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ST方法的AP1000失水事故放射性后果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大威 梅其良 +2 位作者 付亚茹 韩建春 张姗姗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可替代源项(AST)进行AP1000失水事故剂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介绍了可能的放射源、安全壳内去除机制及放射性物质环境释放途径。为了评估失水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性后果,针对国内某AP1000滨海厂址实际特征,计算了主控制室工作...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可替代源项(AST)进行AP1000失水事故剂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介绍了可能的放射源、安全壳内去除机制及放射性物质环境释放途径。为了评估失水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性后果,针对国内某AP1000滨海厂址实际特征,计算了主控制室工作人员有效剂量、非居住区边界及规划限制区外边界公众剂量,剂量结果分别满足HAD 002/01-2010及GB6249-2011限值要求。同时,通过对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对剂量起主导作用的核素组,并且研究了个体年龄及运动状态对其所接受剂量后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替代源项 失水事故 剂量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设施可居留性分析的严重事故源项初步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大威 付亚茹 +2 位作者 梅其良 张姗姗 潘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2-1327,共6页
以先进压水堆核电厂为对象,开展了适用于应急设施可居留性评价的严重事故源项分析方案研究,覆盖了堆芯释放、安全壳内自然去除、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途径等。结合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特征,重点研究了安全壳可能的失效行为,论证了安... 以先进压水堆核电厂为对象,开展了适用于应急设施可居留性评价的严重事故源项分析方案研究,覆盖了堆芯释放、安全壳内自然去除、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途径等。结合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特征,重点研究了安全壳可能的失效行为,论证了安全壳在事故后24h和72h失效工况的辐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工况放射性释放水平均达到了INES(国际核事件分级)第6级的水平,属于比较严重的核事故;133 Xe、131I为主导核素组的主导核素,所释放的133 Xe介于WASH-1400中PWR2~PWR4之间的水平,131I介于PWR5~PWR6之间水平。同时,以国内某沿海厂址为例,评价了两种工况下应急指挥中心(EOF)工作人员的有效剂量,均可满足100mSv的剂量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设施可居留性 严重事故 辐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F可居留性分析程序设计与开发
3
作者 孙大威 付亚茹 +3 位作者 梅其良 张姗姗 潘楠 王宝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3-1109,共7页
以先进压水堆核电厂为对象,研究了设计基准事故及严重事故工况下放射性迁移行为,确定了应急指挥中心(EOF)工作人员各种受照途径的剂量分析模型,包括进入EOF内污染空气吸入内照射、EOF内污染空气γ淹没外照射、EOF外污染空气穿过混凝土... 以先进压水堆核电厂为对象,研究了设计基准事故及严重事故工况下放射性迁移行为,确定了应急指挥中心(EOF)工作人员各种受照途径的剂量分析模型,包括进入EOF内污染空气吸入内照射、EOF内污染空气γ淹没外照射、EOF外污染空气穿过混凝土屏蔽墙或铁门γ外照射等。在此基础上,利用VC++6.0语言的MFC平台,自主研发了可视化EOF剂量计算程序VYJcode,实现了EOF剂量计算程序化目标,为非能动核电厂EOF可居留性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一系列的对比验证,证明了程序的有效性、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指挥中心 MFC平台 VYJc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000核电厂安全壳内气溶胶自然去除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付亚茹 耿珺 +3 位作者 孙大威 梅其良 黄高峰 潘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0-705,共6页
AP1000等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依靠自然的原理清除事故后安全壳气空间内的放射性气溶胶,可靠性较高,但对其进行分析较为复杂。事故后安全壳内气溶胶的主要运动形式有凝聚、重力沉降、扩散泳及热泳等,本文研究确定了合适的机理模型、假设... AP1000等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依靠自然的原理清除事故后安全壳气空间内的放射性气溶胶,可靠性较高,但对其进行分析较为复杂。事故后安全壳内气溶胶的主要运动形式有凝聚、重力沉降、扩散泳及热泳等,本文研究确定了合适的机理模型、假设条件和主要参数等,完成了AP1000核电厂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P1000核电厂LOCA后,主要气溶胶去除机制中扩散泳贡献最大,其次是热泳和重力沉降;安全壳内气溶胶自然去除系数约为0.4~0.9h^(-1),堆芯裸露5h后变化较小;基于RG1.183源项、包络大气弥散因子及本文给出的安全壳气溶胶自然去除系数,计算得到的LOCA后厂外及主控室人员所受剂量可满足10CFR50中规定的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000 非能动核电厂 事故 气溶胶 自然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下CAP1000核电厂主控室剂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姗姗 付亚茹 +1 位作者 孙大威 梅其良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0,共7页
核电厂事故期间,为使主控室工作人员能够坚守岗位缓解事故后果,必须保证主控室的可居留性。放射性水平作为主控室可居留性的重要考虑因素,主控室人员接受的剂量必须满足相关标准导则的要求。本文以弹棒事故为参考工况,对事故情况下主控... 核电厂事故期间,为使主控室工作人员能够坚守岗位缓解事故后果,必须保证主控室的可居留性。放射性水平作为主控室可居留性的重要考虑因素,主控室人员接受的剂量必须满足相关标准导则的要求。本文以弹棒事故为参考工况,对事故情况下主控室的剂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通风模式下的剂量结果,不同释放途径和不同核素组对剂量的贡献,以及剂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针对CAP1000主控室非能动应急可居留系统设计,对该系统关键参数对剂量影响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化事故后主控室剂量分析和可居留性优化改进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1000 设计基准事故 主控室 剂量分析 可居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000核电厂厂外剂量风险定量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梅其良 孙大威 +1 位作者 付亚茹 张姗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88-2292,共5页
为了分析APl000核电厂各种潜在的严重事故对周围公众的影响,采用MACCS程序模拟释人大气中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弥散过程,对6种代表性释放类别进行剂量风险定量化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事故后24h内厂址边界附近公众的急性红骨髓剂量风险为1... 为了分析APl000核电厂各种潜在的严重事故对周围公众的影响,采用MACCS程序模拟释人大气中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弥散过程,对6种代表性释放类别进行剂量风险定量化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事故后24h内厂址边界附近公众的急性红骨髓剂量风险为1,96×10^7Sv/(堆·年),该风险大部分来自安全壳旁通释放(BP);早期健康效应风险在10^10~10“Sv/(堆·年),且随着与反应堆距离的增大降幅明显;集体全身有效剂量风险为6.94×10^-4人·Sv/(堆·年),引发的癌症致死风险非常低。研究结果还表明,核事故后及时撤离将显著降低公众剂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事故 剂量风险 早期健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限体积悬沙输运模型在苏北辐射沙脊群海域的应用
7
作者 孙大威 张鑫 《水道港口》 2016年第3期237-241,共5页
悬沙输运是近岸水域地形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悬沙在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下有着巨量的输运。文章构建了基于无结构三角形网格的Roe-MUSCL有限体积悬沙输运数值模型,其中心思想是使悬沙浓度求解过程同步且具有高分... 悬沙输运是近岸水域地形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悬沙在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下有着巨量的输运。文章构建了基于无结构三角形网格的Roe-MUSCL有限体积悬沙输运数值模型,其中心思想是使悬沙浓度求解过程同步且具有高分辨率。基于无结构三角形网格,将每一个独立的三角形单元作为控制个体,分别在各三角形单元上对控制方程进行Gauss线积分离散,采用二阶MUSCL重构格式和Roe型数值通量形式对控制方程进行空间离散,采用一阶向前差分格式的时间离散方法,通过对扩散项的平衡处理,建立了能够适应复杂地形和水动力条件下的高分辨二维有限体积悬沙输运数学模型,并根据当地海域的悬沙浓度实测资料进行数值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输运方程 有限体积法 无结构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实际消除核电厂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技术见解 被引量:8
8
作者 林诚格 史国宝 +15 位作者 陈耀东 陈培培 刘伟 光弟 沈文权 刘志弢 詹文辉 梅其良 陈松 孙大威 苏夏 杨亚军 李林森 廖敏 崔蕾 邢勉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7-345,共9页
本文研究了《核电安全规划》中"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安全目标的技术内涵和落实措施。建议将放射性释放量超过5×1014Bq的131I当量的放射性释放定为"大量放射性释放",同时从确定论和概率论目标... 本文研究了《核电安全规划》中"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安全目标的技术内涵和落实措施。建议将放射性释放量超过5×1014Bq的131I当量的放射性释放定为"大量放射性释放",同时从确定论和概率论目标要求两方面提出了"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的对应要求,其中概率安全目标中的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频率不超过1×10-7/堆·年。为此,需要采取措施,在设计上实际排除能产生大量放射性释放的事故序列;在严重事故条件下尽量恢复堆芯冷却,并保持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的完整性,以及乏燃料池的冷却能力;扩展事故管理导则,提高事故缓解和控制能力。最终在技术上实现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后,无需场区外紧急撤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核安全 实际消除 大量放射性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下的高职院校足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超 张树伟 孙大威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第7期161-162,共2页
校园足球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与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提出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高职院校足球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足球课程改革要按照相关政策与文件精神,结合高职院校办学规律与育人特点... 校园足球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与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提出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高职院校足球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足球课程改革要按照相关政策与文件精神,结合高职院校办学规律与育人特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终身体育理念为目标。从全面的身心素质提升入手,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协调其它课程共同发挥育人功能,教学从课程向生活延伸,有效普及足球运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用专业优势与企业搭建平台,通过企业文化延续课程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一校一品 校园足球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食运动员的饮食方案--评《素食与运动营养》
10
作者 孙大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24-324,共1页
素食主义是当前一种饮食文化,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之后欧美国家开展了素食主义运动,并成立了相关协会组织。时至今日,素食主义者在全世界有大量比例,素食餐厅也遍布世界。素食的饱和脂肪含量佷低,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含量,对人体健... 素食主义是当前一种饮食文化,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之后欧美国家开展了素食主义运动,并成立了相关协会组织。时至今日,素食主义者在全世界有大量比例,素食餐厅也遍布世界。素食的饱和脂肪含量佷低,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含量,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好处。随着素食主义运动的发展和素食优势的凸显,很多运动员也开始食素,但是素食运动员能否从素食中获取运动所需要的必要营养素,以应对正常训练,取得良好成绩,这对于素食运动员仍是重要挑战。因此,素质运动员在日常饮食过程中要制定较为完善的饮食方案,根据自身运动训练情况,合理安排素食种类,并针对素食无法满足的营养物质进行针对性营养素补充,以保障运动消耗,减少受伤风险,取得良好运动成绩。据此,本文对素食运动员的饮食方案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食主义 饱和脂肪 饮食文化 日常饮食 人体健康 胆固醇含量 营养物质 饮食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工况主控室内渗漏对辐射剂量影响初探
11
作者 孙大威 高圣钦 +1 位作者 梅其良 付亚茹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5-401,共7页
为解明事故工况主控室内渗漏带来的辐射影响,针对某CAP1000沿海核电厂,以关键的失水事故为代表,系统性地研究了放射性的产生、安全壳内去除、环境释放、大气弥散等基本方法。通过数值计算,识别出不同内渗漏风量下主控室内放射性核素浓... 为解明事故工况主控室内渗漏带来的辐射影响,针对某CAP1000沿海核电厂,以关键的失水事故为代表,系统性地研究了放射性的产生、安全壳内去除、环境释放、大气弥散等基本方法。通过数值计算,识别出不同内渗漏风量下主控室内放射性核素浓度变化规律,并进一步量化了人员剂量与内渗漏风量、内循环风量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渗漏风量每增加10 m^(3)/h,有效剂量增加约2.5 mSv,甲状腺剂量增加约52 mSv,内渗漏试验中应重点关注甲状腺剂量的达标性;内渗漏准则取值25.5 m^(3)/h,从辐射安全角度可接受。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支撑核电厂内渗漏准则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影响 失水事故 内渗漏试验 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壳通风系统放射性净化定量分析
12
作者 孙大威 梅其良 +1 位作者 付亚茹 李怀斌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7,共7页
以先进压水堆核电厂为对象,开展了正常运行工况安全壳内气载放射性产生方式研究,并构建了分析模型,包括冷却剂泄漏及40Ar中子活化。在此基础上,定量的论证了安全壳空气过滤系统对放射性净化作用,结果表明:无排风净化情况下安全壳大气内... 以先进压水堆核电厂为对象,开展了正常运行工况安全壳内气载放射性产生方式研究,并构建了分析模型,包括冷却剂泄漏及40Ar中子活化。在此基础上,定量的论证了安全壳空气过滤系统对放射性净化作用,结果表明:无排风净化情况下安全壳大气内放射性水平较高,可达DAC(导出空气浓度)限值15.5倍,应实行较严格的措施限制人员进入;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出85Kr及133Xe为主导核素,由于这些核素半衰期较长,仅依靠衰变较难去除,采用每周定期20 h净化方案可解决该问题。同时,进一步研究了降功率并发碘尖峰机理模型,论证了停堆工况通风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实施大风量净化可在进入冷停堆状态时将安全壳内气载放射性降到DAC限值,为人员在安全壳内进行长期操作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载放射性 安全壳空气过滤系统 碘尖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操作事故辐射影响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明军 孙大威 潘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137,共6页
以红沿河核电厂为对象,开展了CPR1000燃料操作事故放射性核素的来源、迁移途径、释放方式研究,构建了燃料存储室以及外环境的源项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定量地论证了该事故所产生的辐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前0.5%概率水平的厂址气象条件... 以红沿河核电厂为对象,开展了CPR1000燃料操作事故放射性核素的来源、迁移途径、释放方式研究,构建了燃料存储室以及外环境的源项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定量地论证了该事故所产生的辐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前0.5%概率水平的厂址气象条件,得到非居住区边界以及规划限制区外边界16个标准方位的公众剂量均可满足GB 6249-2011限值要求,且尚存一定裕量。通过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识别出了剂量最大方位、主导核素、关键时段,论证了事故分析截断时间取12h的合理性、燃料操作起始时间取100h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水洗深度及正常通风隔离时间对公众剂量的影响规律,公众剂量随水洗深度增加呈指数降低趋势,随正常通风隔离延迟时间变长而快速增加,相关研究可为各核电厂设计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操作事故 源项 辐射影响 公众剂量 截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壳超压排放工况下乏池水洗效果增强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圣钦 付亚茹 +1 位作者 梅其良 孙大威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75-1280,共6页
在CAP1400核电厂安全壳超压排放工况下,安全壳内的水蒸气和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将被排往乏燃料池,为安全壳卸压,同时乏燃料水池可对其中的放射性物质起到水洗去除的作用。为了增强该工况下乏池对放射性物质的水洗去除效果,减少安全壳... 在CAP1400核电厂安全壳超压排放工况下,安全壳内的水蒸气和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将被排往乏燃料池,为安全壳卸压,同时乏燃料水池可对其中的放射性物质起到水洗去除的作用。为了增强该工况下乏池对放射性物质的水洗去除效果,减少安全壳超压排放造成的厂外剂量后果,本文针对CAP1400核电厂安全壳超压排放工况下的水洗过程,选取多个水洗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研究其对乏池水洗气溶胶的总去污因子(DF)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和工程实际,提出了增强乏池放射性水洗效果的措施和建议,可为超压排放装置的优化设计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洗 核电厂 严重事故 安全壳超压排放 敏感性分析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小型压水堆燃料操作事故源项及剂量分析
15
作者 陈海英 王一川 +3 位作者 黄旭阳 刘巧凤 李帷 孙大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54-2661,共8页
基于小型压水堆燃料操作事故源项与剂量计算模型,研究了水洗过滤作用、剂量转换因子、释放时间、衰变时间及短期大气弥散因子对事故源项与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洗过滤作用影响环境中碘的释放量和各形态碘份额,对个人有效剂量和甲状... 基于小型压水堆燃料操作事故源项与剂量计算模型,研究了水洗过滤作用、剂量转换因子、释放时间、衰变时间及短期大气弥散因子对事故源项与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洗过滤作用影响环境中碘的释放量和各形态碘份额,对个人有效剂量和甲状腺剂量影响显著。碘的剂量转换因子形态差异对吸入内照射剂量影响较大。释放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了事故后辐射剂量。事故后核素释放活度、辐射剂量随衰变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在100~500 m范围内,PAVAN程序计算的短期大气弥散因子比ARCON96程序的约大6~10倍,对确定非居住区边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小型压水堆 事故源项 个人有效剂量 甲状腺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