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宋代巴蜀地区墓葬石刻中的道教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垂利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年第7期51-53,共3页
巴蜀地区一直是道教活动兴盛的中心地域之一,而大量极富特色的石室墓葬雕刻中的道教传统文化题材也是宋代作为道教发展高峰期的典型例证。在墓葬中通过石刻这种艺术化的表现方式,表达了该区域当时对道教重生、乐生,追求长生不老的观念... 巴蜀地区一直是道教活动兴盛的中心地域之一,而大量极富特色的石室墓葬雕刻中的道教传统文化题材也是宋代作为道教发展高峰期的典型例证。在墓葬中通过石刻这种艺术化的表现方式,表达了该区域当时对道教重生、乐生,追求长生不老的观念的理解,也集中体现了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和超越生死、趋吉避凶的本能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巴蜀地区 墓葬石刻 道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间并不安全——宋代巴蜀地区墓葬石刻艺术中的防卫题材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垂利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7年第6期54-56,共3页
在巴蜀地区的宋代石室墓中发掘清理出了大量浮雕石刻,其类型多样,雕刻精细、颇具特色。其中有大量的武士、神灵以及买地券、镇墓文等题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宋人认为地下墓葬并不安全的死亡观念。
关键词 宋代 巴蜀地区 石刻艺术 防卫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巴蜀地区墓葬石刻中的佛教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垂利 《艺术家》 2018年第7期118-119,共2页
宋代巴蜀地区佛教活动兴盛,特别是以大足、安岳为中心的摩崖石刻而闻名,而大量极富特色的石室墓葬雕刻中的佛教文化题材也是宋代作为佛教发展高峰期的典型例证。在墓葬中通过石刻这种艺术化的表现方式,表达了区域宋人对佛教净土、往生... 宋代巴蜀地区佛教活动兴盛,特别是以大足、安岳为中心的摩崖石刻而闻名,而大量极富特色的石室墓葬雕刻中的佛教文化题材也是宋代作为佛教发展高峰期的典型例证。在墓葬中通过石刻这种艺术化的表现方式,表达了区域宋人对佛教净土、往生等观念的理解,也集中体现了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和超越生死、趋吉避凶的本能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巴蜀地区 墓葬石刻 佛教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蜀地区宋代墓葬石刻艺术造型浅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垂利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22期46-46,48,共2页
宋代的巴蜀地区,由于其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文化传统,形成了数量巨大、造型精美、内容丰富的墓葬石刻艺术。宋代墓葬石刻多样化地展现了诸多墓葬文化内容,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化的文化氛围,呈现出不同区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性别... 宋代的巴蜀地区,由于其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文化传统,形成了数量巨大、造型精美、内容丰富的墓葬石刻艺术。宋代墓葬石刻多样化地展现了诸多墓葬文化内容,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化的文化氛围,呈现出不同区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性别的人对死后世界的不同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巴蜀地区 墓葬石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美术馆藏品的文物保护意识
5
作者 孙垂利 《艺海》 2010年第4期98-99,共2页
1683年,在牛津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美术馆——阿希莫里恩博物馆。而美国最早的耶鲁大学美术馆也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我国大学美术馆的出现大多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当前,除了各专业美术院校建有美术馆之外,首都师范大学... 1683年,在牛津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美术馆——阿希莫里恩博物馆。而美国最早的耶鲁大学美术馆也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我国大学美术馆的出现大多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当前,除了各专业美术院校建有美术馆之外,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建立了美术馆。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博物馆或类似机构,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美术馆 文物保护意识 馆藏品 牛津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耶鲁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宋代石室墓葬后壁装饰题材简论
6
作者 孙垂利 夏悦 《艺海》 2018年第5期116-118,共3页
从重庆宋代石室墓葬形制上来看,绝大多数均为长方形单室或双室石室墓,其后壁处于视觉上的中心位置,同时也符合左右对称的传统秩序感,虽然该位置图像题材各异,但实际上都是与墓主人紧密相关,在整个墓室中居于整个礼仪空间的中心位置。
关键词 重庆 宋墓 后壁 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收藏略论
7
作者 孙垂利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5期28-29,共2页
宋代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期,统治阶层的审美趣味直接带动了宋代社会的收藏、鉴赏之风。宋代民间收藏活动也因而发展迅速,出现了大规模的藏品交易活动,使得宋代收藏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也极大地促进了宋代社会整体文化水准和审美水... 宋代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期,统治阶层的审美趣味直接带动了宋代社会的收藏、鉴赏之风。宋代民间收藏活动也因而发展迅速,出现了大规模的藏品交易活动,使得宋代收藏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也极大地促进了宋代社会整体文化水准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收藏 藏品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朝民间画家的谋生方式
8
作者 孙垂利 《艺海》 2015年第2期66-68,共3页
对于宋朝的绘画,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宋朝院体画及文人画。实际上,正是由于大量民间画家的存在与积极创作,才有了宋代画院及文人画等的繁荣。而从宋朝民间画家的谋生方式这一角度来切入,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宋朝的书画创作面貌无疑是具... 对于宋朝的绘画,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宋朝院体画及文人画。实际上,正是由于大量民间画家的存在与积极创作,才有了宋代画院及文人画等的繁荣。而从宋朝民间画家的谋生方式这一角度来切入,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宋朝的书画创作面貌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民间画家 谋生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安丙墓“拂菻”图像考
9
作者 夏悦 孙垂利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年第3期44-47,共4页
由唐宋时期拂图的演变过程可知,安丙家族墓M2左、右壁和后壁须弥座束腰中的戏兽图为《营造法式》中所记载的拂图。拂图之所以在M2中出现,与墓主人安丙的身份密不可分,通过对胡人戏兽的刻画,展现出安丙在对抗北方女真政权和平定四川周边... 由唐宋时期拂图的演变过程可知,安丙家族墓M2左、右壁和后壁须弥座束腰中的戏兽图为《营造法式》中所记载的拂图。拂图之所以在M2中出现,与墓主人安丙的身份密不可分,通过对胡人戏兽的刻画,展现出安丙在对抗北方女真政权和平定四川周边少数民族侵扰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彰显出当时士大夫知识阶层对华夷秩序与重建传统朝贡体制的忧虑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墓 墓主人 知识阶层 须弥座 《营造法式》 宋代墓葬 朝贡体制 华夷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