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种单味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和对主动外排机制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翁幸鐾 朱可奇 +3 位作者 孙定河 史煜波 胡丽庆 王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367-1371,共5页
目的:研究10种单味中药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和对主动外排机制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20株鲍曼不动杆菌,按照耐药性把20株菌分为多重耐药组和敏感组,每组10株... 目的:研究10种单味中药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和对主动外排机制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20株鲍曼不动杆菌,按照耐药性把20株菌分为多重耐药组和敏感组,每组10株。先检测10种单味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再分别用外排抑制剂氰氯苯腙(终浓度15 mg/L)、利血平(终浓度20 mg/L)检测四环素和氯霉素外排泵表型,抗生素MIC值比空白对照下降4倍或以上时判为外排泵表型阳性。然后用终浓度2 000g/L的10种单味中药做外排抑制剂,检测四环素和氯霉素MIC值是否比空白对照下降4倍或以上。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种单味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黄岑和连翘的抑菌作用最强,金银花、三叶青、大青叶、黄连、野菊花的抑菌作用稍弱;焦栀子、蒲公英、紫花地丁的抑菌作用较弱。金银花、连翘、三叶青、焦栀子、大青叶、野菊花、蒲公英这7味中药对两组菌的抑菌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敏感组菌的MIC_(50)和MIC_(90)都明显低于多重耐药组,而黄连、紫花地丁、黄岑对两组菌的抑菌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鲍曼不动杆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外排泵表型阳性率高,终浓度2 000 g/L的10种单味中药对氯霉素和四环素没有外排抑制作用。重新配制并提高本试验中10种单味中药水煎液浓度至终浓度为20 000 g/L,对氯霉素和四环素仍然没有外排抑制作用。结论: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有抑菌作用,可作为抗生素的辅助用药。主动外排机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的一种重要机制,但在20 000 g/L的浓度下,10种单味中药对氯霉素和四环素没有外排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中药 抗菌 主动外排 外排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鸡胚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自身抑制性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潘伟民 朱云云 +7 位作者 许幼峰 陈晓敏 陈立斌 章朝霞 张盛敏 俞霏 孙定河 翁跃颂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使用心脏超声对鸡胚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来评估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自身抑制性抗体。方法按随机数表法选取3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和2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IgG血清,滴入18 d胚龄的鸡胚中,用超... 目的使用心脏超声对鸡胚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来评估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自身抑制性抗体。方法按随机数表法选取3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和2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IgG血清,滴入18 d胚龄的鸡胚中,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鸡胚心肌抑制状况。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组LVEF为81.03%±2.67%,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中,心肌自身抑制性抗体阴性13例,其LVEF为81.24%±2.33%,而抗体阳性23例(63.9%),其LVEF为62.04%±2.98%。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可能存在心肌抑制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肌抑制性抗体 鸡胚 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哮喘儿血清中IL-4、IFN-γ及总IgE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狄亚珍 夏萍 +3 位作者 陈伟君 孙定河 杜建明 徐本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224,共3页
为了解高危哮喘儿体内免疫失衡情况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分析法及微粒子酶标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50例高危哮喘儿血清中IL-4、IFN-γ和总IgE的水平,并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高危哮喘儿血清中IL-4和IgE明显高... 为了解高危哮喘儿体内免疫失衡情况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分析法及微粒子酶标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50例高危哮喘儿血清中IL-4、IFN-γ和总IgE的水平,并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高危哮喘儿血清中IL-4和IgE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5.7007、7.2111,P均<0.001),而IFN-γ则降低(t=1.8235,0.01<P<0.05)。高危哮喘儿A、B、C三组间免疫指标差异比较,C组的IL-4、总IgE含量明显高于A组、B组,P均<0.001,而C组的IFN-γ则低于A组、B组,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危哮喘儿IL-4、IL-4/IFN-γ比值分别与血清IgE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9064、0.7139,t分别为14.8660、4.2035,P均<0.001),而IFN-γ与总IgE呈负相关(r=-0.3541,t=1.5611,P<0.05)。提示:高危哮喘儿体内存在着与哮喘儿相似的免疫学变化,T_H2型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异常亢进及IgE生成增多;T_H2功能亢进,IgE升高,可作为高危哮喘儿的实验室指标,也可作为临床上筛选高危哮喘儿向哮喘转化的预测指标;早期免疫干预,有利于哮喘的一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哮喘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