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传说叙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铸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卫华
孙佳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包涵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个国家策略下的大规模航运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和精神品格的载体。中国大运...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包涵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个国家策略下的大规模航运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和精神品格的载体。中国大运河的传说叙事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共享的文化传统与共识的价值观念,表达了运河流域民众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生成的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感,也提供了阐释大运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渊源与文化关系的民间视角。传说的传承,是民众唤醒历史记忆、巩固文化认同的过程。在挖掘传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空间体系建构和文艺创作等途径,实现大运河民间传说的当代传承与活化利用,发挥其在遗产保护、文脉传承与记忆延续方面的文化功能,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民间传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活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昌黎皮影戏为例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卫华
孙佳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7,共7页
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较大冲击。昌黎皮影戏作为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和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表演艺术,在现代化语境中逐渐失去了年轻的观众群,演出市场极度萎缩,技艺传承后继乏人。但是,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与文化传...
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较大冲击。昌黎皮影戏作为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和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表演艺术,在现代化语境中逐渐失去了年轻的观众群,演出市场极度萎缩,技艺传承后继乏人。但是,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与文化传播的新环境也带来了发展机遇。紧跟时代潮流,结合文化传播的力量进行创新探索,才能保持昌黎皮影戏等表演类传统艺术的持久生命力。探讨昌黎皮影戏在当代的发展困境与机遇,能够为我国表演类非遗保护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演艺术
昌黎皮影戏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传说叙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铸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卫华
孙佳丰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运河流域民间文学资源的传承与区域文化建设研究”(19BZW168)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段大运河民间风物传说搜集与运河文脉资源挖掘运用研究”(21WXA003)。
文摘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包涵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个国家策略下的大规模航运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和精神品格的载体。中国大运河的传说叙事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共享的文化传统与共识的价值观念,表达了运河流域民众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生成的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感,也提供了阐释大运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渊源与文化关系的民间视角。传说的传承,是民众唤醒历史记忆、巩固文化认同的过程。在挖掘传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空间体系建构和文艺创作等途径,实现大运河民间传说的当代传承与活化利用,发挥其在遗产保护、文脉传承与记忆延续方面的文化功能,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民间传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活化路径
Keyword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folk legends of the Grand Ca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ctivation pathway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昌黎皮影戏为例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卫华
孙佳丰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7,共7页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课题"‘非遗’视野下河北冀东昌黎皮影的保护与利用研究"(201803130117)
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北京郊区民间叙事传统与民族文化自信构建研究"(2018SHJD51)
"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度社会学一流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文摘
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较大冲击。昌黎皮影戏作为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和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表演艺术,在现代化语境中逐渐失去了年轻的观众群,演出市场极度萎缩,技艺传承后继乏人。但是,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与文化传播的新环境也带来了发展机遇。紧跟时代潮流,结合文化传播的力量进行创新探索,才能保持昌黎皮影戏等表演类传统艺术的持久生命力。探讨昌黎皮影戏在当代的发展困境与机遇,能够为我国表演类非遗保护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演艺术
昌黎皮影戏
文化传播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erforming arts
Changli Shadowpla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传说叙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铸
王卫华
孙佳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昌黎皮影戏为例
王卫华
孙佳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