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密度对宝石鲈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大川 谭洪新 +3 位作者 罗国芝 吴嘉敏 朱学宝 冯是良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5,共4页
试验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宝石鲈(50,100,150,220尾/m3)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50尾/m3组宝石鲈的生长较有优势,其特定生长率(1.61%/d)和存活率(89%)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1.70);密度对血液中的谷草转... 试验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宝石鲈(50,100,150,220尾/m3)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50尾/m3组宝石鲈的生长较有优势,其特定生长率(1.61%/d)和存活率(89%)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1.70);密度对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影响显著(P<0.05),随养殖密度增加其浓度呈上升趋势,均在220尾/m3密度组上升最多;密度对血清无机离子(钾、钠、氯、镁、磷)也有影响。综合认为循环水养殖条件下,150尾/m3养殖密度组宝石鲈生长效果较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宝石鲈 养殖密度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絮凝技术处理水产养殖用水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鲁璐 罗国芝 +1 位作者 谭洪新 孙大川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0,14,共6页
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生物絮凝技术(BFT),可以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粪便转化为可被部分养殖对象重新摄食的絮体饵料,而且在絮凝体形成过程中对水体氨氮等物质的去除有明显作用。试验在自建的生物絮凝反应器中分别接种活性污泥和枯草... 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生物絮凝技术(BFT),可以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粪便转化为可被部分养殖对象重新摄食的絮体饵料,而且在絮凝体形成过程中对水体氨氮等物质的去除有明显作用。试验在自建的生物絮凝反应器中分别接种活性污泥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絮凝体形成过程中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接种活性污泥的装置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2.25%、94.04%;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的装置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1.53%、97.89%;同时接种活性污泥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装置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0.85%、63.19%;对照装置中不接种任何物质,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11.41%、70.56%。分别接种活性污泥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装置在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氮方面较好。试验装置中所形成的絮体颗粒直径在0.1~1.0 mm,粒径大小适合作为部分养殖鱼类稚鱼期的开口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 固体颗粒物 水产养殖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度下宝石鲈生长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冯是良 罗国芝 +3 位作者 谭洪新 朱学宝 吴嘉敏 孙大川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1,共3页
在0~2.5%范围内设置6个盐度组饲养宝石鲈,温度控制在(26±2)℃,饲养150d后比较其生长性能.试验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盐度显著地影响宝石鲈的生长(p<0.05).在盐度1.0%的水体中,宝石鲈生长速度最快,存活率高,饲料系数较低.... 在0~2.5%范围内设置6个盐度组饲养宝石鲈,温度控制在(26±2)℃,饲养150d后比较其生长性能.试验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盐度显著地影响宝石鲈的生长(p<0.05).在盐度1.0%的水体中,宝石鲈生长速度最快,存活率高,饲料系数较低.综合结果认为宝石鲈的最适生长盐度为1.0%左右,可望推广到盐碱水体或海水地区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鲈 盐度 生长性能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水芹对水体氮、磷的静态净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齐巨龙 谭洪新 +3 位作者 孙大川 罗国芝 吴嘉敏 车轩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3期6-10,共5页
研究利用水芹(Oenanthe javanica)具有耐寒、适宜短日照季节生长的特性,通过静态净化试验,探讨低温季节水芹对N、P的净化效果,为水芹净化冬季养殖污水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0~15℃低温条件下,水芹对水体中的氨... 研究利用水芹(Oenanthe javanica)具有耐寒、适宜短日照季节生长的特性,通过静态净化试验,探讨低温季节水芹对N、P的净化效果,为水芹净化冬季养殖污水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0~15℃低温条件下,水芹对水体中的氨氮和磷酸盐具强烈吸收作用。4d中,水芹对3组不同质量浓度污水中氨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A组79.5%和31.9%,B组82.6%和48.8%,C组99.1%和72.7%。如存在三态氮,水芹优先吸收氨氮。利用SPSS软件通过非线性回归建立了静态条件下水芹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净化模型。水芹根际硝化细菌对水体氨氮净化也具有一定作用,对氨氮的去除贡献率约为10%~30%,水芹吸收的贡献率约为70%~90%。利用水芹净化冬季养殖污水具有生态和经济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污水净化 低温 水芹 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观赏水族市场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颖 李丽 孙大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347-351,共5页
上海观赏水族市场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近年来发展迅速。为进一步了解其发展现状,笔者于2014年7月对上海水族市场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上海水族市场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多为中小型规模,小型低档鱼较多,淡水鱼种类远高于海水鱼,... 上海观赏水族市场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近年来发展迅速。为进一步了解其发展现状,笔者于2014年7月对上海水族市场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上海水族市场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多为中小型规模,小型低档鱼较多,淡水鱼种类远高于海水鱼,观赏水草种类较少,价位适中等特点;水族市场存在泛而不精、品质不佳、竞争无序、买卖双方知识和技术不足等问题。观赏水族业的兴起能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上海有望成为国际化观赏鱼交流、中转和集散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水族 水族市场 生物调查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大川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3期100-100,共1页
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后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研究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CO_(2)通量 影响因素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及大型旋转机器振动监测与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
7
作者 蔡进 姚小兵 +5 位作者 黄爽 玉声 赵大安 李彬 张长江 孙大川 《实用测试技术》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大型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近十年内有了很大发展,并显示出对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们研制的一套汽轮发电机及大型旋转机器振动监测与数据处理系统以及在200MW汽轮发电机组上的应用。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旋转机器 数据处理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真创新?
8
作者 孙大川 《政工学刊》 2012年第10期79-79,共1页
工作创新首先源自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出新、思路的革新。创新工作,可以说是大会讲、小会提,有事就说、逢会就讲。可并不是人人都懂,也不是人人都会。有的同志虽有创新的想法,也有实际的举动,但结果却有悖于创新要旨、偏离发展方向。究... 工作创新首先源自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出新、思路的革新。创新工作,可以说是大会讲、小会提,有事就说、逢会就讲。可并不是人人都懂,也不是人人都会。有的同志虽有创新的想法,也有实际的举动,但结果却有悖于创新要旨、偏离发展方向。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四种观念没有树立好。夯实基础才能助力创新。创新离不开扎实的基础,把基础夯得实而又实,也需要创新,也是一种创新。俗话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牢固,创新才有支撑,才有后劲;基础不牢,创新就如揠苗助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战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组合填料垂直潜流湿地系统处理沿海垦区池塘养殖尾水的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雪峰 刘文畅 +3 位作者 樊利鹏 谭洪新 罗国芝 孙大川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3期46-54,共9页
为探索沿海垦区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技术,在条子泥垦区运行了一种以碱蓬作为净化植物,风化煤、陶瓷环和石英砂为组合填料的垂直潜流湿地系统,通过比较进、出水差异分析净化效果。70 d后,将不同填料取出进行硝化能力测试,并通过高通量测... 为探索沿海垦区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技术,在条子泥垦区运行了一种以碱蓬作为净化植物,风化煤、陶瓷环和石英砂为组合填料的垂直潜流湿地系统,通过比较进、出水差异分析净化效果。70 d后,将不同填料取出进行硝化能力测试,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菌群结构。结果显示:垦区尾水中的pH、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分别为8.55~9.17、3.58~8.53 mg/L、0.47~1.16 mg/L和17.96~26.63 mg/L。经湿地净化后,出水中的pH为7.34~8.79,基本满足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一级标准。TN、TP和COD_(Mn)分别为2.75~6.65 mg/L、0.33~0.71 mg/L和16.32~24.16 mg/L,基本满足二级标准。pH、TP和COD_(Mn)在进、出水中的差异显著(P<0.05),平均下降8.78%、36.26%和13.52%。硝化能力测试表明,上、下层风化煤、陶瓷环和石英砂填料对总氨氮(TAN)的去除率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97.44%、88.88%、49.30%和11.47%。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填料上的差异显著(P<0.05),优势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在石英砂上显著富集,norank_f__Microscillaceae在有碱蓬草根系附着的上层风化煤中显著富集(P<0.05)。本研究证实了组合填料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在沿海垦区池塘养殖尾水治理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煤 人工湿地 养殖尾水 高通量测序 沿海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样化住宅设计探讨
10
作者 乔梁 孙大川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9期57-58,共2页
针对目前我国住宅户型设计单一化、模式化的问题,对几个前卫性住宅进行了户型及空间的分析。试图以此为借鉴,为广大设计者对住宅多样化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从而促进多样化住宅的发展。
关键词 集合住宅 多样化 可变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鳗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的运行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国芝 +2 位作者 孙大川 谭洪新 于文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3-207,共5页
为了提高鳗鲡养殖的效果及减少环境污染,建立了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的鳗鲡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并对黑仔鳗在该模式下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阶段各水质指标为NH4+-N 0.73~11.14mg/L、NO2-N 0.01~2.2 mg/L、NO3--N... 为了提高鳗鲡养殖的效果及减少环境污染,建立了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的鳗鲡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并对黑仔鳗在该模式下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阶段各水质指标为NH4+-N 0.73~11.14mg/L、NO2-N 0.01~2.2 mg/L、NO3--N 5.00~26.89 mg/L,控制水温在21~22℃、溶氧4.7~5.1 mg/L、pH 6.9~7.6,系统的日均换水率为23.6%.经过75 d的养殖,欧洲鳗鲡平均体重由10.8 g增至16.2 g,成活率为98.72%,特定生长率为0.54%/d,饵料系数为2.06.此模式具有水质处理效果好、改造方便、运行简单等优点,在冬天有较好的节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 半封闭式循环水 水质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会计核算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大川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第9期152-152,共1页
一、会计核算智能化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会计信息价值的提升。智能化会计核算的实现势在必行,会计核算系统应同各种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联接,而这快捷的会计信息可以增加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产生巨大的效益,促进会计信息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 会计核算系统 智能化 发展趋势 会计信息价值 企业经营决策 信息系统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跟腱延长术联合系统康复治疗跟腱挛缩畸形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程 孙大川 +1 位作者 黄淮 胡春林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跟腱延长术联合系统康复治疗跟腱挛缩患者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择性地采用微创跟腱延长术联合系统康复治疗跟腱挛缩27例(31足),男11例,女16例;年龄3~65岁,平均35.5岁;右足13例,左足10例,双足4例... 目的:分析微创跟腱延长术联合系统康复治疗跟腱挛缩患者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择性地采用微创跟腱延长术联合系统康复治疗跟腱挛缩27例(31足),男11例,女16例;年龄3~65岁,平均35.5岁;右足13例,左足10例,双足4例;病程1~5年,平均2.3年。挛缩原因:胫骨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7足,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后遗症11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3足(双足4例)。手术前患者行走跛行,足跟落地困难,跖屈畸形成15°~50°,平均35.5°。术前股四头肌肌力Ⅴ级27足,Ⅳ级4足;小腿三头肌肌力Ⅴ级24足,Ⅳ级7足。结果:27例全部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3个月。按照Arner-Lindholm疗效标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优29足,良2足。随访期间未发现跟腱挛缩复发,断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微创跟腱延长术联合系统康复治疗跟腱挛缩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彻底康复。股四头肌肌力或者小腿三头肌肌力经过术前康复治疗仍然低于Ⅲ级的患者不选择该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挛缩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微创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程 孙大川 +2 位作者 李俊光 何陈刚 胡春林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穿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9年2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9~45岁,平均28.8岁;右侧4例,左侧2例;受伤到治疗时间6h~12d,平均4.5d。采用闭合复位克氏...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穿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9年2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9~45岁,平均28.8岁;右侧4例,左侧2例;受伤到治疗时间6h~12d,平均4.5d。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经皮穿针治疗。按照Rockwood胸锁关节评分法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6例获得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个月。术前得分(7.00±0.89)分,术后得分(13.17±1.72)分;优5例,良1例。无局部感染、术后疼痛、脱位复发、断针、退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克氏针经皮穿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关节 脱位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