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分级燃烧下NO_x生成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孙保民 王顶辉 +3 位作者 段二朋 郭永红 曹为华 张守恒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1-266,共6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分级燃烧下NOx的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燃烧器附近局部区域和炉膛整体区域NOx的反应速率,得到了不同燃尽风率下NOx的生成特性.结果表明:NOx主要产生于燃烧初期,当燃料与O2混合不充分时会发生NOx的还原反应;...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分级燃烧下NOx的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燃烧器附近局部区域和炉膛整体区域NOx的反应速率,得到了不同燃尽风率下NOx的生成特性.结果表明:NOx主要产生于燃烧初期,当燃料与O2混合不充分时会发生NOx的还原反应;从炉膛整体来看,燃料型NOx的生成速率明显大于热力型NOx,主燃区和燃尽区均生成燃料型NOx,而热力型NOx几乎只在温度很高的主燃区生成,且对O2体积分数的敏感性弱于燃料型NOx;主燃区和燃尽区NOx反应速率的主要控制因素分别为O2体积分数和焦炭燃烧速率;燃尽风率增大,主燃区NOx生成速率和生成区域减小,还原区域增大,NOx排放质量浓度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分级燃烧 NOX生成特性 燃尽风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对介质阻挡放电脱除NO_x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孙保民 高旭东 +3 位作者 肖海平 杜旭 段二朋 曾菊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探讨电源频率对介质阻挡放电(DBD)脱除NOx能耗的影响,利用适用于混合气体、时变电场的玻尔兹曼输运方程计算了DBD放电时的电子动能概率密度、电子平均动能与电源频率的关系,并进行了不同频率的同轴双阻挡介质DBD脱除NOx试验研究.... 为了探讨电源频率对介质阻挡放电(DBD)脱除NOx能耗的影响,利用适用于混合气体、时变电场的玻尔兹曼输运方程计算了DBD放电时的电子动能概率密度、电子平均动能与电源频率的关系,并进行了不同频率的同轴双阻挡介质DBD脱除NOx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频率小于1GHz时,改变频率基本不影响电子动能概率密度和电子平均动能;频率大于1 GHz时,随着频率的升高,电子平均动能下降;在试验范围内(10~20 kHz),频率基本不影响脱除NOx的能耗;在进行电源设备频率选取时,可着重从频率对电源设备的初投资、功率输出及体积大小方面的影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氮氧化物 玻尔兹曼输运方程 频率 电子动能概率密度 电子平均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ZSM-5催化剂催化NO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保民 杨晓初 +2 位作者 肖海平 万震天 汪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482,共8页
为实现快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条件,开发低成本NO氧化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n负载量的MnO_x/ZSM-5催化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特征进行了表征,并... 为实现快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条件,开发低成本NO氧化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n负载量的MnO_x/ZSM-5催化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特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催化NO氧化活性.结果表明:Mn负载量对MnO_x/ZSM-5催化剂催化NO氧化的活性有显著影响,较高的负载量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中心,但过高的负载量会导致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积聚,减小催化剂比表面积和降低表面分散度.Mn负载量为5.2%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NO催化氧化效率,400℃下NO转化率达到50.6%,但低温下催化NO氧化活性较差,还需进一步优化制备条件,以提高MnO_x/ZSM-5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锰基催化剂 NO 快速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型火焰煤粉锅炉炉内冷态流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保民 陆肖马 徐旭常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9-85,共7页
本文对W型火焰煤粉锅炉炉内冷态流场进行了模化试验研究,并对炉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流场初值采用一维流的处理方法,避免了人工为全场赋合理初值的麻烦,提高了程序的通用性。比较了几种不同的差分格式,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W型火焰锅炉 数值模拟 冷态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设计煤种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保民 赵立正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7-272,334,共7页
在3 MW循环流化床(CFB)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某CFB锅炉设计煤种在不同负荷和一、二次风配比下的燃烧试验,研究了床温和投入石灰石对炉内燃烧稳定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煤种着火温度为436℃,床温在780℃时炉内仍能保... 在3 MW循环流化床(CFB)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某CFB锅炉设计煤种在不同负荷和一、二次风配比下的燃烧试验,研究了床温和投入石灰石对炉内燃烧稳定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煤种着火温度为436℃,床温在780℃时炉内仍能保持稳定运行;投入石灰石能有效提高炉内脱硫效率,但会使燃烧效率降低;中断给煤10min后重新给煤,仍可自行恢复到正常运行工况;设计煤种自脱硫效率可达38%,当Ca与S物质的量比为3.7时,床温发生波动时脱硫效率为88.2%~95.1%;负荷和一次风率对炉内NO_x生成量影响较大,通过调节负荷和一次风率,NO_x排放质量浓度可降至100mg/m^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燃烧特性 排放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尽风喷口位置对NO_x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顶辉 王晓天 +2 位作者 郭永红 孙保民 白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3-527,共5页
针对一台采用旋流式燃烧器的煤粉炉NOx排放质量浓度较高的问题,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方式以降低NOx排放量,基于CFD软件平台,在额定负荷下,分别对3种不同燃尽风喷口位置的改造方案进行了炉内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的数值模拟,并通过综合比较炉内... 针对一台采用旋流式燃烧器的煤粉炉NOx排放质量浓度较高的问题,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方式以降低NOx排放量,基于CFD软件平台,在额定负荷下,分别对3种不同燃尽风喷口位置的改造方案进行了炉内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的数值模拟,并通过综合比较炉内各参数的变化确定了最佳燃尽风喷口位置.结果表明:燃尽风喷口位置的上移降低了主燃区氧气的体积分数,同时使炉膛内的最高温度降低了23~29K.燃尽风喷口位置对NOx的还原效果、出口烟气温度以及煤粉焦炭转化率的影响较大.当燃尽风喷口位置升高时,NOx质量浓度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升高,煤粉焦炭转化率下降.经综合比较炉膛出口烟气温度、NOx质量浓度以及煤粉焦炭转化率得出,距最上层燃烧器7.7m处为最佳燃尽风喷口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炉 燃尽风 喷口位置 NOX排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MW旋流对冲燃烧锅炉低NOx改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7
作者 段二朋 孙保民 +2 位作者 郭永红 白涛 信晶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5-829,858,共6页
针对某800MW超临界锅炉NOx排放量较高的问题,设计了配风方式不同的3种工况.利用CFD软件,对3种工况进行了炉内燃烧、传热及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数值计算,并分析了炉内的温度、NOx及CO组分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针对某800MW超临界锅炉NOx排放量较高的问题,设计了配风方式不同的3种工况.利用CFD软件,对3种工况进行了炉内燃烧、传热及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数值计算,并分析了炉内的温度、NOx及CO组分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空气分级燃烧使主燃区温度降低,CO体积分数升高,NOx质量浓度明显降低;燃尽风对燃料的燃尽率和炉膛出口烟温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通过对各个工况燃料的燃尽率及炉膛出口烟温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工况3为较理想的改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低NOx改造 配风方式 氮氧化物 燃尽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甸油页岩及半焦孔结构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佰仲 王擎 +2 位作者 李少华 王海刚 孙保民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3-167,共5页
在美国康塔公司生产的AWTOSOB自动吸附仪上对桦甸油页岩及不同终温下制得的半焦进行等温氮吸附试验,得到油页岩及半焦的吸附型线和脱附回线,并应用BET和B.J.H方法分别计算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干馏终温对油页岩的孔结... 在美国康塔公司生产的AWTOSOB自动吸附仪上对桦甸油页岩及不同终温下制得的半焦进行等温氮吸附试验,得到油页岩及半焦的吸附型线和脱附回线,并应用BET和B.J.H方法分别计算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干馏终温对油页岩的孔结构具有较大影响,在700℃以下,半焦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干馏终温升高而增大;半焦的孔结构发达,吸水能力强,最好采用干法除焦方式,以便进一步利用油页岩半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系统工程 油页岩 半焦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站锅炉积灰实时监测系统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祥良 安连锁 +2 位作者 鑫强 孙保民 沈国清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针对燃煤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积灰,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积灰实时监测方法:利用受热面清洁吸热量和实际吸热量定义灰污特征参数;通过电厂现有的DAS系统得到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可获得大量样本点;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 针对燃煤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积灰,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积灰实时监测方法:利用受热面清洁吸热量和实际吸热量定义灰污特征参数;通过电厂现有的DAS系统得到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可获得大量样本点;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在燃用神华煤的某300 MW锅炉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实测吸热量与预测吸热量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0%,平均误差为3%左右.该方法可准确预测锅炉对流受热面的积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积灰 吹灰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锅炉炉渣含碳量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永红 白涛 +2 位作者 孙保民 康志忠 刘建全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针对某电厂锅炉由于燃用煤质下降而导致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燃烧不稳定及炉渣含碳量过高等问题,通过对实际燃用煤种以及炉内燃烧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造燃烧器系统以提高炉内稳燃能力、降低炉渣含碳量,并对改造前后炉膛内的燃烧情况... 针对某电厂锅炉由于燃用煤质下降而导致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燃烧不稳定及炉渣含碳量过高等问题,通过对实际燃用煤种以及炉内燃烧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造燃烧器系统以提高炉内稳燃能力、降低炉渣含碳量,并对改造前后炉膛内的燃烧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炉膛内,下两层一次风的集中布置,使得主燃区内温度升高,有效保证了煤粉初期的着火和燃烧;下两层二次风的集中布置,提高了二次风对一次风煤粉气流的撑托作用,使下一次风内煤粉颗粒掉入冷灰斗内数量减少,下二次风的推迟送入也保证了煤粉后期的稳定燃烧;炉内燃烧稳定性提高,炉渣含碳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灰斗 稳定燃烧 炉渣含碳量 一次风 二次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燃煤锅炉结渣特性预测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宏武 孙保民 +2 位作者 张振星 信晶 康志忠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6,共6页
应用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预处理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对锅炉结渣特性进行预测建模,将煤的软化温度、碱酸比、硅铝比和硅比以及无因次炉膛烟气平均温度和无因次实际切圆直径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结渣程度作为输出变量,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对10... 应用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预处理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对锅炉结渣特性进行预测建模,将煤的软化温度、碱酸比、硅铝比和硅比以及无因次炉膛烟气平均温度和无因次实际切圆直径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结渣程度作为输出变量,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对10台锅炉的结渣特性进行评判.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减小训练样本的过拟合度,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本试验中FCM-SVM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正确率为100%,可以实现对锅炉结渣特性的精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结渣 支持向量机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条件下添加乙烯对NO氧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旭 孙保民 +4 位作者 肖海平 祝欣慰 高旭东 曾菊瑛 段二朋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2-886,共5页
采用小型试验装置模拟烟气C2H4、O2、N2和NO,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对模拟烟气中的NO进行了氧化试验,并通过改变C2H4、O2的体积分数分析NO的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乙烯可以大幅度提高NO的氧化作用,且随着乙烯体积分数的增加,NO的脱除率逐渐... 采用小型试验装置模拟烟气C2H4、O2、N2和NO,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对模拟烟气中的NO进行了氧化试验,并通过改变C2H4、O2的体积分数分析NO的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乙烯可以大幅度提高NO的氧化作用,且随着乙烯体积分数的增加,NO的脱除率逐渐增大;模拟烟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对NO的氧化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加,NO的脱除率和NO2的生成率均呈递增的趋势;添加乙烯后,模拟烟气的氧化产物主要是CO;添加C2H4可以大幅度降低脱除NO的反应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乙烯 氮氧化物 氧气 脱除率 生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式水冷壁特定点温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志正 孙保民 +6 位作者 徐鸿 董卫江 刘国跃 胡建民 胡式海 刘冉星 柳晓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5-808,812,共5页
为了监测电站锅炉膜式水冷壁向火侧危险点壁温,基于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向火侧危险点温度和背火侧特定点温度的关系。首先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大量工况下水冷壁截面温度场分布,然后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拟合背火侧3个特征点温度差值... 为了监测电站锅炉膜式水冷壁向火侧危险点壁温,基于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向火侧危险点温度和背火侧特定点温度的关系。首先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大量工况下水冷壁截面温度场分布,然后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拟合背火侧3个特征点温度差值与向火侧2个危险点温度的关系表达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监测水冷壁背火侧3个特征点温度,根据关系式即可实现在线间接监测向火侧危险点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膜式水冷壁 壁温 拟合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中烟气相对湿度对脱硫脱硝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尹水娥 孙保民 +1 位作者 高旭东 肖海平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NO和SO2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中的反应机理,研究了烟气中水蒸气含量对脱硫脱硝效率以及功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气中水蒸气含量对介质阻挡放电脱硫脱硝的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在N2/NO/SO2/H2O体系中,水蒸气含量的增加会造... 为了深入了解NO和SO2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中的反应机理,研究了烟气中水蒸气含量对脱硫脱硝效率以及功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气中水蒸气含量对介质阻挡放电脱硫脱硝的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在N2/NO/SO2/H2O体系中,水蒸气含量的增加会造成放电功耗增大,使NO脱除效率降低、SO2脱除效率明显提高,并对生成产物NO2的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反应产物,发现NO和SO2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中会生成NO2、N2O、HNO3、H2SO4、SO3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烟气 相对湿度 脱硫 脱硝 功耗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煤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郭永红 孙保民 康志忠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2-426,共5页
为了验证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有效性,使用FLUENT软件对元宝山褐煤在燃烧试验研究装置中的进行了4个工况的数值模拟;1个为常规燃烧,3个为超细粉再燃工况.计算结果表明:超细粉再燃可以有效的降低NOx排放,与常规燃烧相比,脱除率为58.2%... 为了验证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有效性,使用FLUENT软件对元宝山褐煤在燃烧试验研究装置中的进行了4个工况的数值模拟;1个为常规燃烧,3个为超细粉再燃工况.计算结果表明:超细粉再燃可以有效的降低NOx排放,与常规燃烧相比,脱除率为58.2%~72.5%;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越小,越有利于NOx的还原;超细粉再燃工况中出口NOx排放量不仅与再燃区NOx的还原率有关,而且还与燃尽区新的NOx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燃料燃烧 超细粉再燃 数值模拟 NOx 还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边缘模型异相还原NO的Mayer键级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信晶 孙保民 +3 位作者 朱恒毅 尹书剑 张振星 钟亚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1-775,共5页
为掌握煤焦对NO异相还原反应规律,揭示焦炭氮迁移转化的微观机理,选取armchair型含氮煤焦边缘模型和zigzag型煤焦边缘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各个键的Mayer键级,研究上述各煤焦边缘模型化合物对NO气体异相吸附、还原和... 为掌握煤焦对NO异相还原反应规律,揭示焦炭氮迁移转化的微观机理,选取armchair型含氮煤焦边缘模型和zigzag型煤焦边缘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各个键的Mayer键级,研究上述各煤焦边缘模型化合物对NO气体异相吸附、还原和解吸的过程。结果表明:NO气体分子以side-on形式与armchair型含氮煤焦边缘模型发生异相还原反应,N—O键的Mayer键级达到最小值0.984 6,受热时N—O键容易发生断裂,最终释放出N2和CO;两个NO气体分子与zigzag型煤焦边缘模型发生异相还原反应,一个NO分子以side-on形式吸附在煤焦边缘模型表面,进而形成一个五元环中间体,此时O4—N5键级为最小值1.002 5,而另一个NO分子会以O-down的模式吸附在C3键位上,反应最终释放N2;Mayer键级理论可以有效地研究分子水平条件下煤焦边缘模型对NO异相还原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NO 异相还原 Mayer键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启动汽水分离器应力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彤 史飞 +1 位作者 孙保民 黄其励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8-871,共4页
对超临界锅炉汽水分离器变工况下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计算,探讨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蠕变变形与应力间的关系,以及存在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蠕变变形时应力的计算,并使用ANASYS对某超临界锅炉汽水分离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结构不... 对超临界锅炉汽水分离器变工况下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计算,探讨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蠕变变形与应力间的关系,以及存在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蠕变变形时应力的计算,并使用ANASYS对某超临界锅炉汽水分离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结构不连续处,即汽水分离器入口附近,局部应力最大;在机组启动初始阶段,此处的应力幅很大;而在稳定运行时,此处的应力绝对值很大,但震荡幅度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锅炉 汽水分离器 蠕变 棘轮现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山电厂水平布置除雾器性能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志春 肖海平 +1 位作者 孙保民 杨勇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9-894,共6页
为提高除雾器对液滴的脱除效果,减轻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的堵塞,在冷态试验台上采用水平衡法研究了除雾器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板间距的减小,单级除雾器的最佳流速增大;折形板和弧形带倒钩板均在板间距为26 mm时获得最高除雾效率;弧形... 为提高除雾器对液滴的脱除效果,减轻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的堵塞,在冷态试验台上采用水平衡法研究了除雾器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板间距的减小,单级除雾器的最佳流速增大;折形板和弧形带倒钩板均在板间距为26 mm时获得最高除雾效率;弧形带倒钩板除雾器的除雾效率略高于折形板除雾器.两级除雾器性能试验表明:第2级除雾器效率较高,而第2级除雾器在低速下基本没有除雾效果.钩26-折20组合在3~10 m/s烟气流速内的平均除雾效率约为84.2%,在4~8 m/s的高效除雾流速内的除雾效率高达91%,其整体除雾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雾器 脱硫系统 气-气换热器 除雾效率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泡塔内降低净烟气中小液滴浓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志春 肖海平 +3 位作者 毛迅 刘欣 杨勇平 孙保民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4-189,共6页
通过鼓泡塔试验台研究了净烟气中小液滴的形成规律,并确定了网栅的最佳安装位置。在600 MW机组现场,采用打靶法对鼓泡塔内安装网栅前后不同工况下烟气携带小液滴的浓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当鼓泡塔液位为125 mm时,网栅的最佳安装位置... 通过鼓泡塔试验台研究了净烟气中小液滴的形成规律,并确定了网栅的最佳安装位置。在600 MW机组现场,采用打靶法对鼓泡塔内安装网栅前后不同工况下烟气携带小液滴的浓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当鼓泡塔液位为125 mm时,网栅的最佳安装位置是距喷射孔50 mm处;随着塔内运行液位的增加,小液滴浓度明显降低;与改造前相比,改造后的小液滴量急剧减少.在塔内鼓泡反应器中安装网栅能有效降低小液滴浓度,使气-气换热器堵塞速率大大降低,脱硫系统能够在较长周期内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塔 净烟气 小液滴 液位 网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金属化合物强化煤焦-NO反应的析因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信晶 尹书剑 +4 位作者 孙保民 朱恒毅 罗肖 黄强 肖海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4-1180,共7页
为揭示影响煤焦-NO反应的主要因素与NO还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也为研发燃煤锅炉实际运行阶段控制NO排放新技术,采用立式石英固定床反应器,研究掺杂钙基或铁基金属化合物的煤焦对NO异相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基、铁基、温度*钙基(... 为揭示影响煤焦-NO反应的主要因素与NO还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也为研发燃煤锅炉实际运行阶段控制NO排放新技术,采用立式石英固定床反应器,研究掺杂钙基或铁基金属化合物的煤焦对NO异相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基、铁基、温度*钙基(交互作用)和温度对煤焦还原NO有显著影响,并且影响的显著性依次增强;基于析因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NO还原率积分值与煤种属性参数、温度、金属化合物添加量的耦合预测模型;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煤焦还原NO,固定碳含量更高、灰分含量更低的织金无烟煤焦对NO的还原作用强于瓮安烟煤焦的还原作用;在相同温度下,掺杂铁基或钙基金属化合物对不同种类煤焦还原NO的催化效果有区别,但按等比例复合后的铁基钙基化合物催化效果均表现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NO 异相还原 金属化合物 析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