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部位CT表现对灌洗结果影响分析
1
作者 孙孟言 秦林 +4 位作者 李成海 吕岩 王依川 贺伟 侯代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部位CT征象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培养和Xpert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528例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部位CT征象与BALF涂片、培养及Xpert结果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BALF涂片、培养... 目的 探讨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部位CT征象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培养和Xpert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528例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部位CT征象与BALF涂片、培养及Xpert结果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BALF涂片、培养和Xpert的阳性率分别为9.66%、32.39%、58.33%。其中以支气管扩张伴管壁增厚、支气管狭窄、充气支气管征及引流支气管征CT征象所在肺叶/段BALF涂片、培养和Xpert阳性率均高于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空洞、磨玻璃影及树芽征所在部位BALF获得Xpert和培养阳性与阴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肿块、单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闭塞三种CT征象的BALF获得三种结果阳性率与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支气管扩张伴管壁增厚、支气管狭窄及充气支气管征是获得三种灌洗结果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涂阴肺结核患者选择支气管异常改变、空洞、磨玻璃影及树芽征所在的部位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可提高灌洗结果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及会阴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MRI特征及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孟言 王曼頔 +3 位作者 王悦 吴焕文 陆菁菁 钟定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总结发生于盆腔及会阴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特征、MRI表现及病理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AAM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资料,7例AAM均为女性,年龄12~45岁,其中5例因发现会阴区肿物就诊,2例因会阴区AA... 目的总结发生于盆腔及会阴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特征、MRI表现及病理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AAM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资料,7例AAM均为女性,年龄12~45岁,其中5例因发现会阴区肿物就诊,2例因会阴区AAM外院行手术治疗后复发就诊。结果 MRI表现:7例均为单发,最大径为5.9~15.7cm;6例形态不规则,无包膜,与邻近组织或器官分界不清;1例呈长柱形,边界清楚,可见假包膜。在T1WI上,AAM呈等信号(4/7)或等、低混杂信号(3/7)。在T2WI上,AAM呈高、低混杂信号,5例内见"旋涡征"。5例行增强检查,均呈明显强化,其中4例不均匀强化(2例内见"旋涡征"),1例均匀强化。在扩散加权成像上,AAM呈均匀(3/7)或不均匀(4/7)高信号。病理检查镜下可见AAM含有大量黏液样基质,其内可见散在分布的梭形及星芒状肿瘤细胞,局部可见丰富的动脉及静脉血管,边界处见肿瘤细胞浸润周围脂肪或肌肉组织。结论 AAM的特征性MRI表现为"旋涡征",与其含有稀疏的肿瘤细胞、大量黏液样基质及局部含有丰富的血管等病理特点相对应,对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 盆腔肿瘤 会阴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不同部位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曼頔 孙孟言 +4 位作者 李斌 郝坤 陆菁菁 戴毅 冷金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MRI对不同部位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DIE患者,比较其术前MRI诊断与腹腔镜手术病理结果,评价MRI对不同部位DIE的诊断效能。结果41例患者中,MRI诊断直肠阴道隔DIE... 目的探讨MRI对不同部位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DIE患者,比较其术前MRI诊断与腹腔镜手术病理结果,评价MRI对不同部位DIE的诊断效能。结果41例患者中,MRI诊断直肠阴道隔DIE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9%(24/27)、71.4%(10/14)及82.9%(34/41),诊断子宫骶骨韧带DIE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3.0%(44/53)、72.4%(21/29)及79.3%(65/82),诊断子宫直肠凹粘连、封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1%(32/34)、71.4%(5/7)及90.2%(37/41),诊断膀胱DIE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50.0%(2/4)、100.0%(37/37)及95.1%(39/41),诊断直肠DIE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20.0%(1/5)、91.7%(33/36)及82.9%(34/41)。其中MRI诊断子宫直肠凹粘连、封闭的敏感度最高,诊断膀胱DIE的特异度最高。MRI对发现直肠DIE病灶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MRI在诊断多个部位DIE受累方面有较高的准确度,可预测DIE所致子宫直肠凹粘连、封闭,对于直肠阴道隔DIE、子宫骶骨韧带受累也有较好的诊断价值。MRI可以在术前对DIE病灶进行准确的解剖定位及评估受累范围,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好地协助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磁共振成像 敏感性与特异性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