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内镜蝶腭神经节阻滞麻醉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孙小燕 丁莲 +1 位作者 毛庆杰 王翔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经鼻内镜蝶腭神经节阻滞麻醉治疗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23年12月~2024年10月拟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共60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掷硬币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 目的研究和探讨经鼻内镜蝶腭神经节阻滞麻醉治疗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23年12月~2024年10月拟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共60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掷硬币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鼻内镜下病灶切除术,研究组于术前增加经鼻内镜蝶腭神经节阻滞麻醉,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6、12、24、48、72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 h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改良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鼻腔鼻窦评分。结果交互效应上,VAS评分变化会因为两组患者阻滞方式的不同而随着时间有所不同(P<0.05);时点效应上,观察组、对照组VAS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即随着时间增加,两组VAS均逐渐降低(P<0.05);组间效应下,术后6、12、24、48 h观察组V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4周后,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鼻腔鼻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观察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蝶腭神经节阻滞麻醉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有显著影响,会随着时间增加快速减缓疼痛,减少炎症反应,促进鼻腔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Anesthesia) 神经节(Ganglia) 鼻窦炎(Sinusitis) 疼痛 手术后(Pain Postoperative) 内窥镜检查(Endoscopy) 腭神经节阻滞麻醉(palatal ganglion block anesthe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企业低压营配业务组织模式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2
作者 孙小燕 叶智群 +2 位作者 郭虎 孙颖 郭成 《大众标准化》 2025年第8期106-108,共3页
文章围绕“绩效”与“成长”并重的指导思想,梳理关键业绩指标、队伍能力、创新成效、综合评价、安全工作考核等在内的考核要素,探索构建定量的低压营配业务组织模式的评价体系,统一供电服务中心关键业绩指标,建立统一的业绩考核体系,... 文章围绕“绩效”与“成长”并重的指导思想,梳理关键业绩指标、队伍能力、创新成效、综合评价、安全工作考核等在内的考核要素,探索构建定量的低压营配业务组织模式的评价体系,统一供电服务中心关键业绩指标,建立统一的业绩考核体系,定期开展监控评价,充分发挥供电服务中心战略实施载体、价值创造单元的重要作用,引导供电服务中心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设备供电可靠性与公司经营效率,促进电网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企业 低压营配业务 组织绩效评价 关键业绩指标 绩效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泡径路黏膜间隙追踪法在鼻内镜额窦开放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毛庆杰 孙小燕 +5 位作者 朱志冬 蔡靖 钱小建 张春峰 范红梅 丁莲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应用黏膜延续性的特点,探讨黏膜间隙追踪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32例行黏膜间隙追踪法额窦开放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记录术中情况以及随访观察恢复情况。结果黏膜间隙追踪法额窦开放手术时间短,... 目的应用黏膜延续性的特点,探讨黏膜间隙追踪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32例行黏膜间隙追踪法额窦开放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记录术中情况以及随访观察恢复情况。结果黏膜间隙追踪法额窦开放手术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临床症状逐步消失,病变未复发。结论黏膜间隙追踪法可以将复杂关系的额隐窝手术简单化,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Endoscopy) 鼻粘膜(Nasal Mucosa) 黏膜间隙追踪法(mucosa gap tracing) 筛泡径路(ethmoid bulla approach) 额隐窝(frontalre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_3O_4的化学链制氢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小燕 向文国 +3 位作者 田文栋 徐祥 徐燕骥 肖云汉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4-540,共7页
针对Fe3O4化学链制氢和CO2分离过程,研究了Fe3O4在CO气氛下还原以及铁在水蒸气下氧化的动力学特性.用Coats-Redfen单升温速率积分法、Ozawa组合升温速率法和lnln恒温分析法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计算了动力学参数.热重数据计算结果表... 针对Fe3O4化学链制氢和CO2分离过程,研究了Fe3O4在CO气氛下还原以及铁在水蒸气下氧化的动力学特性.用Coats-Redfen单升温速率积分法、Ozawa组合升温速率法和lnln恒温分析法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计算了动力学参数.热重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在CO和N2体积分数分别为5%和95%时,还原反应属于一级反应,750~900,℃时反应活化能为112,kJ/mol;在CO、CO2和N2体积分数分别为42.9%、14.3%和42.8%时,还原反应可用Jander扩散模型描述,750,~950,℃时反应活化能为49.828,kJ/mol;经Ozawa法验证,加入CO2后的还原反应活化能明显降低.铁与水蒸气的氧化反应接近二维核生长模型,反应活化能较低,为29.633,kJ/mol,且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制氢 动力学特性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腔结构对铕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性能的提高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小燕 李文连 +6 位作者 洪自若 陈莉丽 初蓓 吕少哲 李斌 张志强 胡知之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64,共3页
成功制备了铕配合物的微腔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 其发射层采用质量比为1∶3的空穴传输材料(TPD)和电子传输材料(Eu(DBM)3bath)的混合层。该器件实现了Eu3+高色纯度红光发射,其色坐标为(x=0. 651, y=0. 338);并克服了微腔器件的发... 成功制备了铕配合物的微腔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 其发射层采用质量比为1∶3的空穴传输材料(TPD)和电子传输材料(Eu(DBM)3bath)的混合层。该器件实现了Eu3+高色纯度红光发射,其色坐标为(x=0. 651, y=0. 338);并克服了微腔器件的发光颜色随探测角度增大而变化的缺点。在微腔器件中,最大亮度在19V时达到1 160cd/m2;在高电流密度时的EL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微腔结构 有机发光二极管 空穴传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钬激光鼓膜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小燕 毛庆杰 宗建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6期358-358,361,共2页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1]。本病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常见方法有药物治疗、咽鼓管通气、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及鼓膜置管等。上...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1]。本病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常见方法有药物治疗、咽鼓管通气、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及鼓膜置管等。上述方法的主要弊端是需要反复鼓膜穿刺、通气管脱落、置管时间长所致感染及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穿孔不愈合、鼓膜硬化和胆脂瘤形成等并发症。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用耳内镜钬激光鼓膜造孔治疗SOM,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伴渗出液(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激光手术(Laser Surgery) 鼓膜穿孔(Tympanic Membrane Perfo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刀与腺样体刮勺盲刮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小燕 毛庆杰 +1 位作者 范红梅 仲鸣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刀与腺样体刮勺盲刮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腺样体刮勺盲刮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刀与腺样体刮勺盲刮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腺样体刮勺盲刮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血清相关指标及鼻通气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4(IL-4)、IL-6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重组人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双侧呼气总阻力(TER)、吸气总阻力(TIR)、鼻呼气量差异比(NPRe)、鼻吸气量差异比(NPRi)、鼻腔呼气量(EC)、鼻腔吸气量(IC)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刀治疗腺样体肥大较刮勺盲刮治疗疗效更好,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刀 刮勺盲刮 腺样体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绝经状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小燕 杨霞 +2 位作者 朱若昕 张宝丽 张学红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围绝经期、绝经早期两种绝经状态下血糖控制情况的差异,探讨绝经状态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中,纳入年龄45~64岁者,共纳入802例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围绝经期、绝经早期两种绝经状态下血糖控制情况的差异,探讨绝经状态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中,纳入年龄45~64岁者,共纳入802例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分组,45~54岁为围绝经期组,共362例;55~64岁为绝经早期组,共440例。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性激素水平、以及血糖控制的相关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绝经期组与绝经早期组的糖尿病病程分别为(6.2±5.0)与(7.6±5.5)年,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40.9%与54.3%,绝经早期组较高(P值均﹤0.05)。围绝经期组及绝经早期组分别有37例及28例患者进行了性激素测定,雌二醇水平分别为(99.5±39.0)与(41.7±27.2)pmol/L,围绝经期组较高;卵泡刺激素水平分别为(30.5±22.3)与(45.4±24.8)U/L,黄体生成素水平分别为(17.7±13.1)与(29.8±11.2)U/L,绝经早期组较高(P值均﹤0.01)。围绝经期组空腹血糖高于绝经早期组[(10.0±3.8)与(8.9±3.6)mmol/L,P﹤0.01];围绝经期组与绝经早期组的胰岛素促泌剂使用率分别为30.4%与22.5%,二甲双胍使用率分别为83.7%与77.5%,围绝经期组较高(P值均﹤0.05);α-糖苷酶抑制剂使用率分别为48.9%与59.1%,绝经早期组较高(P﹤0.01)。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使用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与绝经早期相比,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女性空腹血糖水平较高,血糖更难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围绝经期 绝经早期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3SiC2复合材料真空热压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小燕 赵浩 +1 位作者 潘培道 汪列隆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73-77,共5页
Ti3SiC2是一种具有MAX层状结构的先进材料,兼具金属与陶瓷的双重性能。将Ti3SiC2作为弥散强化相与Cu复合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有望在电接触材料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Cu-Ti3SiC2复合材料,试验证明Cu-T... Ti3SiC2是一种具有MAX层状结构的先进材料,兼具金属与陶瓷的双重性能。将Ti3SiC2作为弥散强化相与Cu复合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有望在电接触材料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Cu-Ti3SiC2复合材料,试验证明Cu-Ti3SiC2复合材料的最佳烧结工艺为:烧结温度750℃,压力30 MPa,保温30min,制得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团聚较少。其次研究了Ti3SiC2含量对复合材料硬度、电阻率等性能的影响,随着Ti3SiC2的体积分数的增加,硬度先增加后降低,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呈减小趋势,电阻率增加;通过微观显微分析,Cu-Ti3SiC2致密度随Ti3SiC2含量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3SiC2 烧结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3SiC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
10
作者 孙小燕 汪江节 +1 位作者 张国青 潘培道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16,共5页
Ti3SiC2是一种新型的结构陶瓷材料,有诸多优异性能。Cu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耐压性能好且能分流,但有不能抗熔焊缺陷,利用Cu和Ti3SiC2组成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新型电接触材料。本文采用Cu粉为基体,Ti3SiC2粉为增强相,采用热压烧结方... Ti3SiC2是一种新型的结构陶瓷材料,有诸多优异性能。Cu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耐压性能好且能分流,但有不能抗熔焊缺陷,利用Cu和Ti3SiC2组成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新型电接触材料。本文采用Cu粉为基体,Ti3SiC2粉为增强相,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的Cu/Ti3SiC2复合材料,显微分析观察其组织均匀,团聚少,综合性能较好,在电接触材料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通过比较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的样品,发现温度高于750℃,Cu和Ti3SiC2会发生反应,有TiSi2等杂质产生,因此烧结温度为750℃最好。通过对不同体积配比烧结而成的Cu/Ti3SiC2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致密度和抗弯强度随着Ti3SiC2含量增加而下降。抗弯断裂后的断口形貌经SEM分析,当Ti3SiC2含量低时,断口呈均匀分布的韧窝;当Ti3SiC2含量增加时,断口呈穿晶断裂形态,使得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较高且呈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3SiC2 烧结温度 制备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线路排杆定位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小燕 帅建强 《农村电气化》 2000年第6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架空线路 排杆定位 软件 开发 AUTO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变压器的开发
12
作者 孙小燕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3,共2页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变压器不断涌现。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新型变压器的特点和其性能。
关键词 变压器 电力电子技术 空载损耗 铁心结构 配电变压器 线圈 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点的定位研究
13
作者 孙小燕 杨存葆 《农村电气化》 1998年第4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 故障点定位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溶胶在纯棉织物抗紫外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明勇 孙小燕 毛志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2-24,共3页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对纺织品进行功能整理是一种新型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在织物上形成具有纳米尺寸的金属氧化物,可赋予织物特殊的功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并对白色纯棉府绸织物进行整理,取得了较好的抗紫外效果.
关键词 抗紫外整理 纯棉织物 纳米溶胶 府绸 功能整理 纺织品 白色 新型 TIO2 纳米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切割金属的表面粗糙度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超 孙小燕 +5 位作者 银恺 罗志 夏国才 邓旺 周江夏子 段吉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81-4487,共7页
为提高激光切割金属的表面质量,用不同工艺参数的飞秒激光单次切割厚度为100μm的铜箔,并采用弱激光表面修复加工方法,取单次切割后最低粗糙度约为694 nm的表面进行弱激光再扫描修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量飞秒激光切割金属存在热效应,... 为提高激光切割金属的表面质量,用不同工艺参数的飞秒激光单次切割厚度为100μm的铜箔,并采用弱激光表面修复加工方法,取单次切割后最低粗糙度约为694 nm的表面进行弱激光再扫描修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量飞秒激光切割金属存在热效应,扫描电镜显示表面有颗粒氧化物,实验得到再扫描修复加工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再扫描进给深度为10μm,速度为100μm/s,单脉冲能量为50~100μJ。在最优条件下,再扫描1次的表面粗糙度达220~250 nm,再扫描3次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30 nm。该方法能有效提高飞秒激光切割金属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金属切割 表面粗糙度 再扫描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光纤传感器的飞秒激光加工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旺 周剑英 +5 位作者 孙小燕 银恺 罗志 谭超 周江夏子 段吉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76-4480,共5页
基于飞秒激光加工系统中二维CCD观测定位的轮廓线方法加工D型光纤,研究离焦量对飞秒激光轮廓线加工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焦光斑焦平面从光纤的近物镜端逐渐深入光纤,D型光纤加工面沿光传播方向的轮廓倾斜度会变得越来越大... 基于飞秒激光加工系统中二维CCD观测定位的轮廓线方法加工D型光纤,研究离焦量对飞秒激光轮廓线加工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焦光斑焦平面从光纤的近物镜端逐渐深入光纤,D型光纤加工面沿光传播方向的轮廓倾斜度会变得越来越大。飞秒激光加工方法能够保证加工的一致性。加工的D型光纤有效长度为200μm,从包层顶端到加工面的加工深度为56.4μm,原子力显微镜测得纤芯附近加工表面粗糙度为129 nm。将加工好的D型光纤用于折射率为1.36~1.42的液体传感,测得其传输损耗随折射率线性增大,此D型光纤传感器的单位折射率的传感灵敏度为37 d B。本文的加工方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保证D型光纤的加工精度及传感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D型光纤 轮廓线加工 离焦量 折射率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中三类聚酮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小燕 王启军 +3 位作者 张水华 张东亮 王谦增 亢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39,共4页
红曲因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而成为世界性研究热题。文章对红曲中红曲色素、桔霉素、Monacolins三类聚酮体的研究进程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红曲 聚酮体 红曲色素 桔霉素)Monacol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胡和白芍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小燕 王爽 席啸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21-528,共8页
目的基于成分含量变化、解热抗炎活性、体外肝损伤等指标优化柴胡和白芍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c、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模型的解热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抗... 目的基于成分含量变化、解热抗炎活性、体外肝损伤等指标优化柴胡和白芍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c、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模型的解热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抗炎作用、体外肝损伤情况为评价指标,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试验,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分别以柴胡和白芍剂量为因素,优选其配伍比例;以乙醇浓度、溶剂倍数及提取时间为因素,优化提取工艺。根据星点设计试验结果优选的最佳配伍比例(柴胡10 g,白芍10 g)放大10倍量后进行柴胡和白芍配伍比例模型验证,按照最佳提取工艺,选取8倍量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90 min进行柴胡和白芍提取工艺模型验证。结果柴胡配伍白芍后可不同程度改变柴胡中指标成分含量、降低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温度、改善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降低对人正常肝L02细胞抑制率、降低细胞上清LDH含量。针对星点设计-配伍比例拟合的二项式方程为:Y=0.100+0.020X 1-0.207X 2+0.116X 12+0.081X 22+0.088X 1X 2,r=0.9765;针对星点设计-提取工艺拟合的二项式方程:Y′=0.636+0.111X′1+0.048X′2+0.055X′3-0.037X′12+0.028 X′22-0.088X′32-0.004X′1X′2-0.022X′1X′3-0.029X′2X′3,r=0.9231。最终确定配伍最佳比例范围为:柴胡10~15 g,白芍10~15 g;提取工艺参数范围为:乙醇浓度85%~95%,溶剂倍数7~9,提取时间80~100 min,提取2次。模型外验证结果显示3份样本偏差绝对值均小于3%,说明模型可靠。结论柴胡配伍白芍后对柴胡中指标成分提出率有一定影响,同时增强柴胡的解热抗炎活性,降低柴胡的体外肝损伤。实验优选的柴胡配伍白芍的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参数,可最大限度地增加柴胡活性、降低其肝损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抗炎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配伍 柴胡 白芍 肝损伤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欧式距离的KPCA SAR图像目标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强 杨智勇 +1 位作者 孙小燕 张静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41,共4页
针对传统KPCA方法识别SAR图像时需首先对图像进行拉直处理问题进行研究,借助于图像欧式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欧式距离的核函数构建方法,给出了3种基于图像欧式距离的核函数,并将其应用SAR图像识别中。以实测MSTAR数据为例,给出了识... 针对传统KPCA方法识别SAR图像时需首先对图像进行拉直处理问题进行研究,借助于图像欧式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欧式距离的核函数构建方法,给出了3种基于图像欧式距离的核函数,并将其应用SAR图像识别中。以实测MSTAR数据为例,给出了识别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克服传统KPCA方法的局限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自动目标识别 图像欧式距离 K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阻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红梅 宗建华 +2 位作者 毛庆杰 孙小燕 仲鸣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9期540-542,共3页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OME)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阻塞的发生情况及影响术后通气管阻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52例因OME行双侧鼓膜置管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通气管阻塞,...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OME)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阻塞的发生情况及影响术后通气管阻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52例因OME行双侧鼓膜置管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通气管阻塞,将所选患者分为阻塞组(31例)和未阻塞组(121例)。分析不同特征人群术后通气管阻塞发生情况,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通气管阻塞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52例OME患儿均顺利完成双侧鼓膜置管术,术后共31例(20.4%)出现通气管阻塞,其中14例管腔内干痂阻塞,6例血痂阻塞或覆盖通气管,6例耵聍阻塞,5例脓性分泌物,另有8例患儿出现通气管脱出。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4个(年龄、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术后耳溢液、通气管留置时间)与术后通气管阻塞有关的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术后耳溢液、通气管留置<10个月为最终进入模型的危险因素。结论OME行鼓膜置管术后影响患儿通气管阻塞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未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术后耳溢液、通气管留置<10个月等,需尽早干预处理,做好相关预防工作,防止发生通气管阻塞,影响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Child) 中耳炎 伴渗出液(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中耳通气(Middle Ear Ventilation) 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鼓膜置管术(tympanostomy) 通气管阻塞(ventilation tube obstruction) 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