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极拳的国际传播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被引量:28
1
作者 孙喜莲 余晓惠 +2 位作者 梅林琦 陈伟 刘永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5,共4页
从文化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提出:太极拳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基础,通过太极拳的传播来推广民族传统文化,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并就太极拳在国际上的传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与建议。
关键词 太极拳 国际传播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段位制理论考评的内容体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喜莲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1,共3页
通过对各地高校武术部分知名教授以及各省主管武术段位工作负责人等的调查与访问,对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考评的内容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武术段位考试是面向社会的水平考试,考试内容应体现面广、题易的特点,以普及性知识为主,考试内容以... 通过对各地高校武术部分知名教授以及各省主管武术段位工作负责人等的调查与访问,对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考评的内容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武术段位考试是面向社会的水平考试,考试内容应体现面广、题易的特点,以普及性知识为主,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为主。建议广泛征集试题,经专家审核建立试题库;选取部分武术段位制开展得较好的省市,率先进行理论考试的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段位制 理论考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聚乙二醇改性氧化钨薄膜结构及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喜莲 方燕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80,190,共7页
为改善氧化钨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通过溶胶-凝胶法钨粉过氧化路线制备了聚乙二醇改性的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并对其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聚乙二醇改性氧化钨薄膜结构及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 为改善氧化钨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通过溶胶-凝胶法钨粉过氧化路线制备了聚乙二醇改性的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并对其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聚乙二醇改性氧化钨薄膜结构及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谱椭偏仪(SE)、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光谱调制能力、着色效率、离子扩散能力、可逆性和响应时间及循环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适当温度的热处理可以得到一种多孔的纳米晶/非晶复合结构薄膜,从而更有利于离子在薄膜中的扩散与迁移;300℃热处理PEG改性WO3薄膜表现出较高的光学调制幅度、着色效率以及良好的循环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氧化钨薄膜 聚乙二醇改性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粉化学镀铜
4
作者 孙喜莲 冯绍彬 《河南科技》 1990年第5期16-17,共2页
将金刚石粉与铜、镍等金属形成复合材料通常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得到。即让超细粒度的金刚石粉悬浮于电镀镍、铜等溶液中,使之与金属共沉积在阴极零件表面。此法可以在铰刀、磨头、磨轮上进行镀复,已取得很大成就,但若使正常粒度的金刚... 将金刚石粉与铜、镍等金属形成复合材料通常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得到。即让超细粒度的金刚石粉悬浮于电镀镍、铜等溶液中,使之与金属共沉积在阴极零件表面。此法可以在铰刀、磨头、磨轮上进行镀复,已取得很大成就,但若使正常粒度的金刚石粉沉积上去是不可能的。笔者在此推荐另一种方法,即对金刚石粉首先进行化学镀铜,然后将这种已镀上一层均匀厚度铜层的金刚石粉同一般铜粉混合一起,进行粉末冶金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粉 镀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锡合金旧电镀液的光亮改造
5
作者 孙喜莲 冯绍彬 《河南科技》 1995年第2期14-14,共1页
铜锡合金旧电镀液的光亮改造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孙喜莲,冯绍彬一、电镀光亮铜锡合金工艺的发展电镀含锡10%左右的铜锡合金镀层,又叫低锡青铜,是广大电镀工作者所熟悉的镀种,也曾是国内应用普及量最大,生产历史最长的合金镀种... 铜锡合金旧电镀液的光亮改造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孙喜莲,冯绍彬一、电镀光亮铜锡合金工艺的发展电镀含锡10%左右的铜锡合金镀层,又叫低锡青铜,是广大电镀工作者所熟悉的镀种,也曾是国内应用普及量最大,生产历史最长的合金镀种之一。传统的工艺没有光泽,需电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亮电镀 铜锡合金 电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胺衍生物的辐解研究 ⅡN,N-二乙基羟胺辐解产物中气态烃类的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锦花 包伯荣 +4 位作者 吴明红 孙喜莲 张先业 胡景炘 叶国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2,共5页
用三氧化二铝毛细柱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的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了N,N 二乙基羟胺水溶液辐解产生的气态烃类。结果表明:当吸收剂量为10~1000kGy时,N,N 二乙基羟胺水溶液辐解产生的气态烃类主要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烷和正丁... 用三氧化二铝毛细柱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的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了N,N 二乙基羟胺水溶液辐解产生的气态烃类。结果表明:当吸收剂量为10~1000kGy时,N,N 二乙基羟胺水溶液辐解产生的气态烃类主要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烷和正丁烷。甲烷、乙烷、丙烷和正丁烷的体积分数都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乙烯的体积分数先是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剂量大于500kGy时,其体积分数则随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胺衍生物 N N-二乙基羟胺 辐射降解 气态烃类 气相色谱 乏燃料后处理 无盐还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胺衍生物的辐解研究 Ⅲ .N ,N -二乙基羟胺辐解产生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锦花 包伯荣 +4 位作者 吴明红 孙喜莲 张先业 胡景炘 叶国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用5 分子筛填充柱与热导型检测器联用的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了N,N 二乙基羟胺水溶液辐解产生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分析氢气时,以氩气为载气,柱温为85℃,检测器温度为110℃;分析一氧化碳时,以氢气为载气,柱温为50℃,检测器温度为80℃... 用5 分子筛填充柱与热导型检测器联用的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了N,N 二乙基羟胺水溶液辐解产生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分析氢气时,以氩气为载气,柱温为85℃,检测器温度为110℃;分析一氧化碳时,以氢气为载气,柱温为50℃,检测器温度为80℃。研究结果表明:氢气的体积分数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与N,N 二乙基羟胺浓度的关系不大;一氧化碳只有在很高吸收剂量时才产生,且体积分数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胺衍生物 N N-二乙基羟胺 氢气 一氧化碳 气相色谱法 辐射降解 还原剂 PUREX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胺衍生物的辐解研究 Ⅰ .羟胺衍生物辐解产物中气态烃类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锦花 包伯荣 +4 位作者 吴明红 孙喜莲 张先业 胡景炘 叶国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4-248,共5页
将氧化铝毛细柱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联用,研究了羟胺衍生物辐射降解产物中气态烃类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对柱温采用二阶程序升温,使各类烃得到了有效分离,并找到了最佳气相色谱分析条件:FID温度:250℃;柱温:第一阶:初温40℃,... 将氧化铝毛细柱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联用,研究了羟胺衍生物辐射降解产物中气态烃类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对柱温采用二阶程序升温,使各类烃得到了有效分离,并找到了最佳气相色谱分析条件:FID温度:250℃;柱温:第一阶:初温40℃,初温保持时间9min,升温速率6℃/min,终温88℃,终温保持时间1min;第二阶:初温88℃,初温保持时间1min,升温速率3℃/min,终温200℃,终温保持时间1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胺衍生物 辐射降解产物 气态烃类 气相色谱 有机无盐还原剂 核燃料后处理 氧化铝毛细柱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赤金精饰工艺 被引量:5
9
作者 冯绍彬 孙喜莲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9-30,共2页
普通电镀低锡青铜合金抛光或光亮铜锡合金镀层经上涂料处理可仿95%以上赤金色泽。
关键词 电镀 合金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制品热侵锌厚度及其使用年限
10
作者 冯绍彬 夏同驰 孙喜莲 《河南科技》 1993年第11期10-11,共2页
热侵锌又称热镀锌,是将钢铁制品浸在熔融的锌汁中使表面覆盖上一层锌的表面防腐蚀处理工艺。常应用于室外的钢铁制品如铁塔等送电设施,高速公路铁护拦设施以及管路配件和建筑设施等。热浸锌的重要质量指标是锌层的厚度,它直接关系着这... 热侵锌又称热镀锌,是将钢铁制品浸在熔融的锌汁中使表面覆盖上一层锌的表面防腐蚀处理工艺。常应用于室外的钢铁制品如铁塔等送电设施,高速公路铁护拦设施以及管路配件和建筑设施等。热浸锌的重要质量指标是锌层的厚度,它直接关系着这些制品或设施的使用年限,是技术人员进行工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制品 浸锌 热镀锌 金属覆盖层 工艺设计 退镀 腐蚀率 附着量 镀锌钢 防腐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丝CVD法沉积超薄α-Si∶H钝化膜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罡煜 王涛 +6 位作者 黄海宾 孙喜莲 高超 岳之浩 袁吉仁 周耐根 周浪 《半导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6-381,386,共7页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在n型直拉单晶硅圆片表面双面沉积厚度为10 nm的本征非晶硅(α-Si∶H)薄膜。利用光谱型椭偏测试仪和准稳态光电导法研究热丝电流、H_2体积流量和热丝与衬底之间的距离对α-Si∶H薄膜结构和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在n型直拉单晶硅圆片表面双面沉积厚度为10 nm的本征非晶硅(α-Si∶H)薄膜。利用光谱型椭偏测试仪和准稳态光电导法研究热丝电流、H_2体积流量和热丝与衬底之间的距离对α-Si∶H薄膜结构和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丝电流为21.5~23.5 A时,钝化后硅片的少子寿命随着热丝电流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热丝电流为23.0 A时,钝化效果最好;H_2体积流量为5~20 cm^3/min时,少子寿命随着H_2体积流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体积流量为15 cm^3/min时,钝化效果最好;热丝与衬底间距为4~5 cm时,随着间距的增加,薄膜的结构由晶化向非晶化转变,在间距为4.5 cm时硅片的钝化效果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WCVD) 介电常数 非晶硅(α-Si:H)薄膜 钝化 带有 本征薄层的异质结(H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lumina and Chromium Interlayers on Microstructure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in Ag Films on Glass Substrates
12
作者 孙喜莲 邵建达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9期2576-2578,共3页
Effects of alumina and chromium interlayer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in Ag film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pectrophotometry, x-ray diffraction and AF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 films in Ag/g... Effects of alumina and chromium interlayer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in Ag film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pectrophotometry, x-ray diffraction and AF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 films in Ag/glass, Ag/l2O3/glass and Ag/Cr/glass stacks are analy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sertion of an Al2O3 or Cr layer decreases the grains and influences the reflectance of Ag films. The reflectance of the Ag film can be increased by controlling the thickness of alumina interlayer. The stability of Ag films is improved and the adhesion of Ag films on glass substrates is enhanced by alumina as an interlayer.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