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毛壳甲真菌病合并红色毛癣菌感染 被引量:2
1
作者 伍燕兵 雷鹏程 +2 位作者 冯小菊 陈荣 孙华中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6年第1期36-37,共2页
甲真菌病为较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常由皮肤癣菌,念珠菌其它真菌等引起,少数可由短帚霉、曲霉等真菌引起。过去普遍认为其发病率在3%—6%左右,而近期则有报道在22%以上。其中以短帚霉、圆酵母样壳孺孢、曲霉属真菌最常见。
关键词 临床表现 治疗 诊断 甲真菌病 球毛壳甲真菌病 红色毛癣菌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大菱鲆三倍体能量收支的影响
2
作者 张邦胤 杨林 +4 位作者 孟振 晓璇 徐荣静 孙华中 刘新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3,共11页
为探讨温度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三倍体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本研究设定13℃、16℃、19℃、22℃和25℃5个温度梯度,以人工配合饲料为饵料采用饱食投喂的方式,测定了大规格三倍体幼鱼[平均体质量为(120.24±17.20)g]生长... 为探讨温度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三倍体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本研究设定13℃、16℃、19℃、22℃和25℃5个温度梯度,以人工配合饲料为饵料采用饱食投喂的方式,测定了大规格三倍体幼鱼[平均体质量为(120.24±17.20)g]生长和能量收支各组分。结果表明,三倍体幼鱼摄食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转化率(FCE)均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湿重、干重、蛋白和能量计算的SGR、FCE与温度的关系符合二次方程,最佳生长温度分别为18.4℃、18.7℃、18.9℃和18.5℃,最大饲料转化率对应温度分别为18.1℃、18.6℃、18.9℃和18.2℃;排泄率、排粪率随温度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25℃时干物质、蛋白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摄食能、生长能占比随温度升高呈倒“U”形变化趋势,19℃时达最高值,生长能和代谢能主导大菱鲆三倍体的能量分配,代谢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随温度升高呈“U”形趋势;19℃大菱鲆三倍体幼鱼的能量收支方程为100.00 C(摄食能)=34.58 G(生长能)+4.12 F(粪便能)+6.61 U(排泄能)+54.69 R(代谢能)或100.00 A(同化能)=38.74 G+61.26 R,大菱鲆三倍体属于高生长效率、低代谢消耗类型的能量分配模式。本结果可为大菱鲆三倍体养殖管理和养殖规范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三倍体 温度 能量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马观澳门
3
作者 孙华中 《农电管理》 1998年第9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澳门人口 世界女排大奖赛 一国两制 “一二三四” 拱北口岸 旅游城市 民间体育 现场直播 大型赛事 马拉松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喻萍萍 孙华中 +2 位作者 刘艳 崔兵兵 高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161-164,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儿81例及其家长(每例患儿对应1名家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及其家长分为对照组(40对)... 目的研究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儿81例及其家长(每例患儿对应1名家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及其家长分为对照组(40对)和观察组(41对)。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化疗后给予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化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及患儿化疗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化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化疗后主要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化疗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化疗依从性,提高家长对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KANO模式 健康教育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