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特色的阴阳疾病观:从理论到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可意 李忠 +3 位作者 王羽嘉 付蔷 王俊霏 杨怡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49-1353,共5页
“阴阳”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和人体自身的重要自然意象、哲学概念和医学理论。本文通过梳理《黄帝内经》条文,构建基于阴阳理论的疾病观框架,并结合历代医家的观点,初步形成以下认识:疾病的发生与人的内在养护和是否顺应自然界阴阳规律相... “阴阳”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和人体自身的重要自然意象、哲学概念和医学理论。本文通过梳理《黄帝内经》条文,构建基于阴阳理论的疾病观框架,并结合历代医家的观点,初步形成以下认识:疾病的发生与人的内在养护和是否顺应自然界阴阳规律相关,阴阳运行、交会、盛衰变化等的异常是疾病的根本表现,疾病的症状、发展及预后与阴阳失衡密切相关,而诊察阴阳是把握病性、确立治法、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本文旨在总结具有中医特色的阴阳疾病观,为中医临床辨治思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理论 疾病观 中医 黄帝内经 素问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厥阴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挖掘与机制初探
2
作者 孙可意 李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8-16,共9页
目的探讨李忠教授基于厥阴理论辨证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并进行中药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验证。方法收集李忠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门诊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恶性肿瘤患者的处方数据,通过古今医案云平... 目的探讨李忠教授基于厥阴理论辨证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并进行中药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验证。方法收集李忠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门诊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恶性肿瘤患者的处方数据,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7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并进行中药间的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总结核心处方。将8只SPF级6~8周龄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只。分别以2 ml核心处方中药煎剂与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和对照组,连续灌胃7 d,提取含药血清。CCK8法确定含药血清对A549、HepG2细胞的最佳干预浓度与干预时间。设置空白组:完全培养基培养,不加药;中药组:以最佳浓度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对照组:以同剂量空白血清进行干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及周期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共纳入8166首处方,药物共300种,用药性温、味甘较多,归经以肝、肺经为多。黄芪、鳖甲、乌梅、山萸肉等16味药物使用频率均>90%。结合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与李忠教授经验,得出平调阴阳法核心处方1首,包括生黄芪、炙黄芪、醋鳖甲、仙鹤草、乌梅、党参、当归、熟地黄、忍冬藤、白芍、穿山龙、浙贝母、僵蚕、生牡蛎、山萸肉。实验研究发现,中药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浓度为20%、干预时间为48 h。中药组A549、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阻滞细胞周期长于对照组,Bcl-2、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Cleaved-Caspase-3、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数据挖掘可得出从厥阴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处方含药血清可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阴 恶性肿瘤 核心处方 阴阳理论 数据挖掘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忠教授运用中医外科理论辨证论治肿瘤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羽嘉 付蔷 +3 位作者 孙可意 王俊霏 朱雪莹 李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传统上,临床大部分肿瘤均属于中医外科疾病范畴。中医外科众多医家详细探讨了其病因病机及治疗,许多外科方药治疗肿瘤效果确切,在文献中均有载明。中医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包括外因与内因,疾病的发展与“气”“血”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为... 传统上,临床大部分肿瘤均属于中医外科疾病范畴。中医外科众多医家详细探讨了其病因病机及治疗,许多外科方药治疗肿瘤效果确切,在文献中均有载明。中医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包括外因与内因,疾病的发展与“气”“血”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为“营气不从,经络阻塞”;在诊疗中形成独特“护场”理论;以“消”“托”“补”为三大临床治疗法则。李忠教授在肿瘤临床诊治中证明:灵活运用中医外科理论辨证论治肿瘤,可收获意想不到的疗效。本文通过梳理中医外科辨证论治肿瘤的脉络及理论,并结合李忠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期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外科 理论 治疗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鼠妇治疗癌性疼痛的作用机制及相关实验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安炯俊 杨涛 +4 位作者 赖慧容 朱雪莹 孙可意 曾瑜 李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10-15,共6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动物实验探索鼠妇治疗癌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Pub 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获取鼠妇的化学成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利用Pub Chem获得各成分的SMILES结构后,进一...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动物实验探索鼠妇治疗癌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Pub 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获取鼠妇的化学成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利用Pub Chem获得各成分的SMILES结构后,进一步利用Swiss ADME进行筛选,继由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药物作用靶点;由Gene Cards数据库构建癌性疼痛疾病靶点库,并与鼠妇药物靶点进行映射;构建“药物-成分-共有靶点”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和可视化;利用R包cluster Profiler对靶点和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6~8周龄,体重为20~25 g。其中10只设为假手术组,30只造模。采用胫骨内肺癌细胞注射构建癌痛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200 mg/kg)组、低剂量组(50 mg/kg),各10只。Western blot法检测所筛选关键靶点的蛋白表达。结果共筛选得到483个鼠妇靶点,2940个癌性疼痛靶点,260个药物-疾病共有靶点。白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3、EGFR、SRC、MAPK1和ESR1被筛选为关键基因,这些靶点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模型组小鼠脊髓中IL-6、VEGFA、MAPK3和MAPK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脊髓中IL-6、MAPK3、VEGFA和MAPK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脊髓中IL-6、MAPK3和MAPK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VEGF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脊髓中IL-6、VEGFA、MAPK1和MAPK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妇对癌性疼痛的小鼠的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MAPK3、VEGFA和MAPK1表达的异常增加,调节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妇 癌性疼痛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医透法在皮肤科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操蕾 孙可意 +2 位作者 李湛 南梦蝶 晓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256-1257,共2页
邪郁于内所致的皮肤病,急速驱邪为要,运用透法往往疗效显著,大大缩短病程,但很少有人阐述与总结此法对皮肤病的意义,故本文从介绍透法的含义、医籍中相关论述、代表方剂、名医医案来介绍透法,希望能有助于临床上相关皮肤病的治疗。
关键词 透法 中医 皮肤病 医案 驱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