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翻种植对华北土壤碳固存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
作者 李丹丹 孙庆璇 +3 位作者 田涵仪 刘宇师 王洋 王征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3期254-261,共8页
通过分析麻山药深翻种植前、中、后的土壤碳氮含量以及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采用湿筛粒径分类有机碳组分,硫酸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探索深翻种植对华北农田土壤有机碳增汇和长期固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 通过分析麻山药深翻种植前、中、后的土壤碳氮含量以及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采用湿筛粒径分类有机碳组分,硫酸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探索深翻种植对华北农田土壤有机碳增汇和长期固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深翻种植会同时增加上层土壤与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在深翻种植停止后10 a左右,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有所减少,但仍高于未深翻种植土壤;而上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深翻种植停止后则有所增加。(2)深翻种植增加了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POC)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含量,对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在深翻种植停止之后,FPOC含量有所减少,OPOC和MOC含量有所增加。(3)深翻种植导致土壤氮含量增加,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和稳定固存;3种土壤有机碳组分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长有促进作用,而MOC增长是深翻种植土壤有机碳持续固存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碳组分。可见,麻山药深翻种植可以增加华北农田土壤的有机碳碳汇和长期固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翻 有机碳含量 氮含量 游离状态颗粒有机碳 闭蓄态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对若尔盖泥炭地植被群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钟萍 孙庆璇 +4 位作者 赵新朋 刘宇师 曹瑞 李玉灵 王征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4期412-421,共10页
由于人为排水和气候变化,若尔盖泥炭地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并存在着不同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差异,这些可能会对泥炭地的植物群落变化产生显著的影响。为了准确的评估泥炭地植物群落对不同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差异的响应,选取了短期排水(S)和长... 由于人为排水和气候变化,若尔盖泥炭地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并存在着不同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差异,这些可能会对泥炭地的植物群落变化产生显著的影响。为了准确的评估泥炭地植物群落对不同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差异的响应,选取了短期排水(S)和长期排水(L)2种排水时长的泥炭地类型,在其中选取了不同微区域(坡位和排水沟距离)的12种泥炭地,并以附近中坡位未排水泥炭地(NS)为对照,对比植被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NS相比,2种排水时长的泥炭地类型(S和L)的平均植物地上总生物量有所增加,植物多样性、总盖度、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都有所下降;禾本科、莎草科等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花葶驴蹄草、褐毛垂头菊等地上生物量逐渐降低。(2)L与S相比,植物地上总生物量和总盖度显著降低,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有所降低,植物多样性有所增加。(3)泥炭地不同微区域的植物对相同排水时长的响应存在差异:从坡下到坡中到坡上泥炭地,地上总生物量、总盖度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多样性和均匀度逐渐增加;从远排水沟到近排水沟泥炭地,地上总生物量没有明显差异,而总盖度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多样性和均匀度逐渐增加。(4)多元方差分析表明,排水时长只对植物总盖度有显著影响,而微区域对植物总盖度、均匀度和多样性都有显著性影响,并且排水时长和沟距双因素协作对植物群落均匀度有显著性影响。因此,不同排水时长会对泥炭地的植物群落产生显著影响,而不同微区域的植物群落对相同排水时长存在差异化响应,排水时长和微区域可能通过改变泥炭地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物种组成,影响泥炭的碳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时长 泥炭地 微区域 植物群落 生物量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