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肾脏的保护作用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定军 陈漠水 +3 位作者 陆士娟 邢波 林德洪 杜子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肾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21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常规剂量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7d,术...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肾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21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常规剂量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7d,术后1月空腹抽血测定血肌酐(Scr)、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N-乙酰-B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UmAlb)。结果: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第1、2d患者Scr,NAG,UmAlb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逐渐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第1、2d患者hs-CRP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第7天及1月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的血清hs-CRP、NAG(U/l)各点水平的整体情况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行PCI术前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减低对肾功能的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超敏C反应蛋白 造影剂肾病 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血清sCD40L,MPO水平的变化以及阿托伐他汀对二者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定军 陈漠水 +4 位作者 邢波 陆士娟 林德洪 杜子军 李大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401-1405,共5页
目的:探讨ACS患者PCI术后血小板CD40L表达及血浆MPO水平的变化以及阿托伐他汀对二者的影响。方法: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40mg治疗组、20mg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7天、1个月空腹检测血清中MPO和sCD40L的水平。结果:(1)... 目的:探讨ACS患者PCI术后血小板CD40L表达及血浆MPO水平的变化以及阿托伐他汀对二者的影响。方法: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40mg治疗组、20mg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7天、1个月空腹检测血清中MPO和sCD40L的水平。结果:(1)ACS发生后血液中sCD40L、MPO会迅速升高,在PCI的影响下,两者继续升高,然后逐渐下降。(2)治疗组PCI术后血清sCD40L、MPO水平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sCD40L与MPO的变化趋势的相关性分析无相关性(P=0.58,r=0.153),结论:PCI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sCD40L、MPO进一步升高;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PCI后血清sCD40L、MPO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髓过氧化物酶 S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家兔模型左心室三层心肌间Cx43表达异质性的改变 被引量:4
3
作者 钟江华 陆士娟 +4 位作者 陈小盼 左琦 刘正旺 孙定军 吴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17-419,423,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IR)三层心肌间跨室壁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分布的差异,探讨MIR易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生理机制。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成MIR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MIR组建立MIR模型,假手术组同等条件饲养,未进行...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IR)三层心肌间跨室壁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分布的差异,探讨MIR易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生理机制。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成MIR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MIR组建立MIR模型,假手术组同等条件饲养,未进行任何处理。检测并比较两组家兔左心室三层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_(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以及Cx43蛋白(Cx43-pro)和mRNA(Cx43-Cq)的表达。结果:1.MIR组三层心肌APD_(90)和TDR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MIR跨室壁复极离散显著增加。2.MIR组三层心肌的Cx43-pro表达与假手术组均有所降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ΔCx43-pro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IR增加了家兔跨室壁Cx43蛋白表达的异质性。3.与假手术组比较,MIR三层心肌Cx43-Cq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ΔCx43-Cq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表明MIR增加了跨室壁Cx43mRNA表达的异质性。结论:MIR左心室三层心肌间Cx43表达差异增大可能是导致心肌横断面上复极时程进一步离散易发MVA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缝隙连接蛋白43 复极离散 中层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介素17水平与心肌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德洪 邢波 +1 位作者 吴淼 孙定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介素17(IL-17)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PCI术后心肌复流情况分为无...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介素17(IL-17)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PCI术后心肌复流情况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分级≤2级)31例和复流组(TIMI血流分级3级)75例。分别测定患者PCI术前和术后肌钙蛋白I(cTnI)和IL-17的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16~18 h时,无复流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复流组[(58.49±1.52)μg/L比(41.24±3.12)μg/L,P<0.05]。无复流组术后cTnI水平明显高于复流组[(1.34±0.42)μg/L比(0.42±0.13)μg/L,P<0.05]。随访12个月后,无复流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复流组,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大于复流组(均为P<0.05),复流组的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复流组(5.3%比19.3%,P=0.013)。结论IL-17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无复流的一个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介素17 无复流 血管成形术 经皮 经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兔左心室三层心肌间Cx43表达的差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美霞 刘亚军 +5 位作者 陆士娟 孙定军 吴淼 张伟 黄康 钟江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0-916,共7页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兔左心室三层心肌间跨室壁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分布的差异,探讨CHF易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蛋白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n=12)和CHF组(n=12)。CHF组通过腹主动脉缩...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兔左心室三层心肌间跨室壁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分布的差异,探讨CHF易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蛋白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n=12)和CHF组(n=12)。CHF组通过腹主动脉缩窄建立CHF模型,Sham组开腹未结扎,术后同等条件饲养8周。在体检查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体血流动力学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最大上升速度和最大下降速度(±dp/dtmax)等参数。将兔处死后制作左心室心肌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改变。分别切取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Endo)、中层心肌(Mid)、心外膜下心肌(Epi),采用Western blotting、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层心肌间Cx43蛋白(Cx43-pro)和mRNA(Cx43-Cq)的表达,计算三层心肌间最大Cx43-pro与最小Cx43-pro之差(ΔCx43-pro)以及最大Cx43-Cq与最小Cx43-Cq之差(ΔCx43-Cq)。结果与Sham组相比,CHF组SBP、DBP、MAP、±dp/dtmax、LVEF明显降低,LVEDD、LVESD明显升高(P<0.05),而IVS、LVPW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三层心肌的Cx43蛋白及mRNA表达均低于Sham组(P<0.05);两组中层心肌的Cx43蛋白及mRNA表达均低于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心肌组织,但CHF组的ΔCx43-pro和ΔCx43-Cq明显高于较Sham组(P<0.05)。结论CHF兔左心室三层心肌的Cx43蛋白发生重构,含量明显减少,跨室壁Cx43表达的异质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层心肌 跨室壁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