为30.6%和34.2%。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ERCP和MRCP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EGFP-c1-FLT3L的构建及鉴定
4
作者 孙念峰 孟庆义 +3 位作者 田爱玲 王瑞华 刘兆轩 李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9期684-686,706,共4页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FLT3L并鉴定,为下一步利用纳米载体介导FL基因移植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的体内实验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合成和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FLT3L,并进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以检测其核苷酸序列与设计的是...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FLT3L并鉴定,为下一步利用纳米载体介导FL基因移植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的体内实验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合成和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FLT3L,并进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以检测其核苷酸序列与设计的是否完全一致。结果:重组质粒pEGFP-c1-FLT3L经酶切鉴定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可见清晰地切出与FLT3L基因大小相符的片段并与DNAmarker相符,同时进行序列测定,证实其核苷酸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FLT3L并得到正确鉴定,为下一步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打下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质粒 FL基因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DsRed1-C1-TRAIL的构建及鉴定
5
作者 孙念峰 孟庆义 +3 位作者 田爱玲 王瑞华 刘兆轩 李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11期849-851,857,共4页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DsRed1-C1-TRAIL并鉴定,为下一步利用纳米载体介导FL基因移植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的体内实验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合成和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DsRed1-C1-TRAIL,并进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以检测其核苷酸序列与设计...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DsRed1-C1-TRAIL并鉴定,为下一步利用纳米载体介导FL基因移植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的体内实验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合成和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DsRed1-C1-TRAIL,并进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以检测其核苷酸序列与设计是否完全一致。结果:重组质粒pDsRed1-C1-TRAIL经酶切鉴定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可见清晰地切出与TRAIL基因大小相符的片段并与DNA marker相符,同时进行序列测定,证实其核苷酸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DsRed1-C1-TRAIL并得到正确鉴定,为下一步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打下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质粒 TRAIL基因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性血栓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袁训怡 刘艺 +4 位作者 任庆国 马杰 姜远辉 孙念峰 马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162-163,共2页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并导致腹腔多支动脉栓塞十分罕见,我院于2014年4月21日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1 d"于2014年4月12日在当地医院就诊,腹部立位平片示小肠积气。血常规:Hb 87.55g/L,WBC 12.6&...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并导致腹腔多支动脉栓塞十分罕见,我院于2014年4月21日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1 d"于2014年4月12日在当地医院就诊,腹部立位平片示小肠积气。血常规:Hb 87.55g/L,WBC 12.6×109/L,N 0.77,PLT 407×109/L,初步诊断为肠梗阻。入该院消化内科给予抗炎、抑酸、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多发性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术中胆总管探查阴性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贵银 张乾先 +3 位作者 马敏波 李春义 王昆华 孙念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71-72,共2页
为了避免胆道手术中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提高探查的阳性率,对2000年6月-2007年1月在我院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而术中胆总管探查阴性的15例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范鲁峰 邵闻冲 +2 位作者 武涵 焦阳 孙念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238-240,共3页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剥脱治疗组(247例)与激光治疗组(149例),剥脱治疗组采用传统的大隐...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剥脱治疗组(247例)与激光治疗组(149例),剥脱治疗组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方法,激光治疗组采用微创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随访复发情况。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未出现股动静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激光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剥脱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剥脱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低于剥脱治疗组的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大隐静脉 激光 高位结扎 剥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abahn覆膜支架在髂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范鲁峰 邵闻冲 +2 位作者 武涵 焦阳 孙念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0期812-815,共4页
探讨Viabahn覆膜支架对髂动脉病变的价值。分析2017年于我科接受介入治疗的10例髂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球囊扩张成形,后置入Viabahn支架。共置入10枚Viabahn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患者下肢缺... 探讨Viabahn覆膜支架对髂动脉病变的价值。分析2017年于我科接受介入治疗的10例髂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球囊扩张成形,后置入Viabahn支架。共置入10枚Viabahn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3~12个月,髂动脉未出现再狭窄或闭塞。应用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支架 髂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